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教粵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植物的莖》教案.doc
粵科版科學四年級上冊第3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植物的莖單元1學科科學年級四學習目標科學知識1、知道植物莖有四種形態:直立莖、匍匐莖、攀緣莖、纏繞莖;2、知道植物莖的作用是運輸水分和養料。3、知道植物莖有連接各個器官的作用。科學探究1、 能夠比較直立莖和匍匐莖,纏繞莖和攀緣莖的相同和不同;2、 能夠設計實驗驗證莖的作用。科學態度養成仔細觀察的好習慣,愿意與同學和老師交流自己的想法。重點認識植物莖的幾種形態難點莖的生長方式的辨別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1、 課前問答。1、 思考: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植物的什么器官嗎?(出示4幅植物的圖片,圈出莖的位置。)2、 繼續思考:觀察植物莖的形態,說一說你認為植物的莖有什么作用?(A:我認為植物的莖可以運輸水分和養分。B:我認為植物的莖可以起到支撐植物的作用。C:我認為植物的莖可以儲藏一些營養物質。)除了這些,還有嗎?二、問題引入。1、出示情景圖,四個小朋友圍著一株益母草的情景,引出疑問:問題1:他們在干什么?(他們在觀察益母草的莖。)問題2 :益母草的莖有什么特點?(益母草的莖像竹子一樣,有好多節。而且益母草的花和葉都長在莖上。)問題3 :其他植物的莖也是這樣的嗎?(是的,植物的莖基本都具有這樣的特點。)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觀察一下植物的莖,看看它有什么神奇的地方。(板書課題:植物的莖)思考問題回答問題觀察情景圖思考問題回答問題出示一些植物的圖片,標出莖的位置,讓同學們回憶一下植物的莖,同時根據生活經驗說一說莖的作用,起到對莖有個初步的認識。通過分析益母草莖的特點,從而為接下來的課程做好鋪墊。講授新課1、 活動一 莖上長著什么1、任務:觀察不同植物的莖。(出示兩幅辣椒的相關圖片)思考:這些植物的莖上長著什么?(出示3幅植物的圖片)2、交流討論:(1)通過觀察,我發現這些植物的莖上都有很多“小節”。(2)我發現每一個“節”上都生長著許多葉子。(3)我還發現了花和果實也是長在莖上的。小結:莖是植物的主要部分。莖上有節,節上生葉。花和果實也生長在莖上。2、 活動二 觀察莖的形態植物的莖粗細不同,形態各異。1、觀察。(出示7幅植物莖的圖片)2、任務:給植物的莖分類。3、 思考:這樣分類的依據是什么?(、植物的莖是直立在地面上生長的;、植物的莖是匍匐在地面生長的;、植物的須纏繞在別的物體上生長的;植物的莖纏繞在別的物體上生長的。)直立在地面上生長的莖叫直立莖。匍匐在地面生長的莖叫匍匐莖。須纏繞在別的物體上生長的莖叫攀緣莖。莖纏繞在別的物體上生長的莖叫纏繞莖。4、對莖的形態特點做小結。5、討論:莖的不同形態與它們的功能有什么關系?6、實驗:取一株有莖、葉的植物,插入紅水中,觀察莖和葉的變化。(出示實驗過程的圖片)現象:切開莖以后,發現里面被染紅了,而且樹葉也帶有些許的紅色。結論:形態各異的莖把植物身體的各部分連成一個整體,它承擔著運輸的任務 -把水和土壤中的養料從根部運送到葉子中去,又把葉子制造的“食物”傳送給植物的其它部分。7、齊讀小歌謠。四、拓展提高 地下莖1、所有的植物的莖都是長在地上的嗎?(出示荸薺、姜和藕的圖片。)小結:長在地下的莖叫做地下莖。觀察思考小組交流討論觀察交流思考討論討論、觀察實驗通過觀察交流,思考討論,初步知道莖上長著“節”,節的作用是連接各個器官。通過觀察交流,思考討論,給植物的莖進行分類,對常見的莖的形態特點有個基本概念。通過觀察實驗現象,了解植物莖的作用課堂小結1、莖是植物的主要部分。莖上有節,節上生葉。花和果實也生長在莖上。2、莖的常見形態有直立莖、匍匐莖、纏繞莖和攀緣莖。板書植物的莖莖上有節,節上生葉。花和果實也生長在莖上。直立莖莖的常見形態 匍匐莖纏繞莖攀緣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