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教粵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植物的根》教案.doc
粵科版科學四年級上冊第4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植物的根單元1學科科學年級四學習目標科學知識1、了解根的形態;2、知道直根系和須根系;3、探究根的分布特點,了解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科學探究1、 通過對植物根部形態的觀察,學習有目的的觀察;2、 通過探究根的分布,學習運用模擬實驗的方法探究根的作用。科學態度培養崇尚科學的態度和實事求是的精神。重點根據根的形狀特征分類難點植物根的特殊功能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1、 課前問答。1、 思考: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植物的什么器官嗎?(出示3種植物的圖片,圈出根的位置。)2、 繼續思考:關于植物的根,你知道哪些知識?(A:我知道植物的根可以吸收水分,幫助植物生長。B:我知道植物的根一般都是生長在土壤里面的。C:我還知道植物的根一般有很多條,有細細的,也有粗粗的。)除了這些,還有嗎?二、問題引入。1、出示情景圖,四個小朋友在菜園里討論的情景,引出疑問:問題1:他們在干什么?(他們在菜園里種菜。)問題2 :研研同學發現了什么問題?(研研同學發現大豆的根和蔥的根長的不一樣。)問題3 :你發現了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嗎?(大豆的根能看出有一條很粗的根,周圍又生長著很多很細的根,而蔥的根都是長度差不多的細根,沒有一條很粗的根。)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觀察一下植物的根,看看它有什么神奇的地方。(板書課題:植物的根)思考問題回答問題觀察情景圖思考問題回答問題出示一些植物的圖片,標出根的位置,讓同學們回憶一下植物的根,同時根據生活經驗說一說根的作用,起到對根有個初步的認識。通過分析大豆和蔥的根的區別,從而為接下來的課程做好鋪墊。講授新課1、 活動一 觀察植物的根1、任務:觀察大豆、蔥等植物的根,描述它們的特點,并比較根的形態有哪些異同。(出示大豆和蔥的根的相關圖片)2、匯報:(1)、數量不同:(蔥)的根少,(大豆)根多。(2)、形狀不同:(大豆)根中間粗,在粗根周圍長出很多細根 ,(蔥)根粗細差不多。3、小結:大豆的根中間比較粗壯,周圍比較細,這樣的根叫做直根系。直根系的主要特點是主根明顯比側根粗而長, 從主根上生出側根,主次分明。(出示直根系的圖片)像蔥這樣的根都比較細,像一把胡須,這樣的根就叫做須根系。須根系的主要特點是根有些像人的胡須一樣,沒有主根和側根之分。(出示須根系的圖片)4、思考:觀察身邊常見的植物,判斷哪些屬于直根系?哪些屬于須根系?(出示8幅植物的圖片)2、 活動二 觀察根系的分布1、動手操作:(1)、把植物的根完整地挖出來,用水洗去黏附在根上的泥土和沙子。(2)、用尺子測量植物根系的長度和寬度。(3)、比較不同植物根系的分布情況。注意:要盡可能按照根生長的自然狀態擺放2、思考:根系的這些分布特點與它們的作用有關嗎?(出示3幅圖片)3、小結根的作用。三、活動三 扎根土壤的秘密1、討論:植物能夠固著在地面上,是由于根的作用嗎?2、實驗:探究植物的根是如何固定植株的。工具與材料:舊報紙、剪刀、透明膠實驗步驟:(1)、將舊報紙卷成一個圓筒狀,用透明膠粘起來。(2)、用剪刀將報紙底端剪出一些條狀帶。(3)、讓后將圓筒立在桌面上,用透明膠粘住條狀帶。現象:圓筒報紙屹立在桌面上,沒有倒下。結論:植物能夠固著在地面上,是由于根的作用。3、思考:問題1:如果沒有根,植物能“站”得穩嗎?(如果沒有根,植物是“站”不穩的。)問題2:根的形態、分布特點與其固定植株的功能有什么關系?(根扎得越深,植株就越固定得穩,生長越繁茂。)料從根部運送到葉子中去,又把葉子制造的“食物”傳送給植物的其它部分。7、齊讀小歌謠。四、拓展提高 地下莖1、所有的植物的莖都是長在地上的嗎?(出示荸薺、姜和藕的圖片。)小結:長在地下的莖叫做地下莖。觀察思考小組交流討論觀察交流比較辨別觀察實驗思考交流實驗操作通過觀察交流,思考討論,初步知道大豆和蔥的根的形態區別,從而區別直根系和須根系。通過練習,讓學生更進一步了解直根系和須根系的區別通過觀察實驗現象,思考交流,了解植物根的作用通過實驗操作,了解植物根的固定作用課堂小結1、根是植物的重要器官,一般分為直根系和須根系兩種類別。2、根具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養料、儲藏營養物質、繁殖等功能。板書植物的根直根系根的種類須根系固定莖的常見形態 吸收水分和養料儲藏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