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九年級上冊語文22《范進中舉》教案.doc
22范進中舉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小說故事情節。2了解小說刻畫人物的藝術手法及作用。3認識封建科舉制度的罪惡,把握作品的主題。一、導入新課1請同學們朗讀課文標題,分析課文題目中所流露出來的信息。明確:人物范進;事件中舉。2課文題目反映了我們古代何種現象?明確:科舉制度。科舉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作科舉。范進中舉是不是好比今天的人考上公務員了呢?欲知究竟,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課堂。二、教學新課目標導學一:了解作者,了解作品吳敬梓,字敏軒,號粒民,晚年又號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說家。吳敬梓出生于一個科甲鼎盛的縉紳世家,其曾祖父和祖父兩代人中,共出了六名進士。受家族的影響,他少時熱衷科舉,早年入學為秀才,二十九歲時參加鄉試,卻因“文章大好人大怪”而遭黜落。不過,讀書生活使他顯露出孤標脫俗的叛逆個性。特別是在他的父親去世后,近房中不少人覬覦遺產,使他得以認清科甲世家的虛偽和卑劣。吳敬梓性情豁達,不善治家,不上十年,就將遺產消耗一空。經歷了由富到貧之變后,他飽嘗了世態炎涼,體察到士大夫階層的種種墮落與無恥,看清了清王朝統治下政治的腐敗與社會的污濁。正因為其個人經歷,使他對當時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狀態之弊病有了深刻的了解。作者假托故事發生在明代,寫下了著名的諷刺小說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我國文學史上一部杰出的現實主義長篇諷刺小說。全書故事情節沒有一個主干,可是有一個中心貫穿其間,那就是反對科舉制度和封建禮教的毒害,諷刺因熱衷功名富貴而造成的極端虛偽、卑劣的社會習氣,成功地展示了一幅以封建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狀態為中心的十八世紀中國社會的風俗畫。【教學提示】可參考光盤教學素材做詳細補充說明。目標導學二:掌握故事情節,初步感知形象1快速瀏覽課文,以最快的速度梳理出故事的情節結構,并簡要概括內容。明確:本文可分為范進中舉前與中舉后兩個部分。第一部分(12):中舉前貧困的生活和卑微的社會地位。第二部分(311):中舉后喜極而瘋及社會地位發生了顯著變化。2范進中舉前后,胡屠戶、眾鄉鄰和張鄉紳對他的態度可謂是截然不同的,請同學制作一張表格,分析范進中舉前后眾人的態度變化,并說說這反映了當時社會怎樣的眾生相。人物態度胡屠戶眾鄉鄰張鄉紳中舉前罵范進現世寶、癩蝦蟆、尖嘴猴腮、不三不四。高高在上并嫌棄女婿不聞不問不理不睬中舉后拿七八斤肉、四五千錢慰問,夸范進才學高,品貌好,是天上星宿。不敢打罵。稱賢婿老爺,低頭扯后襟奔走效力殷勤送禮拿蛋送酒背米捉雞搬桌拿椅送銀送房稱兄道弟明確:通過范進中舉前后的對比,各色人物嫌貧愛富、趨炎附勢、阿諛奉承的丑態躍然紙上。他們對權貴阿諛奉承,對寒士白眼相加。由此可見,讀書人中舉后便可享富貴,受尊敬,不中舉則被人看不起。深刻反映了當時趨炎附勢的社會風氣。3簡要說說范進中舉前后又有哪些變化。明確:中舉前,每日少飯食,鄉試無盤纏,家貧不得已要賣雞換米煮粥;畏懼岳父大人,對胡屠戶唯唯諾諾。中舉后,高興發瘋,清醒后,對張鄉紳奉迎自如,打起官腔,對胡屠戶是勢利虛偽。目標導學三:深入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分析胡屠戶】1分別找出在范進中舉前后,有關胡屠戶語言、行為描寫的語句。示例:中舉前,范進去向胡屠戶借盤費,“被胡屠戶一口啐在臉上,罵了一個狗血噴頭”,兇神似的樣子簡直令人發指。中舉后,“屠戶被眾人局不過,只得連斟兩碗酒喝了,壯一壯膽”“大著膽子打了一下”,居然“那只手隱隱的疼將起來;自己看時,把個巴掌仰著,再也彎不過來”。2胡屠戶的言行,表現了胡屠戶怎樣的性格特點?請做簡要概括。明確:欺貧愛富,粗俗勢利,蠻橫倨傲(前);阿諛奉承,趨炎附勢(后)的市儈形象。【分析范進】采用分析胡屠戶的方法,說說范進是一個怎樣的人,你從哪些地方看得出來。示例:熱衷功名利祿,夢寐以求躋身統治階級行列。所以家中斷糧,仍要去參加鄉試;一旦中舉便樂極發瘋。虛偽。張鄉紳送銀子,范進“再三推辭”“才把銀子收下”。可張鄉紳剛走,“范進即將這銀子交與渾家打開看”,可見推辭是假意師總結:范進是一個猥瑣懦弱而又圓滑世故,熱衷功名,受封建文化毒害的人。中舉前唯唯諾諾,中舉后則坦然地同方面大耳的張鄉紳平起平坐,打起官腔,成了封建社會的新貴,特權階級的人員。【分析眾鄉鄰(包括張鄉紳)】中舉前,范進的生活非常窮苦,但文章并沒有寫到眾鄉鄰(張鄉紳)的身影,當范進中舉的消息傳出后,眾鄉鄰(張鄉紳)有送錢的,有送雞蛋的,張鄉紳還直接送銀攀親,當范進發瘋時,大家都很著急,并且積極地想方設法,這些反映了什么?明確:反映了當時對有錢有勢的人極力巴結,對無錢無勢的人冷漠無情的世風。目標導學四:研讀文本,探究文本諷刺藝術1文中有很多情節,看似非常可笑,請試著畫下來,并想一想,笑的背后隱含什么?示例:(1)范進中舉喜極而瘋的丑態。(2)挨了一個巴掌之后,范進才從瘋態中清醒過來。(3)胡屠戶前倨后恭的丑態明確:這些語言在可笑的背后是對人物丑惡靈魂無情的嘲諷,用笑的方式去表現人物的可悲之處,對人或事進行揭露、批評或嘲笑。這就叫作諷刺。【教學提示】范進中舉的悲喜變化及影響,不是一個個案,應該推而廣之,通過范進一個人去解讀一類人,所以教師可以多找幾個古代讀書人的例子,以求學生對范進喜極而瘋的故事有一個更深層的理解。2結合下面幾句話,說說文章是如何達到這種諷刺的效果的。(1)他爬將起來,又拍著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著,不由分說,就往門外飛跑,把報錄人和鄰居都嚇了一跳。走出大門不多路,一腳踹在塘里,掙起來,頭發都跌散了,兩手黃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明確:將范進中舉后的瘋態表現得淋漓盡致,從而表現出對文人半生蹉跎只為求取功名的悲哀,瘋是“喜極而瘋”,而作者正是用這喜極的狀態表現當時士人的悲哀。(2)“不要失了你的時了!你自己只覺得中了一個相公,就癩蝦蟆想吃起天鵝肉來!你不看見城里張府上那些老爺,都有萬貫家私,一個個方面大耳。像你這尖嘴猴腮,也該撒拋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鵝屁吃!”胡屠戶道:“我那里還殺豬,有我這賢婿,還怕后半世靠不著也怎的?我每常說,我的這個賢婿,才學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頭那張府、周府這些老爺,也沒有我女婿這樣一個體面的相貌!”明確:作者用了前后對比的手法,前寫胡屠戶的刻薄,后寫胡屠戶的諂媚,前后嘴臉截然不同表現出世風之庸俗。(3)屠戶把銀子攥在手里緊緊的,把拳頭舒過來,道:“這個,你且收著。我原是賀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進道:“眼見得我這里還有這幾兩銀子,若用完了,再來問老爹討來用。”屠戶連忙把拳頭縮了回去,往腰里揣。明確:“攥在手里緊緊的”“連忙把拳頭縮了回去”表現了胡屠戶不是真的想要歸還銀子,這一細節就與他的退銀之辭形成對比,構成矛盾,引人發笑,從而達到諷刺效果。目標導學五:主旨思考范進中舉,喜極而瘋,是喜劇還是悲劇?結合課文的具體描寫,談談自己的看法,寫一篇片段作文。提示:1.要從人物命運的角度來考慮。2.范進只是一個典型,要跳出范進去看這一類人。明確:我覺得是悲劇,范進雖然中舉了,但他把一生都浪費在科考中,束縛在科舉制度的框架內,獨立的人格和自由的靈魂被扼殺。其實范進只是我國封建社會眾多讀書人中的一個,相對于大多數人,范進算是幸運的了,畢竟,他中舉了。但很多人,卻只能淹沒在歷史的滾滾紅塵之中,這不僅是個人的悲哀,更是國家的悲哀、民族的悲哀。三、板書設計可取之處注重品讀細節,學生對人物形象及諷刺藝術掌握較好。不足之處學生對科舉制度對士人的影響的認識尚有不足,因此難以理解范進中舉后的“喜極而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