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上)安徽省宿州市蕭縣杜樓鎮(zhèn)郝黨莊初中10月月考物理試題.docx
絕密啟用前安徽省宿州市蕭縣杜樓鎮(zhèn)郝黨莊初中2019-2020學年八年級10月月考物理試題第I卷(選擇題)評卷人得分一、單選題1下面幾個物體中長度最接近6 cm的是( )A排球的直徑B容積為60 mL的墨水瓶的高度C一支新2B鉛筆的長度D初中物理課本的寬度2測得某同學身高1.65m,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米B測量結果精確到分米C測量結果精確到厘米D6是估讀數字3如圖所示,用刻度尺測量鉛筆的長度,測量方法正確的是( )A B C D4下列情況中屬于“誤差”的是( )A測量物體的長度時,物體左邊緣未對準刻度尺“0”刻度線,把物體的右邊緣所對刻度尺上的刻度值當作物體的長度B測量估讀時,有人估計大些,有人估計小些C用刻度尺測量時,未能在最小刻度值下面再估計一位數字D觀察時,視線未能與刻度尺垂直5下列單位與物理量匹配正確的是( )A質量的單位:牛頓B密度的單位:kgm3C速度的單位:米每秒D壓強的單位:Nm2,簡稱帕斯卡6在以下實例中,屬于聲波傳遞能量的是( )A雷聲響起預示可能會下雨B敲西瓜聽聲音判斷是否成熟C用超聲波清洗眼鏡D通過超聲波了解胎兒發(fā)育的情況7我們生活在聲音的世界中,下列關于聲現象說法正確的是( )A“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據聲音的音調來判斷的B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它的傳播不需要介質C超聲波頻率高,方向性強,可以用于月球和地球之間的聲信號傳遞D醫(yī)學上用超聲波粉碎人體內的結石,說明聲音能夠傳遞能量8下列有關聲音的實例中,與“響度”有關的是( )A夏日買西瓜,要捧起來拍幾下聽聽聲音B人們在買陶制品時,習慣用手敲一敲,再用耳朵聽一聽C用水壺往保溫瓶中灌水,聲音在變化D課堂上回答問題時要大點聲,自習課研究問題時要小點聲9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聲源的振動頻率越高,發(fā)出聲音的響度會越大B人們利用超聲波的反射制成的聲吶可以測海底深度C在音樂會上,人們常用響度來區(qū)分是何種樂器發(fā)出的聲音D聲音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是340m/s 10下列的實驗和實例中能說明聲音的音調與頻率有關的一組是( )A在鼓面上放些碎紙屑,敲鼓時可觀察到紙屑在不停地跳動B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機,當有來電時,只見指示燈閃爍,聽不見鈴聲C拿一張硬紙片,讓它在木梳齒上劃過,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較兩次的不同D鑼發(fā)聲時用手按住鑼,鑼聲就消失了第II卷(非選擇題)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11填寫單位:(1)一位中學生的身高是167 ______ ,質量是51 ______ ;(2)在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單位是______ 12一張紙的厚度是:69m= ______ m13如圖所示機械停表的計數是_____,合計_____S14使用刻度尺之前,要注意觀察它的零刻度線、_______和_______,使用刻度尺進行讀數時,視線要和尺面_______15某同學四次測同一物體的長度得到的測量結果分別是:3.62cm、3.63cm 、3.58cm、3.62cm,在測量中存在錯誤的數據是_________,該物體的長度應記為__________16圖是探究聲音產生及其特性的小實驗:(1)用手撥動塑料尺,塑料尺會發(fā)出聲音,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______而產生(2)若增大塑料尺振動的幅度,則聲音的______增大(3)改變塑料尺伸出桌邊的長度,會使聲音的______發(fā)生改變17超聲與次聲超聲:通常把頻率高于20 000 Hz的聲音稱為________次聲:頻率低于20 Hz的聲音稱為________人的聽覺范圍:正常人的耳朵只能聽到________Hz到20 000 Hz之間的聲音不在此頻率范圍的聲音人耳都聽不到18音色定義:反映聲音的____和___,也稱音品影響因素:不同物體發(fā)出聲音的音色是不同的,與物體的材料和結構有關應用:可以根據音色判斷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樂器及物體等19如圖所示,測得一枚紐扣的直徑是________第21題圖第19題圖20“掩耳盜鈴”是在________處減弱聲音,“無聲手槍”采用消聲器是在________處減弱聲音21用刻度尺測量鉛筆的長度,如圖所示,此刻度尺分度值是_____,鉛筆的長度是_____22甲、乙、丙三位同學在用量筒測液體體積時,讀數情況如圖所示,其中______同學讀數正確,量筒中液體體積為______。評卷人得分三、計算題23科學工作者為了探測海底某處的深度,向海底垂直發(fā)射超聲波,經過3s,收到回波信號,問:(1)海洋中該處的深度為多少米?聲音在海水中傳播的速度是 1531m/s)(2)這種方法能不能用來測量月亮到地球的距離?為什么?24一輛汽車在山崖前鳴笛,汽車靜止鳴笛后4s司機聽到了回聲聲音的傳播速度v=340m/s)求:(1)汽車距山崖的距離?(2)該汽車若以54km/h的速度勻速駛向前面的山崖,鳴笛后4s司機聽到了回聲求聽到回聲時汽車距離山崖的距離?評卷人得分四、綜合題25如表所示:是一些介質中的聲速,請同學們觀察表格回答以下問題:一些介質中的聲速v/(ms1)空氣(0)331冰3230空氣(15)340銅3750煤油(25)1324鋁5000水(常溫)1500鐵5200(1)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有什么規(guī)律(寫出兩條)______,________?(2)在長為850m的金屬管的一端敲擊一下,在另一端先后聽到兩個聲音,兩聲相隔2.33s聲音在金屬管中的傳播速度是多少____?該金屬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_____?(此時氣溫約為15)評卷人得分五、實驗題26音調在學習吉他過程中,小雨發(fā)現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是受各種因素影響的經過與同學們討論,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可能與琴弦的橫截面積;猜想二:可能與琴弦的長短有關;猜想三:可能與琴弦的材料有關為了驗證這些猜想,它們找到了下表所列規(guī)格的琴弦,因為音調的高低取決于聲源震動的頻率,于是借來一個能夠測量震動頻率的儀器進行試驗其規(guī)格分別如下表 編號123456789材料銅銅銅銅銅銅銅尼龍尼龍長度606060901209090120橫截面積0.760.891.020.760.761.021.021.02為了驗證猜想一,應選用______ 、______ 、______ 為了驗證猜想二,應選用______ 、______ 、______ 為了驗證猜想三,必須知道編號5的數據,請?zhí)顚懢幪?的數據:______ 、______ 27為了探究聲音產生的原因,小明和小麗一起做了幾個實驗:小明把手放在喉嚨處,大聲講話,感覺喉頭振動了;小麗把發(fā)聲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1)通過對上面的種種實驗現象的分析,能得出聲音是由______產生(2)小華同學,用手敲鼓,他知道聲音是由鼓面的______發(fā)出的,但是他看到鼓面幾乎沒有什么異樣為了使看到的實驗現象更明顯,他在鼓面上撒些小紙團,撒小紙團目的是______(3)小明、小麗等同學在探究上述問題之后,又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聲音是怎樣從發(fā)聲物體傳播到遠處的?針對這一問題,他們經過認真地思考,提出了兩種猜想:聲音要傳播出去,需要別的物質做媒介;聲音要傳播出去,不需要什么物質做媒介究竟哪一種猜想是正確的呢?小明他們進行了如下的實驗:把正在響鈴的手機放在玻璃罩內,再逐漸抽出玻璃罩內空氣的過程中,會聽到鈴聲逐漸______再打開閥門,讓空氣逐漸進入玻璃罩內,又會聽到鈴聲逐漸______推理過程:玻璃罩內空氣越少,傳出的聲音越______,如果玻璃罩內抽成真空后,就聽不到手機響鈴的聲音了結論:______由此現象可以推得猜想______是正確的參考答案1B【解析】【分析】【詳解】A排球的直徑大約是30cm左右,故A不符合題意;B容積為60mL的墨水瓶的高度約6cm左右,故B符合題意;C鉛筆的長度略小于20cm,在18cm左右,故C不符合題意;D初中物理課本的寬大約在18cm左右,故D不符合題意2B【解析】【詳解】用此刻度尺測量的身高為1.65m,數據的倒數第二位6對應的長度單位是dm,所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dm,測量結果準確到1dm,準確數字是1.6m,最后一位5是估計數字。故B正確、ACD錯誤。3C【解析】【詳解】A鉛筆沒有緊靠刻度尺有刻線的一側,故A錯誤;B鉛筆沒有與刻度尺水平對齊,故B錯誤;C鉛筆左側與刻度尺0刻度線對齊,并且緊靠刻線,故C正確;D鉛筆左側沒有與0刻度線或其它整格刻線對齊,故D錯誤【點睛】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測量工具,使用前要觀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讀數時視線與刻度垂直刻度尺要注意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數4B【解析】【詳解】A物體左邊緣沒有對準零刻度時,讀數時應該用物體右邊緣所對刻度減去左邊緣對應刻度,而直接讀數是由于測量者的失誤造成的是錯誤,不是誤差B記錄長度測量結果時,應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測量估讀時,有人估計大些,有人估計小些,這是誤差;C記錄長度測量結果時,應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如果沒有估讀,數據是錯誤的,不是誤差;D使用刻度尺讀數時,視線必須和刻度尺垂直,如果不垂直造成的是錯誤,不是誤差;5C【解析】【詳解】A質量的單位是千克,此選項錯誤;B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密度,體積的單位是m3,質量的單位是kg,所以密度的單位是kg/m3此選項錯誤C速度的國際單位是米每秒此選項正確;D 壓強的單位:N/m2,簡稱帕斯卡, 此選項錯誤。故選C.【點睛】首先對每個選項分別分析,明確物理量單位的來歷,然后確定符合題意的選項6C【解析】【詳解】A雷聲預示有雨,說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故A錯誤;B敲西瓜聽聲音判斷是否成熟,屬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故B錯誤;C用超聲波清洗眼鏡,說明聲音可以傳遞能量,故C正確;D通過超聲波了解胎兒發(fā)育的情況,屬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故D錯誤。7D【解析】【詳解】A“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據聲音的音色來判斷的,故A錯誤;B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它的傳播需要介質,故B錯誤;C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因此超聲波不能用來測量地球到月球的距離,故C錯誤;D聲音是有能量的,超聲波能粉碎人體內的結石,利用了聲音的能量,故D正確8D【解析】【詳解】A夏日買西瓜,要捧起來拍幾下聽聽聲音,是根據音色判斷西瓜的情況,故A不符合題意;B人們在買陶制品時,習慣用手敲一敲,再用耳朵聽一聽,是根據音色判斷陶制品的情況,故B不符合題意;C用水壺往保溫瓶中灌水,聲音在變化;是根據音調判斷水是否滿了,故C不符合題意;D課堂上回答問題時要大點聲,自習課研究問題時要小點聲,是改變聲音的響度,故D符合題意。9B【解析】【詳解】A頻率越高,其發(fā)聲的音調越高,頻率不決定響度,故A錯誤;B由聲音的反射特點可知,人們利用超聲波的反射制成的聲吶可以測海底深度,故B正確;C我們根據音色來區(qū)分不同樂器發(fā)出的聲音,故C錯誤;D聲音在15的空氣中速度是340m/s,在真空中不能傳播,故D錯誤10C【解析】【分析】解決此題的關鍵是要明確以下知識點: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聲音的傳播是需要介質的,它既可以在氣體中傳播,也可以在固體和液體中傳播,但不能在真空中傳播;聲音的高低稱為音調,音調的高低與發(fā)聲體的振動快慢有關,物體振動越快,音調就越高【詳解】A在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時見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動,可研究聲音產生的原因;不符合題意;B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機,當有來電時,只見指示燈閃爍,聽不見鈴聲,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不符合題意;C硬紙片在木梳齒上劃的快、慢不同時,振動的頻率不同,所以發(fā)出聲音的音調就會不同,說明音調與頻率有關;符合題意;D鑼發(fā)聲時用手按住鑼,鑼聲就消失,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不符合題意11cm kg s 【解析】【詳解】(1)1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學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167cm左右;2成年人的質量在70kg左右,中學生的質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1kg左右;(2)3在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單位是s,常用單位有時、分等。126.910-5m【解析】【詳解】因為1m=10-6m;所以:69m=6910-6m=6.910-5m。133min10s 190s 【解析】【詳解】12停表的小表盤分度值為0.5min,指針所指時間在3min與4min之間,剛超過3min;大表盤分度值為0.5s,指針所指時間在10s處;故時間為3min10s=190s14量程 分度值 垂直 【解析】【詳解】12刻度尺在測量之前,要觀察其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線如果零刻度線發(fā)生磨損,可以從某一個完整刻度線開始測量讀數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3使用刻度尺,要先將刻度尺放正,有刻度的一邊要緊靠被測物體。視線要與尺面垂直,然后才可以讀數。讀數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記錄數據時,要包括數值和單位兩部分。153.58cm 3.62cm 【解析】【詳解】1在3.62cm、3.63cm、3.58cm、3.62cm中,3.58cm測量結果偏差大,所以其中錯誤的數據是3.58cm;2物體長度為:3.62cm.【點睛】將4個數據進行比較,哪個偏差較大,哪個就是錯誤的;去掉偏差較大的,為減小誤差取平均值算出結果,注意小數點后保留與原題中相同的位數16振動 響度 音調 【解析】【分析】【詳解】(1)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2)2增大振動的幅度,說明響聲會增大;(3)3改變尺子伸出的長度,則尺子振動的頻率會發(fā)生改變17超聲波 次聲波 20 【解析】【詳解】123正常人耳朵只能聽到20Hz到20000Hz的聲音,高于20000Hz的聲音是人耳無法聽到的,叫做超聲波。頻率低于20Hz的聲音人耳也無法聽到,稱為次聲波。18品質 特色 【解析】【詳解】音色反映聲音的品質和特色,也稱音品不同物體發(fā)出聲音的音色是不同的,與物體的材料和結構有關;“聞其聲而知其人” 可以根據音色判斷不同的人,所以我們在電話里也能分辨出是誰在說話191.28cm【解析】【分析】【詳解】讀圖可知,兩個三角板豎直直角邊所對應的位置之間的長度就是紐扣的直徑圖中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我們還應該估讀到mm的下一位,又因為這段長度從2cm開始,到3.28cm結束,所以紐扣的直徑就是d=3.28cm-2.00cm=1.28cm20 人耳 聲源【解析】控制噪聲主要有三種途徑:在聲源處控制噪聲;在傳播中控制噪聲;在人耳處減弱噪聲。所以“掩耳盜鈴”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 “無聲手槍”采用消聲器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的。211mm 18.00 【解析】【詳解】1由圖知: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2鉛筆左側與0刻度線對齊,右側與18.0cm對齊,估讀為18.00cm,所以鉛筆的長度為18.00cm22乙 60ml 【解析】【詳解】1甲、乙、丙只有乙同學視線和液柱的凹形底面相平,是正確的;2量筒的分度值是1ml,液柱在60ml處,液體的體積是60ml。23(1)2296.5;(2)這種方法不能用來測量月亮到地球的距離,因為真空不能傳聲【解析】【詳解】(1)超聲波從海面到海底用的時間:t=3s=1.5s;該處海水的深度:s=vt=1531m/s1.5s=2296.5m;(2)月亮周圍沒有空氣,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故超聲波不能到達月亮,更不能利用聲波的反射測出月亮到地球的距離。答:(1)海洋中該處的深度為2296.5m;(2)這種方法不能用來測量月亮到地球的距離,因為真空不能傳聲。24(1)680m;(2)650m【解析】【詳解】(1)聲音從發(fā)出到山崖的時間為:t=4s=2s,由v=得,汽車距山崖的距離為:s=v聲t=340m/s2s=680m;(2)54km/h=15m/s,汽車行駛的路程:s車=v車t=15m/s4s=60m;聲音傳播的距離:s聲=v聲t=340m/s4s=1360m;設司機鳴笛時汽車到高山的距離為s,則:2s=s聲+s車=1360m+60m=1420ms=710m;司機聽到回聲時汽車到高山的距離:s=ss車=710m60m=650m.答:(1)汽車距山崖的距離680m;(2)司機聽到回聲時距離高山650m.25聲音的傳播速度與介質的種類有關,氣體中的聲速最小、液體次之,固體中最大 聲速與溫度有關 聲音在金屬管中的傳播速度是5000m/s 該金屬管可能是由鋁制成的 【解析】【詳解】(1)12根據固體、液體和氣體中的速度不同,可得出結論:聲音的傳播速度與介質的種類有關,氣體中的聲速最小、液體次之,固體中最大根據兩次空氣中的聲速不同,得出結論:聲速與溫度有關(2)3由 得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時間是:聲音在金屬管內傳播的時間:;聲音在金屬管內傳播的速度:查表知:金屬管可能是鋁制成的【點睛】學會分析數據表,得到物理規(guī)律,同時熟練運用速度的公式及其變形是解答的關鍵261 2 3 1 4 6 120 1.02 【解析】【詳解】(1)123為驗證猜想一,可選擇長度和材料都相同,而橫截面積不同的琴弦1、2、3進行研究(2)456為驗證猜想二,應選擇橫截面積和材料都相同,而長度不同的琴弦1、4、6進行研究(3)78為了驗證猜想三,應選擇橫截面積和長度都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琴弦尼龍、銅進行研究,因此數據應與8相同,即橫截面積都是1.02mm2,長度都是120cm。27振動 振動 發(fā)聲振動轉換成鼓面上小紙屑的振動易于觀察 減小 變大 小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解析】【詳解】(1)1講話是聲帶的振動,音叉發(fā)聲使水振動,都能證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2)2用手敲鼓,聲音是由鼓面的振動發(fā)出的。3為了使看到的實驗現象更明顯,在鼓面上撒些小紙團,撒小紙團目的是顯示鼓面的振動,這是放大法(轉換法)的運用;(3)4a.把正在響鈴的手機放在玻璃罩內,再逐漸抽出玻璃罩內空氣的過程中,會聽到鈴聲逐漸減弱。5b.再打開閥門,讓空氣逐漸進入玻璃罩內,又會聽到鈴聲逐漸變大。6c.進一步推理:玻璃罩內空氣越少,傳出的聲音越越小,如果玻璃罩內抽成真空后,就聽不到手機響鈴的聲音了。7d.得出結論: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8由此現象可以推得猜想“聲音要傳播出去,需要別的物質做媒介”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