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科版三年級信息技術02《認識計算機》教學設計.doc
第2課 認識計算機一、教材分析本課屬于計算機系統學習的基礎模塊,其內容是學習計算機硬件的基本組成。認識計算機首先要從外觀上觀察并知曉各個部件的名稱,介紹計算機由哪些硬件組成及其各個部件的功能。這部分知識理論性很強,讓學生更直觀地認識計算機很重要。二、學情分析本課面向的對象是小學三年級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在生活中一般都有接觸電腦的經驗,所以對計算機的興趣非常濃厚。在生活中,他們已潛移默化地接受了很多計算機知識,但是沒有經過系統地學習。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已經被充分調動,對于信息技術課堂的興趣已頗為濃厚。三、教學目標與要求1. 知識與技能(1)了解計算機常見的硬件組成,能說出各組成部件的名稱;(2)能夠說出常用的輸入、輸出設備;(3)能夠對現在的計算機科技發展有所了解。2. 過程與方法在探究設備、器件作用的過程中,初步學會查閱資料、動手探究的方法。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到計算機的一些設備是在模仿生物的某些功能。4. 行為與創新在實踐活動中培養細致、耐心的好習慣。四、教學重點與難點1. 重點:了解計算機各組成部件的名稱以及常見的計算機輸入、輸出設備。2. 難點:認識常見的計算機輸入、輸出設備以及主機箱內主要部件。五、教學方法與手段結合三年級學生樂于表現自己、不甘落后的心理特點,可以設計一個搶答賽的游戲,讓學生在活動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主機內的部件讓學生動手拆一拆,對照教材找一找。運用演示的方法介紹計算機的輸入設備、輸出設備。六、課時安排安排1課時。七、教學準備教學課件、手機、平板、打印機、掃描儀等。八、教學過程(一)暢玩游戲,激趣導入生活中,我們可以用計算機查閱資料、聽音樂、看電影、聊天、發送郵件等。人類是靠大腦思考,并通過各種器官執行指令做事的。擁有這么強大功能的計算機是由哪些設備組成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它們。出示課題:認識計算機【設計意圖】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出發,激發學生研究計算機的興趣。(二)火眼金睛,初識計算機或許有些設備同學們已經認識了,我們來搶答了解一下。活動1:認識計算機的組成部分1. 課件出示計算機各組成部分的圖片,搶答各部分的名稱。圖12. 用自己的語言介紹你所認識的設備有什么功能。3. 教師強調并補充說明計算機組成部分及功能。圖2 圖3小結:計算機有很多種,我們認識的是最常見的臺式計算機。還有筆記本計算機、一體機,擁有計算機部分功能的平板電腦、手機等等。【設計意圖】尊重學生的起點,學生能解決的問題讓他們自己解決,教師進行引導、補充。活動2:打開主機箱,逐一辨認器件1. 擰開機箱蓋的螺絲,拿下擋板。注意要輕拿輕放各種器件。2. 小組合作,一人觀察提示,一人拿著書,逐一找主板、CPU、內存、硬盤等器件。3. 展示并說一說每個器件的作用。小結:主板提供了許多接合點,供處理器、顯卡、存儲器、外部設備等接合。CPU是核心部件,它的功能主要是解釋計算機指令以及處理計算機軟件中的數據。存儲器是用來存儲信息的設備。【設計意圖】組織學生動手實踐,學會查閱教材,書上指導與眼前的實物相對照,學生的印象會更深刻。活動3:觀察認識外部設備1. 你見過哪些可以連接到計算機上的外部設備?2. 這些設備有什么作用?小結:計算機處理信息的過程和人處理信息的過程差不多。人通過手摸、耳朵聽、眼睛看等方式獲取信息,而計算機通過鍵盤、話筒、掃描儀和鼠標器等設備輸入信息。這些設備都是輸入設備。圖4 圖5人們把顯示器、打印機、音箱等設備叫做計算機的輸出設備。 (操作演示這些設備)圖6【設計意圖】常見的設備進行演示操作,讓學生了解它們的功能、作用。(三)拓展練習,發展思維科學技術的發展是日新月異的,計算機也是一樣,新的計算機不斷產生,未來計算機會發展成什么樣子?活動4:計算機設計師1. 觀察未來計算機圖片,發揮想象畫出你設計的計算機。圖72. 注明每個部分的名稱和功能。3. 為其添加必要的外部設備。(提示:在你的設計作品中,必要的器件、設備都不能少,要讓計算機能“工作”。)展示學生作品。(將較好的作品張貼在黑板上,并請學生說說自己的理念)【設計意圖】畫一畫并注明名稱和功能,不僅是復習,更給學生暢想的機會。(四)思維導圖,梳理總結今天這節課,我們初步認識了計算機,知道了計算機外部硬件名稱,了解了計算機有哪些輸入輸出設備,認識了計算機內部硬件。當然,關于計算機,我們還有很多知識要去學習。圖8
- 關 鍵 詞:
- 認識計算機 蘇科版 三年級 信息技術 02 認識 計算機 教學 設計

關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