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數學8.1【教案】分數的初步認識(韓老師).doc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數學8.1【教案】分數的初步認識(韓老師)1教學目標知識目標:在實際情境中理解平均分的含義,初步認識分數,會讀寫幾分之一,能用分數表示圖中一份占整體的幾分之一。能力目標:經歷聯系實際生活解決簡單問題的過程,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進個性思維的發展。情感目標: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積極、愉悅的數學情感,使之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初步體會分數來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2學情分析分數的初步認識是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第八單元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初步認識分數的含義。從整數到分數是“數”概念的一次擴充。無論在意義上,還是在讀、寫法和計算方法上,分數和整數都有很大的差異。學生初次學習分數,會感到有一些困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實際生活中的問題、直觀圖形等直觀的材料作為教學內容,讓學生探索新知、動手操作,幫助學生體會分數中“比”、“均分”、“量的無量綱性”以及初步滲透函數的思想,理解一些簡單分數的具體含義,建立初步的分數概念。3重點難點教學重點: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產生分數。教學難點:“幾分之一”概念的形成。初步認識分母、分子表示的含義。4教學過程4.1第一學時一、創設情境,引出問題二、動手操作,探索交流(一)認識121、認識122、讀寫分數3、練習(二)研究幾分之一1、認識13152、動手操作,制作幾分之一三、你知道嗎?介紹分數的產生,激發愛國主義情感四、鞏固練習,擴展提高五、總結: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4.1.1教學活動活動1【導入】創設情境,引出問題今天清早,趙興椿、趙鳳儀(雙胞胎)的媽媽讓我帶給他倆4個蘋果、2瓶礦泉水、1個月餅,教師邊說邊出示。現在,老師想請你們幫我給他倆分一分好嗎?現在有4個蘋果,分給兩個小朋友怎樣分?每人分多少?2瓶礦泉水分給兩個小朋友,怎樣分公平?每人分多少?像這樣,我們把每份分得同樣多,這種分法叫做什么分法?我們再來看看1個月餅分給兩個小朋友怎樣分呢?每人得到多少呢?一半用我們以前學的數能表示嗎?那么,老師向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分數。這節課,讓我們一起來研究分數的初步認識。揭示課題:分數的初步認識(板書)活動2【講授】動手操作,探索交流(一)認識1/21、認識1/2想一想,我們是怎樣分這一個月餅的?每人得到多少?(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到其中的一份,這一份就是這個月餅的1/2。)板書:1/2指另外半塊月餅問,另外這一份呢?也是1/2。試著說一說這個1/2是怎么來的?自己小聲說一說。歸納: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這個月餅的1/2。(課件出示)2、讀寫分數1/2我們來寫一寫。先寫分數線,然后寫分母,最后寫分子。誰來讀出這個分數,并說出各部分名稱及含義,1/2表示什么意思?3、練習出示課件,圖中涂色部分能不能用二分之一表示?為什么?看圖說一說。(二)研究幾分之一1、認識1/3 1/5看到上邊練習中的圖,學生探索,說一說,全班交流,得出1/3和1/5。說出這兩個分數的含義,讀法寫法。總結:只有平均分才能得到分數。2、動手操作,制作幾分之一學生動手操作:任選一個學具(正方形,圓形,長方形等),動手折出你想認識的幾分之一,描出折痕,畫出陰影。同桌兩個同學互相說一說你是怎么表示的。展臺匯報:把你的幾分之一和大家一起來分享認識?(收集學生的不同分數)師:你是怎么折的?把這個圖形平均分成了幾份?陰影部分是它的幾分之一?總結:像1/2、1/3、1/4、1/5這樣的數都叫分數。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多少?平均分成100份呢?你能再說出幾個這樣的分數嗎?活動3【活動】拓展視野,激勵愛國九章算術中的“(實)不滿法者,以法命之”可算是世界上最早的分數定義。中國古算中分數的表示有兩種方法:(1)文字法,以“幾分之幾”稱之。如孫子算經卷中第1問:“今有一十八分之一十二,問約之得幾何?”這種表示方法至今仍在使用;(2)籌算法:采用母在上,子在下的方法。現在的分數線是由阿拉伯-西班牙數學家阿爾哈薩在有關算術與代數的著作中首次使用,后經斐波那契介紹給歐洲,一直使用至今。文藝復興時期歐洲人使用的分數,算盤書中介紹的印度、阿拉伯人的分數理論,比中國已晚了1000多年。聽后你有什么感受想說的?活動4【練習】鞏固練習,擴展提高1、練習二十第1題。2、孩子們,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有許多分數的例子。下面的畫面讓你聯想到哪些幾分之一?(法國國旗、五角星等)3、練習二十第2題,第3題。4、一節課40分鐘,練習用了10分鐘,占了一節課時間的幾分之一?6、聯系實際,說說生活中的分數。總結:形狀相同可能表示的分數不同,形狀不同可能表示的分數相同。活動5【作業】總結提高,畫龍點睛說說本節課你有哪些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