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一章第4節 測量平均速度 課件.pptx
第四節,測量平均速度,第一章 機械運動,1.速度的定義是什么?速度的物理意義是什么?,2.機械運動有哪些分類?,物理學中,把路程與時間之比叫做速度,公式: 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按照運動路線,機械運動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直線運動中,按速度可分為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圖中下滑的物體在做什么運動呢?,生活經驗告訴我們,他們在做變速直線運動。,如果想測量一個物體的平均速度,需要測量哪些物理量?需要什么測量工具?,實驗目的、原理和器材,實驗原理:,實驗器材:,停表、,刻度尺、,金屬片,斜面、小車、,實驗目的:,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1,S1,S2,金屬片,s3,t3,t2,t1,實驗設計,2,1.使斜面保持一定的坡度,把小車放在斜面頂端,金屬片放在 斜面的底端,測出小車將通過的路程S1。,2.測量出小車從斜面頂端滑下到撞擊金屬片的時間t1。,S1,金屬片,t1,3.根據測得的S1和t1算出小車通過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實驗步驟,3,4.將金屬片移至S1的中點,測出小車從斜面頂點滑過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時間t2,算出小車通過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金屬片,s2,t2,金屬片,s3,s1,s2,t1,t2,t3,t3=,根據以上的實驗數據,你能否計算出小車通過下半段路程S3的平均速度v3呢?,s1-s2,t1-t2,s3=,設計表格,4,金屬片,進行實驗和數據收集,5,測出小車從斜面頂點滑過斜面上半段路程S1。,60,60,70,點擊按鈕觀看視頻,記錄數據:,0.7,金屬片,實驗時注意觀察停表的示數。,記錄數據:,2.0,0.7,將金屬片移至S1的中點,測出小車從斜面頂點滑過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時間t2,算出小車通過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金屬片,上半段路程:0.35m,實驗時注意觀察停表的示數。,0.35,0.3,1.20,記錄數據:,0.35,1.7,0.20,0.35,0.7,2,小車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來越大,說明小車沿斜面下滑運動速度越來越快,小車做變速直線運動。,實驗結論,6,1.為什么斜面的坡度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斜面的坡度過小,小車達不到底部;斜面的坡度過大,記錄時間不準確,導致實驗誤差大。,3.實驗中什么環節容易出現誤差?,便于測量時間和讓小車停止運動。,時間記錄與小車開始下滑可能不同步會存在誤差;小車撞擊金屬片時,停止計時可能會存在誤差。,2.金屬片的作用是什么?,交流與評估,7,一、同一物體做變速運動時,它的平均速度是隨著各段時間或路程的不同而變化的。,三、做變速運動的物體,物體實際的速度有時比平均速度值大,有時比平均速度值小。,測量平均速度,原理,方法,器材:斜面、小車、刻度尺、停表、金屬片,注意事項,測路程:刻度尺,測時間:停表,1.如圖所示,一列長為120m的火車勻速通過一座3000m長的大橋,火車完全通過大橋所用的時間是100s,求火車過橋時的速度是多少?,L3,L1,L2,分析:,火車實際通過的距離是橋的長度和火車自身長度之和。,解:,2.小明在“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的實驗裝置:小車從帶刻度(分度值為1cm)的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圖中的數字方框是小車到達A、B、C三處時電子表的顯示:,(1)該實驗是根據公式 進行測量的。 (2)實驗中為了方便計時,應使斜面坡度較 (填“大、小”) (3),根據信息回答: SAB,cm, tBC s, vAC m/s。,小,5,1,0.033,3. 一個物體從靜止開始沿一條直線通過一段路程,運動得越來越快,在通過這段路程的最后3m時,用了2s,則該物體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 A1.5m/s B2m/s C1m/s D2.5m/s,C
- 關 鍵 詞:
-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一章第4節 測量平均速度 課件 人教版八 年級 上冊 物理 第一章 測量 丈量 平均速度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