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湘教版科學四年級上冊第五、六單元檢測卷(含答案).doc
2020-2021學年湘教版科學四年級上冊第五、六單元檢測卷一、知識廣場(28分,每空2分)1.通過實驗我們會發現,以路邊的靜物為參照,汽車和車上的人的_______隨時在發生變化。2.運動軌跡是一條_______的運動,叫作直線運動;運動軌跡是_______的運動,叫作曲線運動。3.物體常見的運動方式有直線運動、_______。4.生活中常用的速度單位有_______、_______。5.人們通常用速度(即單位時間內物體通過的距離)來描述物體運動的_______。6._______能讓小船漂浮在水面上。7.用測力計緩慢地拉動一個物體,測得的拉力大就是這個物體在桌面上運動時所受_______的大小。8.木塊在桌子表面滑動時,在木塊與桌子的接觸面也會產生_______。9.車的_______與發展,在人類的_______中具有重大的意義。10.給制作好的小車上放的重物越重,小車跑得越_______。二.判斷大廳(20分,每題2分)1.蕩動的秋千屬于直線運動。( )2.參照物只能選相對靜止的物體。( )3.滾動、擺動、轉動等都是平動和轉動的合成。( )4.物體的運動速度通常是變化的。( )5.物體平動時的運動軌跡是線,擺動時的運動軌跡是直線。( )6.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距離越長,運動得越慢。( )7.使用彈簧測力計前要先檢查指針是否指在“0”處。( )8.運動鞋底的花紋是為了減小鞋底與地面間的摩擦力。( )9.生活中強烈的撞擊力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10.制作小車時不用試試小車的車輪能不能轉動起來。( )三、選擇樂園(20分,每題2分)1.下列運動方式屬于曲線運動的是( )。A.扔出去的鉛球B.直線行駛的小車C.從水龍頭滴下的水2.兩個物體之間的位置關系沒有變化,說明兩個物體( )。A.既相對運動又相對靜止B.相對靜止C.相對運動3.我們在投籃的過程中,籃球的運動方式是( )。A.直線運動B.曲線運動C.兩者都有4.物體的運動方式很多,推小車向前運動屬于( )。A.振動.B.平動C.滾動5.測量一個物體運動的快慢,下列方法錯誤的是( )。A.在不同路況和不同時間內比較物體運動的距離B.在相同時間內比較物體運動的距離C.相同距離比較物體運動所用的時間6.把手輕輕地放入裝有水的水盆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浮力是( )的。A.向下B.不存在C.向上7.使用彈簧測力計時,發現指針指在零刻度線以上,用這個測力計測得物體的重力為4N,則該物體受到的重力( )。A.小于4NB.等于4NC.大于4N.來源:學|科|網8.下列做法能加大摩擦力的是( )。A.給汽車輪胎加上防滑鏈B.在旱冰鞋底加上小輪C.往電風扇的轉軸處加上潤滑油9.下列不屬于小車的組成部分的是( )。A.輪子B.墨盒來源:學科網ZXXKC.車軸10.讓小車轉彎,我們可以改變用力的( )。A.方向B.大小C.時間四、問題城堡(20分,每題5分)1.物體常見的運動方式有哪些?這些運動在本質上分為幾類?2. 將手掌緊貼桌面往前推,會有什么感受?沿水平方向推動桌子,為什么會感到很吃力?3. 使用彈簧測力計時應注意什么?來源:學科網來源:學科網4. 把制作好的小車放在-一個斜坡上,小車為什么自己會往下跑?五、實驗探究(12分)研究小車運動的快慢與力的大小關系。(1)實驗問題:小車運動的快慢可能與受到力的大小有關。(2)實驗準備:實驗中保持不變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需要改變的條件:第一次用較輕的力向前推,第二次用________的力向前推,第三次用最大的力向前推。(3)實驗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實驗記錄:(5)實驗分析:用力越大,在相同時間內小車運動的距離_______,運動速度________。參考答案:一、1.位置2.直線 曲線3.曲線運動.4.米/秒 千米/時5. 快慢.6.浮力 7.水平勻速 摩擦力8.摩擦力9.發明 生產生活10.遠二、1.X 2.X 3. 4. 5.X 6.X 7. 8.X 9. 10. X三、1.A 2.B 3.B 4.B 5.A 6.C 7.C 8.A 9.B 10. A來源:學科網ZXXK四、1.物體常見的運動方式有直線運動、曲線運動。這些運動又在本質上分為兩類:平動和轉動。2.將手掌緊貼在桌面往前推,會感覺很吃力。沿水平方向推動桌子,桌子和地面的接觸面發生摩擦,會產生一種阻礙桌子運動的摩擦力,所以感覺很吃力。3.使用測力計前先檢查指針是否指向“0”的位置。讀數時眼睛平視指針所指刻度。被測量的力不能超過測力計的量程。4.因為小車在斜坡上受到了重力的作用,而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所以會往下跑。五、(2)地面光滑程度 小車自身重量 較大(3)小車三次運動的距離不同,運動的快慢不同(5)越遠 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