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章末測試(五)透鏡及其應用 附答案.doc
章末測試(五)透鏡及其應用一、選擇題(每題4分,共40分)1學完透鏡后,小明同學對透鏡的知識點作了如下記錄,其中正確的是( )A凸透鏡對光線起發散作用 B凹透鏡對光線起會聚作用C經過凸透鏡射出的光線傳播方向都會發生變化 D若使凸透鏡產生平行光,應將光源放在凸透鏡的焦點上2如圖所示,一塑料薄膜組成的頂棚下堆放著一堆干草,夏天雨后,陽光穿過薄膜上的積水,照射到干草上,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薄膜上的積水形成一個大的凸透鏡,如果其焦點恰好在干草處,干草有可能燃燒B透鏡都是固體物質組成的,液體不能起凸透鏡作用C起凸透鏡作用的應是塑料薄膜D水和塑料薄膜共同起凹透鏡作用3(綿陽中考)人們在生活中遇到的透鏡及其組合所成的像是各種各樣的,其中只能成實像的是( )A眼睛 B放大鏡C望遠鏡 D顯微鏡4(呼倫貝爾中考)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的實驗中,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如圖所示,此時燭焰在光屏上成一個清晰的像,則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A這個清晰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B此凸透鏡的焦距大于20 cmC將蠟燭移動到25 cm刻度處,應向右移動光屏,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D將蠟燭移動到40 cm刻度處,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不會在光屏上成像第4題圖 第5題圖5(婁底中考)某班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中,記錄并繪制了像到凸透鏡的距離v跟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u之間的圖象,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該凸透鏡的焦距是4 cmB當u3.5 cm時,在光屏上能得到一個縮小的像C當u5 cm時成放大的像,投影儀就是根據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體從距凸透鏡3 cm處移動到8 cm處的過程中,像逐漸變小6如圖所示是小明同學拍攝的濱州中海國家水利風景區中“天地橋”的照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要想使橋的像小一些,小明應離橋遠一些,再拍攝B橋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C橋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拍攝時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實像7(宜昌中考)如圖所示,此時蠟燭通過凸透鏡在光屏上形成一個清晰的像,現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將光屏與蠟燭的位置對調,則光屏上( )A無像 B成倒立縮小的實像C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D成正立放大的實像8圖甲為來自遠方物體上的光經某同學眼球折光系統折射后的情況示意圖則該同學矯正視力時應佩戴的眼鏡是圖乙中的( )9(玉林中考)下列有關透鏡應用的說法正確的是( )A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凹透鏡B近視眼可戴凸透鏡做的眼鏡進行矯正C用放大鏡觀察物體時,物與鏡的距離必須大于兩倍焦距D伽利略用自制的望遠鏡觀察天體,以確鑿的證據支持了“日心說”10如圖所示,是一種稱之為“七仙女”的神奇玻璃酒杯空杯時什么也看不見,斟上酒,杯底立即顯現出栩栩如生的仙女圖下列對仙女圖形成原因的探討中,正確的是( )A可能是酒具有化學顯影作用B可能是酒的液面反射,在酒中出現放大的像C可能是圖片在杯底凸透鏡焦點處成放大的像D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鏡焦距變大,使圖片在一倍焦距以內,成放大的虛像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18分)11(臨沂中考)如圖所示,某同學讓太陽光通過透明的鏡片照射到白墻上,從圖中現象可看出,此鏡片對光有________作用用這個鏡片做成的眼鏡可以用來矯正________視眼第11題圖 第12題圖12(連云港中考)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當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位置如圖所示時,恰能在光屏上成一個清晰的像,該像的性質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包括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縮小、虛像或實像),利用此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_________13如圖甲是一款具有攝像功能的手機,攝像頭的鏡頭相當于一個________鏡,圖中乙、丙是用這款手機先后拍下同一小車的兩張照片(設攝像頭焦距不變),拍攝第二張比拍攝第一張攝像頭離小車________(填“遠”或“近”)些兩次拍攝時,攝像頭離小車的距離都滿足________(填與焦距之間的關系)14(宜昌中考)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個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體,這時水滴的作用就相當于一個________鏡拿一個放大鏡位于水滴的上方,慢慢調節這個鏡子與水滴之間的距離,你就更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體,這時它們的作用相當于一個________(填“望遠鏡”或“顯微鏡”)三、作圖題(每題6分,共12分)15(蘭州中考)根據凸透鏡的成像規律,請在圖中作出物體通過凸透鏡所成的像第15題圖 第16題圖16如圖所示,圖甲是小明奶奶眼睛成像情況示意圖,請在圖乙中畫出矯正小明奶奶視力所需的透鏡并完成光路圖四、實驗探究題(第17題12分,第18題8分,共20分)17(廣東中考)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1)如圖1所示,讓平行光正對著凸透鏡照射,左右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現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測得凸透鏡的焦距f________cm.(2)如圖2所示,保持蠟燭和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左右移動光屏,在光屏上能否得到清晰的燭焰像?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圖3所示,燭焰能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此像是________、________的實像如果此時撤去光屏,人眼在如圖所示的位置____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看到燭焰的實像(4)在圖3中,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如果蠟燭向左移動5 cm,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光屏應該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動18(武漢中考)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1)如圖所示,已知凸透鏡的焦距f15 cm.保持光屏和凸透鏡的位置不變,要使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蠟燭應________(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這是________(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的原理(2)某同學利用該裝置進一步了解近視眼矯正的原理,將近視眼鏡片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光屏上原來清晰的像變模糊了;使光屏遠離凸透鏡,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蠟燭清晰的像,這說明近視眼鏡對光線具有________作用由此可知,在近視眼得到矯正之前,蠟燭的像成在視網膜的________(填“前方”“上方”或“后方”)五、綜合運用題(10分)19閱讀短文,回答問題:人類的眼睛人類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機眼睛與照相機的不同之處是:人的眼睛是通過調節晶狀體的彎曲程度,改變晶狀體的焦距來獲得清晰的________、縮小的實像,如圖所示;普通照相機是在物距確定的情況下通過改變像距使像變得清晰由眼睛的調節作用所能看清的最遠點,叫遠點,正常眼的遠點在極遠處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點,叫近點,正常眼的近點約距眼睛10 cm.眼睛是人體的重要器官,長時間的用眼,比如看書,看電視、計算機,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勞,眼睛疲勞常見癥狀是頭疼腦脹、眼睛發干看物體時間較長也不易感到疲勞的距離叫明視距離,正常眼的明視距離25 cm.(1)請把文中像的性質補充完整如果來自近處某點的光經過晶狀體折射后會聚在視網膜后,這就是________(填“近”或“遠”)視眼(2)人的眼睛是通過改變晶狀體的焦距獲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機是在物距確定的情況下通過改變________使像變得清晰(3)根據上文,你認為人的正常眼睛的觀察范圍是:________(填以下選項)A010 cm B10 cm25 cmC10 cm極遠處 D025 cm(4)如何預防眼睛疲勞,請你提出一條合理化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章末測試(五)透鏡及其應用1D2.A3.A4.B5.D6.A7.C8.D9.D10.D11.會聚遠12.倒立、放大的實像投影儀或幻燈機13.凸透近大于2f 14凸透顯微鏡 15.16.17(1)15.0(2)不能,因為物距小于一倍焦距(3)倒立放大能(4)左18.(1)遠離照相機(2)發散前方19.(1)倒立遠(2)像距(3)C(4)做眼保健操,不在過強或過暗的光線下看書等
- 關 鍵 詞:
-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章末測試五透鏡及其應用 附答案 人教版八 年級 上冊 物理 測試 透鏡 及其 應用 答案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