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級(上)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期中物理試題.docx
絕密啟用前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2019-2020年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題第I卷(選擇題)評卷人得分一、多選題1為了探究音調與什么因素有關,小雨設計了下面幾個實驗,如圖所示你認為能夠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A硬紙板接觸齒數不同的齒輪B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C改變薄塑料尺劃過梳齒的速度D改變吹筆帽的力度評卷人得分二、單選題2小明同學用同一把刻度尺三次測得文具盒的寬度分別為6.20cm、6.21cm、6.20cm,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測量結果最后應記作6.203cmB此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mmC6.21cm這個記錄結果是錯誤的D6.20中最末一位數字“0”是沒有意義的3在國慶70周年閱兵儀式上,空中加油飛行梯隊表演空中加油的情形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加油機相對于地面是運動的B加油機相對于受油機是靜止的C加油機與受油機是相對運動D加油機與受油機的相對速度為零4某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由速度公式v=s/t可知,該物體的( )A速度大小恒定不變B速度與路程成正比C速度與時間成反比D以上說法都不對5古詩小兒垂釣中有“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小兒面對路人詢問,只是招招手卻不作聲,從聲音的產生和傳播的角度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聲波從空氣傳入水中后,傳播速度不變B聲音只能在空氣中傳播,不能在水中傳播C小兒回答路人的詢問聲能在水中傳播,會驚跑魚兒D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大于聲音在水中的傳播速度6如圖所示,平面鏡豎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鉛筆從平面鏡前40cm處,以5cm/s的水平速度垂直向平面鏡勻速靠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鉛筆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逐漸變大B經過2s,鉛筆與它的像之間的距離變為20cmC鉛筆的像相對于平面鏡的速度為10cm/sD若平面鏡順時針轉至圖中虛線位置,鉛筆的像將與鉛筆垂直7如圖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氣的界面CD同時發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入射角為60,界面右側是空氣B折射角為45,界面右側是玻璃C入射角為30,界面左側是空氣D折射角為45,界面左側是玻璃8下列現象不能用光沿直線傳播的原理解釋的是( )A小孔成像B水中月與鏡中花C立竿見影D日食與月食的形成9如圖中是物體在平面鏡中成像的情況,正確的是( )ABCD10甲、乙兩人同時從同一起跑線出發,同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某時刻他們的位置如圖所示,圖中能正確反映兩人運動距離與時間關系的是( )ABCD第II卷(非選擇題)評卷人得分三、填空題11單位換算:(1)1h20min=_____s ;(2)30m/s=_____km/h。12如圖所示,所測木塊的長度應記為_____cm。13合肥地鐵“3號線”將于2019年12月26號開通運營。“3號線”全程37.2km,列車運營平均速度40km/h,若列車以此速度跑完全程,需_____min,若以行駛的“3號線”地鐵列車為參照物,站臺上的廣告牌是______的(選填“運動”或“靜止”)。14如圖所示,當用相同的力撥動寬窄不同的橡皮筋時,會發出不同的聲音,此聲音是由橡皮筋_______產生的。當用相同大小的力撥動松緊度相同、寬窄不同的橡皮筋時,聽到的聲音的______不同(填聲音特征的名稱)。15海洋動物質量越大,其叫聲越有力而低沉,即響度較______(選填“大”或“小”),音調較____(選填“高”或“低”):甲、乙兩曲線為科考船聲納系統收錄的500千克的海豚和1千克的藍鯨叫聲的波形圖,其中_____(選填“甲”、“乙”)是海豚發出的聲音波形圖。16某種昆蟲靠翅膀振動發聲,如果這種昆蟲的翅膀在1min內振動了3000次,則它振動的頻率是______Hz,人類____聽到這種聲音(選填“能”或“不能)17甲、乙、丙三輛小車由同一起點同時、同向運動,它們運動的圖象如圖所示,由圖象可知經過5s,跑在最前面的小車是______(選填“甲”、“乙”或“丙”);圖乙中陰影部分的面積表示的物理量是________(填“速度”、“路程”、“時間”)18用自制的小孔成像儀觀察正在燃燒的蠟燭的火焰,其在光屏上的呈現的像是______(選填“倒立”或 “正立”);若僅讓小孔成像儀離蠟燭火焰遠一些,觀察到燭焰的像將______(選填“變大”或“變小”)。19利用平面鏡可以改變光的傳播方向,當一束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鏡上,則其反射角是______,若保持入射光不變,將平面鏡的鏡面旋轉30,則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間的夾角是______。20一只小鳥在平靜清澈的湖面上方飛行,如果小鳥與水面間的距離變小,則該“倒影”的大小將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站在岸上的人可以看到湖水中游動的“小魚”,該“小魚”其實實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虛像(選填“反射”或“折射”)評卷人得分四、作圖題21在如圖中,AO、BO為點光源S射向平面鏡的兩條入射光線,請在圖中標出點光源S和像S的位置并畫出光路圖22如圖所示,OB是一條反射光線,請在圖中作出其對應的入射光線且標出入射角的度數,并作出其對應的大致的折射光線。 評卷人得分五、實驗題23如圖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實驗裝置,平面鏡M平放在水平桌面上,EON、FON是兩個粘接起來的硬紙板(光屏),且可繞垂直于鏡面的接縫ON轉動。請你完成下列問題:(1)在實驗中,使用可繞ON轉動的紙板FON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圖甲,當硬紙板EON、FON在同一平面上時,讓入射光從空氣中沿AO貼著紙板EON射向平面鏡在紙板FON上可以看到反射光沿OB返回到空氣中,實驗時從光屏前面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傳播路這是因為光在光屏上發生_______(選填“鏡面”或“漫”)反射。(3)如圖乙,把紙板FON向后折轉一的角度,則在FON板上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路,此時,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_______(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內。(4)在實驗過程中,如果使一束光AO著紙板EN入射到O點,如果紙板FON上沒有觀察到其對應射光,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小明在探究光的折射規律時,意外發現:當光沿某方向從半圓玻璃磚射向空氣時,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卻變得更亮,如圖1,老師告訴他這是光的全反射現象.課后,小明查到光從玻璃射向空氣時的一些數據如下表入射角i折射角r/反射能量5%7% (1)分析以上數據可知光從玻璃射向空氣時,折射角隨入射角的變化關系是:______,光從玻璃斜射向空氣時,反射能量隨著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_,(2)光從玻璃射向空氣時,當入射角i______時,反射能量達到,就發生了全反射現象; (3)由表格數據可知:圖2中圖線______(選填“a”或“b”)反映了上述實驗中的兩角關系.(4)根據光路可逆,當光從空氣斜射向玻璃時,折射角________(選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因此折射光線不能消失,則______(選填“能”或“不能”)發生全反射現象.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評卷人得分六、簡答題25如圖所示,是檢測視力時,平面鏡、被測者和視力表的位置關系示意圖,如果力表與平面鏡相距3m。按照行業要求被檢測者應在距離視力表5m遠處接受檢測,則被檢測者應坐在距離其身后懸掛的“E”型視力表多少米?評卷人得分七、計算題26一列長200米的火車,用了2小時行駛144千米,則這列大車在這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為多大?若該列火車仍以此速度通過1.6千米的山洞,則整列火車出山洞需要多長時間27一輛汽車以25m/s的速度勻速直線行駛,司機突然發現前方有緊急情況,經過0.5s(反應時間)后開始制動剎車,又經過4.5s滑行60m汽車才停止下來,求,(1)汽車從發現情況到完全停止的這段時間內汽車通過的路程大小;(2)這段時間內該汽車的平均速度大小。參考答案1ABC【解析】【詳解】A硬紙板接觸齒數不同的齒輪。振動的頻率不同,發出的聲音的音調不同,A項正確;B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振動的頻率不同,發出的聲音的音調不同,B項正確;C用塑料尺子在梳子齒上快慢不同的滑動時,梳子齒振動的頻率不同,發出的聲音的音調不同,C項正確;D改變吹筆帽的力度,振幅不同,響度不同。研究響度跟振幅的關系,D項錯誤。2B【解析】【詳解】A文具盒的寬度為L=6.20cm,故A說法錯誤;B在三個測量值中,倒數第二位對應的單位是mm,所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mm,故B說法正確;C在6.21cm中,6.2cm是準確值,0.01cm是估讀值,此測量結果正確。故C說法錯誤;D6.20中最末一位數字“0”,表示物體的長度非常接近6.2cm,“0”是估讀值,是有意義的。故D說法錯誤。3C【解析】【詳解】A空中加油飛行梯隊表演空中加油時,以地面為參照物,加油機相對于地面來說發生了位置變化,所以是運動的。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空中加油飛行梯隊表演空中加油時,加油機與受油機之間沒有位置變化,所以加油機相對于受油機是靜止的。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D空中加油飛行梯隊表演空中加油時,加油機與受油機之間沒有位置變化,是相對靜止的,故其相對速度為零。故C錯誤,符合題意,D正確,不符合題意。4A【解析】【詳解】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速度大小不變,不能說成與路程成正比、與時間成反比。故選A。5C【解析】【詳解】AD聲波從空氣傳入水中后,傳播速度變大,故AD說法都錯誤;B因為人的聲音先經空氣傳播到水中,然后再經水傳播而被魚聽到,所以聲音能在水中傳播,故B說法錯誤;C因為人的聲音先經空氣傳播到水中,然后再經水傳播而被魚聽到,就可能嚇跑將要上鉤的魚,所以空氣和水都可以傳聲;故C說法正確;6D【解析】【詳解】A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大小是相等的,物體大小不變,像的大小也不變,故A錯;B經過2s,物體向前移動了10cm,鉛筆到平面鏡的距離變為30cm,此時鉛筆與它的像的距離變為60cm,故B錯;C像相對于鏡面的速度與物體相對于鏡面的速度是相等的為5cm/s,故C錯;D根據平面鏡成像與物體的對稱性可知,若平面鏡順時針轉至圖中虛線位置,鉛筆的像將與鉛筆垂直,故應選D7D【解析】【詳解】反射角、入射角與折射角分別指的是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折射光和法線的夾角;同時光反射時,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折射時,由空氣斜射入玻璃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由玻璃斜射入空氣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由圖知本是正確選項是D8B【解析】【詳解】A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題意;B水中月與鏡中花都屬于平面鏡成像,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符合題意;C立竿見影中的影子是沿直線傳播的光被不透明的物體擋住,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子,可以用光的直線傳播解釋,故C不符合題意;D日食、月食的形成,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可以用光的直線傳播解釋,故D不符合題意。9C【解析】【分析】像和物體關于平面鏡對稱,可以通過軸對稱的方法來作圖和判定,而且平面鏡成的是虛像。【詳解】由平面鏡成像規律可知:平面鏡成的是虛像,像和物體關于平面鏡對稱,我們可以選取“F”上幾個特殊點,用刻度尺去找到其關于鏡面對稱點。也可將像將“F”沿鏡面這條線對折,能重合的就是正確答案,故C正確。故選:C。【點睛】該題考查平面鏡成像時,像、物關于鏡面對稱的規律,可以用刻度尺去找幾個特殊點的對稱點,從而確定答案。10D【解析】【分析】【詳解】由圖可知,甲乙兩個人都在運動,并且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圖中能正確反映兩人運動距離與時間關系的是選D114800 108 【解析】【詳解】(1)1因為1h=60min,1min=60s;所以1h20min=(60+20)60s=4800s;(2)2因為1m/s=3.6km/h,所以30m/s=303.6km/h=108km/h。122.60【解析】【詳解】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木塊左側與3.00cm對齊,右側與5.60cm,所以木塊的長度為L=5.60cm-3.00cm=2.60cm。1355.8 運動 【解析】【詳解】1由v=得,地鐵的運行時間:t=0.93h=55.8min。2若以行駛的地鐵為參照物,站臺上的廣告牌相對于列車來說位置發生變化,所以說廣告牌是運動的。14振動 音調 【解析】【詳解】1彈撥橡皮筋,橡皮筋受到力的作用振動發聲;2當用相同大小的力撥動松緊程度相同、寬窄不同的橡皮筋時,橡皮筋發出聲音的音調不同,是由于此時橡皮筋振動的頻率不同。15大 低 乙 【解析】【詳解】12海洋動物質量越大,其叫聲越是有力而低沉,即響度較大,音調較低。3讀圖可知,甲的頻率比乙的頻率低,但甲的振動幅比乙的振幅大,因此,甲是藍鯨發出的,乙是海豚發出的。1650 能 【解析】【詳解】1昆蟲的翅膀在1min內振動了3000次,則它振動的頻率f=50Hz;2人類能聽到的頻率范圍是20Hz20000Hz。50Hz在人類能聽到的頻率范圍內,所以能聽到。17乙 路程 【解析】【詳解】1由第一個圖象可知,路程和時間的圖象是一條過原點的射線,路程和時間成正比,路程和時間的比值-速度是一個定值,當甲運動的路程為20m時,運動的時間是5秒,運動的速度:v甲=4m/s;由第二個圖象可知,乙、丙的速度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是一個定值,乙的速度v乙=6m/s,丙的速度v丙=4m/s;由分析可知:甲和丙的速度是相等的;甲、乙、丙三輛小車同時、同地向同一方向運動,因為乙的速度是最大的,經過5s,乙運動的路程就是最長的,所以乙在最前面;2據圖可知,在速度時間圖象中,陰影面積表示小車運動的路程;18倒立 變小 【解析】【詳解】1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像,燭焰在屏上成的像是倒立、實像;2若讓小孔成像儀離蠟燭火焰遠一些,觀察到燭焰的像將變小。190 60 【解析】【詳解】1光線垂直射到鏡面,所以入射角等于0,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也為0。2若如果入射光線的方向不變,把鏡面旋轉30;則入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為60;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為60;則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夾角為:180-120=60。20不變 折射 【解析】【詳解】1因為像和物體的大小相等,所以不管小鳥向上飛還是向下飛,像始終和物體等大,因此如果小鳥與水面間的距離變小,小鳥像的大小不變。2魚反射的光線由水中進入空氣時,在水面上發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線進入人眼,人眼會逆著折射光線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比真實位置要淺的魚的虛像。21見解析所示【解析】【詳解】將兩條入射光線反向延長交于一點S,即為發光點,作出點S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S,連接SO并延長為入射光線AO的反射光線,連接SO并延長為入射光線BO的反射光線,注意輔助線為虛線,如下圖:22【解析】【詳解】由圖知,反射光線與水面夾角40,所以反射角為90-40=50,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入射角也是50;過入射點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線,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線的右側畫出入射光線;根據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畫出水中的折射光線。如圖所示:23呈現反射光線 驗證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及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漫 不能 在 紙板EON與FON不在同一平面上(紙板沒有與平面鏡垂直) 【解析】【詳解】(1)可繞ON轉動的紙板的主要作用是:1呈現反射光線,2探究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及法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2)3實驗時從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傳播路徑,說明反射光線不平行,能像各個方向傳播,光發生了漫反射。(3)45由于入射光線、法線、反射光線在同一平面內,所以當E、F兩塊板共面時,可以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若將F板向后折轉一定的角度,則在F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在光屏上不能看到反射光,但此時的入射光線、反射光線仍在同一平面內;(4)6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若實驗中未將紙板與平面鏡垂直,紙板FON上沒有觀察到反射光,可能是紙板未與平面鏡垂直放置或紙板EON與FON不在同一平面上;24折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增大 41.8 a 小于 不能 根據光路可逆,當光從空氣斜射向玻璃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折射光線不能消失 【解析】【詳解】(1)12由表格數據可知光從玻璃斜射向空氣時,折射角、反射能量隨著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2)3當入射角達到41.8時,反射能量達到100%,就發生了全反射現象;(3)4折射角隨著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但折射角總大于入射角,而圖b中,當入射角等于45時,反射角也等于45,a圖象中的折射角始終大于入射角,因此圖a反映了折射角與入射角的關系;(4)567根據光路可逆,當光從空氣斜射向玻璃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折射光線不能消失,則不能發生全反射現象。251米【解析】【詳解】視力表距離平面鏡3m,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視力表的像到平面鏡的距離是3m,視力表和視力表的像之間的距離是6m,檢查視力時眼睛離視力表的像距離是5m,所以人站在平面鏡和視力表之間,視力表在人身后1m的地方。2672km/h或20m/s;90s【解析】【詳解】火車的平均速度:v=72km/h=20m/s;火車過山洞時通過的路程:s2=s洞+s車=1600m+200m=1800m整列火車駛出山洞的時間:t2=90s答:這列火車的平均速度為72km/h,合20m/s;整列火車駛出山洞的時間為90s。27(1)72.5m;(2) 14.5m/s【解析】【詳解】(1)因為v=,所以反應路程:s反=v反t反=25m/s0.5s=12.5m,汽車從發現情況到完全停止的路程為:s=s反+s制=12.5m+60m=72.5m,(2)汽車從發現情況到完全停止的時間:t=t反+t制=0.5s+4.5s=5s,汽車從發現情況到完全停止的平均速度:v=14.5m/s。答:(1)汽車從發現情況到完全停止的這段時間內汽車通過的路程是72.5m;(2)這段時間內汽車的平均速度是14.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