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科版三年級信息技術23《網絡文明小公民》教學設計.doc
第23課 網絡文明小公民一、教材分析江蘇省義務教育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2017年修訂)中明確了小學階段本課程的教學目標,要求學生能夠規范、安全地使用信息技術工具并注意維護與保養;形成健康地使用信息技術工具,合理地應用信息技術的行為習慣。因此,學生必須了解有關計算機和互聯網使用的法律和法規,建立計算機的安全意識,自覺抵制網絡不良信息,從小養成安全使用計算機的良好道德規范,學會預防計算機病毒,這是每個學生應該做到的。本課穿插于網絡基礎單元中間位置,意在讓學生在對互聯網有所了解的基礎上,去探究如何正確文明健康地使用網絡的規則,既是承上的技能教學,又是啟下的健康使用網絡心理教育的鋪墊。二、學情分析本課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瀏覽網上信息的一般方法,也能收藏自己喜歡的網站。但是因為年齡小,他們對網絡安全和網絡文明還沒有什么概念,因此本課的學習非常重要。本課的學習,不僅要讓學生了解一些概念,更要培養他們良好的網絡習慣。三、教學目標與要求1. 了解計算機病毒的概念、特點、傳播途徑等。2. 知道如何預防計算機病毒,學會殺毒軟件、安全防護軟件等計算機安全軟件的使用方法。3. 通過計算機安全相關的活動,培養網絡安全意識和網絡文明習慣。四、教學重點與難點1. 重點:了解計算機病毒的概念、特點和防治措施。2. 難點:防范計算機病毒的方法,“綠色上網”的行動措施。五、教學方法與手段講解演示法、小組討論法、案例分析法等。六、課時安排安排1課時。七、教學準備教學課件、相關資料等。八、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了解網絡安全談話: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幅計算機桌面的截圖,我們一起看一看,在這幅圖中,你看到了什么?(生:)是的,這臺計算機的操作系統被破壞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中毒了。那么什么是病毒,它有什么特點,常見的病毒有哪些,又應該怎么去防范呢?請大家打開桌面上的“計算機網絡安全”文件夾從中查找答案。圖1計算機網絡安全學習任務單:1. 什么是計算機病毒?2. 計算機病毒有什么特點?3. 寫出10個計算機病毒的名稱。4. 寫出5種防范計算機病毒的方法。自學:學生自學專題學習網站,并完成學習任務單。匯報:學生匯報學習任務單。【設計意圖】計算機病毒以及相關知識是非常枯燥的。在教學中,通過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自學專題網站,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二)實踐操作,感悟網絡安全談話: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殺毒軟件能有效地查殺計算機病毒。找一找,你們的計算機中安裝了什么殺毒軟件。你能用它對桌面上的“網絡安全”文件夾進行查殺病毒嗎?如果有困難,可以借助于“計算機網絡安全”文件夾中的微視頻。探究:學生嘗試使用計算機中的殺毒軟件對“計算機網絡安全”文件夾進行查殺病毒。小結:剛才同學們使用了殺毒軟件對“計算機網絡安全”文件夾進行查殺,我們平時要養成收到新文件即時查殺病毒的好習慣。【設計意圖】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他們對計算機病毒并沒有直觀的感受。所以在上課前,老師將帶有木馬病毒(對計算機文件沒有破壞性)的文件夾下發到學生的計算機中,學生自主探究,使用查殺病毒,切實感受網絡安全的重要性。(三)觀看視頻,了解網絡文明談話:我們在瀏覽網上信息的時候,要注意網絡安全,同時也要注意網絡文明。那么什么是網絡文明呢?我們又要注意哪些網絡文明呢?我們一起通過一段視頻了解一下。視頻:學生觀看網絡文明宣傳短視頻。圖2匯報:學生自己說說什么是網絡文明,要注意哪些網絡文明。【設計意圖】卡通視頻能把網絡文明從簡單的說教變成有意思的小故事。通過觀看這樣的視頻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交流討論,深化網絡文明討論:小問號寫作業時,遇到不會的題目直接上網查找答案,有些會做的題目也要上網核對一下。你認為小問號的做法是否恰當?匯報:學生匯報小組內討論的結果。小結:網絡給我們的生活帶了便捷,但是只有遵循網絡文明公約,正確認識并應用網絡,有效利用網絡資源,才讓網絡更好地為我們服務。【設計意圖】對于網絡文明的認識,學生還停留在概念的層面,這個環節中,通過對實際問題的交流討論,讓學生有切實的感受。也通過實例讓學生明白網絡文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五)總結歸納,養成良好習慣網絡對我們的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大,但是如果沒有安全作為保障,我們將無法使用網絡,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覺得我們應該怎樣保障網絡的安全,在使用網絡的過程,我們又應該如何做到文明健康上網呢?誰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學生:)課后,希望同學們將網絡安全和網絡文明時刻牢記心中,做一個網絡文明小公民
- 關 鍵 詞:
- 網絡文明小公民 蘇科版 三年級 信息技術 23 網絡 文明 公民 教學 設計

關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