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教粵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生活中的噪聲》教案.doc
粵科版科學四年級上冊第24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生活中的噪聲單元3學科科學年級四學習目標科學知識1、了解身邊的噪聲現象;2、知道噪聲是可以防控的。科學探究1、 通過觀察、測量,了解身邊的噪聲現象;2、 能夠控制實驗變量,認識不同材料的隔音效果是有差別的??茖W態度1、 樂于嘗試用各種材料完成科學探究,體會創新樂趣;2、 愿意采取行動,減少噪聲危害。重點探究實驗,了解不同材料的隔音效果。難點做探究實驗的方法。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1、 課前問答。1、 思考:產生回聲需要哪些條件?(首先要有障礙物的存在,其次聲源要與障礙物存在一定的距離。)2、生活中,你是否有這樣的感受,為什么小鳥的叫聲悅耳,工地上嘈雜的聲音卻讓我們難受呢?(有,因為小鳥的叫聲是樂聲,而工地里的聲音是噪聲。)3、生活中你還聽到哪些令你感到難受的聲音?(汽車的轟鳴聲、工業機器作業聲、飛機起飛的聲音等。)二、問題引入。1、出示情景圖,波波和彬彬在路邊討論的情景,引出疑問:問題1:波波和彬彬在討論什么?(他們在討論高架路兩邊的隔墻。)問題2 :為什么高架路兩邊要有隔墻呢?(因為高鐵進過時,會產生很大的聲音,隔墻就是來隔離聲音的。)問題3 :這個隔離的聲音是什么聲?(隔離的是噪聲。)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聽到噪聲,有的嚴重的影響了我們的生活,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噪聲。(板書課題:生活中的噪聲)思考問題回答問題觀察情景圖思考問題回答問題通過回顧舊知,同時引入新知。通過情景圖中現象,讓同學們初步了解噪聲的產生以及噪聲的防護方法。講授新課1、 活動一 哪里有噪聲剛剛我們說到高鐵經過時會產生噪聲。1、思考:什么是噪聲?(有些聲音比較嘈雜、刺耳,妨礙人們休息、學習和工作,這種聲音就是噪聲。 )2、 思考:生活中你受過哪些噪聲的影響?(出示道路施工、飛機飛過、火車經過和模具切割圖片。)3、 調查:我們身邊的噪聲情況是怎樣的呢?(介紹分貝計及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4、 完成“噪音調查”記錄表。5、 根據記錄表,思考:如何控制噪聲,減小危害?2、 活動二 噪音防噪1、為了減少噪聲危害,人們往往采用隔音材料或吸音材料制造隔音墻、耳塞等。(出示戴上耳塞防噪的方法)2、思考:想要探究不同材料的隔音效果怎么樣,我們該如何做實驗?(1)首先我們要控制聲源不變然后再使用不同的材料進行隔音效果測試。(2)在選用不同材料測試時,它們的厚度要盡量保持一致。3、探究實驗:探究不同材料的隔音效果。實驗器材:剪刀、鬧鐘、棉布、海綿、瓦楞紙、木板等。實驗步驟:(1)先將鬧鐘放在枕頭上。(2)再選用不同的材料,進行隔音效果測試。(3)根據測試結果,記錄實驗現象。(出示實驗過程的圖片)4、記錄實驗現象。5、思考: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減少噪聲的措施?(出示兩幅防噪聲的圖片)三、拓展提高 噪聲1、介紹生活中常見的聲音的分貝。2、噪聲的危害:據測定,超過115分貝的噪聲還會造耳聾。若在80分貝以上的噪聲環境中生活,造成耳聾者可達50%。思考交流討論交流合作調查小組合作動手實驗觀察思考交流討論通過思考交流,讓學生初步了解什么是噪聲。通過調查,完成調查表,了解身邊的噪聲。通過動手實驗,知道不同材料的隔音效果是不同的,會正確選擇隔音材料對噪聲進行防治。通過交流討論,讓學生們行動起來,減少噪聲的危害。課堂小結1、有些聲音比較嘈雜、刺耳,妨礙人們休息、學習和工作,這種聲音就是噪聲 。2、為了減少噪聲危害,人們往往采用隔音材料或吸音材料制造隔音墻、耳塞等。板書生活中的噪聲噪聲:嘈雜、刺耳,妨礙人們休息、學習和工作
- 關 鍵 詞:
- 生活中的噪聲 粵教粵科版 四年級 上冊 科學 生活 中的 噪聲 教案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