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第1課時 認識鐘表.doc
第1課時認 識 鐘 表教學內容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教材第8485頁內容及第8687頁練習十九。內容簡析使學生初步認識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并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會認、讀、寫整時。教學目標1.認識鐘表上的時針和分針,認識整時。2.會用兩種方法表示整時。3.認識時間的重要性,養成守時、珍惜時間的好習慣。教學重難點認識整時,記錄整時。教法與學法1. 教學中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初步認識鐘面,知道時針、分針及鐘面上的數字;并結合生活經驗學會看整時,知道整時的兩種表示方法。2.學生通過動手撥一撥,連一連,和認一認等活動,來認識鐘表和整時,并在生活中認識鐘表。承前啟后鏈延學:認識鐘表。解答形如:學習:認識整時。會做形如:看鐘面寫時間。復習:認識鐘表,形如教學過程一、情景創設,導入課題游戲導入法:同學們,你們做過“老狼老狼幾點鐘”的游戲嗎?游戲規則:一人扮老狼,捂著眼睛面朝著墻,其余同學扮小羊站在老狼背后。游戲開始后,小羊開始問:“老狼老狼幾點了?”老狼回答:“九點了或七點了。”小羊繼續問:“老狼老狼幾點啦?”老狼大聲說:“十二點啦!”這時小羊四散跑開,因為老狼一報十二點就意味著追捕開始了?,F在我們就一起來做游戲吧!(游戲開始)師:這個游戲是與時間有關的游戲,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時間,認識鐘表吧!(板書課題)【品析: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年級的學生好奇、好玩、好動,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為了讓他們盡快投入到課堂中來,通過游戲活動,一下子抓住他們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學中玩,在玩中學,為他們提供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恐i語導入法: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預設生齊說:喜歡)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謎語,請你們來猜一猜。師:嘀嗒嘀嗒當當當,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它會告訴你,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師:誰猜到了這是什么?生可能說:鬧鐘, 師可引導說:鐘表。(板書:鐘表)2.認識各種不同類型的鐘表。師: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到鐘表王國看一看吧!(課件播放各種各樣的鐘表,生看)師:你們覺得鐘表王國有趣嗎?由此導入課題?!酒肺?通過猜謎語的形式,引導學生在興趣中學習鐘表。通過說說自己見過的不同形狀的鐘表,讓學生了解鐘表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二、師生合作,探究新知引領學生分析教材第84頁的主題圖片,提取已知信息,找出待解決的問題。(1)整理從中獲得的信息。都有兩根指針。又長又細的是分針,又短又粗的是時針。都有從1到12這12個數。12個數把鐘面分成了12個相等的大格。(2)認識鐘表。日常生活中的鐘表有兩種。一種是像掛鐘、手表這樣的,一種是像電子表這樣的。(3)認識整時。點撥:借助學生生活,獲得有關鐘表的經驗,讓學生認識、了解鐘面,注意區分分針和時針,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酒肺?綜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認識鐘表,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自主學習,分組討論,探究解題方法。(1)嘗試撥鐘。師:請同學們想一想,一天中你最喜歡哪個時刻,撥在帶來的小鐘上,說說你為什么最喜歡這個時刻,講給你們小組的同學聽一聽。學生分組操作后,各組選派代表展示所撥時刻。(2)小組討論。師:請同學們按照分針和時針的位置,把這些時間分分類。先分小組進行討論,然后全班交流。說說為什么這樣分,從中選取整時的鐘面進行教學。(3)比較歸納。師:觀察這些時間,你有什么發現?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平時我們所說的“幾點”是口語,正確的書面用語是“幾時”。這是整時的一種表示方法。(8時、3時、6時)(4)整時的第二種表示方法。8時在電子表上是怎樣顯示的?表面上有2個點,點的左邊是8,同時點的右邊是“00”,就是8時。像這樣的表示形式,你們還在哪些地方見過?(電話、手機、電視、電腦等)這就是整時的第二種表示法,叫電子表表示法。教師小結,總結整時的兩種表示方法。(1)普通表示法。如:8時。(2)電子表表示法。如:8:00。【品析: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自由撥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然后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認識整時的方法和整時的兩種表示方法,體現了教學方法的開放性,設計新穎。另外,通過設計“像這樣的表示形式,你們還在哪些地方見過?”,把學習內容與學生的已有經驗聯系起來,使學生獲得數學知識的同時,在思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到進步與發展?!咳?、反饋質疑,學有所得本課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來看整時,初步認識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了解整時的表達方法。在學習完本課的基礎上,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認識鐘面和表示整時的方法,然后教師提出質疑問題,學生通過交流探討進行系統整理。質疑一:如何區分時針和分針?學生先在小組中討論,然后小組總結出來,最后找一名代表說一說。時針:又粗又短的針是時針,又細又長的針是分針。質疑二:聰聰給自己設計了一張作息時間表,同學們看看合理嗎?7時起床,8時上學,10時做操,12時吃午飯,下午6時看動畫片,晚上9時睡覺。學生討論后交流:設計合理,學生要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酒肺?引導學生對聰聰一天的時間安排進行認識與評價,既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把對珍惜時間和養成良好作息習慣的教育融入到學習活動之中。】四、課末小結,融會貫通“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你們有什么收獲?”在師生共同總結之后,簡單回顧整時的兩種表示方法。然后銜接下節課學習任務,思考如下問題:怎樣計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五、教海拾遺,反思提升教師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放手讓學生比一比、撥一撥、說一說,既滿足了學生的表現欲望,又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索、小組合作的意識,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學生對于“早睡早起”“看電視”“睡懶覺”等情節都有切身體會,通過“你想對小明說什么?”這一環節,引導學生對小明一天的時間安排進行認識與評價,既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把對珍惜時間和養成良好作息習慣的教育融入到學習活動中。利用小明的作息時間情境圖呈現“現實沖突”為什么一天中有兩個9時?讓學生“議一議”,為后面的時間學習做鋪墊。我的反思:板書設計認 識 鐘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