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教粵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聲音的高低》教案.doc
粵科版科學四年級上冊第19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聲音的高低單元3學科科學年級四學習目標科學知識1、知道聲音有高低之分;2、認識到物體振動越快,產生的聲音就越高,反之聲音就越低。科學探究1、 能夠對聲音的強弱和高底與什么有關提出假設。;2、 能夠設計實驗驗證假設。科學態度1、 了解到聲音變化的美妙及中國古代人民的聰明才智;2、 養成嚴謹的實驗習慣和培養認真的實驗態度。重點模擬實驗,驗證聲音高低產生的原因。難點根據實驗中的現象,想象并初步解釋聲音高低產生的原因。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1、 課前問答。1、 思考:聲音的強弱與什么有關?(聲音的強弱與振動的幅度的大小有關。)2、你知道歌唱家根據他們的音高可以分為哪幾類嗎?(男高音、男低音、女高音、女低音。)3、聲音除了有強弱之分還有什么之分?(還有高低之分。)二、問題引入。1、出示情景圖,兩個小朋友觀看樂器展示,對豎琴的琴弦長短展開討論的情景,引出疑問:問題1:你看到了哪些樂器?(我看到了鋼琴和豎琴兩種樂器。)問題2 :認真觀察豎琴的琴弦,你發現了什么?(我發現豎琴的琴弦有的很長有的卻很短。)問題3 :為什么豎琴的琴弦有的長有的短?(因為這樣就可以演奏出高低不同的聲音。)琴弦的長短與聲音的高低之間有一個怎樣的聯系呢?這節課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聲音的高低。(板書課題:聲音的高低)思考問題回答問題觀察情景圖思考問題回答問題通過回顧舊知,從而引入新知。通過情景圖中現象,讓同學們初步了解琴弦的長短與聲音的高低之間的聯系。講授新課1、 活動一 聲音的高低剛剛我們說到豎琴的琴弦有長有短。1、思考:同學們,你們認識這是什么樂器嗎?(出示鋁板琴的圖片)2、 思考:你能說說鋁板琴有什么特點嗎?(鋁板琴的鋁板有的長有的短。)3、任務:用音錘依次敲打鋁板,聽一聽發出的聲音。(通過尖銳、低沉、高、低等關鍵詞對鋁板琴發出的聲音進行描述)4、匯報。同學a:敲擊較短的鋁板時,鋁板琴發出的聲音很低沉。同學b:敲擊較長的鋁板時,鋁板琴發出的聲音很尖銳。低沉也就是低音;尖銳也就是高音。5、思考:每塊鋁板發出的聲音不同,這與它們的長短有關嗎?(每塊鋁板發出不同的聲音與鋁板的長短是有關的,鋁板越長,發出的聲音越高,鋁板越短,發出的聲音越低。)6、思考:生活中能聽到很多高低不同的聲音,分辨下面幾組不同的聲音,說出它們聲音的高低。(出示四幅生活中常聽到的聲音)2、 活動二 觀察巖石風化現象1、思考:聲音的高低與什么因素有關?2、實驗:驗證聲音的高低變化。實驗器材:鋼尺一把。實驗步驟:(1)將鋼尺伸出桌邊 10 厘米,壓緊。用力撥動鋼尺,觀察振動的快慢和發出聲音的高低。(2)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再次撥動鋼尺,觀察振動的快慢和發出聲音的高低。(3)多次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記錄實驗現象。(出示兩幅實驗過程的圖片)注意事項:(1) 每次撥動尺子的力量要一致。(2) 實驗時記得戴好護目鏡。2、記錄實驗現象。我的發現:我發現尺子伸出的長度越短,尺子振動速度越慢,尺子發出的聲音就越低;伸出的長度越長,尺子振動幅度越大,尺子發出的聲音越高。3、在上述實驗中,撥動尺子的力大小一致,產生的聲音卻高低不同,其中的秘密是什么?我的結論:振動速度越快,聲音越高;振動速度越慢,聲音越低。三、拓展提高 曾侯乙編鐘出示曾侯乙編鐘的圖片及相關知識。思考交流觀察鋁板琴小組合作動手敲擊鋁板琴描述現象聽生活中的聲音交流討論動手實驗通過鋁板琴,知道鋁板琴的鋁板有長有短通過動手操作,鋁板琴鋁板的長短不同可以使鋁板琴發出不同高低的聲音。進一步認識聲音的高低通過動手實驗,知道聲音的高低與振動的速度有關。課堂小結1、 聲音的高低與振動的速度有關。2、振動速度越快,聲音越高;振動速度越慢,聲音越低。板書聲音的高低
- 關 鍵 詞:
- 聲音的高低 粵教粵科版 四年級 上冊 科學 聲音 高低 教案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