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第2課《丁香結》教案.doc
丁香結教學目標1.整體感知,學會多角度描寫景物方法。2.品讀優美句子,理解丁香結的象征意義。3. 學習本文多角度描寫景物方法,仿寫作文。4.比較古人寄寓在丁香結中的情感,學習作者豁達的胸懷。教學重難點1、 品讀優美句子,學會多角度描寫景物方法。2、 理解丁香結的象征意義,體會作者寄寓在丁香結中的情感。3、 培養自己以豁達胸懷對待人生中“結”的能力。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第1課時1、 新課導入1.文學作品中許多花草樹木都被賦予某種品格,如梅花象征高潔,牡丹代表富貴,松柏喻指長青。試著再舉出幾例。今天我們來學習丁香結,看看作者賦予丁香結什么樣的情感。2.作者介紹:宗璞,1928年生,女,原名馮鐘璞。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紅豆桃園女兒嫁窩谷不沉的湖等,中篇小說三生石,弦上的夢和三生石分別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和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3.出示詞語,學生認讀。(指名讀,男女生讀,全班齊讀)二、整體感知1、朗讀課文,看看作者從哪幾個方面描寫丁香花的?(1)形狀:星星般的小花、許多小花形成一簇;(2)顏色:紫色、白色;(3)氣味:淡淡的優雅的甜香。從感覺角度分析,形狀、顏色、氣味是哪種感覺?(視覺、嗅覺) 作者賦予丁香什么樣的品格?(靈動優雅 潔白無瑕 可愛芬芳)2、朗讀課文4-6段,思考什么是丁香結?本義:丁香花蕾上,小小的花苞圓圓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盤花扣。象征意義:人生中不順心的事(愁怨)知識鏈接:品讀梨花思考象征意義(純情)3、作者多年賞花,為何今年突然明白丁香結內涵?雨后賞花的觸動自身經歷的感悟(經受病痛折磨)4、作者對丁香結持什么態度?(從容、豁達、積極)古人對丁香結也有自己感悟,品讀李商隱的代贈二首和李璟的攤破浣溪沙,體會古人對丁香結理解。代贈二首(奇一)唐代:李商隱樓上黃昏欲望休,玉梯橫絕月中鉤。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問)作者描寫了哪些景物,體現詩人內心怎樣的情感,此處丁香結有何寓意? 樓上玉梯 芭蕉不展 丁香結;欲望還休 孤寂無聊;女子與戀人不能相會的愁緒 攤破浣溪沙【五代】:李璟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厥拙G波三楚暮,接天流。1.“春恨鎖重樓”中“恨”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青鳥不傳云外信)2.“恨”傳達出了詞中人物怎樣的思想感情?此處丁香結有何內涵?沒有故人音信相思之愁郁結不散的相思之愁同樣是丁香結,不同時代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古人更多的是借丁香結抒發愁怨之情,而作者筆下的丁香結卻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調味劑。正如作者所說,人生中的問題是解不完的,不然,豈不是太平淡無味了么。讓我們學習作者從容、豁達、積極的人生態度,去直面人生中的一件一件不順心的事,這樣你的生活也會變得有滋有味。三、作業設計背誦李商隱的代增二首(其一)和李璟的攤破浣溪沙。閱讀語文讀本中的野草。板書設計 2.丁香結 城里城外丁香花茂盛 姿態、種類斗室外的白丁香 照耀文思和夢想丁香結的說法 盤花扣 解、愁第2課時一、作業檢測1、檢查背誦2、李商隱的“同向春風各自愁”的“愁”體現在哪些景物上?玉梯橫絕 月如鉤 芭蕉不展 丁香結 3、李璟的“丁香空結雨中愁”的“愁” 連綿不斷,哪句詩能體現出來?風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厥拙G波三楚暮,接天流。二、合作探究 品味語言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樹銀妝,星星般的小花綴滿枝頭,從墻上窺著行人,惹得人走過了還要回頭望。運用擬人修辭手法,“探”“窺”將丁香擬人化,使無意識的丁香具有了人的思想感情,生動形象地描寫了丁香花可愛的情態。2、在細雨迷蒙中,著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嫵媚?;▔厓芍曜仙?,如同印象派的畫,線條模糊了,直向窗外的瑩白滲過來。讓人覺得,丁香確實該和微雨連在一起。(問題)雨中丁香具有怎樣特點?想象這幅畫面,作者為什么說“丁香確實該和微雨連在一起”?丁香的美麗、高潔、愁怨在雨中形神畢現。將丁香結化入雨中的境界,使象征愁心的丁香花蕾更加凄楚動人。 3、那十字小百花,那樣小,卻不顯得單薄。許多小花形成一簇,許多簇花開滿一樹,遮掩著我的窗,照耀著我的文思和夢想?!罢找庇惺裁礃拥谋磉_效果?“照耀”一詞寫出花白如雪,似有光輝暈出。寫出花對作者心靈的鼓舞和慰藉,啟發作者的文思,使她浮想聯翩,思如泉涌。4.“每到春來,伏案時抬頭便看見檐前積雪?!薄皬耐饷婊貋頃r,最先映入眼簾的,也是那一片瑩白”,作者在這兩句話中用“積雪”和“瑩白”代替“丁香”,有什么好處?避免重復,使行文富于變化。修辭手法上:積雪是借喻 (借用喻體來替代本體 不出現本體和比喻詞)瑩白是借代 (借用事物特征來代替事物本身)三、作業設計體會本文多角度描寫景物的寫法,選擇一種你熟悉的花,寫一個小片段,100字左右。友情提示:選擇自己真正觀察過的,例如:紫藤蘿、荷花、迎春花、梨花