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23《帶刺的朋友2》優(yōu)質教案(廣東萬老師部級優(yōu)課).docx
23帶刺的朋友智慧教室云互動教案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復習新詞;能找出描寫刺猬偷棗的內容,體會語言的生動;能以“小刺猬偷棗的本事真高明”為開頭,用自己的話講述刺猬偷棗的過程;初步體會“那個東西”“那個家伙”“小東西”等不同稱呼中蘊含的情感。2、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品評、合作探究,讀懂課文內容,學會復述。3、情感態(tài)度及價值觀:體會作者對刺猬的喜愛之情,培養(yǎng)學生對小動物的關注與喜愛。學情分析:學生通過第一課時學習,掌握了生字詞,了解了主要內容,初步了解了刺猬偷棗的過程;有初步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學生能較好地使用平板電腦教學機。教學準備:教師,教學PPT、微課學習視頻、微課學習任務單派發(fā)并課前批改。學生,自學生字詞、了解主要內容,課前觀看微課后、完成微課學習任務單,進行云互動課堂學習。教學環(huán)境:師生人手一臺平板電腦教學機,教師在智慧教室開展平板電腦云互動課。教學重難點:1、準確感受刺猬偷棗的有趣方式。2、體會作者對刺猬的喜愛之情,培養(yǎng)學生對小動物的關注與喜愛。教學課時:第二課時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激發(fā)興趣。1、談話導入,明確學習目標: 1、用自己的話講述刺猬偷棗的過程。 2、體會文中不同稱呼中蘊含的情感。 2、溫習新詞:眼饞、緩慢、驚訝、猜測、監(jiān)視、恍然、覺悟、追逐、扎手 【設計意圖】簡短語言回顧舊知學習,直接揭示學習目標;溫習新詞,為進一步學習課文內容奠定基礎。二、交流與分享,積累歇后語。布置第一課時收集有關動物的歇后語,教師挑選其中一部分讓孩子們共同分享學習成果,積累歇后語。關于動物的歇后語兩手托刺猬棘手 兔子的尾巴長不了騎驢看唱本走著瞧 鐵公雞 一毛不拔王八吃秤砣 鐵了心 鼠咬茶壺口口都是詞(瓷) 【設計意圖】鼓勵孩子們課后自主學習,收集有關動物的歇后語;引導孩子們積累有關動物的歇后語,激發(fā)題目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三、提出問題、小組交流合作探究。1、學生默讀2-11自然段,梳理“刺猬偷棗”的過程:(1)學生默讀課文后回顧找語段或句子。(2)學生小組合作交流探究,師巡視參與交流、指導。(3)全班交流匯報,師生共同點評學習成果。【設計意圖】語文應是“得意”與“得言”的結合。感受課文生動的語言是本單元學習的一個語文要素訓練點,通過分析感受體會生動的語言,積累喜歡的句子。通過讀一讀,畫一畫,圈一圈的方式,提高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幫助學生快速梳理內容。而流程圖的使用,一方面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擴充詞語的能力,同時也為下環(huán)節(jié)說話訓練做好準備,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2、小組合作交流討論(1)畫出能體現(xiàn)刺猬“高明”的句子,讀一讀。 (2)以“小刺猬偷棗的本事真高明”為開頭,用自己的話講講刺猬是怎樣偷棗的。 教師提示孩子們:用上“先是然后接著再最后”等表示順序的詞語試著說清楚。示例:小刺猬偷棗的本事真高明。只見它趁月亮朦朧之時爬到棗樹上,先是爬向老樹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條,然后停住腳,搖晃枝條,枝條上的紅棗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接著,它噗的一聲掉在了地上。很快,它慢慢活動起來,爬來爬去,再將散落的棗子逐個歸攏到一起,就地打一個滾兒,將紅棗扎在背上,最后馱著滿背的紅棗跑向墻角的水溝眼兒,不見了蹤影。【設計意圖】通過抓重點詞句體會刺猬的高明,引導學生小組合作探討中落實本學期語文要素“圍繞一個意思寫”,提高學生的說話寫話能力。在講述故事前,提供“表示順序的詞語”作語言支架,引導學生借助板書或插圖說話訓練,發(fā)展學生語言表達能力。3、交流探究關鍵句,理解作者感情變化。讀下面的句子,看看“我”對刺猬的稱呼有什么不同,從中體會“我”的情感變化。那個東西一定沒有發(fā)現(xiàn)我在監(jiān)視它。(驚訝)我還沒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樹上那個家伙就噗的一聲掉了下來。 (擔心)我暗暗欽佩:聰明的小東西,偷棗的本事可真高明啊!(喜愛) (1)學生朗讀句子,說說作者的感情。(2)教師點評,師生共議,體會作者的感情變化。(3)教師范讀,引導學生讀出句子中的感情變化。【設計意圖】讓學生勾連前后文,找出作者對小刺猬稱呼的變化,透過稱呼走進內心,體悟情感,同時聯(lián)系生活實際幫助學生理解作者的意圖,進一步感受作者情感的變化。4、合作探究課文題目:質疑交流:課文為什么不直接用“刺猬”做題目,而要用“帶刺的朋友”?作者寫刺猬偷棗這件事發(fā)生在晚上,朦朧的月光下,最初作者并未看清刺猬的樣子。作者被刺猬偷棗的高明行為所打動,心生欽佩、喜愛之情,以“帶刺的朋友”為題,表現(xiàn)了作者對刺猬的喜愛,以及愛護動物、與動物和平相處的愿望。學生同桌交流,分享探究成果,師生共同點評。【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進一步理解課文的情感基調,明白寫作意圖,學習寫作方法;同時感悟到作者對刺猬的喜愛之情,升華愛護動物、與動物和平相處的價值觀。四、隨堂檢測。利用平板電腦師生互動完成隨堂練習。1、選擇題,描寫刺猬偷棗的部分是朗讀的重點。這部分中,刺猬偷棗時靈活、麻利、專注,要讀出這種感覺,特別是第10自然段中“爬、歸、打滾兒、扎、馱、跑”等動詞要重讀。文中的“我”經歷了“( C )( D )( E )( B )( A )”的情感變化,注意調整語氣。A、喜愛 B、憐惜 C、驚訝 D、不懈 E、好奇 2、選擇題,關于刺猬的歇后語: A、棘手 B、人強貨扎人C、一骨碌 D、無法下手(1)兩手托刺猬( A ) (2)老刺猬下山( C ) (3)武松賣刺猬( B ) (4)光手逮刺猬( D )【設計意圖】讓學生隨堂檢測中測評對課文內容的掌握情況,教師在講評中鞏固知識,進一步落實“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教學目標,學以致用。五、拓展延伸。宗介華帶刺的朋友(片段)第二天晚上,月亮在云縫里緩緩地游著,時隱時現(xiàn),像是在捉迷藏。我吃完飯,剛到草棚前,幾個圓乎乎的東西,正從草棚里滾出來。啊,刺猬一家子出來散步了!我一撩竹簾,蹦出門外。刺猬們驚慌了,掉過頭來就要往回跑。我想起手里拿著吃的,趕忙扔過去。興許它們猜到我就是供應它們食品的人吧,大刺猬不動了,孩子們不跑了,都埋頭吃起東西來。這時我才發(fā)現(xiàn),小刺猬很乖巧,總是跟在爸爸媽媽的身后,怵怵膽膽地吃吃停停。大刺猬倒像不認生,噘著小嘴,瞪著小眼,親昵地看看孩子,像是說:孩子們,大膽些,他是不會傷害我們的。爸爸走出屋來乘涼,見我身邊圍著幾只刺猬,先是一愣,隨后坐在我的身邊,臉上泛起滿意的笑。突然,身邊傳來“汪汪”的叫聲,原來是我家的大黑狗來了。我剛站起身,大黑狗已經向那幾只刺猬撲去,刺猬可真鬼頭,一個個把身子緊緊地縮成一團,灑滿月光的庭院里,如同長著六個“仙人球”似的。大黑狗很快掉過頭去,“昂昂”地哀叫著溜走了。爸爸笑著說“俗話說:狗啃刺猬沒處下嘴。你瞧,大老黑的嘴被刺猬扎破了吧。”可不是,等我追上大黑狗一看,大黑狗嘴上正滴著血哩。1、教師利用平板電腦教學機分享閱讀內容。2、學生默讀后交流分享閱讀感受。【設計意圖】拓展閱讀宗介華帶刺的朋友(片段),一方面是豐富孩子們對刺猬的了解,擴大視野,更好感受刺猬的可愛;另一方面是語文課外大閱讀的需求,激發(fā)孩子們閱讀宗介華帶刺的朋友整本書的興趣,完成中年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40萬的目標。六、課堂總結小結:可愛的小東西,居然如此聰明!孩子們,其實文章作者宗介華的散文帶刺的朋友不僅給我們描寫了小刺猬是如何偷棗的,同時還寫了它們一家的其他很多故事,例如剛才我們閱讀小刺猬偶遇大黑狗的故事,大家課余找來讀一讀,相信你們會對刺猬有更多的了解。【設計意圖】:引導歸納課外學習,激發(fā)課外閱讀興趣。七、作業(yè)布置。1、復述第23課帶刺的朋友給家長。 2、閱讀宗介華帶刺的朋友整本書。【設計意圖】復述訓練,使學生在課外鞏固口語訓練學習,學以致用;整本書拓展閱讀,使學生的閱讀由課堂拓展到課外,豐富閱讀內容,完成閱讀目標。板書設計:樣子:圓乎乎、長滿刺 23 帶刺的朋友 動作:爬來爬去、歸攏、 欽佩打滾、扎、馱、跑 喜愛本領:有趣、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