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版冀教冀人版四年級上冊科學2.10 噪聲污染 教案.doc
第十課 噪聲污染教學目標科學知識1.能舉例說出生活中常見的噪聲及其對生活的影響。2.能舉例說明消減噪聲的方法。科學探究1.能從生活經驗出發對噪聲提出探究性問題。2.能利用噪聲計測量噪聲,并判斷噪聲的來源。3.能通過實驗獲取消減噪聲的方法。4.能運用分析、綜合等方法,分析結果,得出結論5.能對自己的探究過程與結果進行反思與評價。科學態度1.能對噪聲的危害、防治噪聲等表現出濃厚的探究興趣。2.能用多種材料、多種思路、多種方法設計無噪聲教室。3.能與同學分工合作進行探究學習,并與同學分享自己的活動結果。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STSE)1.能從正反兩方面客觀分析聲音對生活的影響。2.能樹立環保意識,體會科學技術對消減噪聲的幫助。教學準備教師準備音樂和噪聲的錄音、噪聲計、380 毫升的礦泉水瓶、黃豆、報紙、耳塞,毛巾、大紙筒等。學生準備收集有關噪聲危害的資料、科學學生活動手冊、筆等。教學建議課時安排:建議安排 1 課時。(一)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1.引導:(播放優美動聽的音樂聲和刺耳的噪聲的錄音)聽了剛才的錄音,你有什么感受?我們周圍有很多聲音,優美的聲音令人心情舒暢;但有些聲音卻使人心煩意亂,形成噪聲污染,干擾我們的工作、學習和休息,甚至影,響人體的健康。2.提問:哪些聲音會危害我們的健康呢?(二) 探究發現,建構新知1.認識什么是噪聲。(1) 引導:在學校里有各種各樣的聲音,這些聲音有大有小、有強有弱,我們一起來用噪聲計檢測這些聲音的強弱吧。噪聲計是用來測量聲音強弱的儀器,聲音越強顯示的數值越高。下面以小組為單位,對教室、操場等區域進行音量測定,同時認真感受哪些聲音過大會影響正常的學習。(2) 觀測:學生分組,測量校園內不同區域的聲音,并將測量的結果記錄在科學學生活動手冊第 11 頁中。(3) 討論:哪些聲音讓我們感到不舒服?這些聲音的數值是多少分貝?(4) 小結: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都屬于噪聲。比如,尖銳的哨聲、同學們的打鬧聲或者音樂課上的樂曲聲過大,都會影響到我們的學習2.認識噪聲來源及噪聲的危害。(1) 認識噪聲的來源。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活動會產生噪聲?匯報:指定學生代表匯報討論結果,其他學生進行補充。講解:噪聲的主要來,源包括交通工具、工業機器,和建筑機械,這些設備在工作和運行的時候經常會產生大量的噪聲。另外,人們在一些社會活動中,比如集會、體育比賽或娛樂場所產生的喧鬧聲也是噪聲。家用,電器在工作時也會發出強弱不同的噪聲。(2)認識噪聲強弱。播放:錄音(音量逐漸增大)。測量:學生先用噪聲計測量音量數值,然后對應教材中第29頁的圖表,判斷聽到聲音的強弱。討論:你聽到不同強弱的聲音時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小結:0 分貝是我們剛剛能聽到的最弱的聲音;10 分貝相當于微風吹動,樹葉的沙沙聲;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房間里的聲音在20-40 分貝左右,是比較,理想的安靜環境;討論交談的聲音約為 40-60 分貝;大聲唱歌約為 60-80 分貝;重型卡車行駛的聲音約為80-90分貝;風鎬的工作聲約為90-110分貝;飛機起飛或降落時的聲音約為 110-130 分貝。(2) 認識噪聲的危害。討論:噪聲會對我們的工作、學習和休息產生哪些危害?學生分組討論,并將討論的結果記錄在科學學生活動手冊第 11 頁中。小結:聲音超過 50 分貝就會影響人們的睡眠和休息;70 分貝以上會干擾談話,影響工作效率;長期生活在90分貝以上的噪聲環境中會嚴重影響聽力,引起神經衰弱、頭疼、血壓升高等疾病 ;超過 130 分貝的聲音甚至會引起,鼓膜破裂而導致聽力喪失。因此我們在生活中要注意控制和消減噪聲。3.消減噪聲。(1) 引導:把 10 粒黃豆放入塑料瓶里,搖動瓶子的時候會發出響亮的聲音,有什么辦法可以減弱瓶子發出的聲音?(2) 實驗:學生分組實驗,將實驗的結果記錄在科學學生活動手冊第 11 頁中。(3) 交流:你用怎樣的方法減弱瓶子發出的聲音?(4) 小結:輕輕搖動瓶子可以減小聲音,這是從聲源處控制噪聲;利用報紙包住瓶子可以減弱噪聲,這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用手捂住耳朵或佩戴耳塞可以減弱噪聲,這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我們可以從噪聲的產生、傳播,及接收三個環節入手,采用不同的材料、裝置或方式來消減噪聲。(5) 分析生活實例。討論:在生活中,人們怎樣利用這些方法消減噪聲?小結:在室內裝修時人們一般利用密封性好的雙層門窗,或者采用軟裝飾比如鋪地毯、安裝膠墊等方法減少噪聲。在劇院、演奏廳、音樂教室內壁安裝多孔性 (或纖維性)材料制成的吸音板,表面比較粗糙,可以有效地吸聲降噪。高架橋上的隔音板、汽車排氣筒上的消音器也是采用了多層、多孔結構;街道上茂密的樹冠,耳塞外面的海綿套都可以有效地降低噪聲。(三) 實踐運用,設計方案1.明確任務。引導:利用今天學習的知識設計一個無噪聲教室,使教室內的音量保持在 40 分貝以下。2.設計指導。(1) 設計思路:怎樣減少周圍噪聲的產生;怎樣阻礙周圍噪聲的傳播;用什么材料和設施來控制噪聲的接收(2) 設計方法:先小組討論,圍繞每個問題想出盡可能多的方法并用思維導圖記錄下來,再利用組合法構建多個無噪聲教室的方案;最后從科學性、實用性和操作性等方面篩選出可行的方案,并畫出簡圖。3.設計方案。學生分組設計,并用圖和文字記錄下來。4.展示交流。利用多媒體將各自設計的方案呈現出來,進行交流與評價。5.活動總結。無噪聲教室除了要避開周圍環境的噪聲、改進教室的結構和材料來減少噪聲傳播進來以外,還需要教室里面的同學也要注意輕聲低語,不大聲喧嘩,減少室內噪聲的強度,以營造安靜的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