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第3課時解決問題.doc
第3課時 解 決 問 題教學內(nèi)容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教材第46、47頁內(nèi)容及第48、49頁練習十。內(nèi)容簡析認識并理解大括號和問號的意義:大括號表示把兩部分合起來,問號表示要求的問題;能借助畫圖正確分析題意,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教學目標1.知道圖上大括號和問號的含義。2.鞏固6、7的加減法。3.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教學重難點用6和7的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學會觀察、分析、提出合適的數(shù)學問題。其中,正確理解大括號和問號的意義是解題關鍵所在。教法與學法1.本課時教學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情景圖,幫助學生提取可用條件,充分理解圖意,在此基礎上,教師講明問號在大括號上面與下面,表達的意義是不同的,進而能夠順利解決問題。2.本課時學生的學習主要是通過觀察、分析和歸納等方法,把所求的問題與圖中的條件聯(lián)系起來,根據(jù)加減法的含義選擇適當?shù)姆椒惺浇獯稹3星皢⒑箧溠訉W:總結6和7的計算方法,對比哪種方法更簡便。學習:正確計算6和7的加減法,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復習:6、7的分與合,6和7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教學過程一、情景創(chuàng)設,導入課題課件導入法:播放課件,接連幾天的陰雨終于停了,天空中太陽露出了笑臉,這正是采蘑菇的好時候,有4只小兔子一起到草地上,你采幾個,我采幾個,不一會兒就采了好多的蘑菇,這時兔爸爸和兔媽媽也來了,畫面定格,教師導語:這時一共有多少只兔子?由此導入本課課題。【品析:這種導入方式,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師引導下,學生把關注點集中到課本例題上,由此過渡到對解決問題的學習中。】復習導入法:1.教師出示復習題:3+1=4+2=6-3=7-5=2+4=5-5=2+2=6-2= 7-6= 2+5= 3+4= 3+3= 7-0= 4+0=2.提問:2+5=7是什么意思?3.師:我們已經(jīng)掌握了7以內(nèi)數(shù)的加減法計算,今天我們進一步研究加減法的應用,由此導入本課課題。【品析:利用學生已經(jīng)掌握的知識,做好鋪墊,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激發(fā)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興趣。】講故事導入法:教師出示課本情景圖,教師描述:7只小青蛙正在荷花池里歡快地唱歌,可好聽了,可是天晚了,有2只小青蛙怕媽媽著急,急急忙忙地回家了,這時還剩幾只小青蛙?由此導入本課課題。【品析:利用情景圖給學生講故事,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為后面開啟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做了鋪墊。】二、師生合作,探究新知引領學生分析教材第46頁情景圖,提取圖中信息,并找出待解決的問題。(1)整理從中獲得的信息。左邊有4只小兔子在采蘑菇。右邊有兔爸爸和兔媽媽2只大兔子。(2)提出的問題。一共有多少只兔子?自主學習,分組討論,探究解題方法。(1)認識大括號。課件出示大括號:小組討論、交流分析大括號的意思。師:大括號的意思是把圖中的兩部分合并在一起。也就是題目中一共有多少只兔子?(2)解決問題(列式計算)。小組分析、交流,列出算式:4+2=6(只)或2+4=6(只)。師:誰能說說為什么這樣列式?生1:左邊有4只兔子,右邊有2只兔子,把它們合起來就是用加法4+2=6來計算。生2:右邊有2只兔子,左邊有4只兔子,把它們合起來就是用加法2+4=6來計算。【品析:將教材中靜態(tài)的素材變成了動態(tài)的素材,使學生更加直觀地經(jīng)歷了數(shù)學問題提出的全過程,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順承加法應用題,研學減法應用題。在總結完加法應用題的基礎上,教師拋出問題:我們再看看教材第47頁的青蛙在干什么?能不能用上面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和學生一起觀察教材第47頁情景圖,提取圖中信息,并找出待解決的問題。(1)整理從中獲得的信息。圖中共有7只青蛙。跳走了2只。(2)需要解決的問題:還剩下多少只青蛙?自主學習,分組討論,探究解題方法。(1)小組討論、交流,列出算式:7-2=5(只)。(2)師:為什么用減法計算呢?生:原來有7只青蛙,跳走2只,求還剩下幾只,所以用減法。師總結:同學們真聰明,不但發(fā)現(xiàn)了問題,還用數(shù)學方法解決了問題。你們真棒!提示:“?”在“”的下面用加法計算,“?”在“”的上面用減法計算。【品析:在相互交流中,給每位學生提供了鍛煉語言表達能力的機會,同時做到知識共享,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本身就是學生感悟體驗的過程,可以使學生從中感悟大自然的美,進而激發(fā)起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三、反饋質疑,學有所得學習了用加減法解決實際問題的知識,讓同學們討論這節(jié)課中有關大括號用法的內(nèi)容,然后教師提出質疑問題,學生通過交流探討進行系統(tǒng)整理。質疑1:在用減法解決問題的例題中,如果把“?”放在另一邊,該怎樣列式?小組交流、討論。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思考總結后列式:7-5=2(只)【品析:使學生感悟到問號的位置決定著列式方法。】質疑2:如圖:“”當大括號開口朝下問號在上面時,怎樣運算?學生之間討論,教師給予點撥指導后得出結論:大括號開口朝下是表示把大括號下面的數(shù)“合起來”,問號在上面,就是求一共是多少,同樣用加法計算。【品析:理解大括號的含義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不是問號在上面的情況就用減法計算,因為大括號的開口朝下是把下面的數(shù)字合起來的意思。】四、課末小結,融會貫通“本節(jié)課,你學會了哪些知識?還有什么是不明白的呢?”在師生共同總結之后,找學生說一說對大括號的理解,在解決用大括號和問號表述的問題時,一定要看清問號的位置,問號在大括號下面時,表示要計算總和,用加法計算;如果問號在大括號的上面,表示給出總數(shù),求其中的一部分,應該用減法計算。然后銜接下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思考如下問題:8和9的組成是怎樣的?五、教海拾遺,反思提升通過上面的討論使學生的學習進入了二次消化吸收的過程,這次內(nèi)化使學生在解決有關大括號和問號表述的問題時,能夠采用適合的運算方法。在進行課堂練習時,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出示練習題,讓學生觀察、對比題目的不同,讓他們想一想、說一說在什么情況下用加法,什么情況下用減法,教師這時做一個總結,這樣教學效果會更好。我的反思: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