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歷史復習方案第六部分世界現代史課時訓練24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試題.docx
課時訓練(二十四)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一、選擇題1.2019臨沂在下圖所反映的美國“失業率”變化曲線中,失業率增加幅度最大的年份區間是()A.1926年-1927年B.1929年-1933年C.1937年-1938年D.1944年-1945年2.2019濰坊1929年-1933年,在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期間,各國爭相提高關稅,世界貿易銳減2/3。這說明經濟危機()A.推動了區域經濟發展B.提高了國家競爭力C.加速了資本主義滅亡D.阻礙了經濟全球化3.2019連云港“各工業企業制定本行業的公平經營規章,確定各企業的生產規模、價格水平、市場分配、工資標準和工作日時數。”這一規定屬于羅斯福新政的()A.整頓金融B.恢復工業C.調整農業D.以工代賑4.2019宿遷1933年,臨危受命的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后,迅速推行“新政”。其主要特點是()A.防止盲目的生產過剩B.加強對工業的控制和調節C.增強聯邦政府的權力D.加強對經濟的調節和干預5.下面是1929年1939年美國失業人數、國民生產總值變化表。導致1933年1939年數據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第一次科技革命推動B.國家大規模干預經濟C.全球性經濟危機爆發D.美國實行新經濟政策6.2019雅安美國在農業調整法(1933年5月通過)生效的第一年,屠宰了二千三百萬頭牛、六百四十萬頭豬,減少了三百萬公頃小麥和四百萬公頃棉花播種面積。美國實施此政策主要目的是()A.建立社會保障制度B.維護工人的合法權益C.穩定農產品的價格D.增加失業者就業機會7.2019柳州下圖反映了1929年-1937年美國失業人數變化情況,促使B點到C點變化的直接有效措施是()A.推行“以工代賑”B.創立養老金制度C.頒布緊急銀行法令D.頒布農業調整法8.2019遼陽20世紀30年代,制造“國會縱火案”、打擊共產黨、屠殺猶太人的法西斯國家是()A.意大利B.日本C.德國D.西班牙9.20世紀30-40年代,威脅世界和平與安全的主要因素是()A.法西斯勢力的侵略B.美蘇爭霸C.西方大國推行綏靖政策D.宗教紛爭10.2019南充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序幕的歷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變B.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亞C.七七事變D.德國突襲波蘭11.2019成都史料的類型多種多樣,價值各有不同。在下列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標志”的史料中,可信度最高的是()A.英國首相丘吉爾的二戰回憶錄B.關于二戰的電影最長的一天C.長篇小說中關于德國閃電戰的描述D.當時拍攝的德國通過華沙街頭的照片12.2019廣東1941年,羅斯福宣布“美國決心在可能的范圍之內,全力援助蘇聯”。同年9月29日至10月1日,蘇、美、英三國代表團在莫斯科簽訂了在短期內向蘇聯提供援助的議定書。上述情況出現的背景是()A.蘇德戰爭爆發B.太平洋戰爭爆發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D.雅爾塔會議召開13.2019大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進程中,打破了希特勒吹噓的德軍“天下無敵”神話的戰役是()A.莫斯科保衛戰B.中途島海戰C.斯大林格勒戰役D.諾曼底登陸14.2019揚州“1941年12月7日上午8時許,首輪轟炸結束,敵方指揮官用預定的信號虎、虎、虎向上級匯報偷襲成功。其后,太平洋戰爭爆發。”這里所描述的歷史事件是()A.德國閃擊波蘭B.德國入侵蘇聯C.日軍偷襲珍珠港D.盟軍諾曼底登陸15.2019賀州1944年6月6日,美、英盟軍占領了長48千米、寬10千米的比較穩固的登陸場,18萬人登陸。此戰役的結果()A.粉碎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B.使二戰達到最大的規模C.德國陷入東西兩個戰場夾擊中D.標志著歐洲戰事的結束16.2019泰州小明同學制作了有關二戰的知識卡片,其中內容違背史實的是()A.東方主戰場:中國戰場B.攜手聯盟:26個國家簽署聯合國家宣言C.關鍵性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D.二戰結束:德國投降17.羅斯福說:“德日把不幫助軸心國的國家的一切民族和國家當作全體軸心國共同的敵人,這就是他們簡單、明確的總戰略,所以,只有類似的總戰略才能與之抗衡。”羅斯福說的“類似的總戰略”指的是()A.美國通過“租借法案”幫助被軸心國侵略的國家B.美、英發表大西洋憲章,結成共同的反對納粹暴行的聯盟C.美國對日本和德國等軸心國家宣戰D.所有對軸心國作戰的國家結成世界反法西斯聯盟18.圖示法能將復雜的歷史較直觀形象地展示出來。與下面第一次世界大戰示意圖中相對應的史實是()A.薩拉熱窩事件 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 美國參戰 德國投降B.薩拉熱窩事件 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 凡爾登戰役 德國投降C.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 薩拉熱窩事件 凡爾登戰役 奧匈帝國投降D.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 薩拉熱窩事件 美國參戰 奧匈帝國投降19.2019河北在宣言上簽字時,確定了美、英、蘇、中在前,其他國家按字母順序排列的原則,承認四大國在反法西斯聯盟中的特殊作用。該“宣言”的簽署標志著()A.中國成為反法西斯的東方主戰場B.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最終形成C.美國開始投入到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D.歐洲第二戰場的開辟20.2019煙臺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了極為嚴重的災難,到處是殘磚斷瓦,人們流離失所。法西斯德國和日本在給世界帶來災難的同時,本國也遭受了沉重的打擊。該材料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A.歷史背景B.主要過程C.主要戰場D.重要影響二、非選擇題21.2019南充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根據材料,概括1922年1939年美國國民生產總值變化的趨勢。造成1929年1933年美國經濟下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羅斯福上臺后采取了什么對策?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39年二戰歐戰爆發后,羅斯福宣布美國保持中立。他傾向于支持英、法一方,但由于國內存在著強大的孤立主義勢力,只能試探著前進。直到1939年10月和11月,參眾兩院才分別批準修改中立法,撤銷武器軍火禁運條款,實行限購自運原則。1941年3月11日,羅斯福簽署了租借法案,標志著美國擺脫中立,是走向參戰的決定性一步。1941年8月中旬,羅斯福與丘吉爾舉行大西洋會晤,發表了大西洋憲章,表明了美英兩國對待法西斯侵略戰爭的正義立場。盡管羅斯福做了很大努力,使美國民眾認清法西斯國家對美國的危害。但大西洋會議后不久,在美國舉行的一次民意調查中,74%的人仍舊反對卷入戰爭。材料二1941年7月24日,日軍又進駐印度支那南部。25日,羅斯福下令凍結日本在美資產。12月1日,美國又下令凍結日本在美資產。12月1日,美國又禁止向日本出口一切可作為飛機燃料的石油產品12月8日,羅斯福抓住時機,立即向國會提出戰爭咨文。在國會進行表決時,只有1票反對,于是順利通過了對日宣戰的決議。(1)依據以上材料,概括出美國總統當時政治愿望是什么。(2)依據以上材料,分析導致美國總統羅斯福政治愿望實現的不利、有利因素。(3)依據所學知識,分析羅斯福政治愿望的實現對世界產生了怎樣的影響。23.2019隨州閱讀下列圖文材料,按要求寫作一段歷史小短文。在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后,德、意、日法西斯簽訂聯合作戰協定,聲稱三國“有毫不動搖的決心”,在這場戰爭“勝利結束前決不放下武器”,并“緊密合作”建立法西斯的“新秩序”。面對法西斯國家的聯合行動,加強盟國內部的團結就顯得非常重要。這張美國的海報就是為此而印制的。圖上文字為“團結,我們就能強大。團結,我們就能獲勝。”畫面上有密密層層裹著美、英、中、蘇等國國旗的巨炮向天空轟擊,驅散了空中濃重的陰霾,象征著盟國的團結具有巨大的力量,打開法西斯烏云,恢復世界光明。摘編自陳仲丹墻頭政治注:“墻頭政治”是指在公共場所張貼的有政治意義的文告或宣傳畫。請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觀閱圖文材料后的某個認識,并說明你這樣看待的理由。(要求:關于材料的認識觀點明確,說理有據,表述成文并在50字以上。)24.2019聊城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剛剛揭開,局部戰爭漸次顯露時,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始終占有絕對的優勢,但是分成英法、美國、蘇聯和世界各國人民幾股力量,沒有形成拳頭。德、意、日法西斯雖處劣勢,但沆瀣一氣,狼狽為奸,他們以有限的戰爭方式實行各個擊破以取得有限目標,先后在東非、東亞和中歐燃起了戰火。摘編自黃安年論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材料二(簽字國政府)深信完全戰勝它們的敵國對于保衛生命、自由、獨立和宗教自由并對于保全其本國和其他各國的人權和正義非常重要,同時,它們現在正對力圖征服世界的野蠻和殘暴的力量從事共同的斗爭,茲宣告:(1)每一政府各自保證對與各政府作戰的三國同盟成員國及其附從者使用其全部資源,不論軍事的或經濟的。(2)每一政府各自保證與本宣言簽字國政府合作,并不與敵人締結單獨停戰協定或和約。聯合國家宣言(1)根據材料一,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占有絕對優勢的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未能遏制法西斯侵略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概述聯合國家宣言的主要內容。(3)根據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學知識,評述聯合國家宣言。【參考答案】1.B解析 據題干圖片內容可知,美國“失業率”變化曲線中,失業率增加幅度最大的年份區間是1929年1933年。1929年1933年,經濟危機首先在美國爆發,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持續時間長、范圍廣、破壞性大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大危機。2.D解析 據所學知識,經濟危機期間“各國爭相提高關稅,世界貿易銳減2/3”,經濟全球化受到了嚴重阻礙。3.B解析 據所學知識可知,1929年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沉重打擊了美國,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后,實行新政。羅斯福新政通過國家工業復興法等法規,增加政府對經濟的干預,恢復發展工業,大大緩解了經濟危機,緩和了美國的社會矛盾。故選B。4.D解析 據所學知識可知,羅斯福新政在資本主義制度內部進行調整,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以消除經濟危機,維護資本主義制度。故選D。5.B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1933年,羅斯福新政開創了資產階級政府大規模干預經濟生活的先河,使美國渡過了危機,故選B。6.C解析 羅斯福新政中通過農業調整法,對全國農業生產和銷售進行調節,限制產量,目的是穩定農產品價格。7.A解析 圖反映了1929年1937年美國失業人數變化情況,羅斯福為了直接解決就業問題,使大量失業者和窮人有工作可做,推行“以工代賑”。8.C9.A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法西斯勢力的入侵。20世紀30-40年代,威脅世界和平與安全的主要因素是法西斯勢力的侵略,故選A。10.A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九一八事變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A項符合題意。11.D12.A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美、英表示要對蘇聯提供援助。結合時間“1941年”分析可知,上述情況出現的背景是蘇德戰爭爆發,故選A。13.A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打破了希特勒吹噓的德軍天下無敵的神話。故選A。14.C解析 1941年12月7日,日本不宣而戰,偷襲美國在太平洋的海軍基地珍珠港,重創美軍太平洋艦隊。第二天,美國對日作戰,太平洋戰爭爆發,二戰的規模進一步擴大。故選C。15.C解析 1944年6月6日,美、英盟軍在法國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諾曼底登陸使德軍面臨兩線作戰,加速了德國法西斯的滅亡。16.D解析 據所學知識可知,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故選D項。17.D解析 二戰中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廣泛憤怒,中、美、蘇等國家為了對付共同的敵人法西斯,逐漸走向聯合,1942年1月,蘇、英、美、中等26個國家簽署聯合國家宣言,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聯盟,鼓舞了各國人民的斗志,壯大了反法西斯的力量,奠定了打敗法西斯國家的基礎。18.B解析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是1914年的薩拉熱窩事件;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標志著一戰爆發;凡爾登戰役異常殘酷,是一戰的轉折點;1918年,德國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9.B解析 1942年1月1日,中、蘇、美、英等26國在華盛頓發表的宣言即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聯盟正式成立,故選B。20.D解析 本題考查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認識。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嚴重災難,法西斯國家也遭受沉重打擊,這屬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影響,故選D。21.變化的趨勢:1922年1929年逐漸增長,1929年1933年迅速下降,1933年1939年逐漸恢復(或:上升下降上升,意思相近即可)。經濟危機的爆發。實行羅斯福新政(或:國家干預經濟)。(答出新政具體措施,可酌情考慮)22.(1)加入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或對法西斯國家宣戰、參戰)。(2)不利因素:美國國內存在強大的孤立主義勢力;美國民眾多數反對參戰。有利因素:羅斯福個人積極努力;日本侵略損害了美國的利益;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的發生。(3)壯大了反法西斯國家的力量,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為二戰后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取得政治上、軍事上和經濟上的絕對優勢奠定了基礎。(意思表述準確即可)23.示例一:反法西斯聯盟是取得大戰勝利的根本保證。德、意、日法西斯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瘋狂侵略擴張,激起世界各國人民的憤怒。1942年,40多個國家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保證相互支援,采取統籌安排,協同作戰。中國東方戰場、蘇德戰場、太平洋戰場、歐洲第二戰場互相合作,逐漸扭轉了戰爭形勢,直至法西斯國家徹底投降。示例二: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從1931年日軍挑起九一八事變,中國在世界上最早開始抗擊法西斯侵略戰爭,持續時間最長,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中華民族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將日本陸軍主力一直拖在中國戰場,大大減輕了美軍在太平洋戰場的壓力,也打破了日軍北上入侵蘇聯與德軍東西呼應的侵略計劃,決定了日本法西斯最終滅亡的命運。示例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歷史趨勢。現代世界,人類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戰勝法西斯國家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浩劫,依靠的是反法西斯聯盟的團結奮斗。解決當今人類面臨的許多挑戰更需要各國人采取共同行動,承擔共同責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解決各類挑戰的必然選擇。24.(1)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沒有聯合起來;德、意、日法西斯狼狽為奸;德、意、日法西斯采用各個擊破的伎倆。(2)主要內容:簽字國保證使用自己的全部軍事和經濟資源,對德、日、意及其仆從國作戰,相互合作;決不單獨同敵人停戰議和。(3)評述: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正式形成。壯大了反法西斯國家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孤立了法西斯侵略勢力;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進程;奠定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