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5章透鏡及其應用第3節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第2課時.pptx
第3節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第2課時,1對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進行評估分析。 2知道凸透鏡所成像的正倒、大小、虛實與物距的關系。 3運用凸透鏡成像規律解決現實生活問題。,學 習 目 標,導 入 新 課,1凸透鏡成像規律,兩側,同一高度,光屏中央,能,暗,可逆性,大小,不在同一高度,一倍焦距,焦點,倒立、縮小、實像,fv2f,照相機,倒立、等大、實像,倒立、放大、實像,2f,正立、放大、虛像,放大鏡,一倍焦距分虛實,二倍焦距分大小; 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小(適用于實像),不成像,例1 某同學用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要使燭焰的像能成在光屏 的中央,應將蠟燭向_______(選填 “上”或“下”)調節。 (2)實驗過程中,當燭焰距凸 透鏡20 cm時,移動光屏至某一位置,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等大清晰的像,則該凸透鏡的焦距是_______cm。 (3)當燭焰距凸透鏡35 cm時,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倒立、_________的實像,日常生活中利用這一原理制成的光學儀器是__________(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要使燭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變大,應保持透鏡的位置不動,調節蠟燭的位置,同時將光屏_________(選填“靠近”或“遠離”)透鏡,直至得到清晰的像。 (4)實驗中怎樣操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最清晰的像?,典 例 分 析,【解析】(1)為使像能夠成在光屏的中央,應調節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處,由圖知,蠟燭位置偏低,應向上調節。 (2)當燭焰放在距凸透鏡20 cm處時,在光屏上得到一個等大清晰的像,2f20 cm,所以f10 cm。 (3)燭焰距凸透鏡35 cm時,物距大于2f,此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日常生活中利用這一原理制成的光學儀器是照相機;要使燭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變大,則應減小物距,增大像距,將光屏遠離透鏡,直至得到清晰的像。 (4)當將光屏靠近或遠離凸透鏡時,像都會變模糊,此時光屏上的像最清晰。,答案:(1)上;(2)10;(3)縮小;照相機;遠離;(4)調節光屏到某一位置,將光屏靠近或遠離凸透鏡時,像都會變模糊,此時光屏上的像最清晰。,【練習1】如圖所示,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依次將點燃的蠟燭、凸透鏡、光屏放在光具座上。 (1)實驗前,調節燭焰、凸透 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蠟燭與凸透鏡的距離在一 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時,在凸透鏡的另一側移動光屏,會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________ (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應用了這個成像規律。接下來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將蠟燭與光屏的位置對調后,在光屏上還會出現一個清晰的像,這時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的實像,這是因為光在折射時光路是_________。 (3)實驗中,將蠟燭向遠離凸透鏡的方向移動,若在光屏上還能夠得到清晰的像,應將光屏________(選填“遠離”或“靠近” )凸透鏡。,使像成在光屏中央,投影儀,倒立,縮小,可逆的,靠近,變 式 訓 練,例2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中,燭焰、凸透鏡和光屏處于如圖所示的位置時,恰能在光屏上成一個清晰的像,應用這一成像原理的是() A潛望鏡 B放大鏡 C照相機 D投影儀,【解析】圖中物體在一倍焦距與二倍焦距之間,像在二倍焦距之外,此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投影儀是根據這一原理制成的,故選D。 答案:D,典 例 分 析,【練習2】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圖所示,此時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若保持凸透鏡位置不動,將蠟燭移到光具座的35 cm刻度處,對于此時像的性質判斷正確的是() A一定是放大的像 B一定是縮小的像 C可能是倒立的像 D可能是正立的像,A,變 式 訓 練,例3 學校請來攝影師給同學們拍畢業照,列好隊后,攝影師發現有幾位同學沒有進入取景框內,這時他重新調整照相機的正確方法是() A照相機向前移,鏡頭向前伸 B照相機向前移,鏡頭向后縮 C照相機向后移,鏡頭向前伸 D照相機向后移,鏡頭向后縮,【解析】為了使全體同學都進入鏡頭,需要把成的像變小點,根據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可知,就要減小像距,增大物距,所以全體同學不動,照相機向后移,且鏡頭向后縮(即減小像距)。 答案:D,典 例 分 析,【練習3】小麗和小剛用相同的相機對遠處的同一景物進行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別為圖甲和乙所示,則() A小麗離被拍景物距離遠 B小剛和小麗離被拍景物距離一樣遠 C小剛要使底片上的像與小麗的一樣大,小剛移動位置后,鏡頭要往前伸 D小剛要使底片上的像與小麗的一樣大,小剛移動位置后,鏡頭要往后縮,C,變 式 訓 練,安裝要求:使燭焰、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記憶口訣,一焦分虛實,二焦分大小 實像異側倒,物遠像變小 虛像同側立,物遠像變大 像大像距大,像小像距小,燭焰在焦點上或一倍焦距以內,光屏上找不到像,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本 課 小 結,凸透鏡成像規律,將一個凸透鏡正對太陽,在距凸透鏡20 cm 處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將一個物體放在此透鏡前40 cm處,則可在凸透鏡的另一側得到一個() A倒立、放大的實像B倒立、縮小的實像 C倒立、等大的實像 D正立、放大的虛像 某班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記錄并繪制了像到凸透鏡的距離跟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u之間關系的圖像,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該凸透鏡的焦距是16 cm B當u12 cm時,在光屏上能得到一個縮 小的像 C當u20 cm時,成放大的像,投影儀就是 根據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體從距凸透鏡12 cm處移動到24 cm處的過程中,像逐漸變小,C,D,課 堂 練 習,3如圖所示,小宇同學正在用“自拍神器”攝影留念。與用手直接拿手機自拍相比,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增大物距,減小像的大小,從而增大取景范圍 B減小物距,減小像的大小,從而減小取景范圍 C增大物距,增大像的大小,從而減小取景范圍 D減小物距,增大像的大小,從而增大取景范圍,A,4. 現有甲、乙、丙三個凸透鏡,三個實驗小組分別用這三個凸透鏡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時,當蠟燭到透鏡的距離都為 15 cm 時,甲、乙、丙三透鏡分別成倒立放大的像、倒立縮小的像、正立放大的像,則這三個透鏡的焦距 f甲 、 f乙 、 f丙 的大小關系是() A. f甲 f乙 f丙 B. f乙 f甲 f丙 C. f丙 f乙 f甲 D. f甲 f丙 f乙,B,5洋洋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及應用”的活動中,選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鏡。 (1)將凸透鏡安裝 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 作光源,移動光屏,在 光屏上得到一個最小最 亮的光斑,如圖甲所示,則該凸透鏡的焦距為__________cm。 (2)如圖乙所示,將點燃的蠟燭移到標尺10 cm處,再移動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為止。生活中_________就是利用這一成像原理來工作的。 (3)若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移動到標尺35 cm處,移動光屏,最終會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_________的實像。 (4)如果用不透明紙板將凸透鏡上半部分遮住,結果_______。 A沒有影響B不能成像 C成一半的像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變暗,10,照相機,放大,D,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