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上)貴州省黔西南興仁市黔龍學校10月月考物理試題.docx
貴州省黔西南興仁市黔龍學校2019-2020學年八年級10月月考物理試題一、單選題1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溫度為0時,水已不存在,全部結成冰 B溫度為0時,冰、水和水蒸氣都有可能存在C溫度為0時,冰已不存在,全部化成水 D溫度為0時,冰和水都有可能存在,但沒有水蒸氣2下列關于物態變化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將水加熱到時,水就會沸騰B水的蒸發在時也能發生C的冰放到的水中,冰可以熔化D固體在熔化時吸收熱量,溫度一定升高3下列關于圖象的表述,正確的是( )A圖甲,表示在水加熱至沸騰的過程中,溫度與加熱時間的關系B圖乙,表示在液體凝固成晶體的過程中,溫度與放熱時間的關系C圖丙,表示變速直線運動路程與時間的關系D圖丁,表示勻速直線運動路程與時間的關系4電冰箱的工作原理如圖所示.由此可見,在電冰箱工作時,制冷劑發生的物態變化有( )A熔化和凝固B汽化和液化C升華和凝固D蒸發和沸騰5如圖所示是加熱-30的冰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根據圖像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BC段是冰的熔化過程,溫度不變,說明熔化不需要吸熱B水的沸點是98,說明當地的大氣壓高于一個標準大氣壓C冰熔化時溫度保持0不變,說明冰是晶體D加熱相同時間時,冰升溫比水快,說明冰的比熱容比水大6細心觀察會看到水在一年四季發生著奇妙的變化,下列現象的描述中,屬于凝華現象的是( )A初春,湖面上的薄冰層開始融化,匯成溪流B仲夏,在景區草坪上噴霧裝置在工作C暮秋,樹枝上結了一層霜D隆冬,潑向空中的熱水瞬間成冰7如圖所示,燒杯內盛有適量水并用酒精燈加熱(標準大氣壓下),甲試管盛有水,乙試管盛有酒精,則甲乙兩試管(水的沸點為100,酒精的沸點為78)( )A都會沸騰 B都不會C甲會沸騰,乙不會沸騰 D甲不會沸騰,乙會沸騰8小紅吃雪糕時,看到雪糕周圍冒“冷氣”,由此她聯想到了冬天用開水泡方便面時碗里冒“熱氣”的情景以下是她對“冷氣”和“熱氣”的思考,其中正確的是( )A“冷氣”和“熱氣”本質是相同的,他們都是汽化生成的水蒸氣B“冷氣”和“熱氣”本質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氣C“冷氣”和“熱氣”本質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D“冷氣”和“熱氣”本質是相同的,但水蒸氣來源不同,前者來源于空氣中、后者是由熱水汽化生成9關于光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岸邊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倒立的像B在陽光照射的樹蔭下看到的一個個圓形的小亮斑是樹葉的影子圍成的C光在同種介質中,也可以不是沿直線傳播D能從不同的方向看見本身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光在其表面發生了鏡面反射10關于光和聲音的傳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光和聲音的傳播都需要介質B閃電打雷時,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是因為光的傳播不需要時間C光和聲音從空氣中進入水中傳播,速度都減慢了D光和聲音都可能造成環境污染11如圖,點燃的蠟燭放在距小孔a處,它成像在距小孔b處的半透明紙上,且a大于b,則半透明紙上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像B正立、縮小的像C倒立、縮小的像D正立、放大的像12測量視力時,利用平面鏡成像特點可以節省空間。如圖所示,讓被測者面對鏡子背對視力表,此人看到視力表的像離他的距離是( )A3m B5m C4m D6m二、填空題13寒暑表如圖左所示,表示此刻的室溫為___;打開電風扇,人感覺更冷了,此時寒暑表的示數___(選填“升高”、“不變”或“降低”),她感覺冷的原因是________圖右中體溫計的示數是______;如果有一粗心的護士沒有甩就直接去測量另一個38的病人的體溫_____(選“能”/“不能”)正確測出他的體溫14如圖是“探究某物質熔化和凝固規律”的實驗圖象,由圖像可知:該物質是_____(晶體/非晶體),你判斷的依據是_____,DE段該物質處于____態,圖中____段是它的凝固過程,該物質的熔化過程一共用了______min。15生活中處處有物理: (1)煮雞蛋用水,而炸油條等用油,這樣可以對不同食物提供不同的溫度,這樣選擇的原因是油和水的_______不同。(2)小明在浴室中洗澡時,看到浴室內有兩根水管,一根水管上有很多水滴,而另外一根水管上卻沒有水滴。他猜一根是熱水管,一根是冷水管,但他又怕燙著而不敢摸,請你幫他判斷出沒有水滴的那根是_______(填“冷”或“熱”)水管。(3)液化石油氣是在常溫下通過_______的方法使氣體液化的。16夏日清晨,陽光明媚,周末小明和媽媽一同來到湖邊散步,岸上拉著母子倆長長的影子,湖中柳影搖曳,小明指著自己的影子對媽媽說這是光的________形成的,又指著湖中柳樹的倒影說這是光的________形成的媽媽指著水中的魚問小明,這又是光的什么形成的呢?小明告訴媽媽這是光的____________形成的17現代技術已經可以實現測量月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從地球向月球發射信號,經月球反射后返回地球,然后根據信號的傳播速度及返回時間計算出地月之間的距離此信號源的選擇應為________(填“聲源”或“光源”)某次小明在看到閃電后5s聽到了雷聲,則打雷處距離小明________m18在“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實驗中,一紙板豎直放置在平面鏡上。一束光線沿EO入射,并沿OF射出,如圖所示。入射角是_____;改變光的入射方向,讓入射光線靠近法線,則反射角變_____;以NO為軸將硬紙片的右半面向后旋轉,在硬紙板上_____(選填“能”、“不能”)觀察到反射光線,這說明了_____。19小明身高1.65m,站在經直放置的平面鏡前5 m處,他在鏡中的像的高度是_______ ,若小明以1m/s的速度向鏡面方向移動3s,則小明向鏡面移動了_______ m,他與鏡中的像之間的距離變成了_______ m三、作圖題20如圖所示,MN是平面鏡,A為發光點,B為反射光線上的一點,試畫出從光源A發出的光線經過B的光路圖21在如圖中作出反射光線,并標出反射角的度數;22如圖甲,畫出物體AB在平面鏡中的像。四、實驗題23下圖表示的是某種物質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加熱的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根據圖象請你回答下列問題(1)這種物質是_____。該物質的熔點是______ ;沸點是_______ 。(2)該物質熔化過程是____段,經過____分鐘,需要___ 熱 ,溫度____;(3)該物質沸騰過程是____段,需要___熱 ,溫度____ ;24利用如圖裝置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1)實驗時應選較________(選填“厚”或“薄”)的玻璃板豎立在水平桌面上。(2)點燃蠟燭A,透過玻璃板觀察到A的像,把與A完全相同的蠟燭B放在像的位置,觀察到B與像完全重合,說明像與物___________。(3)將光屏放到像的位置,無法直接在光屏上觀察到像,說明所成的像是_________像。(4)用方格紙替代白紙,更方便探究像與物的___________關系。(5)移動蠟燭A進行多次實驗,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實驗中還需要________,用來測量像與物到玻璃板的________。(7)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像與物的大小________;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________。利用數學中的知識,平面鏡成像的規律也可以表述為:像與物關于鏡面______________ 。五、計算題25一物體作直線運動,全程100m,前一半路程用了10s,后一半路程用了5s,那么,(1)物體通過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多少m/s,(2)通過后一半程的速度是多少,(3)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6火車在進入隧道前必須鳴笛.若火車速度為72km/h,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司機在鳴笛后2s 時聽到自隧道口處的山崖反射的回聲,則鳴笛時火車到隧道口的距離是多少m.參考答案1B【解析】【分析】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0;蒸發可以在任何溫度下進行?!驹斀狻恳幎ū旌衔锏臏囟仁?,因此溫度為0時,水、冰都可以存在;故A、C錯誤;規定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0,而蒸發可以在任何溫度下進行,因此溫度為0時,冰、水和水蒸氣都有可能存在,故D錯誤、B正確。故選:B。2B【解析】【詳解】A將水加熱到100,如果水沒有繼續吸熱,它就不會沸騰,A項錯誤;B水只要是液態,在-20時也能發生蒸發,選項B正確;C的冰放到的水中,由于沒有溫度差,不會有熱量傳遞,那么冰沒有吸熱,即使達到熔點,也不會熔化,C項錯誤;D晶體在熔化時吸收熱量,但溫度不升高,非晶體在熔化時吸收熱量,溫度會升高, D項錯誤。3B【解析】【詳解】A液體在沸騰過程中吸熱,但溫度不變(即溫度不會再上升),故A錯誤; B在液體凝固成晶體的過程中,不斷放熱,溫度保持不變;圖象中溫度整體呈下降趨勢,且有一段時間內溫度保持不變,符合晶體凝固的特點,是晶體凝固的圖象,故B正確; C由圖象知,路程與時間成正比,表示勻速直線運動路程與時間的關系,故C錯誤; D由圖象知,隨著時間的增加,路程不變,說明物體保持靜止狀態,故D錯誤。4B【解析】【詳解】根據題意知道,電冰箱工作時冷凝器里的液態制冷劑,經過一段很細的毛細管進入冷凍室的管子里,在這里迅速汽化吸熱,使溫度降低,生成的蒸氣又被壓縮機抽走,壓入冷凝器,在外面冷凝器中發生液化而放熱,并將熱散失在空氣中,故只有B符合題意。5C【解析】【詳解】A、圖像中BC段是冰的熔化過程,雖然溫度不變,但熔化過程需要吸熱,故A錯誤;B、水的沸點隨氣壓的升高而升高,隨氣壓的降低而降低,沸點是98,說明當地的大氣壓低于一個標準大氣壓,故B錯誤;C、由圖像可知,在BC段,物質的溫度保持0不變,所以該固體的熔點是0,此過程中物質正在熔化,是晶體,故C正確;D、冰在完全熔化為水時,質量不變;同一個加熱器進行加熱,加熱時間相同時冰和水吸收的熱量相同;冰升溫比水快(即冰的上升溫度較高),由可知,冰的比熱容比水??;故D錯誤。6C【解析】【分析】物質從固態到液態的過程叫做熔化,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做凝固;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叫做做汽化,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叫做液化;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叫升華,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叫凝華?!驹斀狻緼、冰融化是由固態的冰變成液態水的過程,屬于熔化現象,故A錯誤;B、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的液態小水珠,故B錯誤;C、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直接變成的小冰晶,屬于凝華現象,故C正確;D、熱水瞬間成冰,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屬于凝固現象,故D錯誤。故選C。7D【解析】【分析】液體沸騰的條件:達到沸點并且要繼續吸熱;液體沸騰規律: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驹斀狻吭?個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甲試管中裝的是水,燒杯中的水即使沸騰,溫度最高也是100,這樣的話,即使試管中的水能夠達到100,但達到100后就不能從燒杯中的水吸收熱量,不會沸騰;乙試管中裝的是酒精,因為酒精的沸點是78,低于水的沸點,會從水中不斷吸熱,會沸騰。故選:D。【點睛】此題主要考查了液體沸騰的條件及特點。知道液體沸騰必須達到沸點,并且要繼續吸熱;液體沸騰過程中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8D【解析】試題分析:雪糕周圍冒“冷氣”是雪糕周圍的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雪糕,液化而成的小液滴,冬天用開水泡方便面時碗里冒“熱氣”,是熱的水蒸氣遇到冷空氣,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所以,“冷氣”和“熱氣”本質是相同的,但水蒸氣來源不同,前者來源于空氣中、后者是由熱水汽化生成,故D正確考點:生活中的物態變化9C【解析】【詳解】A岸邊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鏡成像,平面鏡成正立的虛像,由于像與物體對稱,所以看起來像是倒立的,但不能這樣描述,故A錯誤;B在陽光照射的樹蔭下看到的一個個圓形的小亮斑是小孔成像現象,是太陽的像,故B錯誤;C光只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才沿直線傳播,如空氣不均勻時,也可以不沿直線傳播,故C正確;D能從不同的方向看見本身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光在其表面發生了漫反射,故D錯誤故選C10D【解析】【詳解】A、光可以在真空中傳播,因此光的傳播不需要介質,而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故A錯誤;B、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是因為光的傳播速度遠遠大于聲音的傳播速度,而光的傳播同樣需要時間,故B錯誤;C、光從空氣中進入水中傳播,速度減慢了,而聲音從空氣中進入水中傳播時,速度加快了,故C錯誤;D、噪聲污染、光污染都會造成環境污染,故D正確故選D【點睛】要知道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雖然在其它介質中的聲速我們不會全記住,但要知道一般情況下:在固體中最快,在液體中次之,在氣體中最慢的特征。11C【解析】【詳解】小孔成像成的是一個倒立的像,像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是實像;像到小孔光的距離b小于蠟燭到小孔的距離a,所成的像是縮小的像故C正確,ABD錯誤【點睛】小孔成像時,像的大小取決于像距和物距的關系,物距越小、像距越大時,像越大;反之像越小,要比較像和物的大小關系,比較像距和物距的大小12B【解析】【分析】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虛像,像和物體的大小相等,它們的連線垂直于鏡面,它們到鏡面的距離相等?!驹斀狻咳伺c鏡距離2m,人與視力表距離1m,視力表與鏡距離為2m+1m=3m,平面鏡成的像與物到鏡面距離相等,視力表的像離鏡距離也為3m,所以視力表的像離人的距離為3m+2m=5m。故選B。1318 不變 加快蒸發,蒸發要吸熱 36.6 能 【解析】【分析】讀取溫度計示數前,觀察溫度的分度值,再確定示數;加快液體蒸發的方法:提高液體的溫度、增大液體的表面積、加快液體表面空氣的流動;用沒甩的體溫計測體溫時,如果被測的溫度比原先高,則讀數準確,如果被測的體溫比原先低,則仍然是原先的讀數【詳解】由圖甲可知,溫度的分度值為1,在0以下,示數為-18;打開電風扇后,加快了空氣的流動,從而加快了身體汗液的蒸發,吸收更多的熱量,但環境溫度不改變,示數不變;由圖乙知,溫度的分度值為0.1,示數為36.6,屬于正常體溫;在離開人體讀數時,體溫計的液注不會自動下降回到玻璃泡內,所以讀數仍會是36.6如果另一個病人實際體溫是38,高于體溫計原來的讀數,體溫計的液注上升,讀數是38,能正確測出他的體溫14晶體 它熔化(凝固)時吸熱溫度保持不變(或它有固定的熔點(凝固點) 液 EF 3 【解析】【詳解】12由圖像可知:該物質在熔化和凝固時溫度都不變,即有固定的熔化溫度和凝固溫度,所以該物質是晶體;3DE段的溫度高于凝固點,所以該物質處于液態;4圖中EF段放熱溫度不變,之后溫度降低,所以EF段是它的凝固過程;5由圖知第3分鐘時,溫度達到熔點,開始熔化,第6分鐘熔化完成,所以該物質的熔化過程一共用了3min?!军c睛】晶體和非晶體的區別就在于晶體有一定的熔化溫度,當熔化完以前,溫度是不會升高的,即晶體熔化時吸熱,溫度不變,而非晶體沒有固定的熔化溫度,據此判斷晶體和非晶體。15沸點 熱 壓縮體積 【解析】【詳解】(1) 1 因為煮雞蛋需要溫度低,炸油條需要的溫度高。而水的沸點低,油的沸點高,所以煮雞蛋等用水,而炸油條用油;即這樣選擇的原因是油和水的沸點不同;(2) 2 浴室內充滿大量水蒸氣,此時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到冷的水管就會液化附著在冷水管上,所以,冷水管上附著有很多小水珠,而熱水管上沒有,所以沒有水滴的那根是熱水管;(3) 3 氣體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所以,液化石油氣是在常溫下通過壓縮體積的方法使氣體液化的。16直線傳播 反射 折射 【解析】【分析】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光線在同種不均勻介質中傳播或者從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介質時,就會出現光的折射現象;光線傳播到兩種介質的表面上時會發生光的反射現象【詳解】1小明看見自己在地面上留下了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引起的;2柳樹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現象;3看到水中的魚,是光的折射現象17光源 1700 【解析】【分析】光可以在真空中傳播,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閃電和打雷是在空中同時發生的,之所以先看見閃電,后聽到雷聲,是因為光的傳播速度遠遠大于聲音的傳播速度(340m/s),已知聲音傳播了5s,根據公式s=vt可求小明離打雷處多遠【詳解】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而光可以在真空中傳播,故應選擇光源測量月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由速度公式可得,小明離打雷處的距離約為:s=vt=340m/s5s=1700m18EON 小 不能 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 【解析】【分析】(1)垂直于鏡面的直線叫做法線,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叫入射角,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叫反射角。(2)讓入射光線靠近法線,入射角減小,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減??;根據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和法線的關系進行析?!驹斀狻浚?)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叫入射角,圖中EON是入射角;(2)改變光的入射方向,讓入射光線靠近法線,入射角減小,因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減??;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現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居法線兩側;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所以以NO為軸將硬紙片的右半面向后旋轉,則在紙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線,說明了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上。191.65m 3 4m 【解析】【分析】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之一:像與物大小相等,可判斷她在鏡中的像的高度;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之一: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等于物到平面鏡的距離可解答此題【詳解】1因為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大小相等,小明身高1.65m,所以他在鏡中的像的高度是1.65m;2小明站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前5m處,小明以1m/s的速度向鏡面方向移動3s,小明向鏡面移動了,3此時小明到平面鏡的距離為,由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等于物到平面鏡的距離可知,此時小明的像到平面鏡的距離也是2m,則小明本人與鏡中的像之間的距離是【點睛】解決此類問題要結合平面鏡成像特點進行分析解答,牢記像與物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等于物到平面鏡的距離是解答本題的關鍵20【解析】【詳解】作A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B,連接BB,交于O,連接OB、OA,從A發出光到O再到B。21【解析】【詳解】過入射點垂直于鏡面作出法線,然后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線右側畫出反射光線,圖中入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為40,則入射角等于9040=50,反射光線與法線之間的夾角為反射角,度數等于入射角為50,如圖所示:22【解析】【詳解】分別作出物體AB端點A、B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A、B,用虛線連接A、B即為AB在平面鏡中的像。如圖所示:23晶體(冰) 0 100 BC 5 吸 不變 DE 吸 不變 【解析】【詳解】(1)1由圖像可知,BC段為熔化過程,在該段時間內,物質吸收熱量,但溫度保持不變,說明該物質是晶體。2由圖可知,BC段的溫度為0,即該物質的熔點是0。3由圖可知,DE段為物質沸騰過程,溫度為100,即該物質的沸點為100。(2)4由圖像可知,該物質熔化過程是BC段。567由圖可知,510min為熔化過程,經過了5分鐘,在該段時間內,物質吸收熱量,但溫度保持不變。(3)8910由圖可知,該物質沸騰過程是DE段,在該段時間內,物質吸收熱量,但溫度保持不變。24薄 大小相等 虛 位置 消除偶然性 刻度尺 距離 相等 相等 對稱 【解析】【詳解】(1)1玻璃板越薄,兩個反射面所在的像距離越近,這樣可以使確定的像的位置更加準確,厚玻璃板會形成兩個像,會影響對實驗結果的判斷;(2)2點燃蠟燭A,透過玻璃板觀察到A的像,把與A完全相同的蠟燭B放在像的位置,觀察到B與像完全重合,說明像與物大小相等;(3)3因為虛像不能在光屏上承接,所以將光屏放到像的位置,無法直接在光屏上觀察到像,說明所成的像是虛像。(4)4用方格紙替代白紙,不用刻度尺,直接觀察就能得出物像的位置關系,所以這種做法的優點是更方便探究像與物的位置關系。(5)5為消除偶然性,使結論具有普遍性,實驗需要移動蠟燭A進行多次實驗。(6) 67實驗需測量像與物到玻璃板的距離,因此還需要刻度尺;(7) 8910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像與物的大小相等,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物像連線與鏡面垂直,也可以表述為:像與物關于鏡面對稱。25(1) 5m/s;(2) 10m/s;(3) 6.7m/s【解析】【詳解】(1)物體通過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v前=5m/s;(2)物體通過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是:v后=10m/s;(3)物體通過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6.7m/s.答:(1)物體通過前一半路程的速度為5m/s;(2)通過后一半程的速度為10m/s;(3)全程的平均速度為6.7m/s。26360【解析】【詳解】火車速度為:v車=72km/h=20m/s,聲音的速度為:v聲=340m/s在鳴笛后2s內火車行駛的距離為:s1=v車t=202m=40m聲音傳播的距離為:s2=v聲t=3402m=680m設鳴笛時火車到隧道口的距離是s,則有:2s=s1+s2.代入數據解得:s=360m。答:鳴笛時火車到隧道口的距離是360 m
- 關 鍵 詞:
- 2019 2020 學年 年級 貴州省 黔西南 興仁 市黔龍 學校 10 月考 物理試題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