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科版三年級信息技術19《美化圖形》教學設計.doc
第19課 美化圖形一、教材分析“美圖秀秀”是一款流行的圖形處理軟件,界面直觀,操作簡單。學生都能輕松上手,并能夠比較熟練地掌握它的使用方法。這一課安排在學習完“畫圖”軟件之后,其實也就是學生能利用“美圖秀秀”對自己創作的圖畫進行美化,進而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和創造力。教材分四個部分,分別介紹了“美圖秀秀”程序的窗口組成、美化功能、場景功能和閃圖的制作,最后還簡單介紹了網頁版“美圖秀秀”。讓學生從初步認識軟件到了解功能,再到熟練操作,最后能應用到生活中去,真正做到學以致用。二、學情分析學生已經學習了畫圖軟件和奇奕畫王,對此類軟件有了初步了解,審美能力也逐步提升。三年級學生對新事物都有著強烈的好奇心,這樣操作界面友好的軟件,可以在教師引導下小組協作、自主探究等形式開展學習。三、教學目標與要求1. 掌握啟動與退出“美圖秀秀”程序的方法。2. 了解“美圖秀秀”的窗口組成和不同標簽的相應功能。3. 學會運用“添加特效”“場景模式”和“制作閃圖”等方法美化圖片。4. 在軟件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畫圖、處理圖片、美化圖片的綜合能力。四、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啟動與退出“美圖秀秀”程序的方法,“美圖秀秀”的窗口組成和不同標簽的不同功能。難點:多種特效的組合運用。五、教學方法與手段使用對比法、任務驅動法進行啟發式教學,通過多媒體教學系統以及自主探究和小組協作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學習活動。六、課時安排安排1課時。七、教學準備圖片素材、多媒體課件及學件、多媒體電子教室軟件。8、 教學過程(1) 情境導入同學們,有位同學很喜歡拍照,今天他在校園里拍了一張照片(出示本班同學照片)。他感覺這張照片太普通,想把它變得有個性一些,再將它修飾得更漂亮、更吸引人,不知大家有沒有好辦法?今天老師帶領大家學習一種軟件,可以很輕松地進行圖片處理。出示課題:美化圖形。【設計意圖】人都是愛美的。用生活中的問題引起學生探究美化圖形的興趣。(2) 認識“美圖秀秀”1. 美圖秀秀是一款圖片處理軟件,可以對圖片審美觀物效、美容、拼圖、場景、邊框、飾品等功能。2. 請同學們找到美圖秀秀圖標,雙擊打開。還記得窗口的組成嗎?教師指窗口部分,學生說出名稱。請同學們自學,了解美圖秀秀窗口有哪些特別的地方。學生自學、匯報。【設計意圖】復習學習的窗口的組成,并讓學生了解不同軟件的窗口也是有變化的,培養學生自學能力。(3) 美化功能1. 美化功能可以將圖片制作成多種效果。請大家打開一張老師發給你的圖片,一起來認識“美化”用的幾種筆,嘗試操作。2. 請一位同學說說,美化一共有幾種筆。這位同學說得很好,一共有8種,分別是:涂鴉筆、消除筆、摳圖筆、局部馬賽克、局部彩色筆、局部變色筆、背景虛化、魔幻筆。其中涂鴉筆就相當于畫圖中的鉛筆,但它有幾種效果筆;消除筆就相當于橡皮,可以擦除內容。試一試,哪種效果適合這張圖片。學生嘗試、匯報、展示。【設計意圖】通過了解美化標簽的內容,學生進一步了解美圖秀秀的豐富功能,激發學習興趣。(4) 場景功能出示圖片,看,小明同學的照片出現在一朵花中間,這也是用美圖秀秀處理的效果哦!你們想自己試試嗎?這要用到“場景”標簽,師示范。單擊“場景”標簽,單擊“逼真場景”,再選擇你喜歡的素材,調節圖片顯示的大小和位置,最后單擊確定。選擇一種你喜歡的場景來美化你的圖片吧。出示一張選擇不適合的場景,問:你們看,這張圖片的場景合適嗎?各種場景適用于什么場合?與哪些類型的照片搭配能達到最佳效果呢。學生四人小組討論,匯報。選擇一種你最喜歡的場景介紹給你的好朋友吧。學生選擇后,請同學來欣賞,討論選擇得是否合適。【設計意圖】通過例子讓學生學會審美,小組討論增加學生間的交流,從而讓學生進一步增強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5) 制作閃圖出示一張可愛的小狗的閃圖。同學們,你們喜歡這活潑可愛的小狗嗎?這種動畫圖片叫閃圖,是一種將多張圖片制作成閃動的GIF動畫。圖片閃閃的,給人造成了視覺上的錯覺,讓人感覺到是一幅圖,其實是多張圖片組成的。今天,我們就試著用美圖秀秀來制作閃圖吧。請同學們自己看書,試著制作一張花開的閃圖。學生操作,教師巡視指導。展示學生作品。【設計意圖】首先讓學生了解動畫圖片的制作方法,才能讓他們理解并記憶操作方法和過程。利用類似于教材的圖片,讓學生學會看書學習,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6) 總結延伸打開自己的畫圖作品或是照片,使用我們今天學習的“美圖秀秀”美化,完成后,可以展示給老師和同學們欣賞。學生完成作品,展示,點評。有的同學回家后還想用美圖秀秀來處理自己的圖片和照片,該怎么辦呢?對,我們可以在家下載軟件安裝,或者用美圖秀秀網頁版。同學們以后有好的作品,別忘了給老師欣賞哦。【設計意圖】學以致用,用實踐來檢驗學習效果。(7) 板書設計美化圖化打開圖片 美化功能 保存圖片場景功能
- 關 鍵 詞:
- 美化圖形 蘇科版 三年級 信息技術 19 美化 圖形 教學 設計

關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