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第8課時探索宇宙 教案.doc
第三單元 宇宙第8課時 探索宇宙【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宇宙空間分布著大小不同的天體系統。2、宇宙是運動變化的,膨脹的,組成宇宙的天體也是運動變化著的。過程與方法:1、對提供的資料或自己收集的資料進行研究,發現一些有效信息。2、學習利用數據、文字、圖表、模型來表述研究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從人類探索宇宙的歷程中,認識到科學是不斷發展的。2、意識到宇宙是運動變化著的?!窘虒W重點】初步認識宇宙的結構和運動,建立宇宙系統的概念。【教學難點】學習利用數據、文字、圖表、模型來表述研究過程。【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有關宇宙的圖片、照片、課件、錄像資料、書籍等。學生準備:課前收集有關宇宙的信息。 【教學過程】一、膨脹的宇宙1、情境導入:同學們,2003年我國載人航天飛船“神舟5號”的發射成功,讓我們中國“千年飛天夢,今朝變成真”。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乘坐“神舟號”飛船到太空遨游,繼續去探索宇宙。(板書課題)2、師:我們先來到地球家園的所在地太陽系,回想一下,太陽系是怎樣一個星系?(太陽系是以太陽這顆恒星為中心的,由行星及其衛星、矮行星、小天體(包含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組成的一個天體系統。)3、提問:太陽系在宇宙中是唯一的嗎?4、學生思考回答。(引導學生們認識:太陽雖然是太陽系里唯一發光的恒星,但是太陽系在宇宙中并不是唯一的。天空中的星星大多數也是和太陽一樣發光發熱的恒星,它們有的也會組成類似太陽系一樣的天體系統,太陽系和眾多的恒星一起組成的一個恒星集團,被人們稱為銀河系。)5、(出示銀河系俯視和側視的圖片)讓我們看看銀河系的模樣吧!說說你們覺得銀河系像什么?(銀河系俯視像一個巨大的漩渦,側看像一個中心略鼓的大圓盤。)6、閱讀課本第61頁資料,說說銀河系中有多少顆恒星?銀河系有多大?(銀河系大約由1000億2000億顆恒星組成,直徑有10萬光年。)7、太陽在銀河系中的位置看得出來嗎?光年是一個什么單位?1光年等于多少千米?算一算。8、了解了銀河系,你們有什么感受?9、講解:銀河系還不是宇宙的全部,類似銀河系一樣的星系還有100億個,人們把它們統稱為河外星系。10、討論:我們已知的宇宙空間到底有多大呢?(說明:現在人們用天文望遠鏡已觀測到距我們120億光年的宇宙空間深處,但仍沒有看到宇宙的邊緣,而且科學家發現宇宙正處于青年時期,還在長大,還在膨脹之中!教師簡單介紹紅移現象。)二、充滿活力的宇宙 1、師:組成宇宙的恒星究竟是怎樣的呢?我們來了解一下它們。2、組織學生觀看相關的錄像資料,并展示恒星一生中的幾個重要階段的圖片和資料。(恒星的一生:星云的氣體和塵埃緊縮原恒星燃料消耗殆盡,膨脹變成巨星或超巨星爆炸成超新星變成黑洞或中子星;或者星云的氣體和塵埃緊縮原恒星小型或中等恒星變成紅巨星燃料耗盡而縮小變成白矮星能量耗盡變成黑矮星)3、新星爆炸是怎么回事?你有沒有收集到這方面的資料。4、學生交流各自收集的資料。5、小結:如同人體的細胞在新陳代謝一樣,宇宙中每時每刻都有許多恒星誕生,同時也有許多恒星消亡。同時,恒星都在不停地高速運動,有些恒星自身在有節奏地膨脹和收縮,有的恒星在向外拋射物質也正因為如此,我們的宇宙充滿了活力。三、人類對宇宙的探索 1、談話:自古以來,人類就對宇宙充滿了幻想,向往著飛向太空。我們看到的這些資料,正是人類不斷地對宇宙進行探索的結果。2、你知道我國人民在宇宙探索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嗎?(1、我國是世界上公認的火箭發源地。2、我國的航天技術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3、載人飛船“神舟”五號和“神舟”六號圓了中國人的飛天夢想。現在“嫦娥”一號探月衛星又發射成功,不久的將來,我國宇航員還將登月考察。)3、你還知道在人類探索宇宙的歷程中有哪些代表人物?他們分別有哪些貢獻?4、學生們談自己的想法。5、教師補充相關資料,并選擇性的詳細介紹。 6、小結: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是探測工具不斷改進的過程,體現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中國宇航事業的發展讓我們感受到了一種民族的尊嚴和自豪感;我們更不會忘記,無數科學家和宇航員為實現人類遨游太空的偉大理想,體現出的前赴后繼的獻身精神;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是沒有止境的。四、拓展延伸:請同學們課后繼續收集各種有關宇宙和人類探索宇宙方面的資料。(1、引導學生利用書籍、網絡、影視等各種方法收集;2、指導學生對資料進行分類整理,如天體資料、探索工具、航天故事等;3、引導學生通過黑板報、科技手抄報等形式進行展示交流。)板書設計:8、探索宇宙一、宇宙空間的天體系統:太陽系銀河系河外星系宇宙二、宇宙是運動變化的,膨脹的充滿活力教學后記
- 關 鍵 詞:
- 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第8課時探索宇宙 教案 教科版 六年級 下冊 科學 課時 探索 宇宙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