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制《我不拖拉》教學設計3.doc
我不拖拉教學設計本單元旨在走進孩子們中間,和他們談話,教他們體驗,分享他們進步的快樂,并和他們一起放飛自己的理想和心愿。我不拖拉通過系列活動,旨在讓孩子們了解拖拉的害處,體驗做事不拖拉的快樂,學習抓緊時間,掌握時間,克服小學生常犯的拖拉毛病。學習本課的一年級的學生在生活自理方面常常出現做事拖拖拉拉、沒有計劃性的毛病,這些壞毛病已經影響到不少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所以,有必要指導學生了解拖拉的害處,讓他們知道抓緊時間和珍惜時間的重要性,并交給他們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的方法,彌補自己的不足,進而體驗抓緊時間的喜悅,促使他們在以后的生活中逐步養成做事不拖拉的好習慣,積極愉快的健康生活。在認真研究新課程、教材和學生情況后,我準備分兩課時來實施教學。下面我重點說說第一課時的安排,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1、情感和態度 通過指導學生做事不拖拉,教育學生珍愛生命要從抓緊時間開始,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思想感情和抓緊時間做事的態度。2、行為與方法 教育學生學會有計劃、抓緊時間來學習和生活,初步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3、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了解無論在學校和家里,都要作到學習時就要認認真真地學習,娛樂時就要痛痛快快地玩耍,學會抓緊時間的常識和技能。4、過程與方法 通過討論、體驗和向他人學習等活動,使學生了解做事拖拉的危害,抓緊時間的快樂,學會珍惜時間。根據教材分析,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思想感情和抓緊時間做事的態度。難點是教育學生學會有計劃、抓緊時間來學習和生活,初步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為達到以上目標要求,并突破重點、難點,本課教學時,將作如下三段設計,以形成一個教學的整體。課前:搜集鐘表的滴答聲,日歷圖片、故事寒號鳥、兒歌明日歌制作多媒體課件課中:這課我將設計四個環節展開教學:(1)導入新課,激情蘊趣(2)活動為主,激情感悟(3)深化理解,以情激情(4)鞏固延伸,化情為行導入新課,激情蘊趣良好的導入是上好一堂課的開端,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情趣,活躍課堂氣氛,我將分以下三個層次進行教學導入。第一層次:我播放多媒體課件,課件畫面為一張張撕去的日歷,背景音樂為“鐘表急促的滴答聲”,組織學生聽聽、看看,然后交流從中我懂得了什么?從而使他們明白時間的重要,初步萌發珍惜時間的意識。第二層次:我先給學生講“寒號鳥”的故事,并組織學生討論“寒號鳥”為什么會凍死?讓學生從故事中明白像寒號鳥這樣什么事總期待明天能做好,就是“拖拉”。第三層次:結合以上活動,我用多媒體出示兒歌明日歌,組織學生讀一讀。通過生動形象的故事、圖片的渲染,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快被激發了,他們初步了解了拖拉的害處,為后面的教學作好了鋪墊?;顒訛橹?,激趣感悟新課程指出: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教師要從單純的知識傳授者想學生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轉變,所以,在這一環節我安排了以下兩個活動。(1)第一版塊:我根據我們一年級學生的生活特點,編排一個拖拉的故事,并請本班小朋友進行表演。(一個名叫“盼盼”的孩子,早上鬧鐘響了好長時間才慢吞吞地起床,又因晚上脫下來的衣服到處亂放,整了半個小時才把衣服給穿上,結果上學遲到了。)并讓學生觀看后展開討論,你覺得盼盼是個怎樣的孩子?從中讓學生感覺拖拉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的生活中。(2)第二版塊:我結合以上表演活動引發學生思考“你做事有拖拉的情況嗎?”并用多媒體出示教材中的兩組插圖(吃飯、作業拖拉的場面),思考他們這樣做有什么后果?鼓勵學生大膽發言,找出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使學生認識到做事拖拉害處大,從小要養成做事不拖拉的好習慣。深化理解,以情激情 本環節分三個層次進行教學第一層次:我先組織學生大膽猜想:二十年后你在什么工作崗位上?接著播放多媒體課件,將學生帶入“醫生在搶救病人”“發生火災,消防隊趕到火災現場”“農民在農田里勞作”的一個個生動形象的情境,然后請學生討論交流。假如你是他們中的一員,如果拖拉了會有什么后果?我則根據交流反饋的信息適時用多媒體出示:對醫生來說,“時間就是生命”;對消防員來說,“時間就是勝利”;對農民來說,“時間就是豐收”。組織學生讀一讀,生動的畫面將使學生有所震撼,使學生認識抓緊時間的重要。第二層次:我請學生聯想一下,除圖片中以外的各行各業如果拖拉會有什么后果?然后讓學生自由組合,任選一種職業或角色,用上道具,說一句“時間就是、”在表演體驗中學生將認識到各行各業都不能拖拉,從而自覺形成珍惜時間的意識。第三層次:我組織開展“一分鐘活動”,讓學生在一分種之內自由寫字,了解自己抓緊時間后能寫的字的個數,體驗不拖拉的快樂。通過演一演、說一說使學生融情入境,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思想感情和抓緊時間做事的態度,達到知情意行的統一融合。鞏固延伸,化情為行該環節由三個層次組成第一層次:我先開展“找書”活動,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從書包中找出老師要求的書的,就是優勝者,然后我請優勝者為同學介紹經驗,最后請學生結合平時生活談談不拖拉的高招,這樣讓學生在相互學習中獲得生活的技能,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第二層次:我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評選班中珍惜時間的好學生,獎予小紅花。為大家樹立身邊的榜樣,然后請獲獎同學談談做事不拖拉給自己帶來的好處,促使每位同學自主萌發珍惜時間的意識。第三層次:我考慮到二年級的學生自我控制能力差,要真正學會抓緊時間,需要學校和家庭共同配合,形成合力,因此我組織學生制作做事不拖拉的表格,引領他們把每天起床、吃飯、做作業等方面的時間都記載下來,一段時間后帶到學校中評比,使他們逐步養成不拖拉的習慣。課后:我將針對“做事不拖拉”表格嚴格進行評選,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有機結合提高教學的效果。在我不拖拉這一課的設計中,我緊緊圍繞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讓學生在活動進行自我教育”這一基本理念,寓教育于活動中,開展兒童喜歡的猜謎、情境表演等多種活動,使他們在主動、積極地參與中體驗、感悟,了解做事拖拉的危害,形成珍惜時間、抓緊時間的意識,使學生生活得到充實,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發展。整個教育活動中,老師則充分發揮組織、引導作用,促使學生積極性主動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體驗感悟,在活動中整合學生的知、情、意、行
- 關 鍵 詞:
- 我不拖拉 部編版 一年級 下冊 道德 法制 拖拉 教學 設計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