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第六單元目標導圖+知識結構+知識分析+方法探究.doc
第六單元1120各數的認識本單元主要是使學生掌握20以內數的大小和1120各數的讀法和寫法,為學習20以內的加減法做好準備。主要包括以下內容:數數、讀數;數的順序和大小;寫數、計數器上的個位和十位;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20以內的不進位和不退位加減法及算式各部分的名稱;解決問題。在本單元教學中引導學生借助實物、小棒、計數器等直觀素材,充分經歷數數的過程,在數數的過程中認識數的組成、數序,感受數的大小關系。逐步建立起數感。1.例1教學數數。數數時,通過讓學生數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再接著數到20根,也就是數出另外的10根單根的小棒,把這10根再捆成一捆;突出把“十”作為計數單位。為進一步學習數的讀法和寫法做準備。數的讀法的教學是在數的組成的基礎上進行的。2.例2教學數序,要求學生把直尺上的數讀出來,有助于學生理解2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通過某個數的“前一個” 或“后一個”是幾以及簡單的比大小,強化對數序的認識。3. 例3教學寫數,利用小棒圖和計數器教學數的寫法。通過觀察計數器十位和個位上每個珠子表示的數的不同,初步了解進制,認識個位和十位。4. 例4教學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在鞏固1120各數認識的同時也為后面學習進位加法做準備。教材中通過擺1捆和3根小棒來說明10+3=13,13-3=10,13-10=3 。這樣學生既學會了加法和減法,也看到了加減法之間的關系。5. 例5借用計數器教學十幾加幾和十幾減幾的不進位、不退位的加法和減法計算,主要是介紹加減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為學生繼續研究數的運算奠定基礎。6. 例6教學用數數的方法解決問題。讓學生繼續經歷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同時體會到解決問題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列式可以解決,用數數的方法也可以解決。在本單元教學中,教師應通過情景演示法和學具操作法,引導學生借助實物、小棒、計數器等直觀素材,在數數的過程中認識數的組成、數序,感受數的大小關系。通過示范教學法和學具操作,幫助學生正確計算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指導學生觀察問題情景的方法,捕捉有用的數學信息,恰當選擇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1.認識1120各數,通過小棒、直尺和計數器等直觀教具,使學生在具體活動中認數。2.計算加減法,先用圖的形式認識加減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稱,然后用數小棒的方法進行計算,為后面的學習做好準備。3.解決問題。用畫圖、列算式或數數等多種方法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