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歷史復習方案第二部分中國現代史第12課時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課時提分訓練.docx
第12課時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課時提分訓練一、選擇題1.2019天水“上級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適合民族自治地方實際情況的,可在報經上級機關批準后,變通執行或者停止執行。”材料體現了我國實行()A.“一國兩制”方針政策B.依法治國的政策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D.經濟特區優惠政策2.習近平指出:全黨要牢記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這一基本國情,堅持把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作為各民族最高利益,把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凝聚起來,同心同德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這說明()A. 少數民族享受比漢族更多的權利 B.中國夢實現需要全國各民族共同努力C. 黨和政府注重對少數民族干部的培養D.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是我國一切工作的中心3.2019泰州下圖反映了西藏自治區成立后衛生教育事業發展所取得的成就。五十年來,這些成就取得的最主要因素是()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C.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D.“一國兩制”構想的推行4.2019年3月28日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紀念日, 60年來,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西藏民主政治建設成果豐碩,社會生產力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分析其原因,不正確的是()A.實行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B.有穩定的政治局面C.堅持“一國兩制”偉大構想D.堅持了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的原則5.“黃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岡,盼望鐵路修到我家鄉,一條條巨龍翻山越嶺,為雪域高原送來安康,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哎,把人間的溫暖送到邊疆,從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長,各族兒女歡聚一堂”,材料中“神奇的天路”的修通所起的作用不包括()A. 促進西藏經濟的發展 B.加強西藏和祖國內地之間的聯系C. 維護了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 D.徹底消除西藏和內地之間發展的差異6.“20多年過去,香港原有的制度和生活方式保留下來,經濟蓬勃、法制健全、社會民生安定。1997年前的許多惡毒預言沒有出現過,缺乏信心的資金外逃、移民現象都扭轉過來。已移居外國的市民,不少已經回流香港,這都是成功的鐵證。”“”應指的是()A.一國兩制B.求同存異C.改革開放D.科教興國7.1946年12月,西方記者哈默問毛澤東:“在香港問題上中共的態度如何?”毛澤東回答:“我們現在不提出立即歸還的要求,中國那么大,許多地方都沒有管理好,先急于要這塊小地方干嗎?將來可按協商辦法解決。”毛澤東預見得到驗證是在()A.3年后 B.23年后 C.51年后 D.53年后8.2019郴州“一國兩制”方針的提出,不僅為實現祖國統一大業指明了方向,也成為解決國際爭端的一個典范。下列選項中屬于成功運用此方針的“典范”是()A.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 B.“求同存異”方針的提出C.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D.澳門回歸9.2019樂山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先后對香港、澳門恢復行使主權,洗雪了百年國恥。在此之前,侵占香港、澳門的國家分別是()A.英國、西班牙 B.西班牙、葡萄牙 C.英國、葡萄牙 D.英國、法國10.2019廣東圖中澳門生產總值增長說明()A.廣東與澳門聯系加強B.祖國統一是大勢所趨C.澳門社會呈現繁榮景象D.一國兩制助推澳門發展11.“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造成詩人離愁別緒的主要歷史原因是()A.一國兩制制度的實行 B.“臺獨”勢力 C.國共兩黨內戰遺留問題 D.冷戰格局12.下面兩幅圖片所反映的歷史事件相同點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都有利于祖國統一大業完成 B.需在“一個中國”前提下進行C.涉及地區都需堅持社會主義制度 D.涉及地區都將享有高度自治權13.下表1991年1993年江蘇省臺資企業數量統計情況,影響這一數字變化的因素是()年份1991年1992年1993年工廠數(家)51425鄧小平南方談話中共十四大召開海峽兩岸經濟文化交流的加強習馬會的舉行A. B. C. D.二、非選擇題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材料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實施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民族政策國家十分重視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文化的發展,從財力、物力等方面給予支援。1979年,國家對少數民族額外補貼40億元,以后每年遞增10%。2001年以來,國家共投資1000多億元用于西部建設,改善西部生態環境,確保經濟可持續發展。材料三黃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岡,盼望鐵路修到我家鄉,一條條巨龍翻山越嶺,為雪域高原送來安康;那是一條神奇的鐵路哎,把人間的溫暖送到邊疆;從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長,各族兒女歡聚一堂;黃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岡,盼望鐵路修到我家鄉,一條條巨龍翻山越嶺,為雪域高原送來安康;那是一條神奇的鐵路哎,帶我們走進人間天堂。(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國實施的哪一項政治制度?(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少數民族地區獲得發展的原因是什么?(3)上述材料和問題探究的主題是什么?15.臺灣問題關系到祖國統一大業,實現祖國統一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炎黃子孫的共同愿望。據此回答問題。材料一(1)據材料一,指出當時大陸對臺的基本政策及該政策后來的變化。材料二要實現統一,就要有個適當的方式,我們建議舉行兩黨平等會談,實現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與地方談判。雙方達成協議后,可以正式宣布,但萬萬不可讓外國人插手,那只能意味著中國還未獨立,后患無窮。摘自鄧小平大陸和臺灣和平統一的設想(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萬萬不可讓外國人插手”體現了我國哪一外交原則?實現統一的“適當方式”后來發展成哪一政策?材料三(3)依據圖片內容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阻礙臺灣回歸祖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材料四我們的對臺方針政策是一貫的、明確的,我們將繼續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反對“臺獨”,不斷擴大深化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堅定不移地為兩岸同胞謀福祉,將繼續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率先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和成果,逐步為臺胞臺企提供更好的發展機遇和更大的發展空間,讓臺灣同胞獲得更多的實實在在的好處,得到更大更好的發展。團結廣大臺灣同胞,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2018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講話(4)據材料四,分析我國政府采取怎樣方式推動兩岸關系的發展、推動祖國統一進程?(5)上述材料和問題探究的歷史主題是什么?16.探究問題。材料一“眾所周知,香港、澳門是屬于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帝國主義強加于中國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結果。香港和澳門是被英國和葡萄牙當局占領的中國領土的一部分,解決香港、澳門問題完全屬于中國主權范圍內的問題,根本不屬于通常的所謂殖民地范疇,因此不應列入反殖宣言中適用的殖民地地區的名單之內。對香港和澳門問題,中國政府一貫主張在條件成熟的時候,用適當方式加以解決。聯合國無權討論這一問題。材料二有人把香港回歸的歷程形容為“一波三折”,過渡期是在動蕩中度過的,其中充滿了尖銳復雜的斗爭。也有人說,周南在人稱“險地”的香港這幾年的工作,身處第一線,是在“風口浪尖”上過日子啊。周南坦言:“此話不假。那些年,香港反華報刊攻擊和辱罵我們的文章幾乎天天都有。還有些國際勢力想以此影響國內“輿情”,把我“排擠”走。而除了來自外部的壓力,還有來自國內的。無非是有人指責前方是“左”或是“右”。但我們任憑風浪起,堅決按照小平同志的指示和中央的政策方針辦,絕不屈服于各種壓力。公余之暇,我還是照樣與文化界的幾個朋友詩酒唱和,吟詠自若。”材料三雖然我們這個“一國兩制”已經充分照顧到英國的利益,但英國方面并沒有欣然接受。相反,撒切爾夫人開頭并不想把香港交還給我們,她曾考慮過搞國際共管,考慮搞全民公決,搞第二新加坡,就是“獨立”,甚至考慮過在軍事上跟我們對抗。(1)材料一中我國解決港澳問題的“適當方式”是什么方式?(2)據材料二指出香港回歸過程呈現出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試據材料和所學知識,探究其成因。【參考答案】1.C解析 從材料中“有不適合民族自治地方實際情況的”的信息可知我國在少數民族地區實施的政策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為此答案選C。2.B解析 從材料中“把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凝聚起來,同心同德”“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信息說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包括少數民族在內的各民族共同努力,因此答案選B。3.A4.C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一國兩制”偉大構想適合于港澳臺地區而非少數民族地區,為此答案選C。5.D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徹底消除西藏和內地之間的發展差異,這種說法過于絕對,不符合題意,為此答案選D。6.A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一國兩制”的相關知識。從材料中“20年過去,香港的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保留下來”的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國政府在香港地區實施一國兩制的制度,在堅持一個中國的前提下香港原有的制度和生活方式不變,為此答案選A。7.C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97年7月1日我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距1946年過去了51年,為此答案選C。8.D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歷史核心素養中的歷史解釋。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澳門回歸是一國兩制成功運用的典范,為此答案選D。9.C10.D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歷史核心素養中的時空觀念,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澳門回歸以來經濟持續增長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始終堅守“一國兩制”制度,保持社會穩定,為此答案選D。11.C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當前兩岸分離的主要原因在于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軍隊敗逃臺灣,為此答案選C。12.C解析 依據“一國兩制”規定,祖國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港澳臺地區實施的則是資本主義制度,為此選項C不符合史實,故答案選C。13.A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歷史核心素養中的時空觀念。從材料中“1991年1993年”可知和這一時間點事件有關,再結合所學可知習馬會出現在2015年,和材料中給出的時間明顯不符,為此可以排除,故答案選A。14.(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2)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國家從財力、物力方面給予援助;黨和政府實施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共同繁榮的政策。(3)新中國成立后的民族關系。15.(1)武力解放臺灣,實現祖國統一;變化:和平方式實現祖國統一。(2)外交政策:獨立自主地解決內部事務問題,反對外部勢力插手干涉我國內政;政策:一國兩制。(3)國際反華勢力干預;“臺獨”分裂勢力存在。(4)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繼續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深化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團結廣大臺灣同胞,推動祖國統一。(5)兩岸關系與祖國統一。16.(1)“一國兩制”。(2)過程一波三折。英國政府不愿交還給中國;國際勢力的干預;國內某些人思想的迷茫;香港反華報刊推波助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