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東省德州市中考語文試卷.docx
山東省德州市2018年中考語文試卷一、積累(共6題;共26分)1.柳公權的楷書用筆出自顏真卿,但又改變了橫細豎粗的態勢。柳體筆畫勻衡瘦硬,爽利挺秀,結體嚴緊,后世有“顏筋柳骨”的美譽。下面四幅書法作品屬于柳體的是( ) A.B.C.D.2.下面語段中字音、字形全對的一項是( )生活中總有些人,盡管不夠幸運,甚至深陷泥沼、走tu______無路,但內心始終翻騰著一股zo______動,就像遙遠地平線上的光,掙______脫山巒的圍縛,越過無垠的原野,迸______射出野蠻生長的力量。 A.頭 燥 zhn bnB.投 躁 zhn bnC.投 燥 zhn bnD.頭 躁 zhn bn3.劃線詞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隨著一系列藩籬的不斷消失,游戲行業的天花板被不斷突破,整個行業又將迎來黃金期。B.新版鹿鼎記將于2018年6月開拍,制作方所選的演員都是近年來炙手可熱的明星。C.在2018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嘉賓們就如何平衡政府與市場的關系達成了共識,那就是用好政府、市場“兩只手”,讓政府和市場各行其是 , 相得益彰。D.小明買了一束玫瑰花作為生日禮物送給小麗,但被她毫不客氣地退了回來,他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4.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射者中,弈者勝。”其中的“射”,指射箭,與“六藝”中的“射”含義相同。B.“君與家君期日中。”“家君”是對人稱自己的父親。常用的謙辭還有:家父、舍弟、鄙人、勞駕、賜教、寒舍、見諒等。C.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中,“張”是姓,“十八”是他的排行。唐代以稱人排行為高雅的風尚。D.“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最盛。” 其中“望”即望日,指農歷每月十六;“既望”,農歷十五。5.根據要求默寫。 (1)________,________。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木蘭詩) (2)燕子來時新社,________。(晏殊破陣子) (3)送東陽馬生序中,作者說自己穿著破舊衣服,與衣著華麗的同學在一起,絲毫不羨慕,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4)中國詩以其特有的意象,構筑成一座民族風情濃郁的精神家園。請在本詩中任選兩個意象(名詞),分別寫出一句古詩詞。清川永路何極,落日孤舟解攜。鳥向平蕪遠近,人隨流水東西。白云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后溪。惆悵長沙謫去,江潭芳草萋萋。(劉長卿苕溪酬梁耿別后見寄) 6.名著(1)水滸傳(一百回本)第六十六回:時遷火燒翠云樓,吳用智取A________(地名)。梁中書見不是頭勢,帶領隨行伴當,飛奔南門。南門傳說道:“一個胖大和尚B________(人名)掄動鐵禪杖,一個虎面行者,掣出雙戒刀,發喊殺入城來。”C________(人名)渾身脫剝,睜圓怪眼,咬定牙根,手搦雙斧,從城濠里飛殺過來只見左手下殺聲震響,火把叢中軍馬無數,卻是大刀D________(人名),拍動赤兔馬,手舞青龍刀,徑搶梁中書。 (2)陸游詩云“稼軒落筆凌鮑謝”,稱贊南宋________(人名),他是________派的詞人。 (3)威尼斯商人中的吝嗇鬼形象是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二、閱讀(共5題;共68分)7.閱讀詩歌,回答問題隴西行(唐)陳陶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1)本詩從題材上屬于________,這一題材的唐代代表詩人還有________。 (2)“貂錦”在句中指戰士,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前兩句表現了他們怎樣的精神風貌? (3)末兩句采用虛實結合的手法,請簡要分析。 8.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惠子相梁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發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于是鴟得腐鼠,鹓鶵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1)下列與“搜于國中三日三夜”一句中“國”字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荊州)此用武之國B.等死,死國可乎C.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D.荊國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2)根據本文,用一個四字詞語概括莊子的思想,并從正反兩面進行分析。 9.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 陳丞相平者,陽武戶牖鄉人也。少時家貧,好讀書,有田三十畝,獨與兄伯居。伯常耕田,縱平使游學。里中社,平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陳孺子之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孝文帝立。居頃之,朝而問右丞相勃曰:“天下一歲決獄幾何?”勃謝曰:“不知。”問:“天下一歲錢谷出入幾何?”勃又謝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對。于是上亦問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上曰:“主者謂誰?”平曰:“陛下即問決獄,責廷尉;問錢谷,責治粟內史。”上曰:“茍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謝曰:“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育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焉。”孝文帝乃稱善。勃大慚,出而讓陳平曰:“君獨不素教我對!”陳平笑曰:“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問長安中盜賊數,君欲強對邪?”于是絳侯自知其能不如平遠矣。居頃之,絳侯謝病請免相,陳平專為一丞相。(節選自史記陳丞相世家)(1)下列句子與例句“居頃之”中“之”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B.悵恨久之C.親戚畔之D.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下列句子與“善,陳孺子之為宰!”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 A.何陋之有?B.甚矣,汝之不惠!C.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D.戰于長勺。(3)翻譯下面句子。茍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 (4)簡要分析陳平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10.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我國已知之最早的玉器發現于遼寧阜新查海遺址,屬于興隆洼文化,距今約八千年,器行有斧、匕、玦和小管等。經鑒定,這批玉器的質地都是真玉,即透閃石軟玉。有意思的是,除我國外,世界上崇玉的古文化如美洲的瑪雅文化、新西蘭的毛利文化等,開發利用的主要也是真玉,其他美石則居從屬地位;可見人類在審美情趣方面存在著某些不約而同的一致之處。但查海所出玉器的功能為何?一般多認為斧、匕等是工具,玦類是裝飾品;實不盡然。璞玉本身雖有韌性,但也可能帶裂紋,比如帶胎綹的就不少見。用這樣的玉料制出成品,再拿來干粗活,則兀兀窮年、苦心磨出的寶物勢必毀于一旦。在古代,玉器十分珍貴。秦昭王曾表示愿意用十五城交換和氏璧,雖然他并不打算真的兌現(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但鄭伯用一塊璧換取許國的一片土地卻是事實(左傳桓公元年)。故越絕書所稱“黃帝之時,以玉為兵,以伐樹木為宮室,鑿地”之說,良不足信。今人或據此進而主張中國曾經歷過一個“玉器時代”,更于理不合。因為這么做有點像淮南子說山中說的“壞塘以取龜,發屋而求貍,掘室而求鼠”,未免得不償失,也太不考慮投入與產出的比例關系了。所以探討查海玉器的性質時,不能只看到工具和飾物的表象;它們應是在不尋常的場合中使用的不尋常的器物。也就是說,它們還應包含著更深層的用意;只不過當時尚未能設計出超凡脫俗、“神”氣十足的器行而已。(節選自孫機中國古代物質文化)(1)查海出土的玉器 “功能為何”? (2)具體分析本段文字采用的說明方法。 11.閱讀下文,回答問題夏天的一條街道蘇童在陰雨天氣里,期待明媚的夏天。街上水果店的柜臺是比較特別的,它們做成一個斜面,用木條隔成幾個大小相同的框子,一些瘦小的桃子、一些青綠色的酸蘋果躺在里面,就像躺在荒涼的山坡上。水果店的女店員是一個和善的長相清秀的年輕姑娘,她總是安靜地守著她的崗位,但是誰會因為她人好就跑到水果店去買那些難以入口的水果呢?人們因此習慣性地忽略了水果在夏季里的意義,他們經過寂寞的水果店和寂寞的女店員,去的是橋邊的糖果店。糖果店的三個中年婦女一年四季在柜臺后面吵吵嚷嚷的,對人的態度也很蠻橫,其中一個婦女的眉角上有一個難看的刀疤,孩子走進去時她用沙啞的聲音問:“買什么?”那個刀疤就也張大了嘴問:“買什么?”但即使這樣,糖果店在夏天仍然是孩子們熱愛的地方。糖果店的冷飲柜已經使用多年,每到夏季它就發出隆隆的歡叫聲。一塊黑板放在冷飲柜上,上面寫著冷飲品種和價格:赤豆棒冰四分,奶油棒冰五分,冰磚一角,汽水(不連瓶)八分。女店員在夏季一次次怒氣沖沖地打開冷飲機的蓋子,掀掉一塊棉墊子,孩子就伸出腦袋去看棉墊子下面排放得整整齊齊的冷飲。他會看見赤豆棒冰已經寥寥無幾,奶油棒冰和冰磚卻剩下很多,它們令人艷羨地躲避著炎熱,呆在冰冷的霧氣里。孩子也能理解這種現象,并不是奶油棒冰和冰磚不受歡迎,主要是它們的價格貴了幾分錢。孩子小心地揭開棒冰紙的一角,看棒冰的赤豆是否很多,挨了女店員一通訓斥,她說:“看什么看?都是機器做出來的,誰還存心欺負你?一天到晚就知道吃棒冰,吃棒冰,吃得肚子都結冰!”孩子嘴里吮著一根棒冰,手里拿著一個飯盒,在炎熱的午后的街道上拼命奔跑。飯盒里的棒冰哐哐地撞擊著,毒辣的陽光威脅著棒冰脆弱的生命,所以孩子知道要盡快地跑回家,好讓家里人享受到一種完整的冰冷的快樂。最炎熱的日子里,整個街道的麻石路面蒸騰著熱氣。人在街上走,感覺到塑料涼鞋下面的路快要燃燒了,手碰到路邊的房屋墻壁,墻也是熱的。人在街上走,懷疑世上的人們都被熱暈了,灼熱的空氣中有一種類似喘息的聲音,若有若無的,飄蕩在耳邊。饒舌的、嗓音洪亮的、無事生非的居民們都閉上了嘴巴,他們躺在竹躺椅上與炎熱斗爭,因為炎熱而忘了文明禮貌,一味地追求通風。他們四仰八叉地躺在面向大街的門邊,張著大嘴巴打著時斷時續的呼嚕,手里的扇子掉在地上也不知道。有線廣播一如既往地開著,說評彈的藝人字正腔圓,又說到了武松醉打蔣門神的精彩部分,可他們仍然呼呼地睡,把人家的好心當了驢肝肺。太陽落山在夏季是那么艱難,但它畢竟是要落山的。放暑假的孩子關注太陽的動靜,只是為了不失時機地早早跳到護城河里,享受夏季賜予的最大的快樂。黃昏時分駛過河面的各類船只小心謹慎,因為在這種時候,整個城市的碼頭、房頂、窗戶和門洞里,都有可能有個男孩大叫一聲,縱身跳進河水中。他們甚至要小心河面上漂浮的那些西瓜皮,因為有的西瓜皮是在河中游泳的孩子的泳帽,那些討厭的孩子,他們頭頂著半個西瓜皮,去抓來往船只的錨鏈。他們玩水還很愛惜力氣,他們要求船家把他們帶到河的上游或者下游去。于是站在石埠上洗涮的母親看到了他們最擔心的情景:他們的孩子手抓船錨,跟著駁船在河面上乘風破浪,一會兒就看不見了,母親們喊破了嗓子,又有什么用?夜晚來臨,人們把街道當成了露天的食堂,許多人家把晚餐的桌子搬到了街邊,大人孩子坐在街上,嘴里塞滿了食物,看著晚歸的人們騎著自行車從自己身邊經過。天色漸漸地黑了,街上的居民們幾乎都在街上。有的人家切開了西瓜,一家人的腦袋圍攏在一只破臉盆上方,大家有秩序地向臉盆里吐出瓜籽。有的人家的飯桌遲遲不撤,因為孩子還沒回來;后來孩子就回來了,身上濕漉漉的。惱怒的父親問兒子:“去哪兒了?”孩子不耐煩地說:“游泳啊,你不是知道的嗎?”父親就瞪著兒子處在發育中的身體,說:“吊船吊到哪兒去了?”兒子說:“里口。”父親的眼珠子憤怒得快爆出來了:“讓你不要吊船你又吊船,你找死啊?”就這樣,當父親的在街上賞了兒子一記響亮的耳光,左右鄰居自然地圍過來了。一些聲音很憤怒,一些聲音不知所云,一些聲音語重心長,一些聲音帶著哀怨的哭腔,它們不可避免地交織起來,喧囂起來,即使很遠的地方也能聽見這樣豐富渾厚的聲音。于是有人向這邊匆匆跑來,有人手里還端著飯碗,他們這樣跑著,炎熱的夏季便在夜晚找到了它的生機。(有刪改)(1)綜觀全文,明媚的夏天里孩子們期待什么? (2)作者在第段為什么詳寫兩個店的店員? (3)第段描寫午后街道的“炎熱”,采用了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法,請具體分析說明。 (4)簡要分析劃線的詞語。太陽落山在夏季是那么艱難 , 但它畢竟是要落山的。他們的孩子手抓船錨,跟著駁船在河面上乘風破浪 , 一會兒就看不見了。 (5)請從選材、語言和主題中,任選一角度,談談對本文的看法。 三、應用(共1題;共7分)12.完成下面問題(1)本假條有諸多錯誤,請至少找出四處并改正。 (2)六月,畢業了。同學們聚在一起,話別離,送祝福。李琳說:“我用數字1,祝大家今后學習生活一帆風順,一路走好!”然后她拿起一個梨,又說道,“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梨)枝。愿好朋友一生永不分離(梨)!”李琳的祝福語有不妥的地方,請指出一處。________仿寫張藝拿起個蘋果,說:“我用數字2,祝大家好事成雙,一生平平(蘋)安安。”“我”拿起個棗,用“3”來表達:________ 四、寫作(共1題;共5分)13.按要求作文生查子王安石雨打江南樹,一夜花開無數。綠葉漸成陰,下有游人歸路。與君相逢處,不道春將暮。把酒祝東風,且莫恁,匆匆去。一首好詩在不同的人眼里會讀出不同的美麗,本詩中的“君”可以是明媚的春光,也可以是稍縱即逝的青春歲月,可以是情投意合的摯友,也可以是那個浪漫的邂逅請根據本首詩的內容,自擬題目,擴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得抄襲,不得出現真實的姓名、學校等敏感信息。 答案解析部分一、積累1.【答案】D 【解析】【分析】A是隸書;B是顏真卿的書法作品;C是行書;D與題目中對柳公權作品特點介紹相吻合。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對文化常識的認知。這類題需要在書法課和語文課以及生活中加強對書法的知識的了解。2.【答案】B 【解析】【分析】書寫漢字時,除了根據具體的語境,注意字詞的意義和用法功能外,還要注意形似字、同音字、易錯字的寫法,對常見的、易寫錯的多音多義字應重點關注。本題正確字形是“走投無路”和“躁動”;正確的字音是“掙(zhn)脫”和“迸(bn)射”。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對字形、字音的識記和運用。解答這道題,要根據拼音提示寫出相應漢字。3.【答案】A 【解析】【分析】A藩籬:本義是指用竹木編成的籬笆或柵欄,引申為邊界、屏障,也比喻界域、境界,或用來指某一范疇。根據語境,使用正確。B炙手可熱:比喻權勢大,氣焰盛,(多指權貴氣勢盛)使人不敢接近。貶義詞。與語境不符。C各行其是:按照各自認為對的去做。與“相得益彰”矛盾,使用錯誤。D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比喻本來想害別人,結果害了自己。與情境不符,使用錯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詞語(成語)的正確使用。平時多注意積累,要結合語境準確理解詞語的意義,尤其要注意詞語的感情色彩。4.【答案】C 【解析】【分析】A射:這里指投壺,宴飲時的一種游戲,把箭向壺里投,投中多的為勝,負者照規定的杯數喝酒。“六藝”中的“射”是指射箭。B“賜教”是對他人指教或來信的敬稱。C正確。D望日,指月亮圓的那一天。通常指舊歷每月之十五日。“既望”就是農歷十六日。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古代文化常識。主要內容涉及古代稱謂、宗法、歷法、文學現象、作家、作品等。5.【答案】(1)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2)梨花落后清明(3)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4)落日故人情白云千載空悠悠 【解析】【分析】本題中的“朔、柝、梨、奉”等字詞容易寫錯。本題第4小題,語句主要的意象有“落日”“孤舟”“鳥”“流水”“白云”“明月”“芳草”等,選擇這些意象的詩句默寫作答。故答案為:(1)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2)梨花落后清明;(3)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4)落日故人情;白云千載空悠悠。【點評】考查對名句名篇的背誦和默寫。這類試題屬于基礎題,也是語文中考必考題。默寫題不論分幾種類型,都是以識記、積累為根本的。作答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的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6.【答案】(1)大名府;魯智深(魯提轄);李逵;關勝(2)辛棄疾;豪放(3)夏洛克;莎士比亞 【解析】【分析】(1)依據對小說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特點作答。(2)“稼軒”是辛棄疾的號。依據對識記有關辛棄疾的常識內容作答。(3)威尼斯商人是英國戲劇家威廉莎士比亞創作的一部具有諷刺性的喜劇。塑造了夏洛克這一唯利是圖、冷酷無情的典型吝嗇鬼形象。故答案為:(1)大名府;魯智深(魯提轄);李逵;關勝;(2)辛棄疾;豪放;(3)夏洛克;莎士比亞。【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文學常識的理解和記憶能力。解答這類題目,首先要將相關知識記牢,如文學常識、寫作背景、主要的故事情節、精彩片斷、人物的性格特點、書中的名言警句等,在平時就要對名著常識知識做好積累。二、閱讀7.【答案】(1)邊塞詩;高適(岑參)(2)借代;英勇無畏,視死如歸。(3)“河邊骨”是實寫,“夢里人”是虛寫,強烈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人民的同情,對和平的渴望。借助想象,擴大意境,深化主題。 【解析】【分析】(1)隴西行是樂府相和歌瑟調曲舊題,內容寫邊塞戰爭。隴西,即今甘肅寧夏隴山以西的地方。這首隴西行反映了唐代長期的邊塞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痛苦和災難。所以從題材上屬于邊塞詩。唐代邊塞詩人主要的代表作家是高適、岑參、王昌齡、崔顥等。(2)借代:指的是不直說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稱,而是借和它密切相關的名稱去代替,這種辭格也叫做“換名”。其中,用來代替的事物叫做借體,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體。“貂錦”原指戰士身上穿著的衣服,這里采用的“局部代整體”的借代的修辭手法。詩文的前兩句的意思是:唐軍將士誓死橫掃匈奴奮不顧身,五千身穿錦袍的精兵戰死在沙場。這兩句詩以精煉概括的語言,敘述了一個慷慨悲壯的激戰場面。唐軍誓死殺敵,奮不顧身,但結果五千將士全部喪身“胡塵”的悲壯事實。“誓掃”“不顧”等詞語,表現了唐軍將士英勇無畏,視死如歸的獻身精神。據此理解概述作答。(3)詩文中的“無定河邊骨”和“春閨夢里人”,一邊是現實將士戰死沙場的真實場景,一邊是夢境中少婦們夢中相依相伴的戀人,虛實相對,對比鮮明,造成強烈的藝術效果。一個“可憐”,一個“猶是”,凝聚了詩人對戰死者及其家人的無限同情。據此理解作答。故答案為:(1)邊塞詩;高適(岑參)(2)借代;英勇無畏,視死如歸。(3)“河邊骨”是實寫,“夢里人”是虛寫,強烈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人民的同情,對和平的渴望。借助想象,擴大意境,深化主題。【點評】(1)本題考查對詩詞常識的識記。解答時需要在平時學習時進行語言積累,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2)本題考查對修辭手法和詩文內容的理解。解答時可以根據學習過的相同用法進行知識的遷移答題。(3)本題考查對表現手法的理解分析。解答時結合文章內容分析實景、想象之景以及所表達的情感即可。8.【答案】(1)C(2)淡泊名利。正面:面對物欲橫流、爭權奪利的社會現實,他能夠獨善其身,保持高潔傲岸的精神品質的確是難能可貴的。反面:他的思想消極避世、知難而退、不思進取,對社會發展有不利的方面。 【解析】【分析】(1)題目中的“搜于國中三日三夜”中的“國”是“國都”;A項中“國”是“地方”;B項中的“國”是“國家”;C項中的“國”是“國都”;D項中的“國”是國家的名稱。故選C。(2)本文可以從比喻的角度來分析莊子的思想,然后再結合生活實際從正反兩方面談自己的理解。文章中“鹓鶵”比喻莊子志向高潔之士;“鴟”比喻惠子極力追求功名利祿的人。“腐鼠”比喻功名利祿。通過一系列的隱喻說明莊子是一個有遠大理想,不慕功名利祿的人。對莊子思想的認識要從積極和消極兩方面進行分析。莊子的思想有保持高潔傲岸、不慕名利高尚品質的積極的一面,但他的消極避世、不思進取的思想對社會的發展也是不利的。據此作答。故答案為:(1)C;(2)淡泊名利。正面:面對物欲橫流、爭權奪利的社會現實,他能夠獨善其身,保持高潔傲岸的精神品質的確是難能可貴的。反面:他的思想消極避世、知難而退、不思進取,對社會發展有不利的方面。【點評】(1)此題考查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解答時聯系所學過的相關用法,學會知識的遷移。(2)此題考查對文本內容和莊子思想的理解。解答時注意扣題,先用四字成語概括,再結合具體內容進行正反兩面的分析。【附參考譯文】惠施在梁國做國相,莊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訴惠施說:“莊子(到梁國)來,是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國都搜捕三天三夜。莊子前去見他,說:“南方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它嗎?那鹓鶵從南海起飛飛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樹不棲息,不是竹子的果實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此時貓頭鷹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鶵從它面前飛過,(貓頭鷹)仰頭看著,發出喝!的怒斥聲。現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國來嚇我嗎?”9.【答案】(1)B(2)B(3)如果每件事都有負責人,那么,您負責什么事呢?(4)勤奮好學,公正無私,胸有大志,精明能干。 【解析】【分析】(1)題目中的“居頃之”中的“之”是用在表示時間的副詞后,補足音節,沒有實義。A項中“之”是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B項中的“之”是用在表示時間的副詞后,補足音節,沒有實義;C項中的“之”是代詞,他;D項中的“之”是動詞,“到、往”的意思。故選B。(2)本題“善,陳孺子之為宰!”和“甚矣,汝之不惠!”都是主謂倒裝句。故答案為B。(3)文言文翻譯,在初中階段盡量此用直譯法,要求逐字逐句地落實,尤其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現象,重點實詞必須翻譯到位。同時,還要注意查看有無特殊句式。在此題中,要注意“茍、主、者、何”的意思,必須翻譯出來。(4)可結合文本中的“少時家貧,好讀書”“里中社,平為宰,分肉食甚均”等語句和與孝文帝之間的對話分析作答。故答案為:(1)B;(2)B;(3)如果每件事都有負責人,那么,您負責什么事呢?(4)勤奮好學,公正無私,胸有大志,精明能干。【點評】(1)此題考查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解答時注意“之”的相關用法。(2)此題考查對文言句式的理解。文言文句式總分兩大類:固定句式、特殊句式。其特殊句式又可分為:倒裝句、被動句、省略句、判斷句四大類,而倒裝句又分為:賓語前置句、狀語后置句(介賓短語后置句)、定語后置句、主謂倒裝句(謂語前置句)四類。(3)此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譯能力。解答此類題目要求學生在平時的學習注重積累,尤其是重點篇目,要做到熟記。(4)此題考查欣賞作品的形象,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解答要抓住刻畫人物的各種描寫手法來分析;從敘寫的事件上來分析;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環境中去分析;注意對人物的介紹和評價。【附參考譯文】宰相陳平,是陽武縣戶牖鄉人。年輕時家中貧窮,喜歡讀書。有田地三十畝,僅同哥哥陳伯住在一起。陳伯平常種地,聽任陳平出外求學。他的嫂子惱恨陳平不看顧家業,說:“有這樣的小叔子,還不如沒有。”陳伯聽到這些話,趕走了他的妻子并休了她。鄉里社日,陳平當主持,把肉分得很均勻。父老鄉親們說:“陳家的孩子做主持很好啊!”陳平說:“唉呀,假使讓我掌管天下,我也會像分肉這樣啊!”孝文帝即位后,過了不久,孝文帝接受群臣朝見時問右丞相周勃說:“全國一年中判決的案件有多少?”周勃謝罪說:“不知道。”孝文帝又問:“全國一年中錢糧的開支收入有多少?”周勃又謝罪說不知道,急得汗流浹背,慚愧自己不能回答。于是皇上又問左丞相陳平。陳平說:“有主管的人。”皇上說:“主管的人是誰?”陳平說:“陛下如果問判決案件的情況,可詢問廷尉;問錢糧收支的情況,可詢問治粟內史。”皇上說:“如果各自有主管的人,那么您所主管的是什么事呢?”陳平謝罪說:“宰相一職,對上輔佐天子調理陰陽,順應四時,對下養育萬物適時生長,對外鎮撫四夷和諸侯,對內愛護團結百姓,使公卿大夫各自能夠勝任他們的職責。”孝文帝這才稱贊他答得好。右丞相非常慚愧,出來后責備陳平說:“你平常怎么不告訴我如何回答(皇帝的話呢)!”陳平笑著說:“您身居相位,不知道丞相的職責嗎?況且陛下如果問起長安城中盜賊的數目,您也要勉強來對答嗎?”這時絳侯知道自己的才能比陳平差遠了。過了一會時間,絳侯托病請求免去右丞相的職務,陳平一人獨任丞相。10.【答案】(1)查海玉器不是工具,也不是飾品,應是不尋常場合使用的不尋常的“神”器。(2)作比較,拿我國和外國的崇玉情況比較,說明在審美情趣上的一致性都喜歡真玉;舉例子,通過和氏璧和鄭伯的例子證明了玉器的珍貴;引資料,通過越絕書來說明玉為實用的工具是不足信的。 【解析】【分析】(1)認真閱讀文章,根據題目要求,篩選出符合題意的語句概括作答即可。本題可結合“所以探討查海玉器的性質時,不能只看到工具和飾物的表象;它們應是在不尋常的場合中使用的不尋常的器物。也就是說,它們還應包含著更深層的用意;只不過當時尚未能設計出超凡脫俗、神氣十足的器行而已”這些內容概括作答。(2)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分類別、下定義、摹狀貌、作詮釋、打比方、列數字、列圖表、引用說明等。各種說明方法的目的都是為更準確、更形象地說明事物的特點。本文把“我國和外國的崇玉情況比較”,運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說明了在審美情趣上的一致性都喜歡真玉。列舉“和氏璧和鄭伯的例子”,具體準確地說明了玉器的珍貴。引用越絕書中的話來說明玉為實用的工具是不足信的。運用的是“引用說明”。據此作答。故答案為:(1)查海玉器不是工具,也不是飾品,應是不尋常場合使用的不尋常的“神”器。(2)作比較,拿我國和外國的崇玉情況比較,說明在審美情趣上的一致性都喜歡真玉;舉例子,通過和氏璧和鄭伯的例子證明了玉器的珍貴;引資料,通過越絕書來說明玉為實用的工具是不足信的。【點評】(1)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篩選。答題時扣住題目要求,盡量使用原文回答。(2)本題考查說明方法及其作用。答題時注意連接語的使用,可以讓回答更加流暢,完美。11.【答案】(1)吃到赤豆棒冰,跳到護城河游泳。(2)寫水果店和善、清秀但寂寞的店員,反襯糖果店店員的難看和態度的惡劣,突出了孩子們對糖果店的熱愛,對棒冰的渴望和吃到棒冰的滿足感。(3)寫麻石路面蒸騰著熱氣,塑料涼鞋下面的路快要燃燒了等,是正面描寫;忘了文明禮貌的居民和沒人聽的評彈是側面描寫,兩相結合,把午后的炎熱寫得淋漓盡致。(4)擬人手法,突出了白天漫長、炎熱和難熬,表達了孩子對去護城河游泳的渴望。突出了孩子跟船浮游的速度之快和暢快得意,也反襯出母親的擔憂和恐懼。(5)選材:街頭陋巷,匹夫凡人,信手拈來,妙趣橫生,充滿真實感和煙火氣。語言:細膩精致,平易近人,市井俚俗,人生百態,如聞其聲,如見其人。主題:一根棒冰,一次游泳,艱難、簡單、喧鬧的生活卻貯滿愉悅、摯誠、樂觀,令人回味無窮。 【解析】【分析】(1)通讀全文,理清故事線索,梳理情節,根據主要人物的活動,采用“人+事”的方法進行概括,不要遺漏主要情節,不必敘述細節,語言要簡潔通順。本文主要敘寫孩子們期待的有兩件事:吃到赤豆棒冰;跳到河里去游泳。(2)襯托(側面烘托)手法: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類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別的事物作陪襯,這種“烘云托月”的修辭手法叫襯托。用類似的事物襯托所描繪的事物,如用“高的”襯托“更高的”,用“好的”襯托“更好的”是正襯;用相反或相異的事物襯托所描繪的事物,如用“矮的”襯托“高的”,用“壞的”襯托“好的”是反襯。運用襯托手法,能突出主體,或渲染主體,使之形象鮮明,給人以深刻的感受。本題可以從襯托或側面描寫的手法,結合上下文和主旨解答其作用。(3)正面描寫,就是對描寫的對象進行的直接敘寫。側面描寫,又叫間接描寫,是指在文學創作中,作者通過對周圍人物或環境的描繪來表現所要描寫的對象,以使其鮮明突出,即間接地對描寫對象進行刻畫描繪。找出文章中的直接描寫描寫和側面描寫的內容分析即可。文章第段描寫午后街道的“炎熱”,正面描寫的內容,如麻石路面蒸騰著熱氣,塑料涼鞋下面的路快要燃燒了等。“忘了文明禮貌的居民和沒人聽的評彈”運用的是側面描寫。(4)對于詞語的賞析,要在把握文章內容的基礎上,結合上下文和具體的語句分析作答。采用答題格式是:先解釋詞語的意思,再結合語句分析表達的內容,最后寫其表達效果。(5)主觀性試題。解答此類試題一般采用“觀點+理由”的格式,采用12或13的語言表達形式。即言簡意賅地表述自己的觀點,再用“比如”“例如”之類的詞語,結合題目的相關要求,結合文章內容來談理由。解題時也可以從賞析的角度,結合選材、語言和主題這幾個方面作分析。故答案為:(1)吃到赤豆棒冰,跳到護城河游泳。(2)寫水果店和善、清秀但寂寞的店員,反襯糖果店店員的難看和態度的惡劣,突出了孩子們對糖果店的熱愛,對棒冰的渴望和吃到棒冰的滿足感。(3)寫麻石路面蒸騰著熱氣,塑料涼鞋下面的路快要燃燒了等,是正面描寫;忘了文明禮貌的居民和沒人聽的評彈是側面描寫,兩相結合,把午后的炎熱寫得淋漓盡致。(4)擬人手法,突出了白天漫長、炎熱和難熬,表達了孩子對去護城河游泳的渴望。突出了孩子跟船浮游的速度之快和暢快得意,也反襯出母親的擔憂和恐懼。(5)選材:街頭陋巷,匹夫凡人,信手拈來,妙趣橫生,充滿真實感和煙火氣。語言:細膩精致,平易近人,市井俚俗,人生百態,如聞其聲,如見其人。主題: 一根棒冰,一次游泳,艱難、簡單、喧鬧的生活卻貯滿愉悅、摯誠、樂觀,令人回味無窮。【點評】(1)本題考查概括文章的內容要點的能力。答題時利用記敘文六要素中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來簡潔地組織語言。(2)本題考查對文章使用的表現手法的理解。答題時注意通讀全文,感受表現手法在內容和主題方面起到的作用。(3)本題考查寫作手法的理解與分析。答題時要注意結合具體的內容進行正側面描寫的分析。(4)本題考查對詞語的賞析。作答時要結合具體的語句進行分析,注意要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段”。(5)本題考查分析理解的能力。解題時語言要通順,表意要明確,切合文題要求,言之成理即可。三、應用12.【答案】(1)應該有致敬語;正文第一句多余累贅,應刪去;“化驗”后的分號改為逗號或頓號;“大約”“左右”重復,保留其一;“務必”不得體,應刪去。(2)“一路走好”忌語不妥。(“在天愿作比翼鳥”句祝福的對象不恰當。);認識大家三生有幸,祝各位早(棗)日圓夢! 【解析】【分析】(1)請假條的書寫格式:“請假條”三字在第一行的正中。向誰請假,人稱要頂格寫。請假的具體內容(正文)在下一行空兩格寫,交代清楚請假的原因和請假所需的時間,語言要簡潔,表意要清晰。請假內容的左下寫致敬語。右下署名和時間。本題缺少致敬語;正文的第一句內容不是請假的原因,多余,刪去。分號前后內容是并列短語,改用逗號或頓號。“大約三天左右”表意不明,“大約”“左右”刪去一個。“務必”一詞,語氣強硬,不得體,刪去。據此作答。(2)“一路走好”,根據語境有“忌語”的意味,使用不妥;“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適用的對象是夫妻,不能用在畢業時的同學身上。考查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仿寫時應做到以下幾點:句式一致。要分析例句的結構特點,把例句中每一句話分割成幾部分,確定保留與變化部分。修辭相同。如果所給例句運用了某種修辭,仿寫的句子一定要與例句所使用的修辭相同。字數大體相等。仿寫時字數要盡可能與所給例句一樣多。語意連貫。所寫句子要符合整段文字的內容,感情色彩、語體風格應保持一致。故答案為:(1)應該有致敬語;正文第一句多余累贅,應刪去;“化驗”后的分號改為逗號或頓號;“大約”“左右”重復,保留其一;“務必”不得體,應刪去。(2)“一路走好”忌語不妥。(“在天愿作比翼鳥”句祝福的對象不恰當。)示例:認識大家三生有幸,祝各位早(棗)日圓夢!【點評】(1)本題考查實用文寫作。寫請假條須注意幾點:格式要正確。語言要簡潔明了,要把原因和請假時間寫清楚。理由要充分,情況要真實。(2)本題考查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解答時注意語言的連貫,不要含有語病。四、寫作13.【答案】【參考例文】江南美景自打認識了江南水鄉之后,便對江南有一種深深的向往。許多著名畫家、詩人一再地題詩、作畫,贊美風景如畫的江南山水。“江南好,風景舊曾諳”。自古以來,這里便是中國文人的迷夢,沉淀著四季任何美麗的幻想:春季里綠堤聞春曉;夏日里荷鄉深處弄蓮子;秋來飲酒賞秋月;冬來踏雪尋梅只搖擼順水行,便可穿行古鎮間,看盡江南人風景“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遠,斜日杏花飛。”這是出自寇準的江南春秋風清。他描寫了江南那春季富有詩意的景色,“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這詩又寫了江南水鄉的村子里的景色。成千上萬的詩篇更加激發了我的好奇心,想早點領略領略江南是如何深深的陶醉著那許多著名的詩人畫家的。江南的水是迷人的:在這里,流水和流水,不就是江南翻飛的水袖嗎?不就是把江南舞動得風姿綽綽、靈秀飄逸的水袖嗎?水如柔美的,像一位美麗的姑娘舞著袖子唱著歌向遠方走去在樸實無華中超凡脫俗,在超凡脫俗中返璞歸真,這水做的江南,這江南的流水啊。“小橋、流水、人家”,這是江南最燦爛的風花雪月,這是江南最根本的從前未來。縱橫交錯的幾條小河從古鎮穿過,白墻灰瓦的古老民居緊緊依偎,沿著小河兩岸延伸。如果遇到三月的細雨,西塘會更加平靜,綠色的河水輕輕泛起漣漪,幾只小船停靠在岸邊這就是“生活著的千年古鎮”,拋開了塵世的喧囂,寧靜的古鎮時光特別宜人。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愛江南? 【解析】【分析】這是一篇擴寫文章。首先要對詩文內容理解。這首詞上闋純寫春景;下闋抒情,詞人欲留住春光。“與君相逢處,不道春將暮”句寫詞人與他的摯友剛相逢,正欲共賞美麗春景,無奈已經到了暮春,花事已殘。“把酒祝東風,且莫恁,匆匆去”作者無法留住這美好的時光,便把希望寄托東風身上。他端著酒杯,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