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4.13《紙》教案.doc
蘇教版科學三年級下4.13紙教學設計課題 紙單元4學科科學年級3學習目標科學知識:1認識生活中常見的各種紙,了解它們在生活中的用途。2了解紙的發明史,懂得人類為了滿足自身的需要生產出不同特點的紙張,方便了生活。3知道紙的吸水性、結實程度、防水性能不同,根據這些紙的特性,不同的紙做可以成不同用途的物品。4了解蔡倫改進了造紙的工藝和材料,造紙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科學探究:1在紙的吸水性實驗設計中能運用對比試驗的方法(即:其他條件不變只改變其中一個條件)設計完成實驗。2能設計實驗了解紙的結實程度、防水性能,在實驗操作中控制好變量與不變量。 科學態度:1知道與人合作的重要性,懂得小組之間合作交流、分享實驗成果。2進一步體驗實驗探究的樂趣。3養成節約用紙的好習慣。4培養愛國主義情感。重點了解紙的吸水性、結實程度、防水性能有強弱,生活中根據紙的特性可以做成不同用途的紙制品。難點在紙的吸水性實驗中能運用差異法設計實驗。即:其他條件不變只改變一個條件,并在實驗操作中能控制好變量與不變量。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1、老師準備了一個檔案袋,打開看看里邊有什么紙?2、紙是最普遍的物質資源之一,它有哪些用途?【列舉】玻璃紙又名透明紙,是像玻璃一樣透明的高級包裝和裝飾用紙。用于包裹糧果、食品、卷煙、化裝品等。除透明無色外還有金黃、桃紅、翠綠等多種顏色。壓紋紙是專門生產的一種封面裝飾用紙。紙的表面有一種不十分明顯的花紋。顏色分灰、綠、米黃和粉紅等色,一般用來印刷單色封面。凸版印刷紙主要供凸版印刷使用,適于凸版印刷機印刷各種書籍、文體用品和雜志正文。銅版紙又名涂料紙,主要用于印刷高級書刊的封面和插圖、彩色畫片、掛歷、各種精美的商品廣告、商品包裝等。新聞紙也叫白報紙,是報刊及書籍的主要用紙;適用于報紙、期刊、課本、連環畫等正文用紙。紙箱板又名麻紙板,是比較堅固的紙箱使用的紙板,廣泛用于裝運書籍、百貨用品、收音機、電視機、機器零件及食品等。3、小結紙的作用很大,被廣泛應用于生活的各個方面,已經成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質資源了。打開檔案袋,說紙的名稱交流紙的用途能說出紙的名稱和用途講授新課一、紙的發明1、考考你 世界上最早發明紙的國家是哪國?誰發明了新型的造紙術,成為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2、造紙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東漢時期的蔡倫通過總結前人用布、麻造紙的經驗,發明了用樹皮、麻繩頭、破布、舊漁網等作為原料的造紙方法,改進了造紙術,才使紙成為人們普遍使用的書寫材料,被稱為“蔡侯紙”。3、東漢時期,紙是怎么造出來的?(播放視頻)4、蔡倫紙原材料易得、價廉,便于大量生產、攜帶、保存,促進了人類文明的傳播和發展。【資料】東漢蔡倫,千百年來備受人們的尊崇 ,被紙工奉為造紙鼻祖、 紙神 。麥克哈特的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倫排在第七位 。美國時代周刊公布的“有史以來的最佳發明家”中蔡倫上榜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特別展示了蔡倫發明的造紙術。二、紙的特性(一)探究活動1:研究不同紙的吸水性1、童話故事清晨,嘟嘟、琪琪和嬌嬌出來跑步,嘟嘟出了好多的汗。琪琪拿出濕巾紙給嘟嘟擦汗。嘟嘟問:“濕巾紙能擦汗嗎?”琪琪說:“能呀,因為濕巾紙能吸水。”嬌嬌問道:“其他的紙也能吸水嗎?”2、打開檔案袋,猜猜哪種紙的吸水性強,哪種紙吸水性弱。3、猜測不一定正確,需要通過試驗證明。(1)實驗工具:滴管、有色水(2)認識膠頭滴管結構上部分是膠頭,用塑料做的,很有彈性。另一部分用玻璃做的,是液體進入的地方。(3)怎么正確使用膠頭滴管?(播放視頻)(4)實驗步驟先將三種紙準備好三位同學練習正確使用滴管,熟練操作用滴管滴一滴水的量另一位同學觀察同伴將滴管放置三種紙一樣高的位置同時滴一滴紅水三秒之后同時觀察水漬的大小比較紙的吸水性記錄實驗結果(5)注意事項滴管高度要一樣紙的大小要一樣紙張的厚度要一樣滴數要一樣觀察的時間要一樣觀察的角度要一樣(6)填寫研究紙的吸水性記錄表(二)探究活動2:研究不同紙的結實程度1、活動步驟把檔案袋中的紙張按照橫向和縱向裁下兩條長、寬一樣的紙條。把裁下的紙條對折后相互鉤住,往外拉一拉。2、溫馨提示紙條的大小相同兩個人用的力氣相同兩個人要同時用力拉每種情況最好做三次3、填寫研究紙的結實程度記錄表三、實踐:想辦法做一只不滲水的紙船1、老師的故事老師折過一只紙船。那是夏天的時候,有一次我站在小河上游,想讓紙船捎一些東西給不遠處下游的小朋友,可是失敗了!因為紙船還沒到下游就濕透了,你們能幫老師想想辦法,折一只不滲水的紙船嗎?2、我想出的辦法是選擇兩張大小相同的白紙疊兩只小船用蠟筆把一只小船正反兩面涂滿顏色把兩只紙船同時放入水盆中一段時間,比較船底的干濕程度3、老師明白了不同紙的防水性能不同。做不滲水的紙船需要考慮紙的吸水性 。紙張吸水性越差越不滲水。 因此,給紙涂蠟或直接用硫酸紙、蠟光紙都可以。四、課堂練習:判斷題1.日常生活中能用毛巾盡量不用紙。( )2.用宣紙做不滲水的小船最合適。( )3.牛皮紙比報紙結實,可以用來包裝物品。( )4.造紙術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 )5.濕巾紙吸水性強,常用來擦汗。( )6.自古以來造紙的主要材料是木材。( )五、拓展提高1、現在造紙的原料主要是木材,用廢紙、稻草、舊棉布等也可以造紙。為了保護樹木資源,我們要注意節約用紙。【小資料】一張普通的賀卡紙要消耗10克優質紙張,每10萬張為1噸,合4.8-5.2立方米木材,相當于5棵20年生的樹。如果生產1000萬張賀卡,將要砍掉500棵這樣的樹。如果每人每天浪費一張紙,全國就要浪費2700噸紙、 27萬噸水。如果全國每人每天節約1張紙,一年就節約4745億張紙,就可少砍伐158萬棵樹。2、你能想到哪些節約用紙的辦法?【提示】將練習本中未用完的紙張裝訂起來,做草稿本。把草稿紙寫滿,不要只寫幾個字就扔掉。在廢報紙上練習寫毛筆字和畫國畫。有些包裝紙可以做成手工藝品。六、作業布置從紙的顏色、薄厚、軟硬、光滑程度、吸水性、透明程度等多方面進行比較,用多種方法來探究,全面了解紙的特性。搶答認真聽觀看視頻閱讀資料聽故事,思考問題打開檔案袋,對紙張的吸水性進行猜測認識工具觀察膠頭滴管結構實驗操作填寫觀察記錄表活動:測試不同紙的結實程度填寫活動結果學生聽故事,想辦法,交流實驗驗證自己的想法獨立完成閱讀資料交流回答了解蔡倫改進了造紙的工藝和材料,造紙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運用對比試驗的方法設計完成紙的吸水性實驗,了解不同紙的吸水性能不同。通過測試了解不同紙張的結實程度不同。把紙的特性應用到實踐中去,在實踐中進一步了解不同紙的防水性能不同。課堂檢測養成節約用紙的好習慣補充課堂知識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能夠運用多種感官和工具對紙進行研究;能夠運用語言、文字符號等多種方式表達探究結果,并進行交流;知道紙的一般特性和常見用途,并能把紙的性質和用途聯系起來,培養節約用紙的好習慣。總結課堂板書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