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東省日照市中考語文試題.docx
絕密啟用并使用完畢前 試卷類型:A語文試題(滿分120分,時間120分鐘)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第卷和第卷兩部分,共8頁。答卷前,考生務必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座號、準考證號等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2第卷每題選出答案后,須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號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3第卷必須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作答,答案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的區域內,在試卷上答題不得分;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第卷(選擇題 共30分)一、(共18分,每小題2分)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A.炫(xun)目 瀕(pn)臨 人聲鼎沸(fi) 吹毛求疵(c) B.棲(q)息 澄(chn)明 中流砥(d)柱 戛()然而止C.感慨(ki) 綺(q)麗 隨聲附和(h) 鋒芒畢露(l)D.剎(sh)那 皎(jio)潔 銷聲匿(n)跡 窮愁潦(lio)倒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竣工 靜謐 浮想聯篇 金榜題名B.漲滿 偏袒 花團錦簇 立桿見影 C.取諦 羈絆 鍥而不舍 越俎代庖D.憔悴 寒暄 顧名思義 循規蹈矩3.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A.中央電視臺節目主持人董卿在主持朗讀者節目時,旁征博引,妙語連珠,令廣大觀眾目不暇接。B.紅海行動有的鏡頭炫技過甚,削減了影片的力量,但瑕不掩瑜,它無疑為2018年的中國電影開了個好頭。C.外賣小哥雷海為在第三季詩詞大會上戰勝了北大碩士彭敏,奪得冠軍,在場的人都彈冠相慶,起立鼓掌。D.5月27日,在湯姆斯杯決賽中,中國男子隊同仇敵愾,3:1戰勝日本隊,時隔6年重返冠軍領獎臺。4.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A.大型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不但唱出了古詩詞厚重的文化情感,也注入了磅礴的現代風范。B.“且慢,讓我來看一看吧。”他于是往來的摸了一回,直起身來說道:“偷我們的罷,我們的大得多呢。”C.我不知道媒體宣傳它的原因是什么。是因為確信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呢,還是為了產生轟動效應呢?D.著名地球物理學家黃大年,不留戀頂級教授頭銜,花園洋房,私有診所等名利,毅然回歸報效祖國。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句意明確的一項是 A.移動互聯網進入4G時代,微信社交平臺承擔起了繁榮公共文化、滿足民眾文化需求。B.作為一種新興的教育模式,跨文化、體驗式游學已經成為一種時尚,受到學生和家長的普遍歡迎。C.上合青島峰會不僅會為世界經濟積蓄巨大的能量,而且會給中國企業帶來更多的商機。D.為了切實改善同學們的語文素養,許多學校積極開展“閱讀經典作品,建設書香校園”活動。6.下列關于文學、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論語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與大學中庸孟子合稱為“四書”。B.古人對年齡有不同的稱呼,如“總角”指兒童把頭發扎成像一對牛角般的小髻,代指童年;“弱冠”指男子20歲,表示已經成年。C.對聯是漢語特有的文學形式,具有字數相等、詞性相對、結構相應、意義相關等特征。對聯通常用毛筆豎寫,貼掛時,上聯居右,下聯居左。D.我國傳統節日眾多,每一個節日有不同的風俗活動。例如,元宵節有張燈結彩、結伴觀賞的習俗,清明節往往要登高望遠、祭祖掃墓,端午節人們要吃粽子、劃龍船。7.下列有關名著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A.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學史上流傳最廣的寓言故事集之一,包含的內容十分豐富:有的是影射當時社會現實的,如狼和小羊;有的表現的是勞動人民生活的經驗和智慧,如農夫和蛇。B.老舍的駱駝祥子講述的是舊北京人力車夫祥子的辛酸故事。作品中的祥子自尊好強、吃苦耐勞,積攢了三年,終于買了一輛車,但這車很快就被孫偵探搶走了。C.名人傳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代表作,講述了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和高爾基的充滿苦難和坎坷的一生,贊美了他們的高尚品格和頑強奮斗的精神。D.紅樓夢是我國古代小說的頂峰之作,塑造了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如“香菱學詩”的故事,通過講述香菱到瀟湘館拜訪寶釵時請求學詩的情節,展示了香菱刻苦用心、聰明伶俐的性格特點。8.下列各句中,表達得體的一項是A.班長主持詩歌朗誦會時說:“歡迎語文老師拋磚引玉,朗誦一首唐詩,給我們做示范。”B.拜讀您的大作后,我斗膽斧正了其中幾處不大通暢的文字,請您不要介意。C.拙著語文教學藝術初探剛剛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特贈老友,敬請惠存。D.黃老師對我說:“你在寫作上有天分,平時要多寫,習作可以交給我雅正。”9.下列語序的排列,最恰當的一項是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我個人的時間都去哪兒了?當然是都被工作占去了。”“現在我經常能做到的是讀書,讀書已成了我的一種生活方式。”俗話說,想做一件事,總會有理由,而不做一件事,也總是能找到借口。“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等,都可以成為堅持閱讀的動力,而放棄閱讀有時也不過一個“忙”字。有研究指出,一個人每天閱讀一小時,三年之后就可以變成某一問題的專家。可見,“忙”并不足以為不讀書的借口。因此,讀書更需要水滴石穿,堅持不懈的韌勁與恒心。A. B. C. D. 二、(共6分,每小題2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012題。鄒魯文化是以周代兩個諸侯國魯國和鄒國為中心、以周代禮樂文化為主體、吸收融合了殷商文化和當地土著東夷文化而發展起來的區域性文化。與周秦時期其他的區域性文化相比,鄒魯文化堪稱一枝獨秀,它不但孕育了儒墨兩大顯學,引領了百家爭鳴的時代潮流,而且還具有成為中國主流文化的內在潛質。到了孔、孟生活的時代,鄒魯文化更是繁榮發達,天下領先。孔子的“仁愛”和墨子的“兼愛”,是鄒魯文化沃土培育出來的兩大愛的學說,與印度釋迦牟尼的“慈悲”并稱于世。孔子描繪的“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領先于古希臘柏拉圖的“理想國”一百多年,比“理想國”更富有理想的神韻,兩千多年來引導和激勵著中國人對理想社會的追求和向往。孔子和墨子分別開創了儒家和墨家學派,揭開了諸子百家大爭鳴的序幕。孔門和墨門弟子來自四面八方,鄒魯成為賢士出入之地。孔子晚年整理的經典成為數千年中華文化承上啟下的樞紐,被稱為“中華文化元典”。孔子弟子及后學陸續編纂和創作的“四書”與“五經”并行于世。他們不僅開創并引領了一個諸子百家獨立思考、自由言說的時代,還把這個時代中國思想世界的中心舞臺轉移到了鄒魯一帶。孔子、顏子、曾子、子思子、孟子這五位圣人全部出自鄒魯,出自儒家,由此可知鄒魯文化的非同凡響。這五位圣人還有一項重要的貢獻,那就是他們對堯舜以來優良家風的傳承、弘揚并創新發展,形成了只有在鄒魯才得一見的圣人家風。鄒魯優良家風,遠承堯舜首倡的以孝悌治家的風尚,至春秋時期,鄒魯一帶的家風以好學、知禮為特點,成為當時遠近各地“聞其風而悅之”的家風典范。孔子的圣人家風由一則“庭訓”的典故可見一斑。孔子的家教具有示范效應,孔子后人從這則家教案例中提煉概括出了詩禮家風,世代發揚傳承,歷兩千五百余年而不衰。顏子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修德、好學、守禮是顏子為人的三大特點。顏子三十五世孫顏之推著顏氏家訓,將修德、好學、守禮的精神納入顏氏家訓,使其世代相傳,成為其家風的內核。曾子父子共同開創的曾氏家風,以孝悌、修身、耕讀為其三大特征。孟母教子有方,留下了“三遷擇鄰”“斷機教子”等傳頌后世的故事。孟子所開創的孟氏家風,無疑深受母親的影響。孔子、顏子、曾子、孟子培育的圣人家風不以富與貴的家境為基礎,不是高不可攀,而是來自于普通的家庭。像孔子、孟子這樣幼年時孤兒寡母的單親家庭,不管生活多么困苦,只要擁有良好的母教和家風,就有機會“下學而上達”,出類拔萃,成為優異人才。待到孔子、孟子成賢成圣,光大門楣,他們的家風就直接轉換成了圣人家風。兩千多年來,圣人后裔不忘祖訓,名門望族和尋常百姓也都向往圣人家風,以圣人家風為范本,培育自家家風,形成了無數的不同類型的優良家風,傳承中華美德,培養優秀人才,改良社會風氣,塑造禮義之邦。(摘編自光明日報2018年2月24日11版,作者王鈞林)10.下列對本文主旨的概括,最準確的一項是 A.鄒魯文化一枝獨秀。B.鄒魯文化是形成圣人家風的沃土。C.儒、墨學派揭開了百家爭鳴的序幕。D.鄒魯文化及圣人家風影響深遠。11.下列有關“圣人家風”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圣人家風受到鄒魯文化中儒家思想的非凡影響,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征。B.圣人家風是由五位圣人傳承、弘揚堯舜以來的優良家風,并創新發展形成的。C.圣人家風遠承堯舜首倡的以孝悌治家的風尚,在周秦時期即被各地奉為典范。D.圣人家風在當下中國依然能夠傳承中華美德,培養優秀人才,改良社會風氣。12.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A.第段結構上領起下文,內容上明確了鄒魯文化的特點及其影響。B.第段運用引用論證,論述了孔子的“大同”社會更有理想神韻。C.第段列舉幾位圣人的家風,論述了其好學、知禮、世代相傳的特點。D.第段表明圣人家風來自于普通家庭,與家境是否富貴無關。三、(共6分,每小題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5題。小石潭記柳宗元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3.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如鳴佩環,心樂之 樂:快樂B.影布石上 布:映照C.斗折蛇行 蛇:像蛇爬行那樣D.悄愴幽邃 悄愴:憂傷的樣子1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A.以其境過清 咨臣以當世之事(出師表)B.隸而從者 太守歸而賓客從也(醉翁亭記)C.不可知其源 安陵君其許寡人(唐雎不辱使命)D.乃記之而去 馬之千里者(馬說)15.下列對選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段文字從小丘到篁竹,從篁竹到水聲,再從水聲到小潭,采用了移步換景的寫法。B.文章描寫游魚“皆若空游無所依”襯托出潭水的清澈透明,給人以鮮明的畫面感。C.作者寫“凄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感受,意在突出小石潭景色幽靜、冷寂的特點。D.作者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山水的描繪之中,委婉地表達了被貶流放的憂傷怨憤之情。第卷(非選擇題 共90分)四、默寫(共10分)16.按要求默寫詩文名句。(每小題1分)(1)子曰:“學而不思則罔, 。”(十二章)(2) ,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3)潮平兩岸闊, 。(王灣次北固山下)(4) ,西北望,射天狼。(蘇軾江城子出獵)(5)落紅不是無情物, 。(龔自珍己亥雜詩)(6) ,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毛澤東沁園春雪)(7)力盡不知熱, 。(白居易觀刈麥)(8) ,草色入簾青。(劉禹錫陋室銘)(9)杜甫望岳中“ , ”兩句詩,不僅寫出了泰山的雄偉,也表現出詩人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魄。(10)無論處于怎樣的成長環境,我們追求潔身自好的高尚情操都不能改變,正如周敦頤在愛蓮說中所說:“ , 。”五、閱讀(共30分)(一)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1718題。從軍行楊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17.首聯中“照”字生動傳神,富有表現力,試作簡要賞析。(2分)18.“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運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3分)(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0題。東坡還宅建中靖國元年,東坡自儋北歸,卜居陽羨。陽羨士大夫猶畏而不敢與之游。獨士人邵民瞻從學于坡。坡亦喜其人,時時相與杖策過長橋,訪山水為樂。邵為坡買一宅,坡傾囊僅能償之。卜吉入新第。夜與邵步月,偶至一村落,聞婦人哭聲極哀。坡徙倚聽之,曰:“異哉,何其悲也!豈有大難割之愛,觸于其心歟?吾將問之。”遂與邵推扉而入。則一老嫗,見坡,泣自若。坡問其故,嫗曰:“吾家有一居,相傳百年,保守不敢動,以至于我。而吾子不肖,遂舉以售諸人。吾今日遷徙來此,百年舊居,一旦訣別,寧不痛心?此吾之所以泣也。”坡亦為之愴然。問其故居所在,則坡傾囊所得者也。坡因再三慰撫,徐謂之曰:“嫗之舊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當以是屋還嫗。”即命取屋券,對嫗焚之。呼其子,命翌日迎母還舊第,竟不索其直。坡自是遂還毗陵,不復買宅,而借顧塘橋孫氏居暫憩焉。(選自梁溪漫志,有刪改)【注】儋北:地名,在海南省。屋券:房契。毗陵:地名,現常州一帶。19.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4分)(1)異哉,何其悲也!(2)而吾子不肖,遂舉以售諸人。20.明白了老婦人哭泣的原因后,蘇東坡是怎樣做的?依據文意,簡要概括。(4分)(三)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2124題。 云端上的村莊秦 嶺天,拎著村莊;村,踩著云端;云,罩著崖頂。站在大渡河畔,我東張西望,唯見白云悠悠,不見一脊一瓦。我在想:那高高的云端之上,真的會是勝利村人的故鄉嗎?當地文友問我:“你在找什么?”“云端上的村莊。”“其實,所謂云端上的村莊,聽著充滿詩情畫意,說穿了那是典型的懸崖村,咱這一帶有很多。至于勝利村舊址,如果不是特別好的天氣,肉眼是看不到的。”初聞“云端上的村莊”,應該與早先媒體曾經報道過的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阿土勒爾村有關,記得當時我正在家中看電視,熒屏上驚現這樣的畫面:村子在云端若隱若現,峭壁上凌空垂掛著長長的藤梯,崖畔上鏤刻著窄窄的石階,幾十名放學回家的小學生,像一長串貼在懸崖上的壁虎,手腳并用,一寸寸、一點點往上蹭,蹭,蹭可這次到了大渡河金口大峽谷,我才知道當年的勝利村比阿土勒爾村有過之而無不及。云端里的勝利村,海拔高達一千六百米。當地人說:“人掉下去,就像從天上掉下去一樣,不沾一根草。”“蜀道難,難于上青天。”那一刻,我真正懂了李白。“老鷹茶,茶老鷹,香飄萬里留客人”風中,隱隱約約傳來山歌聲,如絲似縷,優美婉轉,這應是從勝利村新址傳來的吧。靠近村口,迎面矗立著一塊高大的石碑,上刻“道林子峽谷第一村”八個大字。朋友曾提醒我,他二十年前和朋友不遠千里下川西,曾攀爬過好幾個“云端上的村莊”,從谷底到村莊,來回平均至少三天時間。很多鄉民與世隔絕,見到他們這些不速之客,目光里充滿了戒備和疑惑。繞過大石碑,一條開闊整潔、弧度如虹的主街道撲面而來,兩旁是幾十幢鱗次櫛比、錯落有致的川西特色風貌建筑群:民居、超市、賓館、文體活動中心白墻青瓦,廊檐飛翹,閣樓競秀,古樸中洋溢著時尚,雄渾中飽含著風情。小巷時見小橋流水,門口多有桂樹濃蔭,院內常常雞犬相聞。各種石砌、木搭的花圃、圍墻,玲瓏雅致,風格迥異。三三兩兩的村民有的在聊天,有的在下棋,有的主動和我打招呼,表情善良友好。街道中央的文化廣場上,三位美麗的彝家姑娘,身穿嶄新、漂亮的彝家服飾,正在介紹這里的老鷹茶:“先生,喝杯老鷹茶吧。”我問:“一杯多少錢?”“咱自產的,不要錢,只要你們外邊人常來做客就行。”其中一個姑娘告訴我,她們幾位并非云端上下來的移民,但她們所在的公司認準了勝利村得天獨厚的旅游前景和發展商機,專門在這里開發老鷹茶。云端上的環境適宜種植老鷹茶。如今人下了云端,茶卻上了云端,種植面積擴大,行銷省內外。三位姑娘手拉手,唱起了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路旁的花兒正在開,樹上果兒等人摘,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不用問,進村之前聽到的山歌,一定是這三位姑娘唱的了。我嘗了一口老鷹茶,果然別有風味。驀然回首,這才發現身后矗立著一個巨大的石雕,內容展示的是當年勝利村人背著背篼在云端上艱難攀登的畫面。正面題有四個大字:云端移民。石雕背面,鏤刻一行小字:這里的人們來自懸崖絕壁的云端之上。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大爺正在給游客講云端上的故事:“我們來自云端,來云端之前,湖廣是我們的家鄉”我再次把目光投向云端。(選自 人民日報 2018年4月28日12 版,有刪改)21.勝利村人有怎樣的特點?請簡要概括。(3分)22.根據提示,賞析文中畫線的句子。(6分)(1)天,拎著村莊;村,踩著云端;云,罩著崖頂。(從修辭角度)(2)幾十名放學回家的小學生,像一長串貼在懸崖上的壁虎,手腳并用,一寸寸、一點點往上蹭,蹭,蹭(從描寫角度)23.第段運用了哪種敘述方式?簡要分析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24.文末“我再次把目光投向云端”語意豐富,結合文本談談你的理解。(4分)六、寫作(50分)25.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大凡笑著生活的人,他們都不曾因為苦而放棄,只因扛而成長。誰不希望自己活得輕松,沒有壓力,一切隨性?但如果真的這樣去做的話,最終會發現這個世界在和自己作對。如果有一天你真的覺得自己輕松了,那也不是因為生活越來越容易了,而是因為自己越來越堅強了。這段文字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感悟?請結合自己的經歷,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要求: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1.C (A項中, “瀕(pn)臨”應為“瀕(bn)臨”。B項中,“戛()然而止”應為“戛(ji)然而止”。 D項中,“剎(sh)那”應為“剎(ch)那”。)2.D (A項中,“浮想聯篇”應為“浮想聯翩”。 B項中,“立桿見影”應為“立竿見影”。 C項中,“取諦”應為“取締”。)3.B (A.目不暇接:形容東西太多,眼睛看不過來。不合語境。 C. 彈冠相慶:指官場中一人當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貶義詞。 D.同仇敵愾:全體一致痛恨敵人。使用對象不當。)4.C (A項,引號應為書名號。 B項,“直起身來說道”后的冒號應為逗號。D項,第二個和第三個逗號應為頓號。)5.B (A項,“承擔”后缺少賓語,應在“需求”后面添加“的重任”。 C項,遞進關系不當。D項,搭配不當,“改善”應為“提高”。)6.D (“登高望遠”是重陽節的習俗,不是清明節的習俗。)7.A (B項中,“孫偵探”應為“大兵”。 C項,“高爾基”應為“列夫托爾斯泰”。 D項,“寶釵”應為“黛玉”。)8.C (A項中,“拋磚引玉”是謙辭,不能用于別人。B項中,“斧正”是敬辭,不能用于自己。D項中,“雅正”是敬辭,不能用于自己。)9.B10.D11.C (“周秦時期”應為“春秋時期”)12.B (“引用論證”應為“對比論證”)13.A (樂:以為樂)14.B (B項,“從”都是動詞,跟從。 A項,前句“以”,介詞,因為;后句的“以”,介詞,拿,把。 C項,前句的“其”,代詞,指小溪;后句的“其”,語氣助詞,一定。 D項,前句的“之”,代詞,指小石潭的風景;后句的“之”,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可不譯。)15.C (小石潭景色幽靜、冷寂的特點,觸發了作者“凄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感受。)16(1)思而不學則殆 (2)舉杯邀明月 (3)風正一帆懸 (4)會挽雕弓如滿月 (5)化作春泥更護花 (6)江山如此多嬌 (7)但惜夏日長 (8)苔痕上階綠 (9)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10)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漣而不妖 (共10分,每小題1分。未能答出、答錯句或出現錯別字、漏字、添字現象,該小題不得分。)17.“照”本意為照耀,這里是“傳”的意思,形象地寫出邊塞軍情傳到長安,渲染了軍情的緊急與氣氛的緊張。(共2分。意思理解和作用各1分)。18.直抒胸臆(直接抒情),抒發了詩人投筆從戎、保邊衛國的壯志豪情。(共3分。抒情方式1分,情感2分。)19.(1)奇怪啊,這位老婦人為什么哭得這么悲傷呢?(共2分。關鍵詞語兩個,每個詞語1分,漏譯或易錯不得分。“異”,奇怪,奇異;“何其”,她(老婦人)為什么。整句意思對即可。) (2)但是我兒子不孝,就把老宅賣給了別人。(共2分。前、后半句各1分。關鍵詞語兩個,每個詞語1分,漏譯或易錯不得分。“不肖”,不孝順(沒有出息、品行不好、不成器);“舉”,拿,把。整句意思對即可。)20.詢問老宅所在,告知被自己購買,再三勸慰;承諾退換老宅,當面燒毀房契(屋券);招呼老婦人的兒子,讓他接母親回老宅居住;最終沒有索要買老宅的錢。(共4分。每個要點1分,意思對即可。)參考譯文:建中靖國年間,蘇東坡從海南島回到北方,打算定居在陽羨。當地的讀書人,還有所顧忌不敢與他交往,只有邵民瞻跟從并向他學習。東坡也很喜歡這個人,時常和他一起拄著拐杖走過長橋,以游山訪水為樂。邵民瞻替東坡買了一棟房子,東坡掏光所有積蓄,也只能勉強應付而已。占卜選取吉日入住新宅。一天夜晚,東坡和邵民瞻在月下散步,偶然間到了一處村落,聽到有一位老婦人哭得很悲傷。東坡走近傾聽,說:“奇怪啊,這位老婦人為什么哭得這么悲傷呢?難道有什么非常難以割舍的事令她這么傷心嗎?我要問一問。”于是和邵民瞻推門進去,看見一位老太太。老太太看到東坡一行人,仍舊自顧哭個不停。東坡問老太太哭泣的原因。老太太說:“我家有一棟房子,已相傳百年,保護并守住不敢有所變動,一直傳到我。然而我兒子不成器,竟然把老宅變賣給別人,我今天搬到這里來,上百年的老房子一下子失去,怎么不傷心呢?這就是我痛哭的原因。”東坡也為她感到非常難過,問她的老房子在哪里,原來竟是東坡掏光所有積蓄買到的那一棟房子。蘇東坡于是再三安慰老太太,慢慢對她說:“你的老房子是被我買來了,你不必太悲傷,現在我當場把這房子退還給你。”于是就叫人拿來房契,當著老太太的面燒了。招呼她兒子叫他第二天接母親回老屋去,竟然始終沒索要回買房的錢。蘇東坡從此就回到毗陵,不再買房子,而是借顧塘橋孫家的居住處暫時居住。21.不畏艱難;善良友好,待人熱情(民風淳樸);生活安逸祥和,有情趣;熱愛故土,不忘本源(懷舊,不忘本)。(共3分。答出一個要點得1分,答出任意三個要點得滿分,意思對即可。)22.(1)運用擬人、排比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云端上的村莊高踞懸崖、若隱若現的特點,句式整齊,畫面感強,引人遐想。(共3分。修辭1分,作用2分。酌情給分。)(2)運用動作(細節)描寫,寫小學生攀崖而上的艱難,突出石階窄、道路險,表現云端上的村莊海拔很高、出入不便。(共3分。描寫方法1分,作用2分。酌情給分。)23.運用插敘手法,表現村民居住地位置高、環境險,與下文勝利村搬遷后的村容村貌形成對比,突出變化之大;豐富了文章的內容。(共4分。敘述方式1分,作用3分。酌情給分。)24. 對云端上的村莊人過去艱難生活的慨嘆;對勝利村人現代幸福生活及美好未來的期盼;對懸崖上的村莊前輩生活的艱辛和歷史的思考;對國家移民(異地搬遷、精準扶貧)政策結碩果的喜悅。(共4分。每個要點1分,意思對即可。)25.分項分等評分標準等級項目一類卷二類卷三類卷四類卷內容(20分)(20-18)符合題意內容充實中心突出有真情實感(17-15)較符合題意內容較具體中心較明確感情較真實(14-12)基本符合題意內容尚算具體中心基本明確感情尚算真實(11-0)不符合題意內容空泛中心不明確感情不真實語言(25分)(25-22)文體規范條理清楚結構合理語言通順(21-18)文體較規范條理較清楚結構較完整語言較通順(17-14)條理基本清楚結構基本完整語言基本通順有部分語病(13-0)條理不清楚結構不完整語言不通順語病較多文面(5分)(5)書寫工整標點正確(4)書寫比較工整標點大體正確(3)字跡不夠清楚標點錯誤較多(2-0)字跡潦草標點錯誤很多說明:缺少題目,扣2分;出現一個錯別字扣1分,重復不計,扣完5分為止;不足600字,每少50字扣1分
- 關 鍵 詞:
- 2018 山東省 日照市 中考 語文試題

關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