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1章第1節長度和時間的測量第2課時.ppt
第1節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第 一 章 機械運動,第 2 課時,1會使用恰當的工具測量時間,知道如何規范地測量時間。 2知道測量有誤差,了解誤差和錯誤的區別。 3能通過日常經驗、物品或自然現象粗略估測時間。 4了解計量時間的工具及其變化的過程。,學 習 目 標,引入新課,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鐘表是不可缺少的,它為我們提供了準確的時間。但是,在古代還沒有發明鐘表的時候,人們是怎樣測定時間的呢?,“日晷”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圭表用來測量日中時間、定四季和辨方位。,古代人的計時工具,便攜日晷,其他國家的日晷,日 晷,自 主 探 究,一、時間的測量,5,古代人的計時工具,沙漏,滴漏,手表 石英鐘 電子停表 機械停表,2時間的國際單位是秒,符號s;常用單位:小時(h)、分(min)等。,1測量時間的工具:鐘、表;在運動場和實驗室常用停表。,銫原子鐘精確度非常高,每百萬年只有1s的誤差。1967年國際計量大會規定,銫133原子振動9192631770次所需的時間定義為1s。,3時間單位的換算,1min60s,1h60 min,1h3600 s,30,0.25,90,5,訓練,小資料,()請你仔細觀察圖示停表: 大表盤一周量度的時間是( ),分度值是( )。 小表盤一周量度的時間是( ),分度值是( )。,30s,0.1s,15min,1min,4基本工具:停表,()停表的使用方法: 一按;二停; 三讀,弄清分、秒針的分度值;,根據指針位置讀數。,四歸零,小實驗用停表測量時間,實驗:用停表測量時間,方法建議:兩人合作,自己搭測脈搏,請你的同桌為你計時。,平靜地坐下來,測出你脈搏跳動10次的時間,這樣你就有了一個隨身攜帶的“生物鐘”。 1.練習使用停表。按動停表上的按鈕,觀察指針(或數字)的變化,了解停表的使用方法。 2.用停表測量,你脈搏跳動10次所用時間是______s,1min內你脈搏跳動的次數是_______次。,2誤差的來源: 測量工具、測量方法、測量者,1誤差: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二、誤 差,3減小誤差的辦法: (1)改進測量方法 (2)選用精度高的測量工具 (3)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練習:某同學在學習長度測量時,物理老師叫同學們用分度值1mm的刻度尺進行測量,某同學用一把刻度尺對同一物體的長度進行了5次測量,結果如下:12.34cm、12.34cm、12.75cm、12.35cm、12.345cm,則該物體的長度應記為________cm,該同學這樣做是為了______________。,12.34,減小誤差,訓練,測量錯誤是由于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則、讀數時粗心等造成的,是不該發生、能夠避免的。 誤差是不能避免的,只能盡量減小。,4.誤差不是錯誤,練習:下列關于誤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測量時出現誤差,則說明一定是出了差錯 B誤差是難以避免的,所以減小誤差是不可能的 C在測量時,多測量幾次取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 D改進實驗方法和采用精密的測量工具能避免誤差,C,訓練,課 堂 小 結,1.很多同學都有佩戴電子手表的經歷,當我們第一次看電子手表時,其表盤表示為10:00:01,隔了一段時間后,再觀察該電子手表,此時表盤的示數為11:01:02,則兩次時間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h1min2s B1min1s C1h1min1s D11h1min,C,2.關于錯誤和誤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誤差就是錯誤 B誤差和錯誤都可以避免 C誤差只能減小,但不能消除 D誤差是在測量過程中不遵守測量規則造成的,C,課 堂 檢 測,B,4.有一位同學用 刻度尺先后四次測量一個物體的長度。測量結果是1.41厘米,1.52厘米,1.42厘米,1.44厘米,根據記錄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_______,測量結果有錯誤的是______厘米,物體的長度是______厘米。,1.42,1.52,1mm,3位于中國科技館一層的“華夏之光”展廳中展覽了很多中國古代科技發明的展品,讓公眾在世界科技發展的宏觀視角下感懷中華民族的智慧與文明。如圖給出的四個展品中,用來計時的是() A水轉紡車 B日晷 C地動儀 D水轉石磨,5如圖所示,時鐘的最小測量值是________,指針位置顯示的時間是_______________ ,1s,6如圖所示,秒表的讀數為s。,337.5,10h10min35s,再見
- 關 鍵 詞:
- 人教版八 年級 上冊 物理 長度 時間 測量 課時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