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上)江西省宜春市九中期中考試物理試題(外國語學校初二).docx
江西省宜春市九中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上)期中考試物理試題(外國語學校初二)一、單選題1如圖是測量成人一拃的長度,下列正確的是()A視線甲的結果比視線乙大,是測量誤差B視線乙的結果是19cmC視線甲是錯誤的讀法,結果和乙之間差異不叫誤差D甲乙兩種讀數相差無幾,都是正確的2海上發生風暴時會產生次聲波,次聲波在空氣和海水中傳播的速度比風暴移動的速度大次聲波接收處理設備就是利用這一特點提前感知,預報海上風暴,從而為漁業、航海等服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次聲波不能傳遞信息B次聲波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C次聲波在海水中比空氣中傳播慢D次聲波的頻率太高,人耳聽不見3下列事例不能用光的直線傳播來解釋的是( )A日食和月食現象B打靶時的三點一線C坐井觀天,所見甚小D發生雷電時,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4天地萬物、五光十色,關于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太陽光是由多種色光組合而成的B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現象C太陽光色散實驗中不存在紫外線D紅光不可以由其他顏色的光混合而成5觀察水邊風景照片,總會發現“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暗一些,這是由于()A水面只將一部分的入射光線反射入人眼B眼睛的錯覺C光線被反射掉一部分D沖洗照片質量有問題6將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其下方的紙上呈現一個并非最小的光斑,這時光斑到凸透鏡的距離為L,若凸透鏡遠離紙的過程中光斑先變小再變大,該凸透鏡的焦距( )A一定小于LB一定等于LC一定大于L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7關于各種光學儀器的使用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汽車中的后視鏡是凸透鏡B太陽灶中使用的鏡子是凸面鏡C馬路轉彎處的彎道觀察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D牙科醫生觀察口腔中的牙齒時,使用的小鏡子是凹面鏡二、填空題8長度測量的工具是_____,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單位是_____。如圖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鉛筆的長度記作_____;秒表的讀數為_____s。9如圖所示,用A、B兩刻度尺測同一木塊的邊長,就分度值而言,_________刻度尺精密些, 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____刻度尺不正確。10“聞其聲而知其人”,這主要是依據聲音的____特征“輕聲細語”主要是描述聲音的_____特征“渾厚低沉”主要是描述歌唱家歌聲的____特征112010年4月14日凌晨,青海省玉樹縣發生7.1級地震,給當地人民帶來了巨大損失在抗震救災中,專家搜救隊和直升機搶險隊在搶救生命和運送物資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專家搜救隊在搜救被困人員時,主要是通過喊話和注意聽被困人員的呼喊、呻吟、敲擊聲,先確定被困人員的大致位置,再進行施救這種搜救方式利用了聲音能夠傳遞_____被困人員通過敲擊發出求救信號,聲音主要是通過_____(選填“氣體”或“固體”)傳給搜救人員的12平時我們聽到的聲音,一般是靠 _____ 來傳播的凡影響人們正常生活和工作,對聽覺和身心有害的聲音都稱為_____,控制噪聲,主要從消聲、_____和隔聲三個方面采取措施。13有以下事實或做法: 人們挑選瓷器時,總要敲擊幾下,以判斷瓷器是否有裂紋;醫生用“B超”來獲取病人體內器官的情況; 醫生用超聲波給人們潔牙; 中醫通過“聞”來診病; 外科醫生用超聲波除去人體內的結石以上事例中,能表明聲可以傳遞信息的是______________,能表明聲可以傳遞能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14某人身高1.70米,位于平面鏡前3米處,所成的像離鏡面_____米;若人向前走了1米,則所成的像離鏡面_____米,像到人的距離是_____米,像高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15電影院里坐在不同位子上的觀眾都能看到銀幕上的畫面,是由于光在銀幕上發生______ 的緣故而在教室某些位置看黑板,只看到一片光亮,看不清粉筆字,這是由于光在黑板上發生______ 的緣故16將凸透鏡的一面正對著太陽光,另一面正對著一張白紙,調整凸透鏡與白紙之間的距離,使白紙上的光斑最小、最亮,這時鏡片與紙之間的距離近似等于凸透鏡的____,平行光線會聚的這一點叫做______一般的凸透鏡有_______個這樣的點17如圖所示為光從空氣射向玻璃時發生折射的光路圖,由圖可知,折射光線是_______,入射角是________度界面的________(選填“上”、“下”“左”“右”)側是空氣三、作圖題18在圖中,根據給出的入射光線AO畫出反射光線OB,并標出反射角。19作出光線透過玻璃磚的折射光路圖。20完成下圖的光路圖。四、實驗題21如圖所示,是陳濤同學探究光反射規律的實驗。他進行了下面的操作:(1)實驗時從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傳播路徑,這是因為光在光屏上發生了_____(填“鏡面”或“漫”)反射。這種反射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反射規律(2)如圖甲,讓一束光貼著紙板沿某一個角度射到O點,經平面鏡的反射,沿另一個方向射出,改變光束的入射方向,使i減小,這時r跟著減小,使i增大,r跟著增大,r總是_____i,說明_____.(3)如圖甲,入射光線為EO,反射光線為OF,若讓一束光沿FO射入,我們會發現反射光線沿_____射出,這說明了光在反射時,_____。(4)如圖乙,把半面紙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這時,在NOF上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線,說明_____。22如圖所示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圖。(1)其中M是一塊_____,A是一支點燃的蠟燭,B是一支_____的蠟燭(選填“點燃”或“未點燃”),圖中沒有畫出的實驗器材還有_____。(2)兩支蠟燭到玻璃板的距離_____,它們的連線跟玻璃板_____,觀察到玻璃板上燭焰像與燭焰的大小_____。(3)在M的后面擋一張黑紙,_____(選填“能”或“不能”)看到M里面的燭焰,這樣做可以探究平面鏡所成的是_____像。23某小組選用了圖1甲中光源、水、水槽、可折轉的光屏(帶刻度)等器材,用于完成探究“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時的折射規律”(1)使用可折轉的光屏,是為了觀察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是否_____(2)光從空氣射入水中,入射點為O點,不斷改變入射角,讀出刻度盤上對應的折射角,將實驗結果畫在圖丙中,其中1和1、2和24和4分別表示各次入射光線和對應的折射光線的位置.由此可得出,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且折射角_____(選填“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當光從空氣垂直射入水中時,折射角等于_____度.(3)在探究中,小組成員小明同學提出了一個猜想:光從空氣斜射進入不同透明介質發生的折射程度是否都相同?于是小明提出如下實驗方案:先讓一束入射光從空氣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記錄下光斑位置(如圖丁所示);接著分別倒入水和油,記錄對應的光斑位置,再通過分析就可得到實驗結論.經討論,同學們認為這一方案是可行的,于是進行了探究實驗a.要實現探究目標,他們應選擇圖戊中的_____和_____(選填字母序號)兩圖示實驗;b.實驗時,同學們在水槽底部貼上一把自制紙質刻度尺,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_____c.某小組同學正確實驗后,所記錄的三次光斑的相對位置如圖己所示,經分析可知:光從空氣斜射入_____五、綜合題24閱讀并回答;超聲波及其應用人能夠聽到聲音的頻率范圍從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聲音叫次聲波,高于20000Hz的聲音叫超聲波。超聲波具有許多奇異特性:1、空化效應,超聲波能在水中產生氣泡,氣泡爆破釋放出高能量,產生強沖擊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斷沖擊物件的表面,使物體表面及縫隙中的污垢迅速剝落,從而達到凈化物件表面的目的。2、傳播特性,它的波長短,在均勻介質中能夠定向直線傳播,根據這一特性可以進行超聲探傷、測厚、測距、醫學診斷等。(1)超聲波的頻率范圍是_____;(2)超聲波能夠清洗物件是因為聲波具有_____;(3)宇航員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聲波測定兩山之間的距離,是由于_____;(4)若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為1500m/s,利用回聲定位原理從海面豎直向海底發射超聲波,到接收回聲所用時間為6s,那么該處海洋的深度為多少m?_____參考答案1C【解析】【詳解】A視線甲的結果比視線乙大,這不是測量誤差,這是錯誤的測量方法,A錯誤;B視線乙的結果應該精確到1cm,并且還要估讀一位,所以結果應該是19.0cm,B錯誤;C視線甲是錯誤的讀法,結果和乙之間差異不叫誤差,C正確;D甲的讀數是錯誤的,D錯誤2B【解析】【詳解】A次聲波既能傳遞能量,也能傳遞信息,故A錯誤,不符合題意;B次聲波也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故B正確,符合題意C次聲波在海水中比空氣中傳播快,故C錯誤,不符合題意;D人耳能聽到的聲音的頻率范圍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聲波,由于次聲波的頻率不在人的聽覺頻率范圍,所以人聽不到,故D錯誤,不符合題意【點睛】此題考查了聲音的產生和傳播條件、傳播速度,有一定的綜合性,但難度不大,強化對課本基礎知識的記憶是解決識記性題目的基礎3D【解析】【分析】【詳解】A當月球轉到地球和太陽之間,月球擋住了太陽照向地球的光,我們就看不到太陽,這是日食;當地球到了月球和太陽的中間,太陽光無法射到月亮上面,在地球上觀測月球便有一塊區域出現了陰影,這就是月食,都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A能用光的直線傳播來解釋;B在練習射擊時,要“三點一線”,即槍口標尺上的缺口、槍上的準星和射擊目標要重合,可以瞄準靶心,有利于提高射擊成績,這是因為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的,故B能用光的直線傳播來解釋;C過井沿的邊緣和青蛙的眼球畫出進入青蛙眼睛最邊緣的兩條光線,如圖所示,可見“井底之蛙,所見甚小”故C能用光的直線傳播來解釋;D發生雷電時,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是因為在空氣中光速大于聲速,故D不能用光的直線傳播來解釋故選D【點睛】區分三種光現象(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一般來說:見到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就想到到光的直線傳播原理;見到鏡子、倒影、潛望鏡就想到到光的反射原理;見到水中的物體,隔著玻璃或透鏡看物體就想到到光的折射原理4C【解析】【詳解】AD太陽光是復色光,包含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和兩種看不見的紅外線和紫外線,故AD正確B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現象正確;C太陽光經三棱鏡分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和兩種看不見的紅外線和紫外線紅外線和紫外線都是看不見的光,紅外線通常伴隨著紅光出現,紫外線通常伴隨著紫光出現故選C【點睛】紅外線和紫外線是看不見的光線,兩者遵循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規律等掌握紅外線和紫外線的作用和用途5A【解析】【詳解】觀察水邊風景照片,總會發現“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暗一些,這是由于光線一部分反射進入人眼,另一部分折射進入水中,故選A。6C【解析】【詳解】由于光斑到凸透鏡的距離為L時,紙上呈現一個并非最小的光斑,這個光斑可能是焦點之后的,也可能是焦點之前的光斑,所以凸透鏡的焦距fL;若凸透鏡遠離紙的過程中光斑先變小再變大,說明凸透鏡的焦點不在光斑之前,故焦點應在光斑之后,因此焦距f一定大于L;故選C7C【解析】【詳解】A汽車中的后視鏡是凸面鏡,不是凸透鏡,A錯誤;B太陽灶中使用的鏡子是凹面鏡,能把光線會聚在一點,B錯誤;C馬路轉彎處的彎道觀察鏡是凸面鏡,能使光線發散,擴大視野,C正確;D牙科醫生觀察口腔中的牙齒時,使用的小鏡子是平面鏡,D錯誤。8刻度尺 米 1mm 【解析】【詳解】12長度測量的工具是刻度尺;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單位是米;345從圖中可以看到,1cm的長度里面有10個刻度,所以分度值應該是1mm;這支鉛筆長度為秒表的讀數為9A B 【解析】【詳解】1刻度尺A的分度值是1mm;刻度尺B的分度值是2mm刻度尺A的精確程度高;2刻度尺B的刻度面沒有和被測物體緊貼,所以是錯誤的。10音色 響度 音調 【解析】【分析】【詳解】不同人聲音的音色不同,區別出熟悉的人誰在說話,是因為音色不同的原因;“輕聲細語”是指說話聲音小,即聲音的響度小;“渾厚低沉”主要是指歌唱家唱歌時聲帶的振動頻率低,使聲音的音調低11信息 固體 【解析】【詳解】1聲音的利用有兩種,一種是傳遞信息,另一種是傳遞能量,通過喊話和注意聽被困人員的呼喊、呻吟、敲擊聲,先確定被困人員的大致位置,再進行施救,這是利用了聲音能夠傳遞信息;2被困人員通過敲擊發出求救信號,聲音主要是通過倒塌的墻壁等固體傳遞給搜救人員的。12空氣 噪聲 吸聲 【解析】【詳解】1平時我們聽到的聲音,一般是靠空氣來傳播的;23凡影響人們正常生活和工作,對聽覺和身心有害的聲音都稱為噪聲;控制噪聲,主要從消聲、吸聲和隔聲三個方面采取措施。13 【解析】【詳解】聲音能傳遞能量和信息;能表明聲可以傳遞信息的是、,能表明聲可以傳遞能量的是、143 2 4 不變 【解析】【詳解】身高1.70m的人站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前3m處,像距等于物距等于3m;若人向前走了1米,則他距離鏡面為:3m1m=2m,則像與鏡面的距離也為2m,像到人的距離為2m+2m=4m;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大小相同,不管他遠離平面鏡還是靠近平面鏡時,像的大小不變15漫反射 鏡面反射 【解析】【分析】【詳解】12教室里坐在不同位子上的同學,都能看到多媒體銀幕上的畫面, 這是因為光在銀幕上發生漫反射的緣故,漫反射是指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將沿各個方向反射出去,正是由于漫反射,我們才能從不同的方向看見本身不發光的物體; 而在教室某些位置看黑板,只看到一片光亮, 看不清粉筆字, 又是由于光在黑板上發生鏡面反射的緣故,鏡面反射是指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時,反射光仍然被平行的反射出去16焦距 焦點 兩 【解析】【詳解】當凸透鏡正對太陽光時,光屏上最小、最亮的光斑就是凸透鏡的焦點光斑到凸透鏡中心的距離就是凸透鏡的焦距,對于軸對稱的凸透鏡來說,有兩個焦點17OB 60 左 【解析】【分析】光線從一種介質斜射向另一種介質時,在界面將發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具有對稱性,在界面的同側,入射光線和折射光線不對稱,分別在界面的兩側【詳解】由于反射角要等于入射角,故OC、OA中應是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則PQ為法線,MN為界面,而入射光線和折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故OB是折射光線,CO是入射光線,由于COM=30,故入射角為COP=60,折射角為BOQ=30,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界面的左側是空氣,右側是玻璃18【解析】【詳解】從圖中可以看到,入射光線AO與水平面的夾角是40,那么入射角是50,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等于50,先垂直水平面作一條法線,再作出對應的反射光線OB,如下圖所示。19【解析】【詳解】從圖中可以看到,光線從空氣透過玻璃磚時,根據光的折射規律,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先作出法線,再大概作出折射光線;從玻璃磚射出去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其大小等于從空氣進入玻璃磚時的入射角,如下圖所示。20【解析】【詳解】從甲圖可以看到,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通過焦點,由此可作出折射光線;從圖乙可以看到,折射光線與主光軸平行,那么入射光線的延長線經過凹透鏡另一側的虛焦點,由此可作出入射光線。如下圖所示。21漫 遵循 等于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EO 光路是可逆的 不能 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解析】【詳解】(1)12從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傳播路徑,這光屏的表面是粗糙的,光在光屏上發生了漫反射;這種反射依然遵循反射規律;(2)34i減小,這時r跟著減小,使i增大,r跟著增大,r總是等于i的,說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56若讓一束光沿FO射入,我們會發現反射光線沿EO射出;這說明了光在反射時,光路是可逆的;(4)78把半面紙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這時,在NO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線,說明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22玻璃板 未點燃 白紙、筆、刻度尺、火柴、光屏 相等 垂直 相等 能 虛 【解析】【詳解】(1)123其中M是一塊玻璃板,它可以讓光線透過玻璃板,也可以讓光線在玻璃板上反射,所以選擇玻璃板;B是一支未點燃的蠟燭,這樣可以看到后面未點燃的蠟燭和前面點燃的蠟燭的像重合;圖中沒有畫出的實驗器材還有白紙、筆、刻度尺、火柴、光屏;(2)456由實驗可得,兩支蠟燭到玻璃板的距離相等,它們的連線跟玻璃板垂直,觀察到玻璃板上燭焰像與燭焰的大小相等;(3)78蠟燭A燭焰發出的光經玻璃板反射,如果在M的后面擋一張黑紙,能看到M里面的燭焰,所以說平面鏡所成的是虛像。23在同一平面內 增大 小于 0 B D 便于確定折射光線的位置 不同透明介質發生的折射程度是不同的 【解析】【詳解】(1)1使用可折轉的光屏,是為了觀察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2)234從圖丙可以看到,從1到4,入射角不斷增大,從1到4,它的折射角也不斷增大,還能看出入射光線2的入射角是大于對應折射光線2的折射角,同理3和3、4和4,由此可得出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觀察入射光線1和折射光線1可知,當光從空氣垂直射入水中時,折射角等于0;(3)56要實現探究目標,要保持液體深度一樣,入射光線方向一樣,兩種液體是不同的,從圖戊中可以看到,應該選擇B和D兩圖示實驗;7實驗時,同學們在水槽底部貼上一把自制紙質刻度尺,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便于確定折射光線的位置;8所記錄的三次光斑的相對位置都不相同,由此可知道,光從空氣斜射入不同透明介質發生的折射程度是不同的。24大于20000Hz 能量 真空不能傳聲 【解析】【詳解】(1)1從題文“高于20000Hz的聲音叫超聲波”可知,超聲波的頻率范圍是大于20000Hz;(2)2超聲波能夠清洗物件是因為聲波具有能量;(3)3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月球上是真空,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所以宇航員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聲波測定兩山之間的距離;(4)4由題意可知,聲音經過的路程為那么該處海洋的深度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