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九年級上冊語文09.精神的三間小屋 教案.doc
9 精神的三間小屋【知識與技能】1理解文章提出的“精神的三間小屋”具體的精神內涵及其給予的生活啟示。2把握課文多方設喻,綜合運用多種修辭手法的語言特點。【過程與方法】1.課前預習、課堂討論探究、研讀領會“三間小屋”的內涵,延伸探究。2.品味文章具有的獨特美學風范的語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關注自身心靈健康,樹立正確的職業觀。2.引導學生關注自身心靈,提升精神境界。1.理解“三間小屋”的深刻內涵。 2.品味文章具有的獨特美學風范的語言。第1課時一、新課導入我們生活的世界,按常規來看,可以被稱之為三維空間。空間如此廣闊,時間如此漫長,不是我們這些弱小的生命體能夠體會得到的。但是,我們人類除了擁有空間感之外,還擁有精神,它能夠穿越一切空間和時間,造就一種永恒的力量。那么,人的精神是如何發揮這種作用的呢?那就必須要給人的精神活動以空間。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畢淑敏的精神的三間小屋。二、資料助讀畢淑敏,1952年生于新疆伊寧,長在北京,就讀于北京外語學院附屬學校。17歲赴西藏高原阿里地區當兵,歷任衛生員,軍醫,1980年轉業回北京。從事醫學工作20年后,開始專業寫作。共發表作品200余萬字,主要有中、短篇小說集女人之約昆侖殤預約死亡,散文集素面朝天提醒幸福保持驚奇等。著有畢淑敏文集四卷,長篇小說紅處方。曾獲莊重文文學獎、小說月報第四、五、六屆百花獎、當代文學獎、北京文學獎、昆侖文學獎、解放軍文藝獎、青年文學獎、臺灣第16屆中國時報文學獎、臺灣第17屆聯合報文學獎等各種文學獎30余次。三、朗讀課文,積累詞語1.學生自讀課文。2.師生共同正音。寬宥(yu)游弋(y)輕覷(q) 麾下(hu)廣袤(mo) 贅余(zhu) 窗欞(lng) 坍塌(tn) 要訣(ju) 困厄() 襟懷(jn) 灼晃(zhu)自慚形穢(hu) 憎惡(zng w) 俯拾即是(j) 馳騁(chng)3學生積累詞語。自慚形穢:慚,慚愧;形穢,容貌丑,形象不好。原指因自己容貌舉止不如別人而感到慚愧,后泛指自愧不如別人。 不知所措:措,安置,處理。不知道怎么辦才好,形容遭受困窘或處境為難時心神慌亂。 林林總總:林林,眾多的樣子;總總,眾多而雜亂的樣子。形容品種繁多。 俯拾即是:俯,低頭,彎腰;即,就。只要彎下身子來撿取,到處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類東西、要找的某一類例證、文章中的錯別字等很多。 鳩占鵲巢:斑鳩占據喜鵲的巢。比喻強者欺凌弱者,獲得現成的東西。 李代桃僵:李樹代替桃樹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幫助。后用以指以此代彼或代人受過。 形銷骨立:形容身體極其消瘦。 四、引讀課文,整體感知學生通讀課文,思考教師出示的引導題目,整體感知大意。1作者說的是哪三間精神的小屋呢?明確:a.第一間,盛著我們的愛和恨。b.第二間,盛放我們的事業。c.第三間,安放我們自身。2第16段寫的是什么?與后文寫的精神的三間小屋有什么關聯? 明確:第13段:是全文的引子,表達了作者對兩句名言的感慨與思考,引出對精神空間的理解。 第46段:由身體活動的空間引出對人心靈活動的空間的思考。 3作者認為應該修建三間精神小屋的原因是什么? 明確:為了給精神建立棲息地,使人生健康、美麗、莊嚴、偉大、真誠、完滿、永恒。五、課堂小結 這一節課,我們一起走進了畢淑敏的“精神的三間小屋”了解了三間小屋及修建的原因,相信會給我們今后的生活帶來幫助。第2課時一、導語上一節課我們了解了三間小屋和產生的原因,接下來,我們繼續分析三間小屋的特點和作用。二、合作探究學生再讀課文,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內容。1第一間精神小屋是什么樣的?作者是怎樣描述的? 明確:第一間,盛著我們的愛和恨。作者首先選用兩組帶有對立情感的排比句,說明這種對比鮮明的愛和恨會將小屋擠得滿滿的,接著又用了幾個比喻句形象地寫出人生愛恨交織的經歷。接下來用一個假設句,告訴人們精神的小屋應多裝愛。充分體現了作者如大地、海洋、天空般深廣的胸懷。 2第一間小屋中有愛也有恨,作者希望我們如何處理它們的關系? 明確:打掃,銷毀你的精神垃圾,重塑你的精神天花板。讓心中充滿愛(健康的小屋)。 3第二間小屋盛放我們的事業,作者是怎樣描述的? 明確:作者先列出一組龐大的數字,給人們一個對事業的時間概念。揭示出一個道理:不要小看人們所從事的事業對人產生的深遠影響。并告誡人們適合自己的事業要靠自我尋找,只有規劃好自己的事業,才能使事業和人生相得益彰。4在描繪第二間小屋時,作者用了一個成語“鳩占鵲巢”,結合文章,文中“鵲”指的是什么?“鳩”指的是什么?“鳩占鵲巢”在文中表達的意思是什么? 明確:“鵲”指的是“事業”。“鳩”指的是“事業之外的贅生物”。“鳩占鵲巢”指的是贅生物取代了事業的位置。 5如何才能讓第二間精神小屋堅固優雅? 明確:自我尋找選擇自己適合和愛好的事業(努力向上的小屋)。 6第三間小屋,安放我們自身,作者是怎樣描述的? 明確:作者首先用一個反問句引出下文,接著用了兩個比喻句說明沒有自己的悲哀。告誡人們:做人不能迷失了自我。通過舉例分析說明這里的“自身”不單指人的個體生命,更是指向這個個體生命所具有的特立獨行的人文精神。它是一種積極的心態,更是一種崇高的精神境界。 7你認為在第三間精神小屋中應該怎樣“安放我們自身”? 明確:自身思考擁有獨立的思想(莊嚴、真誠的小屋)8歸納文章的主題。明確:這是一篇集議論、描寫、抒情于一體的說理性散文,通過對精神的三間小屋的描寫、議論、抒情,表現了關注個性、關注自我、關注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 三、課堂小結人類情感豐富多彩,事業五色斑斕,對自身的認識也是逐漸撥云見日的,房屋雖“小”,可盛放的寶物卻是無法用數字來計算的,作者是借幾間小屋使大心具體化、形象化,這樣大中求小,襯托呼應,既是作者行文的機智,更是作者謙遜人格的體現。三間小屋組成了作者遼闊的精神世界,如果人人都能像畢淑敏那樣建造好自己的精神小屋,間間累積勢必會矗起一幢民族的精神大廈!4、 板書設計精神的三間小屋愛和恨打掃讓心中充滿愛(健康的小屋)事業 自我尋找 選擇自己適合和愛好的事業(努力向上的小屋)自身 思考 擁有獨立的思想(莊嚴、真誠的小屋
- 關 鍵 詞:
- 部編版九年級上冊語文09.精神的三間小屋 教案 部編版 九年級 上冊 語文 09. 精神 三間 小屋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