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科版三年級下冊科學3.1《觀察氣溫》教案.doc
湘科版小學科學三下3.1觀測氣溫教案課題觀測氣溫單元三單元學科科學年級三年級教材分析教材直入主題,揭示空氣的溫度就是氣溫,用來測量氣溫的溫度計叫氣溫計。表明“氣溫”是描述天氣的一個重要的“量”,然后設置兩個活動引導學生學會測量氣溫?;顒?“測氣溫”從引導學生猜想校園里什么地點、什么時候的氣溫最高入手,再用“我們的猜想正確嗎”的問題來激發學生的探究欲與興趣,進而引導學生選擇校園里的不同地點,連續定時測量那里的氣溫,以獲取數據來驗證自己的猜想。讓學生在測量氣溫的實踐中學習測量氣溫的方法,學習數據的記錄與處理,作出氣溫變化圖,學會利用氣溫變化曲線圖分析一天中氣溫的變化規律。然后安排一個拓展活動,發現兩周中氣溫變化趨勢。此活動是活動1中所學的觀測記錄方法、數據整理分析技能的再遷移運用,且要求更高。需要學生能堅持中長期的觀測,才能獲取數據,在此基礎上自主繪制兩周的氣溫變化曲線圖,通過分析發現兩周中的氣溫變化趨勢,最后延伸到資料查閱,嘗試了解引起氣溫變化可能的原因。課文結尾部分是著名氣象學家竺可楨的介紹,他卓越的成就可以激發學生觀測的動機,他是堅持長期觀測的榜樣。學習目標1. 科學知識知道氣溫就是空氣的溫度,知道一天里氣溫變化的規律。2. 科學探究會使用氣溫計。學習測量氣溫的方法,定時觀察、測量并記錄校園里不同地點一天的氣溫變化數據。學會用曲線圖來整理分析數據,發現一天中、兩周中氣溫變化趨勢。3. 科學態度觀測氣溫活動中能認真細致,如實記錄,體驗合作的愉悅,能堅持中長期的氣溫觀測。重點會使用氣溫計。學會繪曲線圖并用曲線圖來整理分析數據。難點能夠準確測量,并堅持中長期觀測和記錄。準備氣溫計、活動手冊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1. 情景導入1.出示不同天氣的圖片。日常生活中還看到過哪些不一樣的天氣,你能將它們描述出來嗎?2.你認為構成天氣的要素有哪些?(氣溫、氣壓、風、濕度、云、雨等)3.今天的氣溫是多少?如何準確觀測氣溫?(板書課題)(劉老師工作室制作)2.第一課時探究實踐:測氣溫1.(出示氣溫計) 用來測量氣溫的溫度計叫做氣溫計。(視頻介紹氣溫計的使用方法)2.猜一猜,校園里什么地點、什么時候氣溫最高?說一說自己猜想的依據。3.制定觀測氣溫的方案。每個小組選定一個地點,分別測量并記錄此地點一天中不同時段的氣溫。4.活動要求:同一活動小組內合理分工,分組觀測校園內不同地點的氣溫(同一觀測地點不要同時集中過多的小組)。強調:氣溫計要距地面1.5米高。5.分組測量,并記錄測量結果(教師指導巡視各組觀測氣溫)。6.全班交流:你們從測量的數據中發現了什么? 各個地點的氣溫不一樣!7.氣象站的氣溫是怎么測量的?指南車信箱介紹百葉箱。拓展延伸一天中到底什么時候氣溫最高?分組觀測和記錄校園內某一地點一天的的氣溫。建議觀測與記錄氣溫的時間可選擇在課間休息時間進行。記錄樣表(具體時間根據實際填寫):3.第2課時一、匯報交流1.展示各小組測量的一天氣溫數據。2.全班交流: 你們從測量的數據中發現了什么?3.怎樣才能直觀地看出一天中一段時間內氣溫變化的情況呢?二、活動:繪制曲線圖1.根據記錄的氣溫數據,我們可以將它們制成氣溫變化曲線圖。教師示范:選取一組數據,先畫出橫軸(各時間點)和縱軸(溫度),然后對應每個時間點將溫度在對應的點上標記出來,最后將所有的點連接起來形成一條曲線。2.指導學生繪制氣溫變化圖,找出這段時間中的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氣溫變化的趨勢是怎樣的(升高或者下降),趨勢變化快還是慢。3.全班交流發現:一天中,早上氣溫低, 上午氣溫慢慢上升,到下午2點(氣溫最高)以后氣溫逐漸下降。4.介紹著名氣象學家竺可楨。三、拓展延伸1.挑戰兩周時間氣溫的連續觀測及變化趨勢分析?;顒咏ㄗh: 觀測起止時間:某月某日至某月某日;確定測量地點(實景圖片,或是第一次的測量地點);活動分工:每一個小組負責哪一個時間點的觀測任務活動情況展示:各組將觀測報告粘貼在指定專欄內。表揚堅持觀測、數據記錄準確、曲線圖繪制及分析到位的小組。2.查找資料,了解引起氣溫變化可能的原因。4. 課堂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每天的氣溫都在發生變化。在同- -時間里,室內和室外的溫度不同,室外不同地方的溫度也不同;同一地點,一天中的溫度也在不斷變化。要研究氣溫的變化,首先要明確平時所說的氣溫是在什么環境下測定的。板書1、觀測氣溫構成天氣的要素: 氣溫、風、濕度、云、雨、氣壓等空氣的溫度氣溫計 百葉箱板書設計
- 關 鍵 詞:
- 觀察氣溫 湘科版 三年級 下冊 科學 3.1 觀察 氣溫 教案

關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