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版冀教冀人版四年級上冊科學4.17 金屬的來歷 教案.doc
第十七課金屬的來歷數學目標科學知識1.能描述鐵、銅等金屬的冶煉過程2.能說出常見金屬礦物的名稱。3 能舉例說明礦產是人類工農業生產的重要資源。科學探究1. 能制訂簡單的調查金屬來歷和開采一個“金屬礦”的計劃。2. 能通過閱讀、實驗模擬等方法獲取金屬冶煉過程的信息3.能用分析、比較、推理等方法分析結果,得出結論。4.能將本組的開采“金屬礦”的方法與其他小組進行交流。5.能對自己的探究過程和結果作出評價科學態度1. 能對金屬的來歷表現出探究興趣2. 能以事實為依據,修正與完善自己的觀點3. 能與他人分工協作,進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學習。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SEST)能樹立珍惜并節約使用金屬的意識。教學準備教師準備金屬制品圖片、合金制品圖片、金屬礦物標本圖片、有關鐵、銅或其他金屬的冶煉過程中的視頻或圖片、礦物 2 種、天平、信封、熟石膏、錘子、泡沫,塑料杯、水等學生準備收集的有關鐵、銅等金屬的冶煉過程的資料或圖片科學學生活動手冊、筆等教學建議課時安排:建議安排 1 課(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1.引導:(出示幾種生活中常見的金屬制品圖片)圖片中展示的物品都是金屬制品,它們被廣泛應用于我們的生活中2.提問:金屬是從哪里來的呢?(二)探究發現,形成新知1.探究金屬的來歷。(1)引導:我們知道包含有用礦物并具有開采價值的巖石叫礦石,有的礦石中包含豐富的金屬礦物(出示銅礦石、鐵礦石、鋁礦石等金屬礦物標本的圖片)。兩千多年前,我國人民就已經知道從礦物中提煉銅和鐵鑄造銅器和鐵器。你們知道銅和鐵是如何從礦石中被提煉出來的嗎?課前我們搜集了有關銅和鐵的來歷的資料,現在我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閱讀與整理。(2)閱讀:學生在小組內閱讀、整理資料,并記錄在科學學生活動手冊第20 頁中。(3)播放:冶煉金屬的視頻或動畫。(4)講述:除了銅和鐵,還有很多金屬的獲取都需要經歷復雜的冶煉過程耗費大量人力和資源,所以我們要珍惜金屬物品。2.探究金屬礦產的開采過程。(1)明確任務。講述:礦產資源一般都被埋藏在地層里 ,開采礦產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讓我們通過實驗模擬開采金屬礦產的過程。(2) 掌握方法。出示:實驗方法的圖片或視頻,引領學生理解并記憶。A. 每個小組組建一個“礦業公司”去開采金屬礦產,給“礦業公司”起個名字。B. 選取兩種不同的礦物,分別稱量后將礦物名稱和質量記錄在紙條上,將紙條放入寫有“礦業公司”名稱的信封,交給老師。C. 用水將熟石膏和好,在泡沫塑料杯里倒入一層熟石膏,加入礦物 1,再加一層熟石膏,在熟石膏上再加礦物 2,礦物 2 上面再加一層熟石膏,做成“礦石體”,D.把“礦石體”放置 24 小時,使它堅固,并從杯中取出。把不同“公司”開采的“礦石體”混放在一起,再隨機分給各小組,讓學生想辦法把“礦,物”開采出來,稱量其質量并做好記錄。提問:實驗中的泡沫塑料杯和熟石膏分別模擬的是什么?(3) 實驗觀察。討論:怎樣花最少的時間、最經濟地把礦物從,“礦石體”中開采出來提示:在活動中要戴護目鏡,使用工具時要注意安全實驗:學生做實驗并將實驗結果記錄在科學學生活動手冊第20 頁中。(4) 交流展示交流:A.我們“公司”開采的金屬礦物的名稱和開采方法。B. 信封中記錄的和開采出的礦物質量各是多少?C. 在制作和開采過程中有什么發現?講述:當“礦物”被從“礦石體”中開采出來后,剩下的廢棄物質就是礦渣”,礦渣會對環境造成危害。想一想,該怎樣處理礦渣?交流:學生先以小組為單位交流,然后組織學生進行全班交流。(三) 實踐運用,拓展延伸1. 講述:(出示幾種合金制品圖片)有些金屬制品是由兩種或者多種金屬混合在一起制成的,古代的青銅和現代的不銹鋼等都是合金。2. 討論: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合金?合金產品有哪些優點,學生分組討論,將討論,結果記錄在科學學生活動手冊第20 頁中。3. 匯報:指定學生匯報,討論結果。4.總結: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進行總結和補充。(可以補充鋼鐵、鋁合金、銅合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