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二章第四節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教案.docx
第二章 聲現象第4節噪聲的危害和控制設計說明本節通過多媒體播放優美的樂音和雜亂的噪聲,讓學生通過傾聽和自主閱讀課本從物理學角度和環保角度聯系生活實際區分樂音和噪聲,再通過社會調查,小組討論等形式,使學生對噪聲的來源和危害有切身的體會。通過教材的“小資料”了解噪聲的等級及對人們的影響。在此基礎上尋找控制噪聲的途徑,增強合作精神和環境保護的意識。教學目標1.通過自主學習和社會調查了解什么是噪聲以及來源。2.通過自主學習和多媒體材料感受噪聲強弱及危害。3.通過多媒體視頻、小組合作、掌握控制噪聲的途徑,能舉出生活中控制噪聲的實例。教學重點難點1.重點:教學要從環境保護角度出發,突出噪聲的危害和怎樣減弱噪聲,聯系實際,提高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2.難點:熟悉并了解噪聲強弱等級劃分情況。教具多媒體、聲頻和音頻資料。教學過程回顧思考1.蝙蝠利用回聲可以確定,這種方法叫,科學家運用這個原理發明了。2.聽診器可以幫助醫生診斷病情,說明聲波具有傳遞的作用。3.對準燭焰的揚聲器播放音樂時,燭焰搖曳甚至熄滅,這說明聲能而“吹滅”蠟燭。4.可以用超聲波清洗精細的器械,是因為超聲波具有。導入新課多媒體播放兩段聲音:1.優美動聽的女聲歌曲;2.嘈雜刺耳的機器轟鳴聲。教師:同學們聽了上面播放的聲音有什么感覺?引導學生分析:優美的樂音令人心情舒暢,而雜亂的聲音噪聲刺耳難聽,讓人感到心煩意亂。教師:是的。噪聲問題伴隨著現代化大工業的發展而逐漸突出。近年來,噪聲已列為國際公害,它嚴重地污染著環境,危害著人們的身心健康。噪聲污染已與水污染、空氣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一起,成為當代社會的四大污染。關于噪聲,同學們想了解哪些問題呢?這節課我們就學習與噪聲有關的一些知識。進行新課探究點一什么是噪聲1.噪聲的定義教師: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42頁內容,分組討論并回答下面的問題:(1)從物理學的角度看,什么是噪聲?用什么實驗可以驗證你的說法?(2)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什么是噪聲?(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地閱讀,并分組討論。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學生聯系生活、生產實際。)引導學生分析:從物理學的角度看,噪聲是指發聲體做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教師:下面利用示波器觀察用泡沫塑料塊刮玻璃時產生的噪聲的波形,同學們注意觀察并與音叉發出的聲音的波形做比較。教師演示:觀察噪聲的波形。引導學生分析:用泡沫塑料塊刮玻璃時產生的噪聲的波形沒有規則,音叉發出的聲音的波形有規則。教師:同學們想一想,樂音一定不是噪聲嗎?(1)居民樓前跳廣場舞時播放的音樂聲。(2)深夜,樓下住戶傳出的悅耳的鋼琴聲。(3)電影院中觀眾的竊竊私語。引導學生分析: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都屬于噪聲。所以,樂音也可能是噪聲。2.噪聲的來源教師:我們的城市噪聲的主要來源有哪些?引導學生分析城市噪聲的主要來源:(1)交通噪聲:各種交通工具的喇叭聲、汽笛聲、剎車聲、排氣聲、機械運轉聲等。(2)工業噪聲:紡織廠、印刷廠、機械車間的機器發出的噪聲。(3)施工噪聲:筑路、蓋樓、打樁等過程中產生的噪聲。(4)社會生活噪聲:家庭噪聲,娛樂場所、商店、集貿市場里的喧嘩聲。教師:你能舉出生活中噪聲的例子嗎?引導學生分析:(1)自習課上,不小心學習用具掉到地上發出的聲音,以及個別學生的說話聲。(2)來自建筑工地上攪拌機的轟鳴聲。(3)生活區里汽車、摩托車發動機發出的聲音,以及人們的吵鬧聲。(4)街道上小商販的叫賣聲。(5)午休時鄰居電視機過大的聲音。探究點二噪聲強弱的等級和噪聲的危害教師:聲音有強有弱,聲音的強弱等級通常以分貝(符號是dB)為單位來表示。請同學們認真閱讀教材第43頁內容,然后回答下面的問題:(多媒體展示)(1)人剛能聽到的最微弱的聲音是dB;較為理想的安靜環境為dB;干擾談話、影響工作效率的聲音為dB以上;聽力會受到嚴重影響的聲音為dB以上;能引起雙耳失去聽力的聲音為dB。(2)為了保護聽力,聲音不能超過dB;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聲音不能超過dB;為了保證休息和睡眠,聲音不能超過dB。(3)噪聲的危害表現在哪些方面?引導學生分析:(1)人剛能聽到的最微弱的聲音是0 dB;較為理想的安靜環境為3040 dB;干擾談話、影響工作效率的聲音為70 dB以上;聽力會受到嚴重影響的聲音為90 dB以上;能引起雙耳失去聽力的聲音為150 dB。(2)為了保護聽力,聲音不能超過90 dB;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聲音不能超過70 dB;為了保證休息和睡眠,聲音不能超過50 dB。(3)噪聲的危害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心理影響:使人煩躁、精力不集中,妨礙人的睡眠和休息。生理影響:使人耳聾、頭痛、消化不良、視線模糊等,嚴重時使人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高強度的噪聲能夠損壞建筑物:噴氣式飛機產生的噪聲能夠將附近建筑物的窗戶玻璃震碎,噪聲導致工作設備“疲勞”以致斷裂等。探究點三控制噪聲教師:噪聲會嚴重影響人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聲十分重要。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44頁內容,并回答下面的問題:(多媒體展示)(1)聲音從產生到引起聽覺的三個階段是什么?(2)控制噪聲的三條途徑是什么?(3)請同學們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來證實控制噪聲的三條途徑。(4)教材第44頁圖2.4-3中控制噪聲的措施分別屬于哪一類?(學生閱讀并展開激烈的討論,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學生暢所欲言,積極主動地參與討論。)引導學生分析:(1)聲音從產生到引起聽覺有這樣三個階段:聲源的振動產生聲音;空氣等介質傳播聲音;鼓膜的振動引起聽覺。(2)控制噪聲的三條途徑是:防止噪聲產生(在聲源處減弱);阻斷噪聲傳播(在傳播過程中減弱);防止噪聲進入耳朵(在人耳處減弱)。(3)摩托車的消聲器采用了在聲源處減弱噪聲的方式;穿越北京動物園的“隔音蛟龍”采用了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的方式;工廠用的防噪聲耳罩采用了在人耳處減弱噪聲的方式。教師:在我們學校的走廊中有“請保持安靜”的提示牌,它是在哪個途徑減弱噪聲的?(在聲源處)教師:在學校走廊中如果我們大聲喧嘩,則自己就變成了噪聲源,會對師生的工作、學習造成干擾,那是很不文明的表現,所以我們應在公共場所遵守公共秩序,做一個文明、尚禮的好公民。例題講解:(學生先練習,若有問題,教師補充講解)例(2019黑龍江龍東中考)下列關于聲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A.在真空中,聲音的傳播速度是3108 m/sB.調節電視機的音量,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響度C.醫生借助“B超”診斷疾病,說明聲波能傳遞能量D.中考期間考場附近禁止鳴笛,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解析:聲音的傳播是需要介質的,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故A錯誤;調節電視機的音量,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響度,故B正確;醫生借助“B超”診斷疾病,說明聲波能傳遞信息,故C錯誤;中考期間考場附近禁止鳴笛,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D錯誤。答案:B課堂小結1.從物理學的角度講,發聲體做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叫噪聲;從環境保護的角度講,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都是噪聲。2.聲音的強弱等級是以分貝作為單位來劃分的,較為理想的安靜環境的聲音為30 dB到40 dB,0 dB是人剛能聽到的最微弱的聲音。3.為了保護聽力,聲音不能超過90 dB;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聲音不能超過70 dB;為了保證休息和睡眠,聲音不能超過50 dB。4.控制噪聲應從三個方面著手:(1)在聲源處減弱;(2)在傳播過程中減弱;(3)在人耳處減弱。當堂達標(見導學案“當堂達標”)參考答案1.分貝增大a城市道路汽車禁止鳴笛2.A3.B4.C5.D布置作業教材第45頁“動手動腦學物理”第1至4題。板書設計一、噪聲1.物理學角度:發聲體做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叫做噪聲。2.環境保護角度: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都屬于噪聲。二、噪聲強弱的等級和噪聲的危害1.聲音強弱等級的單位是分貝,符號是dB。2.噪聲的危害。三、控制噪聲的三條途徑1.防止噪聲產生在聲源處減弱。2.阻斷噪聲傳播在傳播過程中減弱。3.防止噪聲進入耳朵在人耳處減弱。教學反思
- 關 鍵 詞:
-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二章第四節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教案 人教版八 年級 上冊 物理 第二 第四 噪聲 危害 控制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