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語文知識點復習資料.docx
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知識點總復習第一課、鄧稼先一、字音字形(雖然讓填的是字音,也要注意這些詞語的書寫)奠基(din) 謠言(yo) 孕育(yn) 摯友(zh) 元勛( xn ) 顫抖(chn) 選聘(pn) 攝制(sh) 背誦(sng) 晝夜(zhu ) 昆侖(kn )(ln ) 彷徨(png)(hung) 可歌可泣( q ) 鮮為人知(xin ) 至死不懈( xi ) 鞠躬盡瘁( j )( cu ) 當之無愧(ku ) 家喻戶曉( y )( xio ) 鋒芒畢露( l ) 婦孺皆知( r )馬革裹尸(gu ) 殷紅( yn ) 戈壁灘( g ) 燕然勒功( yn ) 任人宰割( zi ) 日曛(xn ) 羅布泊( p ) 直腸癌( i ) 仰慕(m ) 開拓(tu) 署名(sh ) 截然不同( ji ) 難堪( kn ) 縈帶(yng ) 籌劃( chu ) 二、多音字( xin )鮮艷、屢見不鮮 ( yn ) 殷紅 鮮 殷 ( xin ) 鮮為人知 ( yn ) 殷切、殷實、殷勤 注:鮮表示“少”的意思時,讀“xin”。 殷只在組詞“殷紅”時讀“yn”三、詞義可歌可泣: 值得歌頌,使人感動的流淚,指悲壯的事跡使人非常感動。 鮮為人知: 很少有人知道。 至死不懈: 到死都不松懈,比喻對某件事(信念)有著執著的追求。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小心謹慎,貢獻全部精力,到死為止。 當之無愧: 當得起某種稱號或榮譽,無須感到慚愧。 家喻戶曉: 每家每戶都知道。 鋒芒畢露: 指銳氣和才干全部表現出來。多形容人氣盛逞強。 婦孺皆知: 婦女和小孩都知道,指某件事物眾所周知,流傳得很廣。 馬革裹尸: 用馬皮把尸體包裹起來,指將士戰死于戰場。 層出不窮: 接連不斷的出現,沒有窮盡。 引人注目: 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色,引起人們注意。 截然不同: 界限分明,像割斷一樣。形容兩者毫無共同之處。 四、作者簡介楊振寧: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 理論物理學 家,與 李政道 共獲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代表作對弱相互作用中宇稱守恒的質疑、曙光集、鄧稼先。鄧稼先:(19241986),安徽懷寧人,核物理學家、核武器科學和技術專家。中國研制和發展核武器的重要技術領導人,為中國成功研制原子彈、氫彈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貢獻。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共軍委追收他“ 兩彈一星 ”功勛獎章。“兩彈一星”指的是:核彈、 導彈 、人造衛星。五、閱讀題(在課本上標畫出段落)1、開篇寫中國一百年以前的歷史,有什么作用?結構上,引出下文的主要人物,為鄧稼先的出場做準備。 內容上,在中華民族百年屈辱史這個歷史背景下引出鄧稼先,表明他的貢獻對中國來說具有歷史性意義。 【答題技巧】分析開篇內容的作用,一般可從結構、內容兩方面入手。結構上:開篇點題 總領全文,引出下文 為下文做鋪墊或埋伏筆 與下文形成對比,相互照應。 內容上:開門見山,點出文章主題 交代事件發生的環境或背景 渲染氣氛 設置懸念,激發讀者閱讀興趣。 為全文奠定情感基調。 2、第12、13段在文章中有何作用?這兩段均獨句成段,一方面突出了這兩個日子的不平凡,表明了“兩彈”爆炸的重要意義;另一方面也強調了鄧稼先在國防自衛武器方面做出的杰出貢獻。 【答題技巧】獨句成段的作用一般有: 強調、點明主旨、表達觀點、抒發感情等 強調節奏,使語言更加簡潔、明快、有力,以突出中心 充當線索、前呼后應、過渡等,使思路更加明晰 3、鄧稼先與奧本海默的本質區別是什么?為什么要對比著寫他們?本質區別在于性格和為人,奧本海默鋒芒畢露,而鄧稼先卻忠厚老實,從不驕人。作者將兩者對比著寫,更生動地表現了鄧稼先在中國傳統文化背景下孕育出來的忠厚平實、真誠坦白、從不驕人的品格,更鮮明地突出鄧稼先的性格品質和奉獻精神。 4、文章引用吊古戰場文 ,有什么作用?文章引用吊古戰場文,渲染了古羅布泊荒無人煙、凄涼蕭瑟的環境氛圍,從側面寫出了鄧稼先工作環境的惡劣、艱苦。同時,作者含蓄地將研制“兩彈一星”比作一場艱苦的戰役,而科學家們工作的地方就是不見硝煙的戰場,從而表現了鄧稼先的堅忍不拔。 【答題技巧】傳記中引用的作用:可以增強作品的真實性,更好地突出人物特點,展示人物精神面貌,對人物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 引用詩詞或格言,可以從側面烘托和豐富人物的思想精神。 引用故事,可以增強文章的活潑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讀性。 引用人物自身的書信、日記等,可以印證作者的觀點,也可以使傳記更真實感人,增強作品真實性。 5、結合文本,簡要分析鄧稼先這一人物形象。(昨天剛說了這個題該怎么答,按照人物三嬸的答題模式,至少寫出4條)熱愛祖國。鄧稼先在美獲得博士學位后立即乘船回國,沒有絲毫猶豫和停留,他具有熱愛祖國的高尚品質和立志報國的崇高理想。堅持不懈,不怕吃苦。28年人始終站在中國原子武器設計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線,為此做出重大貢獻。 負責。身患重病,依舊堅持工作。 忠厚平實,真誠坦白,從不驕人。與奧本海默的對比中,他沒有鋒芒畢露,不引人注目,默默無聞,具有中國農民的樸實氣質。 人格魅力大。在特殊時期,鄧稼先依然能處理好各種矛盾關系,并且保證了工作的順利進行,成功制成了氫彈。 實事求是,嚴謹認真。面對謠言,鄧稼先嚴謹對待,認真求證,去調查證實中國的原子彈是中國人自主設計的,表現了他坦蕩的胸懷、誠實的態度、強烈的自尊心和極高的愛國熱忱。 臨危不懼,身先士卒。在危難時刻鄧稼先說“我不能走”,這四個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表現了鄧稼先對工作高度的責任感和臨危不懼、身先士卒的大無畏的奉獻精神。 六、作文素材(標紅部分背誦)鄧稼先:當蘑菇云點綴了蒼茫的大漠,當五星紅旗飄揚在聯合國的上空,是他,長空鑄(zh)劍,吼出民族的憤怒;是他,以身許國,寫下山河的頌歌。熱血殷紅,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忠誠的勇士;鞠躬盡瘁,他是中華民族的脊梁。鄧稼先,他用忠厚樸實的品質和身先士卒(z),甘于奉獻的精神,鑄就了蕩氣回腸的中國魂。于敏:中國氫彈之父 2014年感動中國頒獎詞離亂中尋覓一張安靜的書桌,未曾向洋已經礪就了鋒鍔()。受命之日,寢不安席,當年吳鉤,申城淬(cu)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囑托,許下一生;一聲巨響,驚詫(ch)了世界;一個名字,蕩滌(d)了人心。注釋:1、未曾向洋已經礪就了鋒鍔:船舶還沒有下過海洋,在湖泊或者河流這些相對平靜安全的地方,就已經砥礪出鋒鍔,形容在安逸的環境仍然不忘鍛煉,隨時準備向困難進發。2、吳鉤:一種彎刀,以青銅鑄成。成為馳騁疆場,立志報國的象征。如“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3、申城:指上海,于敏當時在上海研究氫彈原理。4、淬火:金屬熱處理工藝之一。把金屬制品加熱到一定溫度后放在水、油或空氣中迅速冷卻,以提高金屬的硬度和強度。經過淬火,金屬制品的性能更好更穩定。這里指于敏的研究經過磨練已經有所成就。第二課、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背誦一、二、三、四題,第五題熟讀。一、字音字形(不僅字要會讀 更得會寫,落實到紙上!)典籍( j ) 衰微(shui ) 梳頭( sh ) 小楷(ki ) 碩果(shu) 抱歉(bo) 卓越(yu ) 地殼(qio) 赫然(h ) 校補(jio ) 迭起(di ) 秩序(zh ) 深宵(xio ) 獨裁( ci) 函寄(hn ) 大無畏(wi ) 鍥而不舍( qi ) 慷慨淋漓(kng )(ki )(ln )( l ) 熱情澎湃(png )( pi ) 瀝盡心血(l ) 無暇及此( xi ) 心不在焉(yn ) 目不窺園(ku ) 炯炯目光(jing ) 迥乎不同(jing ) 仰之彌高( m ) 兀兀窮年(w) 群蟻排衙(y ) 潛心貫注(qin ) 氣沖斗牛(du ) 一反既往( j ) 心會神凝(nng ) 二、多音字(sh) 宿舍、舍弟(謙辭) (xio) 學校 舍 校(sh) 舍棄、施舍 (jio) 校對、校補 (qio) 地殼、金蟬脫殼 (dn) 傳單、單薄、單槍匹馬 殼 單(k ) 貝殼 (chn) 單于 三、詞義1、迭起: 迭,屢次、接連。一次又一次的興起、出現。 2、澎湃: 形容聲勢浩大,氣勢雄偉。 3、赫然: 形容令人驚訝或引人注目。 4、大無畏: 什么都不怕(指面對困難、艱險等)。 5、鍥而不舍: 不停的雕刻,比喻有恒心。 6、目不窺園: 窺,從小孔或者縫隙里看。眼中從不暗中看一看家中的園圃,即專心致志。出自漢書.董仲舒傳 ,西漢董仲舒專心讀書,“三年不窺園”,后世用于形容埋頭讀書。 7、瀝盡心血: 瀝,滴。滴盡了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 8、心不在焉: 心思不在這里。指不專心,精神不集中。 9、慷慨淋漓: 形容情緒十分激動,說話、寫文章意氣昂揚,言辭暢快。 10、氣沖斗牛: 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形容氣勢之盛可以直沖云霄。 11、仰之彌高: 彌,更加。愈仰望愈覺得其崇高。 12、兀兀窮年: 兀兀,用心勞苦的樣子。窮年,終年、一年到頭。用心勞苦的一年 到頭這樣做。 補充:“焚膏油以繼晷(gu),恒兀兀以窮年”韓愈進學解 太陽下去了,就燃起油燈,一年到頭,永遠在那里孜孜不倦地研究,形容夜 夜以繼日用功讀書,全年都勤奮不懈 。 焚膏繼晷 :形容夜以繼日地勤奮學習、工作。 近義詞:夜以繼日、通宵達旦 反義詞:飽食終日、無所事事 13、迥乎不同: 迥,差得遠。很不一樣。 14、無暇及此: 沒有空閑時間顧及這些。 四、作者簡介臧克家(19052004),山東諸城人,現代詩人。1933年出版了第一本詩集烙印,成為其代表作。隨著老馬等詩的廣泛流傳,臧克家被譽為“農民詩人”。代表作:短詩有的人 長詩李大釗 罪惡的黑手詩集春風集 歡呼集 泥土的歌 寶貝兒(口訣:春風歡呼泥土寶貝)聞一多(18991946),湖北浠(x)水人,詩人、學者、民主戰士。代表作:詩人 詩集 紅燭 死水學者 學術著作 唐詩雜論 神話與詩 楚辭校補 古典新義第三課 回憶魯迅先生一、字音字形(雖然讓填的是字音,也要注意這些詞語的書寫)輕捷(ji ) 竭力(ji ) 薪金(xn ) 校樣(jio ) 捆上(kn )了事(lio) 了然(lio) 絞肉(jio ) 韭菜(ji ) 舀水(yo )弄堂(lng ) 喘氣(chun)憂郁(y) 草率(shui) 開闔(h)抹殺(m ) 碗碟(di) 油膩(n ) 悠然(yu ) 揩桌子(ki ) 疙瘩(g )(da ) 咳嗽(k)(sou) 調羹(tio )(gng ) 吩咐(fn )(f)深惡痛絕(w )(注意:輕聲發音時不用力)二、多音字(j ) 人才濟濟、濟南 (l) 概率、圓周率 濟 率 (j)假公濟私、救濟 (shui ) 草率 (nng )弄虛作假 (tio ) 風調雨順 、空調 弄 調 (lng ) 弄堂、里弄 (dio ) 調虎離山 、調離 ( ) 惡心 (m ) 抹殺 惡 ( ) 惡劣 抹 (m ) 拐彎抹角、抹墻 (w ) 厭惡 (m ) 抹布、抹臉 三、詞義1、揩: 擦、抹。 2、校對: 按原稿核對抄件或付印樣張,看有沒有錯誤。 3、了然:明白,清楚 。 4、深惡痛絕: 厭惡、痛恨到極點。 5、不以為然:不認為是對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輕視意)。 6、不以為意: 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視,不認真對待。 四、作者簡介蕭紅(19111942),原名 張迺(ni)瑩 ,黑龍江呼蘭人,中國近現代女作家,“民國四大才女 ”之一,被譽為“ 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 ”。成名作生死場,代表作 呼蘭河傳 、 馬伯樂 、小城三月 。民國四大才女: 蕭紅 、 呂碧城 、 石評梅 、 張愛玲 魯迅(18811936),原名 周樟壽 ,后改名為周樹人,“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 狂人日記 時所用的筆名。著名的 文學家、 思想家 、 革命家 。代表作:小說集 吶喊 、 彷徨 、 故事新編 。散文集 朝花夕拾 散文詩集 野草 五、作文素材1、魯迅的詩句(1).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指對待敵人決不屈服,對人民大眾甘愿服務】(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這份情感寄托給天上的星星卻沒有人明了,我誓將我的一腔熱血報效我的祖國】2、魯迅的名言(1).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意擠,總還是有的。(2).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3).偉大的成績和辛勤勞動成果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分收獲,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跡就可以創造出來。第四課 孫權勸學(朗讀背誦時要體現出斷句,理解意思后更容易掌握)初, 權/謂/呂蒙曰:“ 卿(qng)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 ”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g)/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y)!但當/涉獵(sh)(li),見/往事耳。 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一、字音卿(qng) 辭(c) 為博士邪(y) 涉獵(sh)(l)孰若孤(sh) 即更刮目相待(gng) 遂拜蒙母(su)豈(q)二、字義卿: 古代君對臣的愛稱。朋友、夫婦間也以“卿”為愛稱。 當涂掌事: 當道,當權。 蒙辭以軍中多務: 推托。 蒙辭以軍中多務: 事務。 孤: 古時王侯的自稱。 治經為博士: 研究儒家經典。 四書五經: 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口訣詩書禮易春秋) 治經為博士: 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 邪: 語氣詞,同“耶”。 但當涉獵: 只,只是。 但當涉獵: 粗略的閱讀。 見往事耳: 見,了解。往事,指歷史。了解歷史。 見往事耳: 語氣詞,相當于“而已”、“罷了”。 孰若孤: 何如。兩種抉擇,傾向肯定后一種。 蒙乃始就學: 表示順接。于是,便。 蒙乃始就學: 從事。 及魯肅過尋陽: 到,等到。 及魯肅過尋陽: 經過。 今者: 如今,現在。 才略: 才干和謀略。 非復: 不再是。 吳下: 泛指吳地。 更: (gng)另、另外。 刮目相待: 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刮:擦拭。 大兄: 對朋友輩的敬稱。 見事: 知曉事情。 肅遂拜蒙母: 副詞,于是。 三、一詞多義卿今當涂掌事(當道、當權) 大驚曰(十分)當 大但當涉獵( 應該 ) 大兄(年長)四、古今異義古義: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 古義:古時王侯的自稱。博士 孤今義:學位的最高一級 。 今義:單獨,孤單。古義:只,只是。 古義:另,另外但 更 今義:但是。 今義:更加五、翻譯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管事了,不可不學習。”呂蒙以軍中事務繁多來推托。孫權說:“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嗎?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你說事務繁多,哪里比得上我呢?我經常讀書,自認為(讀書對我)有很大的好處。”呂蒙于是開始學習。等到魯肅經過尋陽的時候,(魯肅)和呂蒙討論評議,(魯肅)非常驚訝地說:“以你現在的才干和謀略來看,不再是原來那個吳地的阿蒙了!”呂蒙說:“和有抱負的人分開一段時間后,就要另外用新的眼光看待他,長兄怎么知曉事情那么晚呢!”魯肅于是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交為朋友才分別。六、作者簡介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陜州夏縣人,北宋 政治 家、 史學 家。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 編年 體通史 資治通鑒 。孫權,字 仲謀 ,吳郡富春人,三國時 吳 國的創建者。呂蒙,字 子明 ,汝南富陂人,東漢末孫權手下的將領。七、成語積累1、成語“吳下阿蒙”出自孫權勸學,其原句是: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這一成語意思是: 指三國吳之名將呂蒙,后亦以譏諷缺少學識、文才者。 2、成語“刮目相待”出自孫權勸學,其原句是: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這一成語意思是: 拭目相看,用心的眼光看待他。 第五課、黃河頌一、字音字形山巔(din) 氣魄(p) 狂瀾(ln) 榜樣(bng) 澎湃(png)(pi)劈成(p) 濁流(zhu) 哺育(b) 宛轉(wn) 屏障(png)(zhng)滋長(z) 扮演(yn) 搖籃(ln) 臂膀(b)(bng) 九曲連環(q) 一瀉萬丈(xi) 浩浩蕩蕩(dng)二、多音字( p )劈開、劈柴 ( qing)強壯 、富強 劈 強 (qing) 強迫 、勉強 ( p)劈叉 ( jing)倔強 ( q )曲解、彎曲、 ( bn ) 奔馳、奔跑 曲 奔 ( q ) 歌曲、曲調 ( bn ) 投奔 、直奔學校 三、詞義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擊;形容聲勢浩大,氣勢雄偉。 狂瀾:巨大的波浪,比喻動蕩不定的局勢或猛烈的潮流。 九曲連環:形容河流等彎曲。 浩浩蕩蕩:原形容水勢浩大的樣子。后形容事物的廣闊壯大,或前進的人流聲勢浩大。四、作者簡介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張光年,湖北光化人, 詩人、文學評論家。主要作品有歌詞五月的鮮花 ,長篇敘事詩屈原 ,組詩黃河大合唱,1939年被 冼(xin)星海 譜曲后,這部音樂作品響徹中華大地。 在身患多種疾病的晚年,他關心青年作家的創作,并完成了厚重的古典文學研究作品駢體語譯文心雕龍,實現了他40年的心愿。 現代詩也叫做“白話詩”,是詩歌的一種,與古典詩歌相比,現代詩一般不拘格式和韻律。現代詩按形式分為:格律詩和自由詩。現代詩按體裁分為:童話詩、寓言詩、散文詩等。按表達方式分為:敘事詩和抒情詩。以后我們每天都會有文言文知識積累,請大家或打印或抄寫(專門準備一個文言文積累本子)。你今天所作的每一個積累都事關兩年后的中考、五年后的高考。這就是語文這門學科的特點,涉獵廣泛,知識點通考。高中不會考初中的數學題,但是會考初中的所有知識。每一次猶豫,每一次偷懶,可能都會付出一生的代價。每一次拼搏、每一次堅韌,都在給未來做鋪墊。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