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下冊歷史第三單元第一次世界大戰和戰后初期的世界第9課列寧與十月革命學案.docx
第9課列寧與十月革命學習目標1.了解俄國十月革命發生的原因、經過和歷史意義等基本史實。2.分析俄國十月革命發生的歷史條件。3.認識領袖人物在推動歷史前進中的重要作用。學習過程一、自主預習、自我檢測(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國1.背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俄國接連失利,國內各種社會矛盾激化,反對和要求的呼聲越來越高。2.二月革命:1917年3月,俄國發生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建立了。(二)十月革命1.背景:的統治陷入全面危機。2.準備:列寧分析指出,布爾什維克黨必須通過奪取政權。3.過程:1917年11月6日晚,列寧秘密來到彼得格勒的起義總指揮部,親自領導起義。4.結果: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取得勝利,這次革命因發生在俄歷10月,被稱為“”。(三)蘇維埃政權的建立1.全俄工兵代表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1)時間:年11月7日晚。(2)地點:。(3)宣告全部地方政權一律轉歸當地的。蘇維埃政權隨即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起來。大會通過了,建議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各交戰國立即停戰或開始和談,締結不割地、不賠款的和約。大會宣布成立蘇維埃政府,新政府由布爾什維克黨組建,任人民委員會主席。2.蘇維埃政府采取的措施(1)政治上:廢除了舊的,創建了新的政權機關。(2)軍事上:廢除了舊的常備軍,組建了。(3)經濟上:將大工業、鐵路和銀行收歸國有,建立;廢除土地私有制,沒收地主、皇室和教會的土地,分給農民耕種。(4)外交上:廢除沙皇政府和臨時政府與外國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退出。3.國內戰爭:經過3年的艱苦斗爭,蘇維埃政府粉碎了外國的武裝干涉和國內的反革命叛亂,鞏固了新生政權。4.十月革命的意義: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勝利的,建立了第一個的國家,推動了國際無產階級革命運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試比較俄國革命和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方式有何不同。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不只是開創了俄國歷史的新紀元,而且開創了世界歷史的新紀元,影響到世界各國內部的變化矛盾論(毛澤東選集第一卷,1991年版第303頁)(1)十月革命的領導人是誰?(2)十月革命勝利后,俄國建立了什么政權?(3)十月革命的勝利有何歷史意義?三、課堂練習1.11月7日晚,彼得格勒的赤衛隊員和革命士兵占領了除冬宮以外的重要據點,9時45分,“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發出向冬宮進攻的信號,起義者攻占冬宮。以上所描述的歷史事件發生在()A.1917年B.1918年C.1919年C.1921年2.共產黨宣言指出:“隨著大工業的發展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勝利”的重要代表是()A.玻利維亞的獨立B.農奴制的廢除C.人民委員會的建立D.羅斯福新政的實施3.小張同學在學習了十月革命后對其進行了評價,你認為正確的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革命勝利后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推動了國際無產階級革命運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A.B.C.D.4.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紀念俄國十月革命一百周年時指出:“它對俄羅斯和全世界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很大程度上決定了20世紀的政治、經濟、社會面貌。”其重大影響表現在()A.推翻沙皇專制統治B.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誕生C.嘗試建立無產階級政權D.開辟無產階級革命新時代四、達標檢測1.俄國二月革命后政治上的突出特點是()A.蘇維埃政權在全國范圍建立B.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掌握主要權力C.建立新型的無產階級政權D.出現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2.十月革命勝利后,蘇維埃政府的下列措施帶有明顯無產階級革命性質的是()A.將銀行、鐵路和大工業收歸國有B.組建紅軍反對協約國武裝干涉C.簽訂和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D.把首都從彼得格勒遷到莫斯科3.大國崛起解說詞:“1917年11月7日,震撼世界的十月革命爆發。以此為起點,這個占世界陸地面積近五分之一的國家,開始了一次對20世紀的歷史產生深刻影響的偉大實踐。”這里的“偉大實踐”是指()A.推翻了沙皇俄國專制統治B.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C.建立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D.實現了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4.蘇聯國歌牢不可破的聯盟中唱道:“偉大俄羅斯,永久的聯盟;獨立共和國,自由結合成。各民族意志,建立的蘇聯。偉大的列寧,指明了前程。斯大林教導,要忠于人民;并激勵我們,去建立功勛。”我們從國歌中不能得到的信息是()A.十月革命鼓舞了殖民地人民解放運動B.各族人民自愿加入蘇維埃共和國聯盟C.列寧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成就顯著D.斯大林模式促成經濟建設的輝煌成就5.霍布斯鮑姆在極端的年代中認為:“如果說法國大革命追尋的理想,傳之后世的生命比布爾什維克為長;那么,1917年革命事件產生的實際后果,卻比1789年更為深遠。”“1917年革命事件”產生的重大影響是()A.使蘇聯躋身于工業化的國家行列B.使蘇俄退出協約國宣告一戰結束C.使俄國走上實現現代化獨特道路D.結束封建統治傳播民主共和思想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141917年間,俄國有一千五百多萬人被強征入伍;未成年人和婦女被趕進工廠,工人們每天被迫工作十小時以上。物價飛漲,工人實際收入不斷下降。截至1917年3月,俄國約有一百五十萬人死于戰爭,四百多萬人傷殘。材料二1917年3月,一場突如其來的革命猶如火山爆發,在短短幾天之內就推翻了統治俄國長達300多年的羅曼諾夫王朝。這次革命在歷史上被稱為“二月革命”。材料三1957年,毛澤東在蘇聯最高蘇維埃慶祝十月革命40周年會議上指出:十月革命的道路,從根本上說來,是全人類發展的共同的光明大道。世界各國的廣大人民熱烈地慶祝十月革命,因為歷史使他們確信,無產階級必然能夠戰勝資產階級,社會主義必然能夠戰勝資本主義,被壓迫民族必然能夠戰勝帝國主義。當然,在人民面前還有困難和曲折。但是,堅冰已經打破,航線已經開通,道路已經指明。(1)根據材料一指出俄國參加了什么戰爭?分析材料一與材料二之間的內在聯系。(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二月革命”的性質是什么?革命后,俄國人民所特別關心的最基本要求是否得到了解決?這又引發了什么革命?這場革命的性質是什么?(3)簡要說明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蘇維埃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鞏固無產階級政權。參考答案一、自主預習、自我檢測(一)1.戰爭社會變革2.資產階級臨時政府(二)1.臨時政府2.武裝起義3.斯莫爾尼宮十月革命(三)1.(1)1917(2)斯莫爾尼宮(3)工兵農代表蘇維埃和平法令列寧2.(1)國家機器(2)紅軍(3)社會主義公有制(4)第一次世界大戰4.社會主義革命無產階級專政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中國采取的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而俄國采取的是中心城市暴動、武裝奪取政權。2.(1)列寧。(2)蘇維埃政權。(3)俄國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推動了國際無產階級革命運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三、課堂練習1.A2.C3.A4.D四、達標檢測1.D2.A3.B4.A5.C6.(1)俄國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材料一與材料二之間的內在聯系:1914年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進一步激化了俄國社會的各種矛盾,導致了二月革命的爆發。(2)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二月革命后,俄國出現了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掌握了全國政權。臨時政府沒有滿足人民所特別關心的最基本要求:和平、土地和面包。十月革命。社會主義革命。(3)政治上:廢除了舊的國家機器,創建了新的政權機關。軍事上:廢除了舊的常備軍,組建了紅軍。經濟上:將大工業、鐵路和銀行收歸國有,建立社會主義公有制;廢除土地私有制,沒收地主、皇室和教會的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外交上:廢除沙皇政府和臨時政府與外國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