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第5課時 解決問題 (2).doc
第5課時解決問題 (2)教學內容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教材第98頁內容及第99100頁練習二十三的第58小題。內容簡析本課時主要學習用加法計算“求原來有多少”的實際問題。由于這些問題的現實背景稍微復雜一些,條件和問題的敘述順序與學生的思路不太一致,數量關系也比較隱蔽,因此,無論是理解題意,還是尋找數量關系,確定解題方法都有一定的難度。這部分內容一方面教學“逆向”地用加法解決的問題,另一方面教學用畫圖的策略分析問題。教學目標1.使學生能理解“求原來有多少”這類問題的數量關系,并能正確列式計算。2.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進行數學交流的能力。教學重難點1.借用已有的逆思考的經驗解決求被減數的實際問題。2.理解題意,尋求數量關系,確定解題方法。教法與學法1.“求原數”(逆向加法)的問題對于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如一看到“剩下”就用減法,從而錯列算式,進行錯誤解答。那么教學中教師就應采用畫圖的策略,這樣既幫助學生理解了題意,又為學生選擇用加法計算提供了依據。2.學生在解決這種逆向加法的看圖題時,可以用擺一擺、畫一畫等多種形式理解題意,并解決問題。延學:多種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解答形如:門前掛了8個燈籠,已經掛起來的和沒掛的同樣多,一共有多少個燈籠?8+8=16(個)承前啟后鏈學習:用加法求總數。例如:停車場上開走了5輛汽車,現在還有9輛, 原來有多少輛汽車?9+5=14(輛)復習:20以內的加減法計算。會算形如:5+6=11、3+8=11、14+3=17的算式。教學過程一、情景創設,導入課題課件導入法:播放課件,要上體育課了,張老師來器材室領口哨,管理員拿出了一盒口哨讓張老師挑選,張老師仔細挑選了一會兒,把口哨放進盒子里對管理員說:“我們領走了7個口哨。”管理員說:“還剩下5個。”教師導語:同學們想一想,原來有多少個口哨?由此導入本課課題。【品析:以動畫的形式給學生們展示張老師來器材室領取器材的畫面,既教育學生使用器材、借閱圖書要遵守借閱制度,又把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出示給學生,讓他們在參與中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故事導入法:教師講一個花果山的故事:秋天到了,花果山上到處都是一片豐收的景象,尤其是那些掛滿枝頭的桃子,太誘人了,今天水簾洞的猴子們打算去摘桃子,小猴躍躍與動動也和猴媽媽一起來摘桃子,躍躍摘了7個,動動摘了5個,同學們,你們算一算,它們一共摘了多少個桃子?學生列式:7+5=12(個)【品析:從學生們喜歡的花果山故事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從故事情景里出示數學問題讓學生們來解決,即求一共摘了多少個桃子,為學習新知識做好了鋪墊。】游戲導入法:教師事先在一個不透明的盒子里放入10個乒乓球,把盒子放到講臺上,由一名學生來拿乒乓球,這名學生共拿出4個乒乓球,教師告訴同學們盒子里還剩6個。師:原來盒子里有多少個乒乓球?生:10個。師:你是怎么知道的?學生討論后回答,教師小結:要求原來有多少個乒乓球,就要把拿出來的與剩下的合起來,也就是4+6=10(個)。【品析: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一個“拿乒乓球”的游戲,使學生們在游戲中學習知識,為新知識的學習做好了準備。】二、師生合作,探究新知引領學生分析教材第98頁例6中的主題圖片,提取已知信息,找出待解決的問題。(1)整理從中獲得的信息。桌子上擺了很多口哨,老師拿走7個口哨。桌子上還剩5個口哨。(2)提出的問題。原來有多少個口哨?自主學習,分組討論,探究解題方法。(1)小組討論、交流。生1:可以畫圖表示。生2:可以用圖片擺一擺或畫一畫。生3:可以用加法計算。討論后明確:桌子上原來的口哨的個數是總數,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是領走的,另一部分是剩下的。求原來有多少個口哨,就是把兩部分合起來。用加法計算。(3)列式計算。7+5=12或5+7=12【品析:先從各個條件中分析數量之間的關系,再選擇計算方法,有利于學生理解,同時也突破了難點。】三、反饋質疑,學有所得在學習完本課的基礎上,引領學生及時消化吸收,請學生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上面列出的算式,然后教師提出質疑問題,學生通過交流探討進行系統整理。質疑一:在7+5=12中,“7”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7+5=12(個)”又表示什么?學生先在小組中討論,然后小組總結,最后找一名代表說一說。“7”表示老師領走的那部分。“5”表示桌子上剩下的那部分。“7+5=12(個)”表示要求的總量,就是原來的口哨總個數。質疑二:把上面的各數量之間的關系用“擺一擺”的方法能表示出來嗎?學生親自操作后,討論解決。生:我是這樣擺的:這兩部分的和就是總量,也就是我們求的原來有多少個。用擺一擺更能清晰地表示出各數量的關系,使我們很容易理解題意。師:同學們分析得非常好,我們用畫圖的方法,使不易理解的問題簡單了,幫助我們理解了題意,解決了問題。【品析:學生通過討論可知:在解決問題時,可以運用擺一擺、畫一畫等多種方法來幫助我們理解題意,使復雜的問題簡單化。突出了畫圖策略的重要性。】四、課末小結,融會貫通“本節課,你們學會了哪些知識?還有什么是不明白的呢?”師生簡單回顧,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可以通過擺一擺、畫一畫等多種方式理解題意,找出數量間的關系,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后銜接下節課的學習任務,思考如下問題:利用我們手中的學具擺一擺或畫一畫,在我們尋找信息和問題時的作用有多大呢?五、教海拾遺,反思提升在理解題意時,我們可以通過用我們手中的圓片擺一擺,或用畫一畫等多種方式幫助我們理解題意,來解決“求原來有多少”的這種逆向習題。這次學習,主要是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活動中找出信息,解決數學問題。本例題的講解過程還借助畫圖將現實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學生的畫圖方式可以是多樣的,只要能反映出加法問題的結構就應適當鼓勵,部分學生在這方面還有待提高。我的反思:板書設計解決問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