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東省臨沂市中考語文試卷.docx
山東省臨沂市2018年中考語文試卷一、積累運用(共9題;共33分)1.下列詞語中劃線的字每組讀音都相同的一項是( ) A.荷花/重荷 較量/不自量力 肖像/惟妙惟肖B.逞能/懲戒 黃暈/頭暈目眩 滑稽/遍稽群籍C.分歧/祈禱 煩悶/悶悶不樂 薄暮/曰薄西山D.佇立/貯蓄 記載/風雪載途 瘡痍/踉踉蹌蹌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字的一項是( ) A.沉緬 脂粉奩 鴉鵲無聲 廓然無累B.旁鶩 打牙祭 引頸受戮 紅妝素裹C.惻隱 癢酥酥 物竟天擇 誠惶誠恐D.鞠躬 秫秸稈 有例可援 廣袤無垠3.下列句子中劃線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臨沂市第八屆全面健身運動會,發令槍一響,近萬名健身愛好者忘乎所以地向終點市文化廣場奔去。B.認認真真地讀上幾本,研究幾個人物,深究幾個案例,吃透這些材料,讓它化為自己的血肉,寫作上就會左右逢源。C.有些不良媒體為吸引眼球,不惜斷章取義 , 制造噱頭,失實報道,不僅誤導了輿論,更對當事人造成了傷害。D.經典用流行將詩詞和音樂相融合,古典高雅的韻味和現代美的韻律相得益彰 , 讓傳統文化在古今現實中得到傳承和發揚。4.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金融辦等六部門聯合并開展打擊和防范非法集資、非法傳銷等系列宣傳活動,致力于守護老百姓的“錢袋子”。B.為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大數據人才的迫切需求,近年來,教育部己經陸續批準35所高校設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C.5月15日,2017年臨沂見義勇為英雄頒獎典禮舉行,王守明等16位同志被授予“臨沂市見義勇為英雄”。D.外賣小哥雷海為奪得第三屆中國詩詞大會總冠軍,緣于他癡迷于古典詩詞,13年堅持不懈日積月累的結果。5.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說起中國古代神話,你能想到的是開天辟地的創業大神盤古?還是煉“五色彩石以補蒼天”的大母神女媧?B.噴泉之所以漂亮,是因為有了壓力,水滴之所以穿石,是因為有了目標,沒有壓力的目標生活,不可能精彩。C.近來,根據嚴歌苓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芳華引發觀眾熱議,談起原著,嚴歌苓稱芳華是她“最誠實的一本書。”D.美好生活是我們的追求,這“美”是什么?看到河北塞罕壩林場的建設者們,有一個最強烈的感受:大寫的人,才最美!6.下列關于文學常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A.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到戰國時期的詩歌305首,這些詩歌按內容分風、雅、頌三部分。B.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是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所著,被魯迅贊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C.朱自清是現代著名的散文家、詩人、學者,著有詩集春水,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游雜記等。D.海燕的作者是俄國作家高爾基,他以自身經歷為基礎創作了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7.閱讀駱駝祥子選段,根據要求填空“不喝就滾出去!好心好意,不領情是怎著?你個傻駱駝!辣不死你!連我還能喝四兩呢不信,你看看!”她把酒盅端起來,灌了多半盅,一閉眼,哈了一聲,舉著盅兒:“你喝!要不我揪耳朵灌你!”人間的真話本來就不多,一個女子的臉紅勝過一大段話:這祥子也明白了她的意思,在她的眼里,她是個最美的女子。美在骨頭里,就是她滿身都長了瘡,把皮肉都爛掉,在他心中她依然很美。她美,她年輕,她要強,她勤儉。假若祥子想再娶,她是個理想的人。他并不想馬上就續娶,他顧不得想任何的事。可是她既然愿意,而且是因為生活的壓迫不能不馬上提出來,他似乎沒有法子拒絕。上述語段中的“她”是________(人名),小說刻畫了她________的性格特點(至少答出兩點);語段中的“她是________(人名),小說中她最終的結局是________。 8.補寫出下面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__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荊門送別) (2)________,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論詩) (3)世故學然后知不足,________。(雖有嘉肴) (4)________,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5)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席上初逢見贈中體現新事物必將代替舊事物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 9.4月23日“世界讀書日”期間,你所在的學校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主題為“讓讀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請你根據要求,完成下列任務。 (1)班級舉行“親子共讀”活動,要求家長和孩子共讀一部經典,可你的家長借口工作忙遲遲未讀。一天,看到他(她)正在刷微信,請你寫幾句話勸說。(60字左右) (2)活動結束后,有同學寫下兩句讀書感悟。請你以此為例,仿寫一個句子,表達你的讀書體會。讀書就是到智者家中串門兒,可以開闊視野,增長見識;讀書就是進行生命的化妝,可以充實自我,改變氣質; 二、閱讀理解(共4題;共54分)10.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下列小題。浣溪沙蘇軾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 。牛衣古柳賣黃瓜。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注】繰車:即繅絲車,抽繭出絲的器械。牛衣:蓑衣之類的用具,這里指穿牛衣的人。有人評價浣溪沙“全詞有景有人,有聲有色,鄉士氣息濃郁”,請結合詩句具體賞析。 11.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 (甲)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嶇,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伯然不動,做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節選自柳宗元小石潭記)(乙)從香山俯石磴行柳路,不里許,碧云在焉。剎后有泉,從山根石罅中出,噴吐冰雪,幽韻涵澹。有老樹,中空火出,導泉于寺,周于廓下,激聒石渠,下見文礫金沙。引入殿前為池,界以石梁,下深丈許,了若徑寸。朱魚萬尾,匝池紅酣,爍人目睛,日射清流,寫影潭底,清慧可憐。或投餅于左,群赴于左,右亦如之,咀呷有聲。然其跳達刺潑,游戲水上者,皆數寸魚,其長尺許者,潛泳潭下,見食不赴,安閑寧寂,毋乃靜燥關其老少耶?(節選自袁中道西山十記之記四【注】碧云:碧云寺,在北京西山。罅:裂縫。涵澹;水波激蕩的樣子。有老樹,中空火出:泉水從一棵空心老樹中如噴火般激濺而出。激聒石渠:在石渠中激蕩起嘩啦啦的水聲。匝池紅酣:滿池的魚歡快地游動。清慧可憐:樣子清秀靈動惹人喜愛。跳達:同“佻達”,此處指魚兒歡快游動的樣子。刺潑:魚擊水聲。毋乃:表揣測,相當于“恐 怕”“只怕”。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詞語。心樂之 樂:________不可久居 居:________不里許 許: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劃線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其長尺許者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B.乃記之而去 而兩狼之并驅如故(狼C.或投餅于左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魚我所欲也D.以其境過清 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陳涉世家(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然其跳達刺潑游戲水上者,皆數寸魚。 (4)下列六個句子分為四組,全部屬于間接描寫水清澈的一組是( )下見小潭,水尤清冽。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激聒石渠,下見文礫金沙。寫影潭底,清慧可憐。下深丈許,了若徑寸。從山根石罅中出,噴吐冰雪。 A.B.C.D.(5)(甲)(乙)兩文各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12.閱讀下文,回答問題正義的邊界鮑鵬山孔子不提倡以德報怨,因為這樣就等于取消了道德;但是他也反對以怨報怨,因為這樣我們就會墮落得與對方一樣。所以,孔子的觀點是以直報怨以公正來對待無良之人。可見,孔子既反對我們對壞人無原則地好,也反對我們對壞人無約束地報復。孔子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話:“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論語,泰伯)對不仁的人,恨得太過分,就是禍亂。我們可以理解為:天下的很多禍亂,是由絕對道德主義者惹出來的。用不道德的手段去推行道德,就如同抱薪救火;用不道德的手段去懲罰不道德,又如同以暴制暴。舉一個例子,53歲的山東省威海市退休女教師李建華遭遇入室搶劫,她在身中數刀的情況下仍與搶劫者斗智斗勇。最終,那個19歲的搶劫者精神崩潰,癱倒在地,而李建華則撥打了120急救電話,讓他得到及時救治。這是很感人的事件。李建華老師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刻,表現了人性的高貴和美好。但是,在媒體報道這件事后,卻出現了爭議。有不少人認為,對于這樣的歹徒,根本不需要同情和幫助,一個網友在網上的留言是:“假如我碰到這樣的歹徒,我要扒了他的皮,抽了他的筋,吃了他的肉,砸了他的骨,吸了他的髓!”這種極其殘暴的心態,使我毛骨悚然。從不在網上留言的我,忍不住留了一句話:“你更像歹徒啊!”孔子做了魯國大司寇,攝行相事,堅決推行“墮三都”,他的學生子路被魯國執政季桓子任命為家臣,負責具體執行、可以說,墮三都的成敗,關乎孔子在魯國的政治生命。但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孔子的另一個學生公伯察,竟然對季氏說子路的壞話,導致子路丟了職務,對墮三都的失敗,以及孔子最終離魯出走都負有相當大的責任。這樣一個學生,后人把他稱之為“圣門蟊腰”,意思是孔子門下的害蟲。當時,魯國一個叫子服景伯的大夫對孔子說:“你的這個學生實在太不像話了,如果你允許的話,我有力量殺了他,讓他暴尸大街。”孔子說:“如果我的道能夠行得通, 那是命;如果我的道行不通,那也是命。公伯寮能把我的命怎么樣呢?”(論語。憲問)孔子斷然拒絕子服景伯的殺人建議。公伯察不好。但是,假如我們用殺掉他的方法來對待這樣的人,我們就更不好了。用極端的手段來清除異已,還有比這更壞的行為和更壞的人嗎?因為什么孔子不贊成人們用極端的方式來履行道德?為什么孔子反對用極端的手段來實現正義、維護道德?因為一切極端手段必定隱含對某種價值的破壞。而且,極端手段所蘊含的破壞性,往往指向更原始、更基本的價值。正義是有邊界的。(選自讀者2018年09期)【注】墮三都:指春秋時期魯國孔子執政,毀壞三桓(魯國公族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私邑的事件。墮(hu),同“隳”,毀壞。 (1)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什么?全文是怎樣圍繞中心論點展開論證的? (2)文章第段,作者認為網友“更像歹徒”,這是為什么?請結合全文分析。 (3)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對不仁的人,恨得太過分,就是禍亂。因為天下的禍亂就是由絕對道德主義者惹出來的。B.李建華老師在特殊的時刻撥打電話救歹徒,雖然表現了人性的高貴和美好,但是也縱容了壞人。C.孔子學生公伯寮對季氏進讒言的行徑遭到當時人們及后人的睡棄,以至有人意欲殺之而后快。D.孔子拒絕子服景伯殺公伯寮,他認為“道” 能否行得通,取決于“命”,這完全是宿命論思想的體現。13.閱讀下文,回答問題春天憶故人高紅十春天,第一茬花趕在葉子前撲天搶地地開開;河邊柳條搖頭晃腦得意地綠;遠看有近卻無的草坪草,白天黑夜加班長,飛快地長得遠看近著一樣樣綠了。從遍地毛毛蟲,到綠葉滿枝頭,楊樹終究成了揚臉可見像模像樣的樹,也就眼一閉再睜開的時間。春季前半季有點慌慌張張,語無倫次,到清明就慢下來了。“清明時節雨紛紛”,雖說雨水不一定清,視線不一定明,但節氣這輛吱啊吱啊哼叫的老車畢竟抵達“清明”這重要一站。那天聽廣播,正播我與地壇,不能不想起文章的作者,走了六七年的史鐵生。我和他同在黃土地插隊,我延長,他延川,兩縣挨著,插隊時并不認識。文學新時期初起,我在陜西人民出版社編輯文學期刊綠原,通過友人介紹,向史鐵生約稿。他給我寫街道福利小廠的短篇小說午餐半小時,似乎沒用,也約了趙振開(北島)的中篇小說波動,和前蘇聯小說第四十一,似乎也沒用.過去快四十年。我去過他在癱和宮也就是地壇附近的家,見過他父親和妹妹。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我上第七期文學講習所(魯迅文學院前身),一人到他家來過,和同學一起來過。不知坐在輪椅上的史鐵生控制哪個機關,院門應聲打開,客人得以進了院門又進了房門。我的遙遠的清平灣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除了清新的陜北風光,文字表達也十分別致,想哪寫哪,散文式的,隨意,放得開又收得攏。我問他,怎么這樣寫?學誰?他有點不好意思,說,魯迅。后來,和陶正一起上史鐵生新搬的家,請他參加一家公司準備拍攝的講述插隊生活的電視劇,電視劇故事除了土插隊,還要延伸至出國洋插隊。我們很有誠意地和史鐵生一道,輪椅出門,輪椅上出租,輪椅下出租,輪椅進樓上電梯直至“走”到談事的房間結果是未遂,關于電視劇的理解雙方差得有點遠。再后來,有了今文壇驚艷的我與地壇。他說,在出入地壇十五年后寫下此文。可見他出入地壇的第一年至第許多年,一定沒為文體事先設計,沒有想到是寫一篇小散文還是大散文,是文化散文,還是爭取獲獎的散文,或者不吝文體又像寫小說(寫園子里一對老夫婦和一位練習唱歌的年輕人那章),史鐵生只是把心中想寫特別想寫的生末凈旦丑獅子老虎狗山水林田路一一鋪陳紙筆。文章寫了對母親的愧疚,又豈止是愧疚?寫了對生與死的理解,特別悟到死是遲早的事,著什么急一令人頓悟;特別精彩的是園中四季與林林總總的對應,與一天之光景對應,與樂器的對應,與聲響的對應,與園中景觀的對應,與心緒的對應,與藝術形式對應,與夢的對應有些對應可能在史鐵生出入地壇時就有了,像春草冒芽,像風吹過幾片葉脈好看的落葉那時就有了文章的碎片。要不是覺得結構、段落排序、語言風格基本成熟可以動筆,還會有什么對應四季的奇思妙想源源不斷無限鋪排開來。十五年出入地壇,史鐵生是在深入生活么?眼下不少采風式的“深入生活”只能叫擦蹭生活,史鐵生似乎高于深入生活。清明時節聽此文,一種情感的、文學的浸潤,浸潤干涸的世道,浸潤干涸世道里粗戾的人心。那文字,像摩挲把玩許久許久的手事,都潤澤成玉了。相比有的人人沒走,文字就舊了,頹了,蔫巴了。我與地壇的作者走了六七年,被廣播里的專業人士讀起來,新鮮有如古箏錚錚作響,清亮無比,深沉無比,余音裊裊。難得的是我與地壇全文幾無廢話,這年頭,要想說或者寫一些沒有廢話的話,該是多難的事!春天來了,春天讀好文章,情隨聲來,聲情并茂。春天聽好文章,萬物生發思念也生發,萬物綻放情感也綻放,帶起聽者所有感覺,卻無悲傷。文章在,人就在,文章好好活著,人也就好好活著,并且好好活下去。記得有一年,史鐵生從延安回來,曬得有點黑,他叫著我的名字,歡喜地對我說,延安有人問你好呢(選自北京日報2017 年04月27日,有刪改) (1)作者追憶了與史鐵生交往的哪幾件事?請簡要概括。 (2)文章題目是“春天憶故人”,作者為什么用大量筆墨寫我與地壇?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理解。 (3)閱讀文章自然段,根據要求回答問題。那文字,像摩挲把玩許久許久的手串,都潤澤成玉了。(從修辭角度賞析)文章在,人就在,文章好好活著,人也就好好活著,并且好好活下去。(體會這句話的含意) (4)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試簡要分析。 三、寫作表達(共1題;共5分)14.從下面兩題中任選一題寫作。(一)“生活中,尋常小事也浸潤著人世間的酸甜苦辣,蘊含著意味深長的道理。”請以這句話為開頭,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二)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非洲尼日爾草原上有許多縱橫交錯的河溝,非洲鯽魚便生活在這里。天氣干旱,有的河溝一夜之間水量就會減半,鯽魚必須側臥著一點一點向前努力游動,游向大一些的湖泊以求生存,這個過程艱辛而漫長。大概每年10月至11月之間,大草原上會有一次降雨,河溝水量大增,大部分鯽魚停止向前游動,盡情享受雨水帶來的豐富食物。不久,它們因河溝干涸被曬成魚干。另外一些鯽魚則抓住了水量充足的機會,快速向前游動,最終游入大湖實現了自保。請根據讀后的聯想和感悟,自定立意,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文體自選(詩歌除外);表達真情實感,不得套作、抄襲;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地名、校名。 答案解析部分一、積累運用1.【答案】C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漢字讀音和辨析。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遇到多音多義字時,要先弄清楚它們在詞語或句子中的意義,再根據音義對應的規律辨別讀音。對于字音題型,平時要注意積累,讀準字音,標準調號。拿不準的字要查字典。A,h/h;ling/ling;xio/xio。B,chn/chn;yn/yn;j/j。C,q;mn;b。D,zh/zh;zi/zi;chung/qing。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漢字讀音和辨析。答題時應注意,字音重點考核多音字、形聲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A項是多音字辨析,根據詞義判斷。B,D兩項是多音字和形近字辨析。2.【答案】D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字形正誤辨析。字形題從表象上看主要考核雙音節詞語和成語,有時會考核三字的專業術語和熟語。要適當拓寬閱讀面,多積累詞語,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并且在積累的過程中,要做到準確無誤,這樣在讀寫的過程中就可以避免寫錯了。A沉湎,鴉雀無聲。B旁騖。C物競天擇。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字形正誤辨析。答題時應注意,從漢字的音、形、義三方面入手,讀準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義。仔細區分:沉湎(緬懷),鴉雀無聲(麻雀),物競天擇(競爭)。3.【答案】A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成語運用正誤辨析。要明確成語的意思及用法,在具體語境中體會成語使用的正確與否。成語在句中要使語言表達更準確,簡潔,要和句子所表達的感情色彩相一致。A項,忘乎所以,指因過分興奮或得意而忘了應有的舉止。貶義詞。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成語運用正誤辨析。答題時應注意,判斷解成語使用是否恰當,不僅要知道其含義,還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據語境從這三個方面判斷正誤。“忘乎所以”改為“爭先恐后”等詞語。4.【答案】B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病句辨析修改。常見的病句類型有:有序不當、搭配不當、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語意不明、不合邏輯。修改病句要盡量不改變原意,在原意的基礎上進行修改,改動的字數要盡量少。A語序錯誤。“打擊”與“防范”對調即可。C成分殘缺。句末加“的計劃”等。D句式雜糅。去掉“的結果”即可。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病句辨析修改。答題時應注意,可以從內容角度,分析詞義的不同理解病因,可從語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見類型及辨識病句的方法,還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語感能力。5.【答案】D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標點符號的運用能力。要求學生首先要掌握常見標點符號的基本用法,然后結合例句識記標點符號的特殊用法,最后結合語境分析標點符號運用是否恰當。A第一個問號改為逗號。選擇問中間不能加問號。B第一個“壓力”后的逗號改為分號。C句號應移至引號外。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標點符號的運用能力。答題時應注意,問號用于疑問句的末尾和反問句的末尾。引號用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 需要著重論述的對象,具有特殊含義的詞語。 6.【答案】B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名著的閱讀和理解。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識,如作者、背景、寫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節;甚至要知道一些細節,并且及時做筆記,做到積少成多,常讀常新,逐步深化印象。A、應該是收錄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各類詩歌305首。C、詩集春水的作者是冰心。D、海燕的作者是前蘇聯作家高爾基。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名著的閱讀和理解。答題時應注意,認真仔細識記文學常識,對比較細的知識點牢固掌握,平時加強辨析練習,死記硬背作者名字、書名及書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7.【答案】虎妞;好逸惡勞、粗俗刁潑;小福子;自己上吊自殺了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課外閱讀的掌握情況。對名著的了解。培養學生的大語文觀。以考促讀。做這種題,熟讀原作品,記住重點情節及人物的特征。閱讀名著除了識記文學常識,還要對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復閱讀,從而形成自己的閱讀體驗。死記硬背作者名字、書名及書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此題考查的是與駱駝祥子有關的文學常識。故答案為:虎妞;好逸惡勞、粗俗刁潑;小福子;自己上吊自殺了。【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課外閱讀的掌握情況。答題時應注意,讀名著,對重要人物生平、性格、事件、經典情節等重要內容牢記于心,根據兩段文字中的人物的語言動作判斷是虎妞和小福子,然后分析性格和命運。8.【答案】(1)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2)江山代有才人出(3)教然后知困(4)入則無法家拂士(5)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選準詩句,生僻字平時要多寫幾遍。這類試題是通過書寫的方式考背誦,關鍵是不能錯字、別字、形似字。近幾年總出理解性默寫題目,這種題目的難度比根據上下文默寫要難,首先要根據詩歌內容選準詩句,然后不要出現錯別字。此題要注意“荒”“拂”“畔”等字詞的書寫。故答案為:(1)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2)江山代有才人出;(3)教然后知困;(4)入則無法家拂士;(5)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點評】本題考查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答題時應注意,提示性默寫,要符合提示的要求默寫相關語句,理解性默寫一定要審題準確,根據要求默寫相關語句。一切默寫都要依據現行課本,不得多字、少字、錯字、別字,標點正確。“大荒流”、“代有”,“才人”易寫錯。9.【答案】(1)爸爸,你能有時間刷微信,卻借口工作忙沒時間和我一起讀一本經典的書籍,這樣好嗎?況且,刷微信既浪費時間,又有害身體,而讀書,可以增長我們的知識,還能培養我們的良好情趣,何樂而不為呢?(2)讀書就是假日外出的旅游,可以欣賞風景,陶治性情。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情境說話和委婉勸說。勸說時要注意以下幾點:稱呼恰當,理由充分,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以商量的口吻,語氣柔和委婉而不生硬,文明得體,表達清楚明白。不能偏離“經典閱讀有益身心”這一勸說主題。(2)本題考查讀書感悟和句子仿寫。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屬于同類事物,二是句子的結構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語氣要一致。有的還要求寫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辭方法相同。抓住前例句“讀書就是進行生命的化妝,可以充實自我,改變氣質”。句式結構為“讀書就是可以”的比喻句。內容要與前兩句相諧,談的是讀書的意義。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備的要求。故答案為:(1)爸爸,你能有時間刷微信,卻借口工作忙沒時間和我一起讀一本經典的書籍,這樣好嗎?況且,刷微信既浪費時間,又有害身體,而讀書,可以增長我們的知識,還能培養我們的良好情趣,何樂而不為呢?(2)讀書就是假日外出的旅游,可以欣賞風景,陶治性情。【點評】(1)本題考查情境說話和委婉勸說。答題時應注意,首先由稱呼,提出讀書的要求,說明沉迷于手機的壞處,道理講清楚明白,語氣委婉是人容易接受。(2)本題考查讀書感悟和句子仿寫。答題時應注意,示例句子的結構:讀書串門兒(比喻),開闊視野,增長見識(讀書作用);讀書化妝,充實自我,改變氣質。依據例子根據自己的體會仿寫,比喻要合理通俗易懂。二、閱讀理解10.【答案】上闋,作者長途跋涉,日高人困,突然,“籟籟”之聲傳來耳際,這是棗花落在身上。接著,耳邊又傳來吱吱呀呀作者熟悉的繅車的響聲。響聲中,作者意識到,他已進入鄉村中了。 這時,一陣叫賣聲傳入耳鼓,定睛一看,原來是一位披著“牛衣”的農民坐在古老的柳樹蔭中,面前擺著一堆黃瓜廖廖幾句,由聲入耳,有聲有色,有景有人,充滿濃郁的鄉土氣息。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古代詩詞表現手法賞析。分析詞篇的“全詞有景有人,有聲有色,鄉士氣息濃郁”的特點。首先要讀懂詞句,從字里行間分析詞篇的語言特點。詩歌的大意:衣巾在風中簌簌作響,棗花隨風飄落。村子的南北頭響起剿車的支呀聲,是衣著樸素的農民在賣黃瓜,路途遙遠,酒意上心頭,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艷陽高照,無奈口渴難忍。于是敲開一家村民的屋門,問可否給碗茶?全詞有景有人,有形有聲有色,鄉土氣息濃郁。日高、路長、酒困、人渴,字面上表現旅途的勞累,但傳達出的仍是歡暢喜悅之情,傳出了主人公縣令體恤民情的精神風貌。這首詞既畫出了初夏鄉間生活的逼真畫面,又記下了作者路途的經歷和感受,為北宋詞的社會內容開辟了新天地。所以說“全詞有景有人,有聲有色,鄉士氣息濃郁”。故答案為:上闋,作者長途跋涉,日高人困,突然,“籟籟”之聲傳來耳際,這是棗花落在身上。接著,耳邊又傳來吱吱呀呀作者熟悉的繅車的響聲。響聲中,作者意識到,他已進入鄉村中了。 這時,一陣叫賣聲傳入耳鼓,定睛一看,原來是一位披著“牛衣”的農民坐在古老的柳樹蔭中,面前擺著一堆黃瓜廖廖幾句,由聲入耳,有聲有色,有景有人,充滿濃郁的鄉土氣息。【點評】本題考查古代詩詞表現手法賞析。答題時應注意,結合內容、語言特點、思想感情等方面綜合賞析。浣溪沙全詞表現鄉村生活場景,日高、路長、酒困、人渴,字面上表現旅途的勞累,但傳達出的仍是歡暢喜悅之情,傳出了主人公縣令體恤民情的精神風貌。11.【答案】(1)以為樂;停留;大約(2)D(3)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看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然而在水中歡快游動發出刺潑聲響的魚兒,都是身長只有幾寸的魚兒。(4)B(5)【甲】文抒發了作者謫居荒原之地的孤寂、凄苦憂傷的感情。【乙】文表現作者西山游玩的歡愉心情。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解釋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內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據句意和對文言常用詞的掌握來判斷字詞義。解釋時要注意辨析詞義和用法的變化,根據語境判斷字詞義。此題都是古今異義詞,如“樂”:以為樂。所以千萬不要以今釋古。理解好上下文內容是作答的關鍵。(2)本題考查文言虛詞的意義用法和一詞多義。A前者代詞;后者副詞“難道”。B前者代詞;后者助詞,用于主謂之間。C前者介詞,引出處所,可譯為“到”;后者介詞“比”。D項句子中劃線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都是“因為”之意。(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翻譯文言語句是文言文閱讀的必考題。直譯講究字字落實,特別是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呈現出來。文言語句的翻譯首先要知道文言詞語的意思,把詞語放到語境中,根據上下文推斷也不失是一種較好的方法。注意“斗”“蛇”“明滅”“然”“跳達”等字詞的翻譯。“然其跳達刺潑游戲水上者,皆數寸魚”判斷句的翻譯。(4)本題考查文言文重要信息的篩選和提取。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掃清文字障礙,疏通文意,讀懂內容,這是歸納概括的前提和基礎。一定要看準題干的“間接描寫水清澈”一句。“水尤清冽”“下深丈許,了若徑寸”“噴吐冰雪”都是直接寫水,所以答案為B項。(5)本題考查分析思想感情和比較閱讀。要答好此題,首先要好好閱讀兩篇文言文,在準確理解詞意、句意、段意的基礎上,梳理各句之間的內在聯系,依據題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注意分析具體語句,特別是議論抒情的語句,充分把握內容。甲文可從抒發了作者凄苦憂傷的感情角度作答。乙文可從表現作者歡愉心情的角度作答。答此題,如果能結合知人論世的方法來解答就更好了。故答案為:(1)以為樂;停留;大約;(2)D;(3)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看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然而在水中歡快游動發出刺潑聲響的魚兒,都是身長只有幾寸的魚兒。(4)B;(5)【甲】文抒發了作者謫居荒原之地的孤寂、凄苦憂傷的感情。【乙】文表現作者西山游玩的歡愉心情。【點評】(1)本題考查解釋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答題時應注意,難點主要是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一詞多義、詞語用法等,“樂”是詞類活用或意動用法,“居”古今異義詞。(2)本題考查文言虛詞的意義用法和一詞多義。答題時應注意,根據上下文的內容判斷,結合多義詞的不同義項,對這個詞做出正確解釋或準確判斷用法,再作比較,得出正確選項。(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答題時應注意關鍵詞:斗折:像北斗星那樣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樣彎彎曲曲,然:轉折關系。(4)本題考查文言文重要信息的篩選和提取。答題時應注意,準確翻譯句子的意思,再比較辨析,寫水底日影、沙石都是側面烘托水清。(5)本題考查分析思想感情和比較閱讀。答題時應注意,通讀全文歸納主旨,聯系作者的生平經歷,精讀關鍵詞句分析思想感情。柳宗元:貶官后的孤寂凄涼,袁中道:游山玩水的欣喜。【附參考譯文】(甲)從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著竹林,可以聽到水聲,就像人身上佩帶的佩環相碰擊發出的聲音,(我)心里感到高興。砍倒竹子,開辟出一條道路(走過去),沿路走下去看見一個小潭,潭水格外清涼。小潭以整塊石頭為底,靠近岸邊,石底有些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成為了水中高地、小島、不平的巖石和石巖等各種不同的形狀。青翠的樹木,翠綠的藤蔓,遮掩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拂。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么依靠都沒有。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動不動,忽然間(又)向遠處游去了,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樂。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水流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而看得見,時而看不見。兩岸的地勢像狗的牙齒那樣相互交錯,不能知道溪水的源頭。我坐在潭邊,四面環繞合抱著竹林和樹林,寂靜寥落,空無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涼,寒氣入骨,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的氣息。 因為這里的環境太凄清,不可長久停留,于是記下了這里的情景就離開了。12.【答案】(1)文章的中心論點是:正義是有邊界的。作者先由孔子的觀點“以直報怨”引出生活中人們常有的一個錯誤觀念:用不道德的手段去推行道德。然后用一個現代的例子,一個古代的例子論證這種觀點的錯誤和危害。最后歸納出“正義是有邊界的”中心論點。(2)因為網友的思想是以暴制暴,甚至過猶不及。這和作者文中所倡導的用正義來對待“壞人”,或者說用極端的手段來對待壞人,其實自己的破壞性更大的觀點相一致,這樣的行為或思想是作者反對和批判的。(3)C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提取中心論點和分析論證過程。一問,考查對文章中心論點的提取。通讀全文,整體把握,然后根據提干要求提取關鍵句作答即可。可提取文末一句“正義是有邊作為答案。二問,考查論述的過程。沒有點明結構思路的語言標志就要仔細閱讀文章內容,讀懂內容后用“首先然后接著最后”等術語作答。作者先提出用不道德的手段去推行道德的錯誤觀念,然后用實例論證這種觀點的錯誤和危害,最后歸納出中心論點。這樣使整個論證過程邏輯嚴密,條理清晰。(2)本題考查理解內容和重要句子意思。通讀全文,梳理脈絡,分清層次,綜合考慮,提取要點,找到關鍵句,必要時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即可。從第7段來看,“更像歹徒”是因為這種報復是一種“極其殘暴的心態”,具體指的是“我要扒了他的皮,抽了他的筋,吃了他的肉,砸了他的骨,吸了他的髓”這種行為,而這正和作者的“反對用極端的手段來實現正義、維護道德”的觀點相違背。所以作者認為網友的這種做法“更像歹徒”。(3)本題考查信息篩選和內容理解。A原句是“我們可以理解為:天下的很多禍亂,是由絕對道德主義者惹出來的”。注意“很多”一詞。B“但是也縱容了壞人”錯。這游離了文章反對以暴制暴的觀點。C項表述符合文意。D“這完全是宿命論思想的體現”錯。孔子拒絕子服景伯殺公伯寮是因為孔子反對用極端的手段來實現正義。故答案為:(1)文章的中心論點是:正義是有邊界的。作者先由孔子的觀點“以直報怨”引出生活中人們常有的一個錯誤觀念:用不道德的手段去推行道德。然后用一個現代的例子,一個古代的例子論證這種觀點的錯誤和危害。最后歸納出“正義是有邊界的”中心論點。(2)因為網友的思想是以暴制暴,甚至過猶不及。這和作者文中所倡導的用正義來對待“壞人”,或者說用極端的手段來對待壞人,其實自己的破壞性更大的觀點相一致,這樣的行為或思想是作者反對和批判的。(3)C。【點評】(1)本題考查提取中心論點和分析論證過程。答題時應注意,題目和最后一句就能歸納中心論點,分析論證過程在正確劃分段落的基礎上歸納。1、2段提出問題,3到12段分析問題,13段總結中心論點。(2)本題考查理解內容和重要句子意思。答題時應注意,理解句子含義,聯系前后文的觀點,段落的中心句,提取相關聯的詞句,緊扣“以暴制暴破壞性更大的觀點”作答。(3)本題考查信息篩選和內容理解。答題時應注意,通讀全文準確把握主旨和中心論點,仔細推敲各個選項的說法,再和相關文段比對辨析判斷正誤。13.【答案】(1)寫了四件事:未曾謀面的約稿;地壇家里聊寫作;一起參與未遂的拍攝;了解我與地壇的寫作。(2)因為我與地壇是引起作者回憶的原因,更是史鐵生留世,能體現自己人生思考的佳作;也是作者感觸較深,認為能給那些“擦蹭生活”的作者以啟迪的“好文章”。或者說是體現史鐵生創作價值的“核心”所在,所以作者要花筆墨重點寫。(3)本句使用比喻修辭,把文字比做手串,形象地寫出了史鐵生文章歷久彌新的文學價值、美學價值。這里明顯反應了作者的創作觀念,一方面贊揚史鐵生創作了這樣的好文章,這樣的文章才能流傳千古,給人啟迪和智慧,就像他的人在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