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4章課時提升作業(十三) 4.1.doc
課時提升作業(十三)光的直線傳播(30分鐘4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1.動動腦筋:請幫小明在下列物體中找出不是光源的一個()A.閃電B.太陽C.月亮D.亮著的電燈【解析】選C。本題考查光源的概念。光源為能自身發光的物體,閃電、太陽、亮著的電燈都可以自身發光,而月亮為反射的太陽光。故選C。2.(2013漳州中考)如圖所示的四種現象中,不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而形成的是()【解析】選C。本題考查光的直線傳播的應用。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樹蔭下形成圓形光斑、地上的“樹影”、日食現象都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沙漠蜃景是由于光在不均勻介質中傳播時,光線發生偏折形成的。故選C。3.如圖所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點“坐井觀天”,測青蛙通過井口觀察范圍正確的光路圖是()【解析】選A。本題考查光的直線傳播的知識,由于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所以C、D錯誤;青蛙通過井口觀察是光射入青蛙眼中,A正確,B錯誤。故選A。4.(2013菏澤中考)下列關于聲和光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聲和光傳播都需要介質B.聲傳播需要介質,光傳播不需要介質C.光速和聲速一樣大D.光的傳播速度是3108m/s【解析】選B。本題主要考查聲和光的區別。光的傳播不需要介質,在真空中的光速是3108m/s。聲的傳播需要介質,傳播速度由介質的情況決定且光速和聲速不同。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空2分,共8分)5.“皮影戲”是我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只要演員在屏幕和燈光之間抖動拴在道具身上的細線,屏幕上就能出現生動活潑的人物形象,并且和道具動作完全一致,可謂形影不離?!捌び啊敝饕抢昧斯庋貍鞑サ闹R?!窘馕觥俊捌び啊笔抢霉庋刂本€傳播的知識,光遇到不透明物體,在其后方形成的一片光照不到的陰影區,即形成影子。答案:直線6.(2013瀘州中考)美國航天局發現了茫茫宇宙中除地球之外,還有三顆跟地球類似宜居的星球。其中較近的兩顆,距地球1 200光年。那么光年是(選填“時間”“長度”或“速度”)的單位。【解析】本題考查光年的物理意義。光年是指光在一年中傳播的距離,故光年是長度單位。答案:長度7.激光是一種特殊的光,它與我們平常所見的各種普通光相比,有許多顯著特點。激光的應用和發展很快,如激光唱機、激光全息防偽商標、激光測距儀等。若用激光測距儀來測地球到月球的距離,先測得激光從地球到月球傳播的時間為1.27 s,則地月之間的距離為m,激光在水中的傳播速度(選填“大于”或“小于”)在宇宙中的傳播速度。【解析】本題考查光速及其應用。根據s=vt=3108m/s1.27 s=3.81108m。光在水中的傳播速度約為真空中傳播速度的34,故激光在水中的傳播速度小于在宇宙中的傳播速度。答案:3.81108小于三、作圖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8分)8.(4分)(2013徐州中考)如圖所示,小孔前有一發光點S,利用光的傳播規律作出它經過小孔在光屏上的落點?!窘忸}指南】解答本題時,要明確兩點:(1)小孔的左右兩側是同種介質空氣,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2)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線傳播?!窘馕觥勘绢}考查光的直線傳播。連接發光點S與小孔,并延長至光屏,直線與光屏的交點即為所要求的點。要注意在光線上標出箭頭表示光的傳播方向。答案:如圖所示9.(4分)2014年4月29日將會再次上演日環食。如圖甲是一張日環食照片。請在圖乙中畫出,人在其中能觀察到日環食的陰影區,并在該影區內寫入字母“HS”?!窘馕觥慨斣虑蜣D到地球和太陽之間,且三者處于同一直線上時,月球就擋住了太陽射向地球的太陽光,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在地球的陰影部分的地區就發生了日食;根據光的直線傳播,畫出光路;發生日環食時,月球遮住了太陽的中心部分,在地球上能看到太陽的邊緣部分。答案:四、實驗探究題(12分)10.學習了光學知識后,愛動腦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現象。如圖所示,她們給兩個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別打上一個圓孔和一個方孔,再用兩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別將小孔對著燭焰和燈絲,可以看到燭焰和燈絲通過小孔所成的像。(1)分析比較甲、乙兩圖,可以得出怎樣的結論?。(2)分析比較甲、丙兩圖,可以得出怎樣的結論?。(3)通過實驗,可以看到燭焰和燈絲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選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說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4)樹蔭下的圓形光斑就是通過樹葉間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像?!窘馕觥?1)比較甲、乙兩圖可知,不同之處是甲是圓孔,乙是方孔,但是在半透明的塑料膜上成的都是蠟燭倒立的像,所以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像與小孔的形狀無關;(2)比較甲、丙兩圖可知,不同之處是甲用的光源是蠟燭,丙用的光源是燈泡,在半透明的塑料膜上成的一個是蠟燭倒立的像,一個是燈泡倒立的像,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像與物體的形狀有關;(3)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正因如此所以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4)樹蔭下的圓形光斑是太陽通過樹葉間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像。答案:(1)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像與小孔的形狀無關(2)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像與物體的形狀有關(3)倒立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4)太陽【培優訓練】1.北宋的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述了光的直線傳播和小孔成像的實驗。他首先直接觀察鳶(老鷹)在空中飛動,地面上的影子也跟著移動,移動的方向與鳶飛行的方向一致。然后在紙窗上開一小孔,使窗外飛鳶的影子呈現在室內的紙屏上,結果觀察到“鳶東則影西,鳶西則影東”。閱讀了上述材料后,你認為下列哪種說法是錯誤的()A.“鳶東則影西,鳶西則影東”所描述的現象是小孔成像B.沈括觀察到“鳶在空中飛動,地面上的影子也跟著移動”是小孔成像C.小孔成像可用光的直線傳播解釋D.小孔成像時像移動的方向與物移動的方向相反【解析】選B。本題通過夢溪筆談這樣的經典著作考查小孔成像知識。中間的“窗隙”就是“小孔”,因為小孔成像是倒立的,故出現“鳶東則影西,鳶西則影東”的現象。因此“鳶東則影西,鳶西則影東”所描述的現象是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線傳播原理,小孔成像時像移動的方向與物移動的方向相反,綜上分析,選項A、C、D正確;沈括觀察到“鳶在空中飛動,地面上的影子也跟著移動”是影子的成因,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因為光被擋住了,沒有光的區域才變暗,所以選項B錯誤。故選B。2.某人在夜晚路過某一有路燈的街道過程中,先向路燈走近后走遠,此人影子的長短變化情況是 。【解析】本題考查光的直線傳播的應用。當人在遠處時,人與燈光的夾角小,形成的影子長;當人逐漸走近路燈時,人與燈光的夾角變大,此時形成的影子變短;當人經過路燈逐漸遠離時,人與燈光的夾角又變小,形成的影子再次變長。因此,當人經過路燈時,影子先變短后變長。答案:先變短后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