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九年級上冊語文20.創造宣言 教案.doc
20 創造宣言【知識與技能】1了解演講辭的文體特點。2學習運用具體事例及理論論據駁斥錯誤觀點,從而得出正確觀點的駁論方法。3理解并學會運用記敘和議論相結合的表達方式。【過程與方法】1通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2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相結合。【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樹立創造意識,培養敢于創造的精神。2領會自信心與創造力的因果關系及自信心對個人發展的重要作用,培養學生的自信心。1運用具體事例及理論論據批駁錯誤觀點的方法。2了解自信心對個體發展的重要作用,引導學生增強自信心。一、新課導入請同學們說說“什么是創造”,再結合自己的親身體會或別人的經歷具體說說你對“創造”的理解。(旨在引發學生思考,激發他們“創造”的積極性)那么生活在20世紀的我們的教育家,又是怎樣理解“創造”的呢?今天我們來學習陶行知的創造宣言。二、資料助讀1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縣人,是我國近現代著名教育思想家和實踐家。他早年留學美國,歸國后,他終身致力于中國教育的改造,探索中國人民教育的新路,教育思想和實踐經驗都十分豐富。他在實踐中創立的“生活即教育”“教學做合一”“社會即學校”為中心的教育理論,是我國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豐碑,是為世界所知曉的中國教育家。2“宣言”是一種演講辭,既是演講,那它一定具備演講稿的特點文辭優美、感情充沛、說理生動、鼓動性強。三、朗讀課文,積累詞語1學生自讀課文。2師生共同正音。懶惰(ln du) 遁詞(dn) 懦夫(nu) 豢養(hun) 灌溉(gun gi)3學生積累詞語。畫龍點睛:原形容梁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后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使內容生動有力。 自暴自棄:暴,糟蹋、損害;棄,鄙棄。意為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墮落。山窮水盡:意為山和水都到了盡頭,借以比喻無路可走陷入絕境。走投無路:無路可走。比喻陷入絕境,沒有出路。四、引讀課文,整體感知學生快速自讀課文,把握關鍵信息,師生共同訂正答案。1看完整篇文章后的感覺是什么?文章中的材料涉及哪些方面?明確:大量的人、事和很多經典的句子。文中的材料取自古今中外,涉及圖畫、雕塑、文學、音樂、數學、物理、地理等領域。2作者的觀點是怎樣的?從文中找出能表明作者觀點的句子,并說明在文中什么位置。明確:作者認為“創造是人類發展的強大推動力”,而且他認為“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即使我們走兩步退一步,也應該向著創造之路邁進。它在文章的中間部分。3本文屬于駁論文,作者主要針對哪幾種錯誤觀點進行反駁?明確:在文章中,作者圍繞五種“不能創造”的借口,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批駁。這五種錯誤觀點是:環境太平凡;生活太單調;年紀太小;太無能;山窮水盡,走投無路,陷入絕境,等死而已。4作者是怎樣對錯誤觀點進行批駁的?明確:作者主要運用了典型事例與名言警句來進行反駁。也就是說,此文主要運用了舉例論證和引用論證這兩種論證方法。(學生回答后,教師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具體事例)5文章中有作者的正面觀點嗎?如果有,是什么?明確:作者在批駁了五種錯誤觀點后,直接提出“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的觀點,鼓勵人們進行創造。(此題主要是為了讓同學更好地明確,在駁論文中,除了對方的錯誤觀點之外,必然有作者的正面主張)6文章題為創造宣言,那么作者的宣言是什么?明確:作者在文章結尾,充滿激情地道出:“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熱情,便是創造之神所愛住的行宮,就能開創造之花,結創造之果,繁殖創造之森林。”五、合作探究學生重點讀相關段落,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交流回答。7“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點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對,可以萬像同毀,刀法如果用得對,則一筆下去,畫龍點睛。”這里所用的幾個比喻分別比喻什么?這句話怎么理解?明確:“刀法”比喻教育方法。“萬像”比喻眾多教育對象。“畫龍點睛”比喻使眾多教育對象成才。全句的意思是:教育方法不當,可能使眾多受教育者被毀,教育方法得當,可以使眾多受教育者成材。8第二部分涉及的人和事有哪些?文中批評了哪五種“不能創造”的錯誤觀點?作者得出的結論是什么?明確:八大山人朱耷揮毫畫幾筆便成為一幅名貴的杰作;法國企業家雷塞布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蘇彝士運河;不識字的慧能據說本是目不識丁的樵夫,偶聽人講經,頓悟佛理,后來成為禪宗的南宗開創者;遭遇八十一難之玄奘,畢竟取得佛經作者用這些例子來駁斥五個錯誤觀點:環境平凡;生活單調;年紀太小;太無能了;陷入絕境。結論:說明處處都需要創造,天天都有創造的機會,人人都可以創造。9東山樵夫的故事是怎樣的?(快速看這個故事,然后讓學生復述)你覺得東山樵夫可愛嗎?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這個人物還讓你想到誰?明確:東山樵夫將泰山的茅草連同樹苗帶回家里焚燒取火。以東山樵夫的故事為喻,說明喪失創造力的可悲下場。想起了相比之下富有創造精神的愚公。(旨在提高學生協作交流的能力,并在交流討論中激發他們的靈感和創造精神)10從文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的感情是怎樣的?哪些句子明顯表明了作者的感情?明確:作者渴望創造,熱切呼喚:“創造之神!你回來呀!只要你肯回來,我們愿意把一切我們的汗,我們的血,我們的心,我們的生命都獻給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熱情,便是創造之神所愛住的行宮,就能開創造之花,結創造之果,繁殖創造之森林。”六、課堂小結陶行知用生動的事例證明了創造是人類發展的強大推動力。懶惰者、平庸者卻不屑于創造,還為自己找出種種借口。先生用教育家的口吻告誡我們:“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讓我們至少走兩步退一步,向著創造之路邁進吧。”七、板書設計創造宣言駁 舉例 立環境太平凡(石頭不朽的塑像) 時時生活太單調 (監牢里正氣歌) 處處年紀太小 (莫扎爾特音樂家) 人人太無能了 (慧能傳黃梅教義) 走投無路 (玄奘取得佛經) 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