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第3課時 5、4、3、2加幾.doc
第3課時5、4、3、2加幾教學內容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教材第95頁內容及第96頁練習二十二。內容簡析用“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的規律和“湊十法”計算5、4、3、2加幾的進位加法,其中“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方法更為簡便;培養學生利用9、8、7、6加幾的計算方法學習5、4、3、2加幾的遷移能力。教學目標1.會用不同的方法計算5、4、3、2加幾,會用“湊十法”中“拆小數,湊大數”和“拆大數,湊小數”的方法熟練計算5、4、3、2加幾的進位加法。2.經歷5、4、3、2加幾的探究過程,提高知識的遷移能力和計算能力。教學重難點在5、4、3、2加幾的進位加法中,如何巧妙運用“湊十法”中的“拆小數,湊大數”和“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的方法計算。教法與學法1.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喜歡的練習形式,使學生積極練習,不斷提高計算速度,同時注意讓學生口述思考過程。2.學生在充分討論、交流的基礎上,自己去探索,去發現5、4、3、2加幾的計算方法,以此來提高計算速度。復習:8、7、6加幾的進位加法。會算形如:8+6=14、7+8=15、6+6=12的算式。承前啟后鏈延學:用20以內的進位加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習:5、4、3、2加幾的進位加法。會算形如:5+7=12、4+9=13、3+9=12的算式。一、情景創設,導入課題課件導入法:師:我們把前面的知識復習一遍,看誰算得又快又對。1.播放課件展示口算題:9+5=9+4=9+3=9+2=8+5= 8+4= 7+5= 6+5= 2.學生計算完成,教師指名答,并說明采用了什么計算方法。(可以用點數、接著數的方法計算,但是用“湊十法”計算更簡便)師:同學們回答得非常好,現在我們把其中幾道算式的兩個加數交換位置,該怎么計算?3.展示教材第95頁例題:5+7=5+8=4+8=3+9=由此導入本課課題。【品析:通過復習學過的知識9、8、7、6加幾,進一步鞏固“湊十法”,使學生注意“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這一數學規律,為學習新課做好準備。】數學故事導入法:師:同學們聽說過“朝三暮四”的故事嗎?下面我給同學們講一講。古時候,有一個宋國人養了一只猴子,以前在喂猴子的時候,早晚各給猴子4個栗子。現在他早晨給猴子4個栗子,晚上給猴子3個栗子,你們說一說,現在這只猴子一天吃幾個栗子?生:7個。師:你是怎么得到的?學生回答,教師板書:4+3=7。師:可是猴子發現晚上少吃了1個栗子,就很不高興,于是這個宋國人改成了早晨給猴子3個栗子,晚上給猴子4個栗子,這時猴子高興了。同學們,你們算一算現在這只猴子一天吃幾個栗子?生:還是7個,因為3+4=7。教師板書,把這兩個算式并排寫在一起:4+3=73+4=7師:猴子認為給的栗子多了,可是我們看算式,只是交換了加數的位置,和沒有變,那么今天我們學習的5、4、3、2加幾能不能使用這個方法來計算呢?由此導入本課課題。【品析:通過講述趣味數學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示學生用學過的知識,即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順勢為學習5、4、3、2加幾做好了鋪墊。】播放加法口訣兒歌。一加一等于二一加二等于三二加二等于四一加三等于四 二加三等于五 三加三等于六一加四等于五二加四等于六三加四等于七四加四等于八一加五等于六 二加五等于七 三加五等于八四加五等于九五加五等于十一加六等于七二加六等于八三加六等于九 四加六等于十五加六等于十一六加六等于十二一加七等于八二加七等于九三加七等于十四加七等于十一五加七等于十二 六加七等于十三 七加七等于十四一加八等于九二加八等于十三加八等于十一四加八等于十二五加八等于十三六加八等于十四 七加八等于十五 八加八等于十六一加九等于十二加九等于十一三加九等于十二四加九等于十三五加九等于十四六加九等于十五七加九等于十六八加九等于十七九加九等于十八師:同學們注意最后一段歌詞:二加九等于十一三加九等于十二四加九等于十三五加九等于十四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5、4、3、2加幾”,這些得數是怎么算出來的呢?由此導入本課課題。【品析:利用學生們喜歡演唱兒歌的心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把與講課內容相關的歌詞及時引入課題,順理成章,自然妥帖。】二、師生合作,探究新知引領學生分析教材第95頁例4中的主題圖片,提取已知信息,找出待解決的問題。(1)整理從中獲得的信息。給出四個算式:5+7、5+8、4+8和3+9 。(2)提出的問題。用各種方法計算四個算式的結果。自主學習,分組討論,探究解題方法。根據前兩節的學習,學生很快計算出結果。學生在小組內討論計算方法,并總結看有幾種方法。(1)學生自學后與同桌合作學習。(同桌交流并探討多種計算方法)(2)同桌討論:得數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把你所想到的和同桌共同探討一下。(3)學生匯報計算方法,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計算算式的思考過程。師:同學們真棒!想出這么多方法來解決問題。這些辦法都不錯,大家再討論一下:你認為哪種方法簡便呢?為什么?(4)學生討論,師生共同總結。湊十法;交換加數位置的方法。【品析:有前幾節課的知識做基礎,學生很快就能掌握5、4、3、2加幾的口算方法。在教學中,教師有目的地指導,讓學生明白,在計算小數加大數時,一般用“交換小數和大數的位置,和不變”的方法,這樣計算起來比較快,為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打好基礎。】教師小結,總結計算方法。師:同學們想到的方法都不錯,歸納起來有兩種比較簡便。(1)“湊十法”。在5+7、5+8、4+8、3+9中,運用“拆小數,湊大數”的方法計算:5+7中把5分成2和3,3和后面的7湊成10,10+2=12;5+8中把5分成2和3,2和后面的8湊成10,10+3=13;4+8中,把4分成2和2,1個2和后面的8湊成10,10再加另一個2得12;3+9中把3分成1和2,1和后面的9湊成10,10+2=12。運用“拆大數,湊小數”的方法計算。(2)交換加數位置的方法。在5+7、5+8、4+8、3+9中,我們分別交換加數的位置,從而變成以前學過的9、8、7加幾的進位加法,很快計算出結果(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品析:對學生的計算方法進行點評、總結,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計算的能力。】三、反饋質疑,學有所得同桌之間互相敘述5、4、3、2加幾的幾種計算方法,然后教師提出質疑問題,學生通過交流探討進行系統整理。質疑:在計算5、4、3、2加幾的方法中,哪種方法計算起來更快捷,更得心應手呢?學生討論后得出結論:“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這種方法更快捷。這種方法既復習了前面9、8、7、6加幾的方法,鞏固了舊知識,又解決了新知識5、4、3、2加幾。【品析:在對比中進一步讓學生感受“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計算方法的快捷性,從而滲透轉化思想,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和準確率。】四、課末小結,融會貫通“本節課,你們學會了哪些知識?還有什么是不明白的呢?”在師生共同總結之后,簡單回顧5、4、3、2加幾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其中“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最簡便快捷。然后銜接下節課學習任務,思考如下問題:怎樣運用20以內的進位加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五、教海拾遺,反思提升回味課堂,發現亮點之處:質疑的討論使學生的學習進入了二次消化吸收的過程,這次內化對5、4、3、2加幾的“湊十法”做了進一步強化,對“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有了深刻的印象,對5、4、3、2加幾的進位加法真正掌握了。反思過程,有待改進之處:這節課的知識主要是5、4、3、2加幾的進位加法,我們通過多種方法的計算 ,掌握了5、4、3、2加幾的算理。尤其對“湊十法”中的“拆小數,湊大數”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計算中很靈活地運用此方法計算,提高了學生的計算效率;對于“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方法的運用,少量同學在計算的準確性上還有待提高。我的反思:板書設計5、4、3、2加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