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制《15 快樂過新年》教學設計(1).doc
15 快樂過新年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喜愛并積極參加新年慶祝活動,體會節日的熱烈氣氛,感受親情的可貴和溫馨,保持快樂美好的心情。2、學會主動用自己喜愛的方式向親朋好友表達祝福,發展人際交往、語言表達及創意設計的能力。3、了解全國各地人們迎接新年的不同方式和一些有關春節的風俗人情,培養學生發現新鮮事,探索新鮮事的意識和能力。教學重點體驗歡樂的節日氣氛,通過交流親友間祝福的方式和語言,感受其中蘊含著的親情和友情。教學難點了解全國各地人們迎接新年的不同方式和一些有關春節的風俗人情,培養學生發現新鮮事,探索新鮮事的意識和能力。教學課時一課時。教學過程一、歡度元旦1、說一說、認一認。元旦是哪一天?今年是哪年?去年是哪年?引導學生了解公歷和農歷的基本含義。了解日歷上為什么有公歷和農歷之分。告訴學生我們現在通常所用的都是公歷年。2、看一看、談一談。世界各地的人們是怎樣迎新年的?你周圍的人們是怎么慶祝元旦的?自由組合,向大家展示自己收集的世界各地的人們慶祝新年的圖片,并簡單介紹一下。3、自由創意:今年我們準備怎樣迎接新年呢?提示:(1)做賀卡;(2)開聯歡會;(3)剪窗花;(4)打電話。4、學做小禮物,學說祝福語:新年到了,人們是怎樣互相祝福的?開展溫馨祝福模擬表演:針對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人說不同的祝福語。如面對叔叔、阿姨、老師、爺爺、奶奶等不同角色表示祝福。5、收集并欣賞自己、家人、朋友收到的賀卡、禮物,讀一讀賀卡、禮物上祝福語,說一說自己或問一問收到禮物的人的心情。二、迎春節1、數一數:農歷的新年是什么日子?今年的春節離新年之間有多少天?我國的春節是從哪一天開始的?2、講一講:為什么人們把過春節叫做過年呢?哪些地區春節喜歡包餃子吃?說一副有關春節的對聯。3、教師小結:我國農歷的新年就是傳統的春節。春節一般是從農歷三十開始,這一天又叫大年三十,這天里家家戶戶都要團聚在一起吃團圓飯、包餃子、放煙花來慶祝。從大年初一開始至正月十五,大家開始燃放鞭炮、相互拜年、逛廟會、看花燈。4、猜一猜:過年時人們為什么倒貼“福”字。5、小組比賽:你還知道哪些過年的風俗?采用積分或插紅旗的方法,看哪個小組收集的資料多。6、模擬表演:快快樂樂過春節。自由分組,表演過春節的情景。7、記者采訪:你們家過年都有哪些活動?你最喜歡的活動是什么?說說在活動中應該注意什么?春節活動中你準備為長輩做些什么呢?給長輩拜年時準備說些什么?8、教師小結要點:拜年時要尊重長輩,講究文明禮貌;活動時要注意安全,特別是燃放煙花時要注意防火和人身安全。三、少數民族的春節1、讀詩句,猜節日。(1)出示詩句,生誦讀后說說詩句中所含的是什么節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2)各少數民族也有許多風格各異的節日歡度新年,每逢節日來臨,人們就盛裝打扮、載歌載舞,同學們,你們想參加這樣的節日活動嗎?今天, 就讓我們一起踏上民族節日之旅, 去感受多姿多彩,璀璨迷人的民族文化。2、教學傣族的潑水節。(1)(出示視頻)樂器獨奏:葫蘆絲月光下的鳳尾竹學生猜猜這是用的什么樂器?(胡蘆絲)葫蘆絲是哪個民族過節時少不了的一種助興的樂器?(傣族)(2)潑水節是傣族人民最重大的節日之一,它是一個快樂的節日,更是一個迎新的節日。你知道潑水節的來歷嗎?請把你搜集到的資料介紹給大家。學生講解。3、互助學習,資源共享。(1)課件出示:自學要求。(2)小組自學其他民族節日,填寫學習卡。4、了解其他民族節日,體驗節日的豐富多彩。全班交流,小組展示學習成果。交流要點:那達慕大會(1)那達慕大會是草原人民最有特色的傳統節日,這個節日令你最感興趣的習俗是什么?(賽馬、摔跤、射箭。)(2)那是怎樣激烈、熱鬧的場面呢?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播放視頻:那達慕大會看了剛才的場面,你有什么感受?師結:行呀,蒙古族人民可好客了,不管是哪個民族的男女老少報名參加,他們都熱情歡迎。不過,你可要有足夠強健的體魄才行啊!火把節(1)小組代表介紹哈尼族等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火把節。師出示火把節的圖片同學們看。生說從圖片中獲得的信息。(2)其他組補充介紹關于火把節的傳說。師小結:許多傳統節日都是源于美麗的傳說,就像火把節,它就包含著喜慶豐收的意義。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除了剛才我們學習、匯報的一些民族外,其他民族也有著形形色色的節日習俗,有趣極了。出示其他民族的節日圖片
- 關 鍵 詞:
- 15 快樂過新年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制15 快樂過新年教學設計1 部編版 一年級 下冊 道德 法制 15 快樂 新年 教學 設計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