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級(上)安徽省桐城市實驗中學期中考試物理試題.docx
絕密啟用前安徽省桐城市實驗中學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上)期中考試物理試題第I卷(選擇題)評卷人得分一、單選題1對速度公式的理解,正確的是( )A運動的路程越長,速度越大B運動的時間越短,速度越大C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路程 s和時間 t無關D一定時間內,平均速度越大的通過的路程越小2甲、乙、丙三位同學測一張長1.2m的辦公桌,甲、乙均用分度值為1cm的刻度尺,丙用分度值為1mm的刻度尺,甲、乙、丙三人測出的數據分別為1.203m、12.0dm、120.1cm,其中正確的是( )A三者都對B甲對C乙對D丙對3一段路程長為s,一輛汽車通過前s路程的速度為V1,通過后s路程的速度為V2,則汽車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V1V2)B(V1V2)CD4關于參照物,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在研究物體運動時,事先選定的標準物體叫參照物B選擇的參照物一定是在地面上不動的物體C一個物體相對于不同的參照物,可能是運動的,也可能是靜止的D參照物可以任意選擇,我們常選在地面上不動的物體作參照物是為研究問題方便5下列長度單位換算正確的是( )A18cm=18cm100=0.18mB18cm=18cmx=18mC18cm=18(100m)=0.18mD18cm=18x=0.18m6如圖所示,8個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擊它們,可以發出“1、2、3、4、5、6、7的聲音來這些聲音產生的原因和決定音調的因素分別是( )A瓶子振動,水的高度B水振動,瓶內空氣柱的高度C瓶內空氣振動,水的高度D瓶內空氣振動,瓶內空氣柱的高度7超聲波是人耳聽不見的聲音,但它有著廣泛的應用,在下列事件中,沒有利用超聲波工作的是( )A蝙蝠利用聲波導航B汽車的倒車雷達C用B超做體檢D用聽診器檢查身體8聲音在均勻空氣里傳播的過程中( )A聲速逐漸減小B音調逐漸降低C振幅逐漸減小D聲速、頻率、振幅都減小9下列關于聲音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B振動的空氣柱一定在發聲C在10m2的小房間里說話聽不到回聲,是因為“空間小,沒有產生回聲”D在同一宇宙飛船的太空艙內,兩名宇航員可以直接對話10下列物態變化中屬于液化的是( )A加在飲料中的冰塊逐漸變小B飛機在蔚藍的天空飛過,留下長長的“尾巴”C樟腦丸越放越小D冰箱冷藏室的內壁結出“白霜”11在標準大氣壓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水的溫度達到100才能沸騰,在沸騰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升高B水吸收的熱量越多沸點就越高C水的溫度不論高低,都可以蒸發D水的溫度達到100才能汽化1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房屋、樹木隨地球轉動不屬于機械運動B對同一物體選用不同的參照物,其運動情況一定不相同C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與路程成正比,與時間成反比D用也可以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且越小,表示運動越快第II卷(非選擇題)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13如圖所示,物體的長度是______m14放學了,小明站在路邊等小軍,小軍在后面追了上來并大喊了一聲“我來也”(如圖所示).如果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變為,則小明聽到的聲音應該是“______ ”. (選填“我來也”、“我也來”、“也我來”或“也來我”)15如圖,當罩內的空氣逐漸被抽出時,我們聽到鐘運轉的嘀嗒聲越來越小,于是我們運用________法(研究問題的方法),便可得到:真空不能傳播聲音16夏天對著開水杯“吹氣”,能使開水變涼,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水溫下降17固體可分為晶體和非晶體兩類,在a.鐵、b.蜂蠟、c.海波、d.冰、e.松香、f .萘、g.瀝青、h.玻璃 這些物質中,屬于晶體的是_______(填字母),屬于非晶體的是______ (填字母)18唐詩楓橋夜泊中的詩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在楓橋邊客船里的人聽到寒山寺的鐘聲,是因為寒山寺的大鐘受到僧人的撞擊,產生______ 而發出的鐘聲是通過空氣傳到客船上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別出傳來的是“鐘”聲,他是根據聲音的______ 來判別的僧人用更大的力量撞鐘,鐘聲的音調會______ .(填“變高”、“不變”、或“變低”)19如圖是一款電子噪聲監測器,噪聲用分貝數劃分等級,這個分貝數表示的是當時環境聲音的______(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當附近有載重汽車駛過時,顯示屏上的數字將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20盛夏時節,開了空調的汽車玻璃窗上常附有小水珠,這些小水珠常出現在車窗的______(選填“內側”或“外側”)評卷人得分三、實驗題21某小組在做“探究水的沸騰”實驗時,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1)如圖甲中ABC三種讀溫度計示數正確的是______(選填“A”,“B”或“C”)(2)如圖乙中,表示水在沸騰時的現象是其中的______(選填“左”或“右”)圖(3)根據實驗記錄的數據,作出了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丙所示,由圖象可知,水在沸騰時,溫度______;在當時條件下,水的沸點是______(4)水沸騰時,杯口附近出現大量“白氣”,“白氣”是水蒸氣遇冷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形成的(5)冰的熔化過程和水的沸騰過程具有的共同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某學習小組的同學自制了一個簡易溫度計,A為一塑料瓶,B為吸管,通過軟木塞與A相連,管下端插入水槽中,使管內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在不同溫度下分別測出對應水柱高度h,記錄數據如表:溫度171921232527(1)此溫度計的測溫原理是______(2)這個溫度計的塑料瓶部分(圖中的A)相當于常用溫度計的______(3)若將此裝置放在室內,液柱向上移動,說明溫度______(選填“升高”或“降低”)23在用刻度尺和停表測平均速度實驗中,實驗步驟如下A在斜面的一端墊上木塊; B將小車在斜面上滑動幾次;C用刻度尺量出斜面的長度s1; D用刻度尺量出小車的長度s2;E.小車離開斜面頂端時記錄時刻t1; F.小車到達斜面底端時記錄時刻t2(1)該實驗原理是______(2)小車在斜面上運動的平均速度是______(請用字母“s1”、“s2”、“t1”、“t2”表示)(3)如果小車在斜面上運動的平均速度為v,則小車在前半段的平均速度______v(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評卷人得分四、計算題24某同學自制了一只溫度計,通過實驗發現此溫度計刻度均勻但示數并不準確,他根據實驗數據繪制了如圖示的溫度計示數(T)與實際準確溫度(t)的關系圖像。(1) 分析圖像信息推出T與t的數學關系式;(2) 若將此溫度計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溫度計的示數為多少;(3) 若用此溫度計測出教室的氣溫為23,計算教室實際氣溫有多高。25一架飛機在水平方向上飛行,當飛機飛過某人頭頂上方后10s鐘,這人才聽見飛機的轟鳴聲,此時,飛機已飛到此人前方6120m處,求:(1)這架飛機的飛行高度是多少米?(2)這架飛機的飛行速度是聲速的幾倍?(已知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是340m/s)參考答案1C【解析】【詳解】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叫速度;由公式知道,運動路程越長,但不知道時間大小,所以速度不一定大,故A錯誤;運動時間越短,但不知道路程大小,速度不一定大,故B錯誤;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運動的路程與所用時間之比是一定值,也就是其速度大小是不變的,所以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路程s和時間t無關,故C正確;由路程公式s=vt知道,一定時間內,平均速度越大的通過的路程越大,故D錯誤,故選C2B【解析】【詳解】甲同學測量數據為1.203m120.3cm,測量結果準確到cm,且甲用分度值為1cm的刻度尺,故甲同學的數據正確;乙同學測量數據為12.0dm,測量結果準確到dm,而乙同學用的分度值為1cm的刻度尺,故乙同學的數據不正確;丙同學測量數據為120.1cm,測量結果準確到cm,而丙同學用的分度值為1mm的刻度尺,故丙同學的數據不正確;故選B.【點睛】3D【解析】【分析】根據公式v=分別求出各段路程的時間,再求出總時間,用總路程除以總時間得到平均速度【詳解】v=,通過前的時間t1=,通過后的時間:t2=;全程的總時間:t=t1+t2=+=全程的平均速度:v=故選D.4B【解析】【詳解】A在研究物體運動時,事先選定的標準物體即人們事先假定不動的物體叫參照物,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參照物可任意選擇,既可以是運動的物體,也可以是靜止的物體,具體選哪一種物體為參照物,是以研究問題的方便而定的,不一定是在地面上不動的物體,故B錯誤,符合題意;C研究同一物體的運動狀態,如果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得出的結論可以不同,可能是運動的,也可能是靜止的,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參照物可以任意選擇,但是為了研究問題方便,我們常選在地面上不動的物體作參照物,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5D【解析】物理計算過程中單位也要進行相關的計算18cm100=0.18cm ,故選項A不正確; 18cmx=0.18cmm,故選項B不正確;18(100m)=0.18 ,故選項C不正確;正確的方法為8cm=18x=0.18m,故選D6A【解析】【詳解】敲擊水瓶時,振動的物體是水和瓶子,瓶中盛水越多,瓶子和水的質量越大,越難振動,音調越低,因此決定音調的是水的高度故選A7D【解析】【詳解】A蝙蝠利用聲波導航,利用了超聲波傳遞信息,不符合題意;B汽車的倒車雷達,利用了超聲波傳遞信息,不符合題意;C用B超做體檢,利用了超聲波傳遞信息,不符合題意;D用聽診器檢查身體,是利用了聲音傳遞信息,不是利用超聲波,超聲波是人耳聽不到的,符合題意8C【解析】【詳解】聲音在傳播過程中會有能量的損失,聲音的響度越來越小,振幅越來越小,故應選C9C【解析】【詳解】A、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故AB正確不符合題C首先 10m2小房間可能有回聲,但是原聲與回聲只差了約0.1s,二者疊加在一起,只是感覺不到回聲而已,故C選項錯誤D.因為是同一宇宙飛船的太空艙,所以太空艙內有氣體,宇航員可以面對面直接說話交流,故D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點睛】注意太空艙內有氣體,宇航員可以面對面直接說話交流,因為月球上是沒有空氣的,而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在真空中不能傳播,所以在太空艙外要靠無線電來對話交談;10B【解析】【詳解】液化是物質由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A、加在飲料中的冰塊逐漸變小是固態變為液態屬于熔化現象;B、飛機在蔚藍的天空飛過,留下長長的“尾巴”是尾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珠;C、放在衣柜中的幢腦丸越來越小,是物質由固態變為氣態的現象,屬于升華;D、冰箱冷藏室的內壁結出“白霜”是水蒸氣凝華成的小冰晶;答案選B11C【解析】【分析】【詳解】A在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溫度達到100才能沸騰,在沸騰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不變,故A選項說法不正確;B水的沸點與氣壓有關,與它吸收熱量的多少無關,故B選項說法不正確;C蒸發可以在任何溫度下發生,故C選項說法正確;D汽化包括蒸發和沸騰兩種方式,其中蒸發對溫度沒有要求,任何溫度都可以蒸發,故D選項說法不正確故選C.【點睛】(1)液體沸騰的條件:達到沸點,并且能不斷吸熱,二者缺一不可;(2)液體沸騰的特點:不斷吸熱,溫度保持沸點不變;(3)蒸發是在任何溫度下都可以發生的,緩慢的汽化現象12D【解析】試題分析:房屋、樹木隨地球轉動時位置隨時間不斷變化,屬于機械運動,A錯誤:對同一物體選用不同的參照物,其運動情況可能不相同,也可能相同,B錯誤:物體沿直線且速度不變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C錯誤;表示物體通過單位路程所用時間,越小表示通過單位路程所用時間越短,根據相同路程比時間可得,運動越快所以D選項正確,選填D考點:機械運動,參照物,勻速直線運動特點,相同路程比時間130.0280【解析】【詳解】由圖像可知待測物體起始端對齊6.00cm刻度,因此物體的長度為2.80cm即0.0280m14也來我【解析】【詳解】因為聲速在空氣中變為0.1m/s后,人跑的速度就比聲速要快,所以,“也”字離小明最近,“來”字次之,“我”字離小明最遠,最先到達小明耳朵的是“也”,則小明聽到的聲音應該是“也來我”15實驗推理【解析】【詳解】當罩內的空氣逐漸被抽出時,我們聽到鐘運轉的嘀嗒聲越來越小,事實上把罩內空氣全部抽凈是不可能的,所以總能聽到微弱的聲音,人們根據抽氣過程聽到聲音越來越小進行推理,得出真空不能傳聲的結論,這種辦法在物理學中叫實驗推理法16蒸發吸熱【解析】對著水杯吹氣,開水變涼,是因為水面上方空氣流動速度加快,使水的蒸發速度加快,而蒸發吸熱,所以水溫下降點睛:物質由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叫做汽化,汽化有蒸發和沸騰兩種形式,汽化吸熱17acdf begh 【解析】【詳解】1鐵、海波、冰、萘有固定的熔點,因此是晶體;2蜂蠟、松香、瀝青、玻璃沒有固定的熔點,因此是非晶體18振動 音色 不變 【解析】【詳解】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僧人撞擊大鐘時,大鐘會振動發出聲音;2因為大鐘發聲材料與其它發聲體不同,所以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可以通過音色辨別是哪種樂器;3人用更大的力量撞鐘,鐘的振幅變大,聲音的響度變大,但振動頻率不變,音調不變19響度 增大 【解析】【詳解】1該裝置是用來監測噪聲強弱的儀器,故其測的是當時環境聲音的響度;2當附近有載重汽車駛過時,聲源距離變近,其噪聲變強,所以噪聲監測器的數字將會變大20外側【解析】【詳解】盛夏時節,打開了車內的空調,車內溫度較低,車外水蒸氣溫度較高,遇到溫度較低的玻璃,會對其放熱液化形成小水珠,附著在玻璃的外表面21B 左 不變 99 液化 持續吸熱,溫度不變 【解析】【詳解】(1)1讀取溫度計示數時,視線與溫度計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不能仰視或俯視,故選B;(2)2左圖中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不斷增大,所以是沸騰時的現象右圖中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減小,所以是沸騰前的現象;(3)3如圖丙所示,水在沸騰時,溫度不變;4因為水沸騰時溫度不變,因此由圖像可知,在當時條件下,水的沸點是99;(4)5“白氣”是液態的小水滴,是由高溫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5)6晶體在熔化的過程中需要吸熱,但溫度不變;水在沸騰時,吸收熱量,但溫度不變22氣體的熱脹冷縮 玻璃泡 降低 【解析】【詳解】(1)1分析表中的數據,發現隨著溫度的升高,液柱逐漸變短,即仔細觀察實驗裝置圖,不難看出該溫度計是利用其上面瓶A中氣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2)2據實驗用溫度計的構造可知,這個溫度計的塑料瓶部分(圖中的A)相當于常用溫度計的玻璃泡;(3)3若將此裝置放在室內,液柱向上移動,即說明空氣的膨脹程度變小,即說明此時溫度降低;23 小于 【解析】【詳解】(1)1測平均速度的實驗原理是: ;(2)2小車通過斜面用時為:t=t2-t1,小車在斜面上實際通過距離為:s=s1-s2,小車通過斜面的平均速度為:;(3)3小車在上一半和下一半的路程相等,而小車運動的越來越快,小車在上一半路程比在下一半路程用的時間多,由可知,小車上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小車下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即小車在前半段的平均速度小于全程的平均速度v,小車在后半段的平均速度大于全程的平均速度v24(1)T=0.9t+5 (2)5 (3)20【解析】【詳解】(1)測量溫差:3214=18,實際溫差:3010=20,它們之間的關系是18:20=9:10;分析圖象可以發現:140.910=5,320.930=5,由此得出測量的溫度值與實際溫度值的關系為:T=0.9t+5;(2)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0,該溫度計的示數就是:T=0.90+5=5;(3)將23代入T=0.9t+5,可得:23=0.9t+5,則0.9t=235,所以t=20。25(1)3400(2)1.8【解析】【詳解】(1)飛機的飛行高度:;(2)飛機的飛行速度:,它是聲音速度的倍數為:,即飛機的速度是聲音速度的1.8倍答:(1)這架飛機的飛行高度是3400m;(2)這架飛機的飛行速度是聲速的1.8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