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三年級下冊科學2.2《點亮小燈泡》精品教案.docx
點亮小燈泡教學設計教材來源:大象版三年級科學/大象出版社2019版教學內容來源:小學三年級科學(下冊) 第二單元教學主題:點亮小燈泡授課對象:三年級學生教學課時:1課時目標確定的依據一、課程標準相關要求:樂于嘗試運用多種材料多種思路,多樣方法完成科學探究,體會創新樂趣。了解并意識到人類對產品不斷改進一適應自己不斷增加的需求,了解人類的需求是影響科學技術發展的關鍵因素。二、教材分析:點亮小燈泡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學生對電的相關知識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本節課是小學科學學科傳統的教學內容。但以往的教學會滿足于引導學生能夠把小燈泡點亮而停止探究的腳步而不再進一步去探索其中的原理閉合回路。在本次公布的修訂版課程標準中,強調了引導學生構建科學概念的重要性。基于探究構建科學概念和基于科學概念開展科學探究已成為現在小學科學教學的主流思想。因此,教材在設計這一內容時也著重突出了“點亮小燈泡”之后對電路原理的探索。三、學情分析: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學生對電已經有了一些認識,獲取了一些簡單的用電常識,但是對生活和工作中電路還沒有清楚地認識,如不知道電器工作需要一個閉合的電路等等。為此,本節課通過讓學生用簡單材布置學生去“不斷嘗試”點亮小燈泡,培養學生的觀察、實驗能力,引導學生對所有能夠點亮小燈泡的連接方式進行比較分析,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其中的閉合回路。四、學習目標:(細化)(1)知道一個基本電路的組成要素;知道常用電器的工作需要一個閉合回路。(2)體驗“嘗試發現”的探究過程,培養學生敢于嘗試,肯于實踐,樂于思考的科學精神。(3)經歷對實驗數據進行整理分析的過程,培養學生處理信息和分析概括、得出結論的能力。培養學生樂于合作和交流的科學態度。五、學習重難點:知道一個基本電路的組成要素;知道常用電器的工作需要一個閉合回路。六、學習準備:電線、電池、小電珠。七、學習課時:1課時評價任務:(1)能通過不斷嘗試成功點亮小燈泡。(2)能通過對比發現其中的規律,知道要想點亮小燈泡必須形成閉合回路。學習過程:教學環節學習活動設計評價要點趣味導入師:同學們,請看這幅圖片你知道是哪里嗎?對,這里是中原福塔,那這個圖片呢?也是中原福塔,你更喜歡哪個狀態的中原福塔呢?將你的想法發到消息欄中吧!(停頓一下)老師看到很多同學喜歡上面這張亮燈的中原福塔,老師跟你一樣,因為亮了燈的福塔非常漂亮,那怎樣讓燈亮起來呢?這里面蘊藏著什么秘密呢?下面就進入今天的探究活動點亮小燈泡。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計劃與組織師:要想亮起來,首先得有燈,下面讓我們一起觀察一下燈泡結構,看看它有哪幾部分組成?分別由什么材料做成的?(出示圖片并分別介紹各個組成部分)師:就這么簡單的小東西也能發光?再來看看它肚子里有什么,它們是怎樣相連的? (出示燈泡內部結構圖)師:通過觀察可以發現,燈泡的最里面是一根燈絲,連接燈絲的是金屬架,金屬架通過連接點a和b與外界相連,最外面是一層玻璃泡。知道小燈泡的內部結構之后,如果讓你把它連到電路中,你準備連在它的什么部位?(請同學們大膽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很多同學都想到了應該連接在外面金屬的部位,因為玻璃是不導電的,看來同學們的預習工作做得都非常好。師:光有燈泡可以嗎?不可以,還需要提供電能的裝置,在實驗中可以讓電池來提供能量,觀察電池,你覺得它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嗎?最上面凸起的銅帽,稱為正極,通常用“+”表示 ,最下面是鋅殼,稱為負極,通常用“-”表示 師:正負極是向電路輸送電的連接點師:請你在電池上找出正極和負極,并向你身邊同學展示一下。師;光有這些還不夠,可以請導線來幫忙。我們觀察一下導線。外面:絕緣膠皮,是不導電的,起保護作用,里面:金屬絲,使用時要像下圖一樣,去掉兩端的絕緣膠皮。師:有了電池、小燈泡,再加上一根導線,你能讓小燈泡亮起來嗎?請同學們大膽的猜想一下連接方法,畫出你猜想的連接圖,制定實驗計劃。學會觀察分析,根據已有知識制定簡單的計劃。搜集證據師:請同學們根據實驗計劃進行自主嘗試連接電路(有條件的同學可以動手親自實驗),一定要注意安全!師:動手之前,老師還有幾點溫馨提示:(課件出示下列文字)1.不斷嘗試:想一想,做一做,更多地嘗試不同的連接方式;2.及時記錄:把自己嘗試過的連接都記錄到記錄紙上,并在能點亮的燈泡上畫上光芒;并把它畫到你的筆記本上來展示;體驗“嘗試發現”的探究過程,培養學生敢于嘗試,肯于實踐,樂于思考的科學精神。得出結論師:同學們通過實驗,你們知道哪些小電珠亮了嗎?用30秒鐘觀察一下你們的研究成果(示意看PPT上的連接圖)!師:這是同學們的記錄,前四種方法可以點亮小燈泡,再看一看這些所有能點亮的連接方法,你們有什么發現嗎?(可以與老師連麥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發到消息欄中)師:為了表達起來更方便一些,我們把小燈泡金屬外殼所在的連接點用字母A來表示,底部金屬觸點用字母B來表示。請你們用字母和符號將連接的點標注出來(將A/B在PPT的圖中標出,方便學生觀察)(通過觀察,認真的你一定發現了其中的奧秘,第一種和第三種其實是一樣的+B-A ,第二種和第四種其實是一樣的+A-B,所有成功連接其實只有兩種連接方法:1.+A-B; 2. +B-A)2.描畫電路,發現“閉合回路”師:為什么這樣連就能點亮小燈泡呢?這樣連接到底形成了一個怎樣的電路呢?看來我們有必要觀察小燈泡的內部并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出示下圖)師:電流經過了一個怎樣的路線!我們一起伸出手指來描摹一下。師:你們有什么新的發現?師:同學們真聰明。原來這樣連接在電池正、負極之間形成了一個從電池正極出發,經過用電器,再回到電池負極的閉合線路,科學上把它稱作“閉合回路”。正是有了這樣的閉合回路,電才有了流動的通路,從而產生電流。當電流通過用電器時,用電器就開始工作了。師:通過剛才的研究我們發現,所有成功的連接方式都形成了閉合回路,那么其他連接方式,特別是沒有成功的連接方式是否也存在“閉合回路”呢?下面,我們再回過來看一下我們剛才實驗中還嘗試過的其他一些連接方式,來看一看它們有沒有形成閉合回路。前四種都是從正極出發,通過連接點進入燈絲然后通過另一個連接點流出進入負極,都形成了閉合回路,所以小燈泡亮了,第五種線路只經過了正極,沒有經過負極,所以不亮,這種情況是斷路,最后一種電路沒有經過小燈泡直接從正極流向負極,剛才做實驗的同學可能發現會出現火花,發熱情況,這是短路現象,非常危險,對電池的壽命有很大影響。(此時PPT中應該重新顯示之前的不同連接方式,然后分析不亮的是否有閉合回路)所以只有連成閉合回路時才能點亮小燈泡。整理分析數據,建構電路概念,此處重點培養學生整理數據、處理信息的能力。引導學生學習用數學符號來處理信息,然后再對數據進行分類整理。拓展活動師:同學們都很棒,這么快就掌握了電路的基本原理。下面老師就請大家來當一回小電工,來幫助小明看看它的臺燈可能出了什么故障?(出示下面的文字)把你認為造成故障的原因說一說天黑了,小明準備做作業,可是臺燈不亮了?這是怎么回事?你能利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來推測一下可能發生了什么故障嗎?學以致用,利用本課所學的電路概念或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 關 鍵 詞:
- 點亮小燈泡 大象 三年級 下冊 科學 2.2 點亮 燈泡 精品 教案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