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上冊 第一單元 聲音 檢測卷(含答案).doc
教科版科學四年級科學上冊 第一單元聲音 檢測卷(含答案)時間: 60分鐘總分: 100分一、知識廣場(21分,每空1分)1.聲音可以在 、 、 中傳播。2.敲打鋁片琴會發出不同的聲音,這與鋁片琴的鋁片 有關。3.制作小樂器之前,先要設計一個初步的 ,再尋找合適的 .4.鼓膜很薄而且有 ,即使是輕微的聲音,它都會產生 .5.我們周圍的聲音可分為 、 和 三種。來源:Zxxk.Com6.大量事實證明,聲音因物體振動而 。振動停止,聲音 7.用擊打過的音叉輕輕觸及水面時,可以看到音叉的振動引起 .8.聲音的強弱可以用 _來描述。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大,聲音越 ;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小,聲音越 (選填“強”或“弱”)9.像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箏等樂器,是靠 發出高低不同聲音的。10.人的 收集、傳送聲音; 接收聲音、產生振動,且傳遞振動到內耳; 能把聽覺信號傳遞給大腦。二.判斷大廳(20分,每題2分)1.俗話說“隔墻有耳”,說明固體也能傳聲。( )2.外耳主要是通過振動傳播聲音的。( )3.夜晚,正在睡覺的小明被傾盆大雨聲吵醒了,吵醒小明的聲音是由人類活動產生的。( )4.人發出的聲音不是振動產生的。( )5.同一個樂器可以發出強弱不同的聲音。( )6.有一位同學在探究尺子音高變化的實驗時,不小心把塑料尺弄斷了,用斷尺繼續實驗,實驗結果不會受到影響。( )7.大鼓與小鼓發出的聲音不一樣,只是因為敲擊鼓面的力量不一樣,與其他因素無關。( )8.琴弦的粗細不同,振動時發出的聲音也不同。( )9.學校的每個角落都能聽到鈴聲,說明聲音可以向四面八方傳播。( )10聽小骨可將振動傳達到內耳,并刺激聽覺神經,產生信號。( )來源:學科網三、選擇樂園(20分,每題2分)1.用力彎曲鋼尺,鋼尺沒有發出聲音,是因為鋼尺( )。A.沒有受到力B.沒有振動C.彎曲幅度不夠2.下面聲音聽上去能使人心情愉悅的是( )。A.車輛發動機的轟鳴聲B.演奏樂器的聲音C.集貿市場的喧嘩聲來源:Z_xx_k.Com3.要讓正在發聲的鑼立刻停止發聲,應該( )。A.不再敵了B.馬上用手按住鑼面,使它不再振動C.繼續輕輕地敲4.如果想制作一個小排簫,應該選擇的材料是( )。A.紙杯B.橡皮筋C.吸管5.關于聲音,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人說話是靠舌頭振動發聲的B.一切發聲物體都在振動C.只要物體在振動,我們人耳就能聽到聲音6.用嘴向裝有水的瓶口水平方向吹氣,我們聽到了聲音,是因為( )A.水振動發聲B.空氣振動發聲C.瓶子振動發聲7.聲音傳到大腦的路徑是( )。A.耳道一聽小骨一耳蝸一大腦B.耳道一鼓膜一聽小骨一大腦C.耳道一鼓膜一聽小骨一耳蝸一聽覺神經一大腦8.要使小提琴發出的聲音變高,應采取的辦法是( )。A.調松琴弦B.調緊琴弦C.增加部分弦線的長度9.音量與物體振動之間的關系是( )。A.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大,聲音越強B.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小,聲音越強C.物體振動的速度越快,聲音越強10.在下面幾種情況下,用同樣的力量撥動相同的鋼尺,發出的聲音最高的是( )。四、連線魔方(10分,每線2分)把耳朵的結構和它的功能用線連起來。外耳道 傳遞振動到內耳鼓膜 傳遞聲音到中耳聽小骨 將神經信號傳遞到大腦耳蝸 將聲音轉化為振動聽覺神經 將振動轉化為神經信號五、問題城堡(14分,每題7分)1.醫生經常用聽診器給病人檢查身體。想一想,聽診器是怎樣把聲音傳到醫生耳朵里的?2. 把三根長度不同的鋼條分別固定在木板上。撥動鋼條,發出的聲音相同嗎?為什么?六、實驗探究(15分)下面是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振動的快慢與聲音的高低之間關系的記錄表,填表并解決問題。(1)用“高、低、較高、較低”四個詞語完成表格。(4分) (2)從記錄表中看出: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由短變長時,聲音的高低也發生了變化,其變化規律是 。(2分)(3)對應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尺長),把聲音的高低(音高)部分涂成陰影,制成柱形圖。(2分)來源:學+科+網(4)分析柱形圖,發現尺長越短,振動得越 (選填“快”或“慢”),音高越 (選填“高”或“低”);尺長越長,振動得越 (選填“快”或“慢”),音高越 (選填“高”或“低”)。(4分)(5)由以上結論可以推測,用同樣的力量敲擊粗細相同、長短不同的兩塊鋁片,長鋁片發出的聲音 ,短鋁片發出的聲音 (選填“高”或“低”)(3分)參考答案:一、1.氣體 液體 固體2.長短3.制作方案 材料4.彈性 振動5.動物的叫聲 自然界的聲音 人類.生產生活發出的聲音6.產生 消失7. 水的振動8.音量 強 弱9.弦的振動10.外耳 中耳 內耳二、1. 2.X 3.X 4.X 5 6.X 7.X 8. 9. 10.三、1.B 2.B 3.B 4.C 5.B 6.B 7.C 8.B 9. A 10. C四、五.來源:學科網1.聽診器主要由拾音部分(胸件)、傳導部分(膠管)及聽音部分(耳件)組成。當用聽診器的胸件貼近一個人的臟器時,臟器工作時的聲音引起聽診器胸件中震動片的振動,進而引起膠管中空氣以及耳件金屬管中空氣的振動,空氣的振動又引起鼓膜的振動。聽小骨將振動傳達到內耳,并刺激聽覺神經產生信號。大腦接收聽覺神經傳過來的信號,醫生就感受到了聲音。將這些聲音與臟器正常工作時的聲音進行比較,就可以確定這個人是否患病了。2.發出的聲音不同。鋼條越長,振動得越慢,發出的聲音越低;鋼條越短,振動得越快,發出的聲音越高。六、1.由上到下依次填:高 較高 較低 低2.由高到低3.略4.快 高 慢 低5.低 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