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教粵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回聲現象》教案.doc
粵科版科學四年級上冊第23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回聲現象單元3學科科學年級四學習目標科學知識了解回聲是一種聲音的反射現象。科學探究1、 能夠通過實驗,了解產生回聲的條件;2、 通過實驗,發現聲音可以被反射。科學態度1、 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表現出對回聲現象發生的條件、原因等方面的探究興趣,體會通過科學探究解決問題的樂趣;2、 對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產生欽佩之情。重點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表現出對回聲現象發生的條件、原因等方面的探究興趣,體會通過科學探究解決問題的樂趣。難點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表現出對回聲現象發生的條件、原因等方面的探究興趣,體會通過科學探究解決問題的樂趣。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1、 課前問答。1、播放視頻。2、視頻介紹的是聲音的什么現象?(視頻中所說的是回聲現象。)二、問題引入。1、出示情景圖,琪琪和波波在山谷,波波在對著山谷大喊的情景,引出疑問:問題1:琪琪和波波在哪?(琪琪和波波在山谷里。)問題2 :波波在做什么?(波波在山谷里大喊了一聲。)問題3 :波波和琪琪聽到了什么?(他們聽到了回聲。)問題4:為什么會有回聲呢?什么是回聲?回聲是怎樣產生的?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板書課題:回聲現象)觀看視頻思考問題回答問題觀察情景圖思考問題回答問題通過觀看視頻,從而引入新知。通過情景圖中現象,讓同學們初步了解回聲現象。講授新課1、 活動一 能聽到回聲嗎剛剛我們說到琪琪和波波在山谷里聽到了回聲。1、思考:你知道什么是回聲嗎?(聲波在傳播過程中,碰到大的反射面(如建筑物的墻壁等)在界面將發生反射,人們把能夠與原聲區分開的反射聲波叫做回聲。)2、任務:在校園里的幾個地方拍手,哪些地方能聽到拍手的回聲?(出示校園圖,并讓學生按照圖所示分組去體驗能否聽到回聲)3、 思考:問題1:能聽到回聲的地點有什么特點?(有障礙物的存在,同時距離障礙物有一定的距離。)問題2:聲源通過空氣傳播到墻或樓房,在碰到它們后發生了什么變化,才讓我們聽到了回聲?(聲源遇到墻或樓房時發生了發射現象,才讓我們聽到了回聲。)2、 活動二 聲音能被反射1、模擬實驗:探究木板對聲音的反射作用。實驗器材:木板、紙筒、手表等。實驗步驟:(1)按圖擺好器材,傾聽手表發出滴答聲。(2)把木板拿走,比較聽到的聲音和原先有什么不同。(出示實驗過程的圖片)2、觀看實驗過程視頻。溫馨提示:(1)每位組員輪流聽,完成后交材料。(2)每位組員分別記錄實驗現象。(3)討論并用圖畫或文字解釋。(出示紙板對聲音的反射作用的圖片)3、記錄實驗現象。(填寫觀察記錄表。)4、 了解回音壁。三、拓展提高 回聲的利用出示4幅相關圖片。思考交流體驗感受思考討論小組合作動手實驗觀察思考交流討論總結結論通過思考交流,體驗感受回聲現象。讓同學們知道產生回聲的條件通過動手實驗,經歷聲音的反射現象。通過交流討論,知道回聲是由于聲音反射形成的。課堂小結1、 回聲的產生需要有障礙物和有一定的距離。2、聲音能被反射。板書回聲現象回聲的產生需要有障礙物和有一定的距離。聲音可以被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