河北專版2020中考歷史復習方案專題一代列強的侵略和中國人民的抗爭專題提分訓練.docx
專題(一) 近代列強的侵略和中國人民的抗爭專題提分訓練1.2019龍東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割讓A地給英國;賠款2 100萬銀元;開放廣州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納稅款,必須經過雙方協議。材料二清政府割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等。材料三賠款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以海關稅、鹽稅等稅收作擔保;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各種形式的反帝活動;拆毀大沽炮臺不準中國人居住。(1)材料一中的條約與哪次戰爭有關?你知道條約中的地點A是哪里嗎?(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條約的內容?條約中的哪一項內容對中國危害最大?(3)材料三中的條約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怎樣的影響?2.2019襄陽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1)林則徐領導的哪一抗爭活動充分體現了材料一所反映的精神?材料二神助拳,義和團,只因鬼子鬧中原大法國,心膽寒,英美俄德盡消然。洋鬼子,盡除完,大清一統靖江山。 只因鬼子鬧中原揭帖(2)根據材料二,指出義和團運動的斗爭對象。材料三五四運動以全民族的行動激發了追求真理、追求進步的偉大覺醒。改變了以往只有覺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覺醒的人民大眾的斗爭狀況,實現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自鴉片戰爭以來第一次全面覺醒。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3)根據材料三,概括五四運動的作用和特點。材料四1938年,國民黨提出“團結海內外全民族一切力量”“訓練全國壯丁,充實民眾武力”。毛澤東也多次強調:“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基,存在于民眾之中。” (4)材料四中,國共兩黨的認識有何相同之處?14年抗戰期間,中國共產黨是如何踐行毛澤東這一思想主張的?(列舉兩例)3.2019唐山開平區二模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內容5日,學生請求校方出面救人16日,“北京中等以上學校職員聯合會”成立7日,被捕學生保釋出獄19日,北京所有大專學校學生拒絕上課8日,總統要求審批學生,整頓學風18、20、21日,日本駐華公使向北京政府提出三次抗議,要求鎮壓學生的反日活動9日,蔡元培辭去北大校長之職1012日,32名學生受審,北京大中學全體學生向政府投案,靜候處分13日,北京各大專校長同時上交辭呈25日,政府計劃用軍警干涉學校的行政;解散學生團體;強迫學生上課,否則開除14日,政府命令武力鎮壓學生活動26-27日,上海兩萬多學生罷課。上海學生派聯絡組到各商會,并在學生聯合會里設立勞工部(1)據材料一,概括19日大專學校學生拒絕上課的直接原因。材料二五四時期,中國人民終于覺悟到,走資本主義道路來復興中國是行不通的,必須向蘇維埃俄國學習,走社會主義之路。這是苦難深重的中國人的一次偉大覺醒,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的巴黎和會上,帝國主義國家不但拒絕了中國的要求,而且把德國在山東侵占的土地和享有的特權轉交給日本,這極大地激怒了中國人民特別是青年知識分子,使他們認識到帝國主義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主要敵人,要實現民族復興,就必須堅決反對帝國主義和他們在中國的代理人一大批留學歸國者熱衷于翻譯國外的思想材料,大量的歐美文化思想傳入中國,1917年十月革命勝利后,先進的知識分子開始大力宣傳馬克思主義學說,列寧領導的蘇維埃政府先后發表了兩個對華宣言,宣布廢除帝俄對中國的一切不平等條約,放棄以前奪取中國的一切領土和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建議兩國恢復外交關系并締結友好條約。正處于迷茫之中的中國先進知識分子決心選擇新的方向:以俄國為榜樣,走社會主義之路。 摘編自閆志民五四運動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2)據材料二,指出“苦難深重的中國人民的一次偉大覺醒”是指什么,并結合所學知識,探究中國人民五四時期能夠實現這種覺醒的條件。(提示:至少答對4個條件)4.2019貴港在近現代史上,中國人民為了爭取民族獨立,實現民族復興,進行了不懈的探索與斗爭。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西洋近代文明能夠滿足人類心靈上的要求程度,遠非東洋舊文明所能夢見。摘編自胡適我們對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態度材料二英國公使朱爾典也大體同意我的看法這場中國的民族運動基本上是合理的這場民族運動迄今所采取的方式博得外國人的敬重。1919年美國公使芮恩施給國務院的報告材料三“華北之大,已安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了!”清華大學救國會告全國民眾書(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胡適倡導青年學習哪些“西洋近代文明”?是哪一場運動催生了“西洋近代文明”? (2)材料二中“這場中國的民族運動”是什么運動?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芮恩施認為這場運動“基本上是合理的”的理由是什么?這場運動的爆發和國際上的哪次會議有關?在此次會議上簽訂的一系列條約構建了什么體系?(3)你怎么理解材料三中愛國青年喊出的這句話?(至少寫出兩點)(4)當中華民族面臨危難之際,青年人應擔負起什么責任?5.2019郴州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865年,中亞浩罕汗國軍官阿古柏帶兵入侵新疆,他先后攻下天山以南的喀什噶爾、葉爾羌(今莎車縣)、和闐(今和田縣)等地。不久,阿古柏在喀什噶爾建立了所謂的“哲德沙爾汗國”,并自立為汗,占據了南疆。1870年,阿古柏又向天山以北擴張,占領了烏魯木齊等地,新疆幾乎淪為異域。1871年,沙俄趁火打劫,出兵強占伊犁。英國也加強了對南疆的滲透,力圖把阿古柏政權納入自己的控制范圍。新疆絕大部分地區淪陷,出現了嚴重的邊疆危機,震動朝野。恰在此時,日本從海上入侵臺灣,西北、東南狼煙并起,海防、塞防同時告急。1866年8月,左宗棠從外國訂購造船機器,聘請西方工程技術人員,創辦了福州船政局。同時,設立福州船政學堂,培養本國的造船和駕駛人才。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委以籌兵、籌餉以及指揮西征軍的全權。經過一年的積極備戰,1876年3月16日,左宗棠離開蘭州,揮師西進,歷時一年半,終于收復了除伊犁之外的全部失地。1880年5月下旬,左宗棠率親兵千余人“抬棺出征”,把大營從肅州(今酒泉)遷到哈密,既表示抗俄的決心,也做好了捐軀沙場的準備。1881年2月12日,中俄新簽了改訂的伊犁條約,由于談判代表曾紀澤的外交努力和左宗棠的積極備戰,伊犁地區的大部分回到祖國懷抱。在收復新疆的過程中及新疆重歸清朝版圖后,左宗棠力圖“為新疆謀劃久安長治之策”。他強調平等對待漢族和少數民族,“只分良匪,不分漢回,為久遠之規,制賊之本”。在經濟上,他著力于減輕賦稅,修筑道路,興修水利,推廣蠶絲,還推出屯田政策,讓軍隊自己生產,減輕了新疆民眾的負擔;在文化上,他興建義學,讓各族百姓讀書識字,還下令刊刻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經等啟蒙書籍,傳播中原儒家文化;在政治上,他提出“設行省,改郡縣”,先后五次奏請在新疆建省以鞏固國家統一。摘編自左宗棠全集等材料二同治十三年(1874年)李鴻章上籌議海防折,提出朝廷應向海防傾斜,“海防與塞防之爭”漸漸演變成各派之間的“愛國與賣國之爭”。其實,此次大論戰的實質是國力日益衰微的大清帝國如何在東部沿海與西北邊疆兩個戰略方向上分配有限戰略資源的政策大討論。李鴻章力主加強海防,目的在于防范強勢崛起的日本;左宗棠則強調塞防與海防并重,反對削減西北戰費,這也是著眼于解決阿古柏入侵的燃眉之急,遏制覬覦新疆的沙俄及英國的氣焰。后來的歷史演進固然證明左宗棠收回相當于六分之一中國領土面積的新疆,功在千秋,但李鴻章所擔憂的東部沿海危機,最終也全面爆發。摘編自吳勝左宗棠和李鴻章30年恩怨(1)根據材料一,概括左宗棠的歷史功績。(2)材料二中李鴻章力主加強海防,左宗棠強調塞防與海防并重,你贊同誰的觀點?請簡要說明理由。(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6.家國情懷是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之一。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他受命為欽差大臣,后赴廣東虎門銷煙。“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是他愛國情懷的真實寫照。(1)材料中的“他”是誰?虎門銷煙有何歷史意義?材料二該條約簽訂以后,臺灣人民紛紛表示“與其生為降虜,不如死為義民”,堅決反對割讓臺灣。愛國志士徐驤等人組織義軍,與劉永福等人領導的清軍協同作戰,在5個多月的時間里,打死打傷日軍32 000多人摘自初中歷史教科書(2)寫出材料二中條約的名稱,并指出該條約的簽訂對中國社會的最大影響是什么?臺灣軍民為什么“堅決反對割讓臺灣”?材料三5月4日下午,北京大學等13所大專院校的3 000多名愛國學生,在天安門前集會。他們高呼“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廢除二十一條”等口號學生的愛國行動得到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這是真正偉大的歷史轉折點。摘自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3)五四運動爆發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如何理解五四運動取得初步勝利? 為什么說“這是真正偉大的歷史轉折點”?(4)五四精神的實質和內涵是什么? 【參考答案】1.(1)鴉片戰爭。香港島。(2)馬關條約。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3)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使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2.(1)虎門銷煙。(2)帝國主義列強。(3)作用:促進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覺醒。特點:全民族參與。(4)認識:堅持全民族抗戰。史實:九一八事變后,中國共產黨派楊靖宇到東北組織抗日游擊隊。全民族抗戰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深入敵后,建立敵后抗日根據地,發動人民群眾,開展人民游擊戰爭。3.(1)校長們的支持、學校職員們的聲援、政府武力鎮壓學生活動。(答出其中一個方面即可)(2)認識到走資本主義道路來復興中國行不通,必須走社會主義道路。條件: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態度,使中國認識到必須堅決反對帝國主義和它們在中國的代理人;向西方學習的資本主義道路屢遭失敗,中國人民渴望選擇新的救國方向和道路;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的影響;十月革命的勝利以及蘇俄的對華政策讓先進知識分子決心選擇社會主義道路;新文化運動的推動;無產階級力量的壯大;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讓人們認識到北洋政府的腐朽和懦弱。4.(1)科學、民主、求知。文藝復興運動。(2)五四運動。中國在巴黎和會上的正當要求被拒引發國內的五四運動,斗爭方式上采取學生示威游行、罷課,工人罷工,商人罷市等非暴力手段。巴黎和會。凡爾賽體系。(3)1935年,日本策動華北五省自治。中國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而當時蔣介石依然執行“攘外必先安內”政策,對日本的侵略活動持妥協退讓政策,讓有良知的中國人無限憤慨。愛國青年的這句話,既有對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無限擔憂,又有對日本侵略者的憤怒之情,以及挽救民族危亡的決心,體現了青年學生的責任和擔當。(4)堅決捍衛民族尊嚴,維護國家統一。5.(1)收復除伊犁之外的新疆。是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創辦了福州船政局等。建設新疆,開發新疆。建議設新疆省。(2)贊成左宗棠的觀點。因為:只有塞防與海防并重,祖國領土和主權才會完整;左宗棠在收復新疆后,又建設新疆,保衛新疆,用實際行動捍衛了中華民族的利益。(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6.(1)林則徐。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氣焰,表明了中國人民維護民族尊嚴的決心。(2)馬關條約;中國陷入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誓死不當亡國奴等。(3)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中國代表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4)愛國主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