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版冀教冀人版四年級上冊科學3.13 導體和絕緣體 教案.doc
第十三課導體和絕緣體教學目標科學知識1. 能說出什么是導體和絕緣體。2. 能說出人體是導體,容易導電。科學探究1. 能按照實驗方法進行實驗,觀察實驗現象2. 能利用圖表等方式記錄和整理實驗現象。3. 能運用分析、比較、歸納等方法分析實驗現象,得出實驗結論4. 能對自己的探究過程和結果進行反思與評價。科學態度1. 能對身邊物體能否導電產生探究興趣。2. 能嘗試運用多種材料進行實驗,體會創新的樂趣。3. 能與同學合作探究,樂于分享彼此的想法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STSE)能說出導體、絕緣體在生活中的應用。教學準備教師準備電動汽車玩具、電池、燈泡、驗電球、開關、導線、曲別針、塑料尺、鐵,釘、銅線、氣球、干木條、玻璃片、橡皮、鋁片、陶瓷片、課件、插座剖面圖等。學生準備科學學生活動手冊、筆等教學建議課時安排:建議安排 1 課時。(一)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1. 引導:(出示電動汽車玩具)老師買了一個電動汽車玩具,因為不小心玩具里面的一根導線斷了,選用什么材料將電路接通呢?(銅絲、鐵絲,鋁片等)看來同學們的方法真多。2. 提問:什么樣的物體能導電呢?(二) 探究發現,形成知識1. 探究哪些物體能導電。(1) 提問:如果把曲別針、塑料尺、鐵釘等物品分別接入簡單電路,哪些物體能夠使燈泡發光?(2) 實驗:學生分組實驗,將各種物體依次連接在電路中觀察燈泡能否發光,并將實驗結果記錄在科學學生活動手冊第15 頁中。教師巡回指導。(3) 匯報:指定學生匯報實驗結果,其他學生進行補充。(4) 小結:能使燈泡發光的物體可以導電,不能使燈泡發光的物體極不易導電(5) 討論:哪些材料制成的物體能夠導電?哪些材料制成的物體不容易導電(6) 總結:金屬鑰匙、曲別針等能導電的物體是導體;木頭梳子、塑料直尺等極不易導電的物體是絕緣體2. 認識人體能否導電。(1)提問:人體能導電嗎(2) 講解:用驗電球檢驗電流非常靈敏,驗電球內部是由電源和燈組成的電路,可以檢測人體是否導電。用兩只手分別接觸驗電球的金屬部分觀察燈是否會亮。如果燈變亮,說明能導電;如果燈不亮,說明不能導電。(3) 實驗:學生分組用驗電球檢測人體和水的導電性。(4) 小結:通過實驗證明人體和水也是導體(5) 討論:如果人體和水都能導電,我們在生活中應該注意什么?(三) 運用知識,拓展延伸1. 提問: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導體?哪些地方用到了絕緣體?2. 交流:學生分組交流,將交流的結果記錄在科學學生活動手冊第15 頁中3. 討論:(出示插座,剖面圖)插座的哪些部分是用導體制成的?哪些部分是用絕緣材料制成的?為什么會這樣選擇材料?4.總結:導體、絕緣體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但是如果使用不當也會造成觸電事故,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安全用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