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歷史復習方案第三部分中國現代史課時訓練16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試題.docx
課時訓練(十六)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一、選擇題1.2019紹興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比例構成中,少數民族代表占代表總數的14.7%,而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表明,少數民族人口占全國人口的比例僅為8.49%。這主要體現了我國在處理民族關系上堅持的基本原則是()A.民族平等B.民族團結C.各民族共同繁榮D.民族區域自治2.“到1998年,我國已有先后成立的內蒙古、新疆、廣西、寧夏、西藏5個民族自治區,30個自治州,120個自治縣(旗)。”這說明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實行()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B.政治協商制度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D.“一國兩制”3.2019泰州下圖反映了西藏自治區成立后衛生教育事業發展所取得的成就。50年來,這些成就取得的最主要因素是()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C.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D.“一國兩制”構想的推行4.2019大慶下面對兩幅圖片表述正確的是()A.這是近代以來中國反抗外來侵略的第一次完全勝利B.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成為新國家、新社會的主人C.是“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成功實踐D.中國已經完成了統一大業5.2019德州習近平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提道:“九二共識開辟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道路使兩岸政治互動達到新高度。”“九二共識”指的是()A.“和平統一、一國兩制”B.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C.發展兩岸關系,推進祖國和平統一D.兩岸同胞齊心協力,加強經濟文化交流6.2019濰坊下圖是某同學制作的探究學習卡片。從中能夠得出的結論是()A.“一國兩制”構想逐步形成B.海峽兩岸交往交流日益密切C.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確立D.香港、澳門回到了祖國懷抱7.2019東營今年是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澳門回歸是完成祖國統一大業過程中的成功范例之一,其踐行的是()A.“和平共處”原則B.“九二共識”C.“求同存異”方針D.“一國兩制”構想8.2019廣東下圖澳門生產總值增長說明()A.廣東與澳門聯系加強B.祖國統一是大勢所趨C.澳門社會呈現繁榮景象D.“一國兩制”助推澳門發展9.2019棗莊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領土。1949年國民黨退往臺灣后,臺灣海峽長期隔絕了臺灣與大陸的聯系。下列事項反映的共同主題是()1992年,海基會與海協會達成“九二共識”2005年3月,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反分裂國家法2008年11月,海峽兩岸實現“三通”2015年11月,習近平同馬英九在新加坡會面A.民族區域自治B.外交發展C.對外開放 D.祖國統一10.2019山西下面兩張紀念郵票分別反映了我國在這兩個地區實行的民主制度,這兩種制度的共同之處有()都在中央人民政府統一領導下都有利于鞏固祖國統一都從國情出發,具有中國特色都在各自區域內享有高度自治權A.B.C.D.1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已擁有步兵、炮兵、工兵、通信兵、鐵道兵,后逐步發展成為包括步兵、炮兵、裝甲兵,防化兵、通信兵、防空兵、陸軍航空兵、工程兵、電子對抗兵等的現代化部隊。這反映了我國軍事現代化成就中的()A.武器裝備現代化B.兵種現代化C.后勤保障現代化D.軍事訓練現代化12.2019德州(如下圖)2019年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70周年多國海軍活動在山東青島舉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第一支海軍部隊是()A.華東軍區海軍B.北海艦隊C.東海艦隊D.南海艦隊13.原創題下表中的內容是中國海軍發展情況的簡單匯總,其最能說明()時間事件1949年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1950年3月17日人民海軍首任司令員肖勁光想視察劉公島卻無船2017年4月26日我國首艘國產航母下水儀式舉行2018年4月12日中央軍委在南海海域隆重舉行海上閱兵,人民海軍48艘戰艦、76架戰機、1 000名官兵接受檢閱,這是新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海上閱兵2019年4月23日在青島舉行中國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多國海軍活動A.中國海軍的發展一波三折B.中國海軍從無到有、由弱到強C.航空母艦的有無是國家實力強弱的重要標志之一D.強大的現代化海軍是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重要標志之一14.2019青島2019 年 4 月 23 日,我國在青島舉行慶祝人民海軍成立 70 周年海上閱兵活動。中方參閱艦艇包括航母遼寧艦、新型核潛艇、新型驅逐艦等,有些艦艇是第一次亮相。從海軍節閱兵可以看出,我國海軍()A.日益成為保衛祖國領空的鋼鐵衛士B.現代化水平有了明顯提高C.是中國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D.成立于抗美援朝期間15.2019蘇州“它取得了亞洲鄰國的信任,取消了緬甸、泰國等周邊國家對中國這個大國的恐懼心理,與新獨立的亞非國家結成了戰略方陣,開創了中國外交的新天地。”與上述材料有關的史實是()A.中國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B.中美兩國關系開始正常化C.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D.中日兩國正式建立了外交關系16.2019岳陽1955年召開的萬隆會議是亞非獨立國家的一次盛會。下列對該會議的敘述錯誤的是()A.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方針B.會議主要討論組建聯合國的有關問題C.沒有西方殖民國家參加D.會址在印度尼西亞17.2019衡陽下圖梅開三度反映了我國20世紀70年代外交史上的三件大事,其中“甲”是什么事件()A.萬隆會議B.日內瓦會議C.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D.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18.2019河南1975年,美國總統福特訪華時表示,美國“不能在預期和平演變以外的前途的情況下拋棄臺灣”。鄧小平指出,美國必須同臺灣當局斷絕“外交關系”用何種方式解決這一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為此,直到1979年中美才正式建交。這說明()A.中美建交的根本目的是解決臺灣問題B.美國已經斷絕一切和臺灣的聯系C.中國堅持在國家利益基礎上的獨立自主外交D.中美關系的發展始終摩擦不斷19.一位學者評論:在中美聯合公報中,尼克松作了一個讓步,但它或許是達成一項和解最小的讓步,從長遠來看增進了世界和平的前景。尼克松“讓步”是指承認()A.朝鮮停戰協定B.中日邦交正常化C.中國加入聯合國D.一個中國原則20.2019梧州截至2018年,中國已同178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加入亞太經合組織、世界貿易組織等多個重要國際組織,還積極參加聯合國的維和行動。這說明中國()A.推行全方位外交政策B.提出“三個世界”理論C.清除了國家間的矛盾D.奉行了結盟的外交政策二、非選擇題21.國家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國家和民族強盛的重要基礎。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鴉片戰爭后,中國人民經歷了山河破碎的深重苦難。為了民族復興,無數仁人志士進行了各式各樣的嘗試,但終究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我們黨深刻認識到,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統一、社會穩定。中共十九大報告(1)近代“為了民族復興,無數仁人志士進行了各式各樣嘗試”的過程中,提出建立君主立憲制政體的運動是什么?材料二在改革開放的歷史背景下,鄧小平先生提出了“一國兩制”偉大構想,并以此為指引,通過同英國的談判,順利解決了歷史遺留的香港問題。習近平在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香港回歸祖國是何時實現的?根據材料二及所學知識,指出香港問題能夠得到解決的原因有哪些。材料三把握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正確方向,鞏固“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我們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絕不容忍國家分裂的歷史悲劇重演。一切分裂祖國的活動都必將遭到全體中國人的堅決反對。習近平所作的十九大報告(3)“九二共識”的基本內容是什么?材料中的臺灣問題在歷史上是怎樣形成的?(4)當前嚴重阻礙臺灣和祖國大陸和平統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2.2019荊門改編歷史圖片是珍貴的史料,是研究歷史的資料。閱讀下列中國外交活動的圖片,回答問題。(1)圖一中南京條約是清政府在抗擊外來侵略的哪一次戰爭失敗后被迫簽訂的?該條約簽訂后,中國社會的性質發生了怎樣的變化?(2)圖二所反映的歷史事件中,中國取得了什么樣的外交成就?(3)圖三是中國代表團在第26屆聯合國代表大會上的照片,你知道他們為什么開懷大笑嗎?(4)根據上述圖片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舊中國與新中國外交特點的最大不同之處是什么。23.2019黔南州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從此結束了舊中國“屈辱外交”的歷史。據此,回答下列問題。(1)1953 年,周恩來代表中國政府提出了什么外交原則?其重要意義何在?(2)在其外交原則的指導下,我國取得了一系列外交成就。請列舉我國 20 世紀 50-70 年代的外交成就。(任舉三例)(3)回顧歷史,展望未來,我國應當怎樣處理好與世界各國發展的關系?【參考答案】1.A解析 依據教材知識可知,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是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依據題干信息,我國新修訂的選舉法明確規定,各民族都應當有適當數量的代表,人口再少的民族,也要有至少一名代表,這主要體現了我國在處理民族關系上堅持民族平等的原則。故選A。2.C解析 依據課本所學,我國對少數民族地區實行的政策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A項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B項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D項是我國為實現祖國統一大業而采取的制度。故選C。3.A解析 根據西藏自治區成立后衛生教育事業發展所取得的成就示意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50年來,這些成就取得的最主要因素是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故選A。4.C 解析 據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80年代初,為了解決臺灣問題,鄧小平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在這一構想的指導下,中國1997年收回了香港,1990年收回了澳門,圖中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建立,正是反映了中國對香港和澳門恢復行使主權的史實,是“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實踐。故選C。5.B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1992年,大陸海峽兩岸關系協會與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達成了“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即“九二共識”,故選B。6.B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歷史材料的總結。材料都與海峽兩岸之間的交往有關,反映了海峽兩岸交往交流日益密切,故選B。7.D解析 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是完成祖國統一大業過程中的成功范例,其踐行的是“一國兩制”構想,故D項正確。8.D解析 依據示意圖澳門生產總值增長可看出,1999年2017年,澳門生產總值在快速增長,說明了“一國兩制”助推澳門發展。故選D。9.D解析 依據題干信息并鏈接所學知識分析可知,此內容反映的是海峽兩岸的友好交往,反映了祖國統一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故選D。10.A解析 依據題干的圖片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對少數民族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對澳門特別行政區實行“一國兩制”制度,這都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統一領導下實行的制度,都是從國情出發,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有利于鞏固祖國統一,符合題意;在各自區域內享有高度自治權指的是澳門特別行政區,排除故選A。11.B解析 材料反映了我國軍事現代化成就中兵種的現代化。故選B。12.A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第一支海軍部隊是華東軍區海軍,故選A。13.B解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1949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支海軍華東軍區海軍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又相繼建立了北海、東海和南海艦隊。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后,我國海軍現代化水平有了明顯提高。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是中國海防力量實現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根本原因。14.B解析 2019年4月23日,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70周年海上閱兵活動在青島附近海空域舉行,中國海軍劈波斬浪,穿云破霧。中方參閱艦艇包括航母遼寧艦、新型核潛艇、新型驅逐艦等,這說明中國海軍的現代化水平有了明顯提高。故選B。15.A解析 據題干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在中、印、緬三國總理的積極倡導下,中國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國際上產生深遠影響,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故選A。16.B解析 1955年召開的萬隆會議是第一次沒有西方殖民國家參加的亞非國際會議,在這次會議上,周恩來提出的“求同存異”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17.C解析 本題考查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這進一步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據題干圖片內容可知,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恢復了中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這進一步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18.C解析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材料反映的直到1979年中美才正式建交的原因是臺灣問題,這說明中國堅持在國家利益基礎上的獨立自主外交。19.D解析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雙方在上海簽署并發表了中美聯合公報,標志著中美雙方的敵對時代結束,中美兩國關系開始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這是中美關系正常化最重要的前提。20.A解析 根據題干信息“我國已同178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說明與我國建交國家比較多;加入亞太經合組織、世界貿易組織等多個重要國際組織,還積極參加聯合國的維和行動,說明我國外交領域涉及面廣,涉及經濟、文化、各種類型的政黨和政治組織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行全方位和平外交。故選A。21.(1)戊戌變法運動。(2)1997年7月1日。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國力不斷增強;“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提出;中國卓有成效的外交談判;等等。(任答兩點即可)(3)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形成:1949 年國民黨敗退臺灣,美國第七艦隊侵入臺灣海峽,公然干涉中國內政,臺灣從此與大陸分離。(4)“臺獨”分裂勢力、國際反華勢力等。22.(1)戰爭:鴉片戰爭。性質: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成就:萬隆會議上,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方針,為會議的圓滿成功作出了重要貢獻;加強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3)原因:1971年召開的第26屆聯大通過決議,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4)不同點:舊中國是屈辱外交;新中國是獨立自主的和平(平等)外交。23.(1)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標志著新中國外交的成熟、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所認可,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敵視和封鎖,爭取到國際上的支持;為國內經濟建設創造了有利的國際環境。(2)1955年,周恩來在萬隆會議上提出“求同存異”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1972年中日建交;1972年尼克松訪華;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3)繼續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其他國家發展友好合作關系;積極發展全球伙伴關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